《刻意練習》聽書感悟之刻意練習決定你的命運

2021-02-28 扶花使者

 

加入老齊讀書圈已經兩年了,聽了190多本書了,在思想、行為方面有了很大改觀,但感覺只是泛泛地聽,不能把知識很好地內化,決定從現在開始,要好好地進行精讀,每天把學習感悟寫下來,進一步內化,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第十部分沒有天賦該怎麼辦?


    核心觀點:


  1.我們不要自我菲薄,我們沒學好某項技能只是因為我們沒有練習過。永遠記住這個理念,學不會不是你自己不行,而是你訓練的時間還不夠。要不斷地把短時記憶編碼,通過心理表徵把他們變成長時記憶,這樣就會表現出來訓練有素。

  2隻要注意力集中,很快進入忘我狀態的孩子,學東西就特別快。

  3.不要自我否定,不要輕易否定一個孩子,你要想讓孩子在哪方面發展就要讓他儘早接觸,比同齡人更有優勢,得到他人的誇獎,讓他自然而然認為一切都是真的,強化正反饋。

  4.改革教育就需要用刻意練習建立心理表徵,讓學生帶著目的去學習,自願去研究,為實現自我夢想不斷補短板,對局部進行精準練習。

  5.人在一生當中可以通過練習來掌握自己的命運,使得人生充滿無限可能。

  6.從現在開始,想想你的目標是什麼,再想想你的訓練計劃。並把計劃量化分解。爭取10年內把自己訓練成為傑出的成功者。

 

  學習感悟:


  我們和家長溝通時常會說:你的孩子非常聰明,就是不夠用心。這句對小孩評價的話,重點落在「就是不夠用心。」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人不是生而知之,必定是學而知之。其實,絕大部分同學的智力都沒問題,為什麼會出現成績的差異呢?正如本書中提到的,「學不會不是你自己不行,而是你訓練的時間還不夠。」刻意練習並不是否定勤的重要性,相反,非常推崇勤。當然,這個勤是在正確方法下的勤。

  很多學生儘管頭腦非常聰明,卻把聰明放錯了地方,想方設法走捷徑,或偷工減料,或抄襲了事,或專注力差,不能集中精力投入學習,導致成績越來越差,自信心越來越被打擊,無形中就自我認定自己不是學習的料,自然就越來越學不好了。

  漫無目的的生活就像大海中的航行迷失了方向,自然難以達到成功的彼岸。

  不管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我們都必須找到自己的目標,並根據目標制定計劃,進行分解量化,強化刻意練習。

  作為一名教師,走上教師崗位就要為自己定好目標。總體目標是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為國家、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需要制定計劃來分解量化目標,比如三年內成為校級或鎮級名師,五年內成為區級以上名師,十年內升上高級職稱,再進一步量化到每一天,看多少頁書,寫多少字文章,找多少學生談心,如何研究好教育教學……一步一步,一個腳印一個腳印按照刻意練習的步驟和原則進行訓練,那麼我們的目標就能實現,我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精彩。

  愛迪生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任何人都不可能隨隨便便成功。

  《聖經》說:「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 另一扇門其實就是刻意練習的結果。

  

  盲人失去了視力,卻在聽力方面特別敏捷,這種敏捷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為了生存不斷訓練的結果。

  聞經常報導有些因為意外導致失去雙手的人,卻能以腳代手,做到生活完全自理。這其實也進一步證明了刻意練習完全可以改寫我們的命運。

  我的命運我做主,「世界上沒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  堅定信念,規劃好自己的人生,制定好計劃,量化到每一天,認真刻意練習,成功並不那麼遙遠。

試聽音頻刻意練習1:

相關焦點

  • 《刻意練習》聽書感悟之提高學習成績SO EASY
    《刻意練習》聽書感悟之提高學習成績SO EASY
  • 《刻意練習》感悟
    《刻意練習》這一本書,今天我讀了一百多頁,給我感悟頗多,也和我之前看書,聽書學的東西聯繫了起來,接下來我想說說我看這本書的感悟。
  • 《刻意練習》避免無效學習,掌握刻意練習方法
    要想在寫作方面寫得好,能持續地輸出高質量的文章,是需要刻意的練習,很多人都會想知道,刻意練習是什麼,什麼樣刻意練習才是有結果的?應該怎樣做到刻意練習呢? 下面我以這三個方整個面來介紹。在上面提到寫作,一般老師都會安排先讀書,然後輸出讀書感悟,最後再對書籍拆解寫作等很多任務,這些練習並不完全都是帶有目的練習,也是叫刻意練習,刻意練習是帶有目的練習,專注著一個領域和技能來進行刻意練習。 在文中提到巴札特在從小的時候,對各種高音調有清晰辨別,很多人都會認為他是有天賦的,是位天才的人。
  •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讀書心得分享
    騰格里開發區審計局幹部職工啟動全員閱讀季,繁忙的工作之餘聽聽書,可以釋惑、可以消遣、可以感悟、可以自我陶醉、提升。每聽一本書,都能看到幹部們的心境,看到這些文字的人們,也請您在繁忙之餘慢下腳步,平靜心情,帶著欣賞的目光看完這些青年人的感悟,帶給您好心情,讓您能感知生活和工作的美好。來吧!生動我們的機關工作,打造書香審計。
  • 線上讀書會活動①——《刻意練習》感悟分享
    ,希望屏幕前的你可以和大家一起享受這本推薦書目,分享大家的讀書感悟。第一章(下)《刻意練習》正如書中所說:一旦某個人的表現達到了「可接受」的水平,並且可以做到自動化,那麼,再多「練習」幾年,也不會有什麼進步。刻意練習就是為了讓練習不再是單純機械地重複已有能力。那麼如何做到「刻意練習」呢?其中有四個注意點。一,要具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比如學習,目標不能只是我要過六級,而是要具體明確地去設定目標,比如要考過550分。
  • 《刻意練習》:通過刻意練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艾利克森和羅伯特普爾一起創作了《刻意練習》,他們通過研究體育、音樂、醫學、軍事等不同領域中的傑出人物成功的共性:發現不論什麼行業,刻意練習是提高技能的不二法寶。 他們堅信:無論你是孩子還是成年人,無論你是否有天賦,只要遵循刻意練習的原則,你的夢想都可能實現。
  • 什麼是刻意練習,如何刻意練習提高英語口語
    效率低—低水平勤奮—成績差要打破這個怪圈,有效的辦法就是刻意練習,那麼什麼是刻意練習,如何做呢?有一個學生,我挺佩服的。刻意練習第一原則:並不是所有練習都是有效的,找準點,在點上發力,而不是整條線上發力。上面那個女孩,學習口語,就是在一個點一個點突破,而不是一篇一篇文章背誦。不單是英語學習,在任何技能的習得都是如此。有些同學,學習很刻苦,就是不見有多大成效,你問她為什麼會這樣,她也很茫然。
  • 怎樣進行刻意練習
    前天的文章中提到了刻意練習,刻意練習是1萬小時中核心因素,做不到刻意練習,單獨的積累時間沒有任何意義。但裡克森主張,取得傑出成就的人之所以成功,依靠的就是細心而有指導的練習,也就是有技巧的練習,除此別無他法。他的研究顯示,超凡的技巧、不凡的成就、社會精英的地位,並不是由基因決定的;而在於是否能夠通過「刻意練習」提高自己的技能。
  • 學習方法論-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即有目的的練習,但又不僅僅是有目的練習。我們從它的幾個特點來了解它本身的含義。①『刻意練習發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經想出怎樣提高的技能,也是已經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的技能,訓練的方案應當由導師或教練來設計和監管。』解讀:我們在各個領域的學習中,都需要一套周密且有效的計劃,在初期的學習中我們往往不能靠自己盲目去制定。
  • 《刻意練習》走出一萬小時定律的誤區,你需要做到這三點
    但從顧佳的日程表,我們就可以看出她固定的練習瑜伽等。再看看鐘小芹最後出書,回憶下劇中的鏡頭,她是否每天都在寫作?所以很多時候不是你不優秀,而是你沒有真正去練習你所需要的技能。不好好練習技能就沒法真正有提升,你以為那些牛人真的是天才嗎?只不過比你更努力而已。
  • 天才背後的秘密:刻意練習
    而每一個領域我都投入了大概1000-3000小時的練習(上學、工作之餘)。在大學之前,我對「天賦」的認知很模糊,認為有天賦,就是你一接觸就學得很快,好像有種「天生就會」的感覺。但當我在街舞、撲克兩個領域,都取得了市級以上的成績後,開始對天賦有了重新的理解。
  • 《刻意練習》:最強大腦申一帆,超強記憶,是刻意練習的結果
    在《刻意練習》這本書中,可以找到普通人逆襲成為某一行業高手的方法,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將擁有無限可能。如果你的身高只有1米6,你可能成為不了籃球運動員。如果你的身高1米9,你可能在體操上沒有優勢。但是「天賦」,沒有經過持之以恆的刻意練習,那麼天賦就放錯了地方。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和天賦在哪裡,不知道自己的時間該花在哪裡。可以讓身邊的朋友幫你找,他們經常在哪方面需要你的幫助。
  • 刻意練習 -- 最強大的學習方法
    心理學家Ericsson(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的研究發現:決定偉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關鍵因素,既不是天賦,也不是經驗,而是『刻意練習』的程度。他結合自己的文案寫作,把刻意練習總結為6個要點,並提出6個自檢問題。避免自動完成自檢問題:你今天的工作,是有意識地刻意提升,還是在自動完成?
  •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變成大師?
    《刻意練習》這本書的作者是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他致力於研究社會中的傑出人物優秀的原因,以及刻意練習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其研究成果表示,很多天才般的能力都是可以通過可以練習獲得。他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從自己孩子幼時就開始刻意訓練他們下棋,三個女兒均成為國際頂尖高手。
  • 刻意練習還需勤於思考
    所以說,低水平的勤奮練習多少小時都沒用。02 刻意練習《刻意練習》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存在所謂的天才,只要有正確的方法,任何人都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如果你沒有進步,並不是因為你缺少天賦,而是因為你沒有用正確的方法練習。很多行業師傅收徒弟,都是徒弟先看,認真觀察,然後邊幹邊學,師傅指點一二,如此重複。「 邊幹邊學」 方法的一個好處是,它使人們熟悉練習的習慣,並思考如何練習。一旦他們理解了日常練習的重要性,並意識到可以用練習來實現多大的進步,那麼,他們會找機會將其他的日常活動轉變成練習活動。
  • 刻意練習一萬小時定律,唯有在刻意練習下一萬小時才能有用
    最強大的學習方法,刻意練習。一萬小時定律,唯有在刻意練習下一萬小時才能有用。所謂的潛能全部是可以被鍛鍊出來的,就像健身後能夠鍛鍊肌肉一樣,用正確的方法就可以訓練出來潛能,只要你堅持刻意訓練。我們要足夠了解自己,我們的身體和大腦有極強的適應性,通過刻意練習,就能夠極強地改變身體的適應能力。通過大量的訓練改變身體的適應性,我們可以創造潛能和天賦,創造天才。
  • 話題4回顧:刻意練習的感受
    這套練習方法的核心假設是,專家級水平是逐漸地練出來的,而有效進步的關鍵在於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務讓受訓者按順序完成。這些小任務必須是受訓者正好不會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學習掌握的。完成這種練習要求受訓者思想高度集中,這就與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帶娛樂色彩的練習完全不同。「刻意練習」的理論目前已經被廣泛接受。
  • 《刻意練習》:什麼才是正確的學習方法?
    有人質疑,我天天在練習寫作,怎麼還寫不出一手好文章呢?要知道,你的「天天」只是在重複,你的練習可能只是安慰自己的努力,簡單的重複不會讓你有真正的提高,也不會讓你成為大師級的人物。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學習方法呢?《刻意練習》告訴你答案。薦讀者:haruko,一個老電影愛好者。
  • 「視界」—《刻意練習》優秀讀書心得分享
    當我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先看了致讀者,到讚譽,還有目錄,最後到推薦序,當我讀完這些的時候,雖沒看到內容,但是這些內容已經足以讓我有興趣閱讀下去,並且迫不及待的想一天全部讀完,這本書太好了,因為我們不論是學習、工作想要取得優異的成績,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刻意練習」,因為沒有所謂的天才,也沒有所謂的運氣,一切成功的基礎都是不斷的重複,不斷的精益求精,如果你想成為專家,
  • 『讀書心得』《刻意練習》
    今天我想分享的這本書叫做《刻意練習》。本書的作者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他發現,無論在什麼行業或領域,提高技能的有效方法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則,他將這種通用方法命名為「刻意練習」。如果你也想要提升自己的內容,不斷在職場和生活的道路上精進,相信這本書能給你啟發。在我們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很有天賦的人,他們在自己的領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