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把沙特當成好朋友?除了石油,還有什麼原因

2020-10-18 地圖帝

美國為了對付伊朗,在波斯灣阿拉伯國家中結交了很多「朋友」。比如美軍第五艦隊的駐地在小島國巴林,在卡達,美軍有個烏代德基地。不過,要說美國在波斯灣阿拉伯國家最重要的「朋友」,無疑是沙特。

原因倒不複雜,這是由沙特的塊頭所決定的。

伊朗面積164.5萬平方公裡,人口中8165萬,具有廣闊的戰略縱深。巴林面積只有767平方公裡,卡達只有1.1萬平方公裡,這樣的塊頭在伊朗面前,堪稱是螞蟻比大象。只有沙特,至少在塊頭上是可以與伊朗一比高下的。

沙特225萬平方公裡,人口3255萬。論面積,沙特比伊朗幾乎多出一個烏克蘭。更重要的是,沙特佔據阿拉伯半島的兩側,東海岸瀕臨波斯灣,西海岸瀕臨紅海,距離蘇伊士運河非常近。同時,沙特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已經探明的石油儲量高達363.5億噸,而伊朗「只有」226億噸。

無論是從戰略縱深,還是石油,沙特都是美國在波斯灣最重要的「朋友」。雖然,就戰鬥力來說,沙特不是伊朗的對手,作風「偏軟」。這些都不重要,美國也不指望沙特的武裝能打過伊朗,在葉門都被胡塞武裝打得找不著北了。但只要有沙特在,美國在波斯灣就有了對付伊朗最重要的橋頭堡。而沙特在波斯灣與伊朗抗衡,態度非常強硬,如果沒有美國撐腰,沙特是很難強硬下去的。所以,美國與沙特就有了互相利用的基礎的。

最早看出沙特對於美國有重大戰略意義的美國人,是富蘭克林-羅斯福——美國歷史上在職時間最長的總統。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沒有結束,美國和蘇聯還是盟友。不過,羅斯福就看出了戰後,蘇聯必然與美國進行全面對抗。美國必須把蘇聯拒之於印度洋之外,不能讓蘇聯自由地進出印度洋。這種戰略考量之下,沙特的戰略地位就更加突出了。

1945年2月11日,羅斯福在雅爾達剛開完美、英、蘇會議,立刻飛往蘇伊士運河,見到了等候多時的沙特國王伊本-沙特。交易很簡單:沙特向美國提供石油,以及作為美國阻止蘇聯南下印度洋的戰略屏障。作為回報,美國保證沙特的安全,誰敢欺負沙特,就是同美國過不去。

其實,早在1933年,美國的石油公司就在沙特開採石油。先是在沙特取得90萬平方公裡的石油開採權,6年後又拿下21萬平方公裡開採石油。不過,這些更多的是「生意往來」,而羅斯福與伊本的會面,對兩國來說則是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即使從「生意」角度講,美國扶持沙特,也是大賺特賺的。美國為了購買沙特的石油,花了大量錢財。然後呢,沙特是個純賣油國,沒有工業體系,沒有軍工生產能力,只能購買武器。購買誰的武器呢?蘇聯的?怎麼可能呢,美國也不答應。所以,沙特只能購買美國的武器,美國的錢轉了一圈,還是回到了美國的口袋裡,還撈了不少差價。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沙特花錢向美國購買安全保證。

對於如此依賴美國,沙特有自己的考慮。美國現在已不是一個吞併別人地盤的國家了,只想「做生意」。只要沙特不做嚴重影響美國的事,美國不會吞併沙特,或者「換一批人上來」。但是,(1979年以來的)伊朗的存在,嚴重影響沙特的利益。自從伊拉克被美國打垮之下,中東能威脅到沙特的,就只有大塊頭的伊朗了。伊朗和沙特都想做中東的「老大」,加上兩國在信仰上有矛盾,一山不容二虎。

美國對沙特沒這麼多小算盤,所以,沙特跟著美國,自認為還是比較安全的。為了穩住美國,讓美國替自己對付伊朗,作為中東阿拉伯國家的「老大」,還和以色列搞好關係。

以色列是阿拉伯國家的絕對死敵,打了幾十年。以色列是美國的「親兄弟」,美國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以色列。沙特看到這一點,要討好美國,必須和以色列「稱兄道弟」。

當然,沙特畢竟中東的君主制國家,在國家意識層面,與西方是格格不入的。有美國人提醒美國,不要忘了那個到處惹事的大鬍子拉登就是沙特人。這個大鬍子拉登讓很多美國人對沙特產生了很多恐懼心理。有份報告則認為沙特沒少出錢,資助那些美國認為的極端勢力。

美國對沙特,已不像以前那麼親近了。除了以上原因,還有一件事。美國現在也是一個石油出口國,在石油領域和沙特是競爭對手。美國要想多賣石油,就必須打壓伊朗,「順帶」搞一搞沙特。美國其實瞧不上沙特,有媒體曾挖苦沙特說:沙特除了石油一無所有。如果沙特沒有這麼多的石油儲量,酋長們所能擁有的,只有那些高聳入雲的宮殿,以及沙礫、駱駝、椰棗……

沙特其實也知道美國是怎麼想的。沙特應該明白一件事:站在美國角度,在對付俄羅斯的地緣上,伊朗要比沙特重要。伊朗全國以高原為主,只要美國能控制伊朗,就基本上能實現把俄羅斯擠出印度洋的戰略目標。還有一點,伊朗東南部的沿海,位於荷姆茲海峽以東,直面印度洋(阿拉伯海)。這種情況下,沙特之於美國的重要性就會下降,那時的美國,還會在乎沙特?

圖-沙特街頭

沙特現在也是有意無意降低對美國的依賴,「多結交江湖朋友」,為了就是留條後路。

相關焦點

  • 石油燒錢大戰!沙特就算借錢也要逼死美國-石油,沙特,美國,燒錢...
    在某種程度上,沙烏地阿拉伯正在效仿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利用廉價債務融資進行大規模擴張,他們已成為全球石油市場上最強大的力量——生產調節者。石油巨頭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總裁伊格·謝欽(Igor Sechin)近來表示,美國頁巖油在1,500億美元債務的支持下,已經以破竹之勢逐漸控制全球石油市場。
  • 沙特·阿美·石油權力
    儘管在資源國塑造一個積極的形象是一種企業戰略,使公司能夠合法化其經濟、社會和道德角色,但阿美石油公司的所作所為,顯然不是一家普通外國投資者能夠達到的。除了保護其特許經營權和高額的投資利潤,它還向外界和沙特國王表達了這樣一種意圖——只有它才是沙特國家建設和對外事務的最佳合作夥伴。
  • 沙特阿美重組暢想:石油生意轉向亞洲 抱緊中國大腿
    「石油七姐妹」,西方石油工業發展的重要代名詞之一。「七姐妹」的名單中,美國系石油公司就佔據5個席位:有新澤西標準石油,即後來的埃克森石油公司;有紐約標準石油,即後來的美孚石油公司;還有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海灣石油公司和德士古,前者即業界如今熟知的雪佛龍,並分別於上世紀80年代和本世紀初併購了海灣石油和德士古,成就了雪佛龍如今的巨擘地位。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戰爭中,美國對以色列公然偏袒和援助,這導致了美國與阿拉伯國家關係的急速惡化,連美國的「代言人」沙特也倒戈相向。▲埃及軍隊在戰爭中俘虜的以色列坦克(美制M48)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產油國對美國實施了石油禁運,1973年10月17日,在歐佩克石油部長會議上,中東各產油國決定使用「石油武器」與美國對抗,宣布每個月石油產量減產5%以上。
  • 應對美國反壟斷法,沙特威脅石油不再用美元結算
    【編譯/觀察者網 郭涵】 眾所周知,石油與美元掛鈎是美國全球霸權地位不可或缺的一環。 可最近,為了一份針對歐佩克的反壟斷法案,沙特方面放出風聲,稱會考慮動用「核選項」——石油結算與美元脫鉤。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30個愛馬仕包被盜,公主生氣不為錢,但沙特還能憑藉石油富多久?
    沙特公主因30隻包包被盜,一氣之下住進醫院?相比60萬歐元的價值,公主更氣的是這些都是心愛款式?沙特為什麼這麼壕?如此土豪的沙特,為何軍事能力那麼差呢?人們常說,貧窮會限制人們的想像,這話一點都不假。沙特公主被氣出病,竟然在乎的不是花了多少錢,而是在乎款式她喜歡?
  • 盤點石油巨無霸沙特阿美的成長史
    1988年之前,是阿美石油的時代,實際上是美國石油公司掌控沙特石油工業的時期;1988年,沙特政府(準確的說,是沙特王室)通過「贖買」,實現了對阿美公司100%的國有化,自那以後,阿美公司轉變為沙特阿美公司,成就了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石油公司,直到現在。
  • 除了自動扶梯,沙特國王東亞行還帶來什麼
    沙特國王薩勒曼從飛機上下來時,搭乘的是自動扶梯。(圖源:環球網)506噸行李,1500名隨行人員,其中包括25位王子、10位大臣,還有2部電梯……沒有最多,只有更多!據美媒報導,亞洲經濟的崛起對沙特來說意義重大,沙特準備努力擺脫自身對石油出口的依賴,使得國內經濟結構更加多樣化。因此,沙特王國把目光投向了亞洲。薩勒曼國王將於3月15日開始訪問中國,這是他為期近一個月東亞行的壓軸戲。中國外交部也於近日就此進行了回應並提出了願景。
  • 波斯灣小國眾多,當年沙特為何不吞併其他產油國?
    石油更不用說了,沙特已探明的石油儲量佔全球總儲量的16%,高達363億噸。其他五個國家,加一起,都沒有沙特的塊頭大。那以,沙特為何不吞併這五個阿拉伯兄弟?有人說沙特的部隊不會打仗,武器這麼先進,在葉門被土包子一樣的胡賽武裝打得滿地找牙。這不是主要原因,其他五個國家的部隊要去葉門,表現可能還不如沙特軍隊呢。
  • 川普為何獨獨對沙特硬不起來?軍火石油利益大,遊說遍及華府
    川普的評論雖然直接,卻被外界認為道出了75年來美國和沙特外交關係的基礎,即沙特需要美國的軍火,美國需要沙特的石油。軍火和石油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最新公布的報告,在軍火銷售上,美國與沙特的關係非任何其他國家可以比擬,沙特從美國購買的軍火要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從美國購買的軍火都多。該報告顯示,在過去的5年裡,沙特從美國進口的軍火佔美國出口軍火總量的五分之一。
  • 沙特:考慮石油結算與美元脫鉤
    【編譯/觀察者網 郭涵】眾所周知,石油與美元掛鈎是美國全球霸權地位不可或缺的一環。可最近,為了一份針對歐佩克的反壟斷法案,沙特方面放出風聲,稱會考慮動用「核選項」——石油結算與美元脫鉤。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美稱伊朗襲擊沙特石油公司 金一南:美宣戰伊朗是吹牛
    那麼,這次沙特石油公司遇襲事件究竟會給地區局勢帶來什麼影響?這就是今天《一南軍事論壇》要關注的話題。沙特石油設施遭無人機襲擊衛星照片,紅框可見標出的彈孔位置。沙特石油設施遇襲後的衛星圖像(環球時報)這次事件凸顯了另外一個問題,我們可以設想,當伊朗也在充分地向世界提供石油的時候,襲擊沙特並沒有多大意思。你襲擊沙特,用無人機炸了油田,炸了煉油廠,對國際油價沒什麼大的影響,因為伊朗還在向世界供油。現在的問題是什麼呢?
  • 沙特掀起原油價格戰,俄羅斯為何執意抵制減產?
    據報導,沙特還計劃在下個月大幅增加原油產量,日產量將達到1000萬桶,甚至達到創紀錄的1200萬桶/日。沙特的減價增產之舉會迫使俄羅斯重回談判桌嗎?帕特森說,「只有時間會給出答案。俄羅斯的目的是對美國石油業施加壓力,儘管這可能在中期發揮作用,但會產生怎樣的長期影響尚不確定。」帕特森指出,毫無疑問,沙特和俄羅斯是這場價格戰中的主角。
  • 全球頂級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深度解析
    2、石油和沙特阿美——維繫沙特經濟正常運轉的血液2.1 、石油是沙烏地阿拉伯的經濟命脈沙特作為主要石油生產國,政府財政收入的絕大部分依賴於石油的出口收入,以及出口稅收、石油生產礦稅等稅收;還有一小部分來自非油氣行業的財政收入,以及國家主權財富基金
  • 他的人生幾乎就是半部沙特石油經濟史
    然而無論他們出於什麼動機,結果卻是驚人的。」納伊米是在公司辦的學校上的學,不僅如此,他還成為由石油公司送去美國讀大學的第一批沙特學生之一。在上學時,他耍了一些花招。阿美石油公司只資助那批沙特學員去美國接受本科教育。但他想趁此機會繼續學習,在美國拿到碩士學位。
  • 全球拋售美債10195億,石油美元也不保?沙特阿美「助攻」人民幣
    據了解,沙特阿美首次發行外幣債券是在2019年,全額以美元計價,當時申購者可謂蜂擁而至,申購額超1000億美元,但與2019年的「熱鬧」相比,今年該公司美元債券發行時,申購額減少了近一半,僅有500億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3284億元)。有分析指出,或是由於此原因,沙特阿美才會決定發行人民幣債券,以實現融資手段的多樣化。
  • 沙特石油收入大跌38.7%!為挽回中國市場,擬發行人民幣債券
    來源:金十數據自疫情暴發以來,面對史無前例的負油價以及全球罕見的原油需求、庫存危機,「石油王國」沙特的日子並不好過。9月沙特石油收入大跌38.7%!發生了什麼?據沙特統計總局周三(2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該國9月出口收入從去年同期的773億裡亞爾降至533億裡亞爾,下降近三分之一。其中,石油出口收入下降38.7%,至350億裡亞爾(約合612億元人民幣)。當月,沙特石油出口在出口總收入中佔比從去年同期的74%降至65.8%。而中國是沙特9月出口的最大目的地,其次是美國,阿聯排在第三。
  • 石油巨無霸沙特阿美跌停:3個月蒸發5000億美元 油價還有救嗎?
    受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的影響,沙特股市連續第二天出現暴跌。3月9日,沙特基準股指TASI開盤下跌超過9%,全球最大市值公司、「石油巨無霸」沙特阿美開盤即遭遇跌停。這意味著,在不到三個月時間內,沙特阿美市值蒸發5000億美元。此前的3月7日,沙特大幅降低售往歐洲、遠東和美國等市場的原油價格,折扣幅度創20年來最大。同時,沙特還私下告知市場參與者,如有需要將增加產量,甚至不排除達到1200萬桶/日的創紀錄水平。
  • 美國35年來首次未進口沙特原油 這是什麼信號?
    到底是什麼讓沙特「懸崖勒馬」呢?自從吉米·卡特(Jimmy Carter)於1977年擔任美國總統以來,消除對中東石油的依賴一直是每屆美國政府的夢想。12年前喬·拜登(Joe Biden)擔任美國副總統時,美國煉油廠每天從沙特進口約100萬桶石油。沙特當時是僅次於加拿大的美國第二大石油供應國,這種依賴程度被美國視為一個主要的安全隱患。
  • 成品油的價值遠高於原油,為何阿拉伯國家不搞石油深加工
    文/寂寞的紅酒近日,由於俄羅斯拒絕了沙特石油減產的提議,暴怒的沙特宣布放棄減產,大幅度提升石油產量,並大幅度調低了石油價格。沙特的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自殺式打法,導致國際原油價格狂跌,世界各大產油國均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