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宏觀要聞】
NO.1 崔天凱: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美中貿委會2020視頻年度晚宴上致辭時表示,明年是基辛格博士首次秘密訪華和「桌球外交」50周年。半個世紀來,中美關係超越意識形態分歧和冷戰對抗,取得巨大發展,積極影響了中美兩國,也深刻改變了整個世界。有些人試圖否定這些基本事實,以衝突對抗重新定義兩國關係,是對歷史的歪曲和否定,是給未來「埋雷」設障,將把中美關係引入危險的歧途。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但為了建設更美好的未來,重要歷史經驗必須銘記。中美和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是兩國唯一正確的選擇。中美之間雖然有差異和分歧,但共同利益始終是第一位的,任何差異都不應成為衝突對抗的理由。
我們相信,在全球化深入發展、中美利益緊密交融的時代,「新冷戰」和「脫鉤」根本沒有出路。中美兩國完全有智慧、有能力超越分歧,重建兩國關係合作共贏、持續穩定發展的戰略框架。
NO.2 商務部:「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站不住腳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10日對「有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傳聞做出回應。他表示,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商務部10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提問稱,一段時間以來,有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的傳聞。日前,有媒體調查稱這一消息並不屬實。請問您對此有何評論?
高峰表示,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高峰介紹,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企的調查報告來看,2015-2019年,在華日企擴大、維持和縮小在華業務的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在華業務的企業佔比較小。除2015年這一比例達到8.8%外,2016-2019年均在5%至5.4%之間。今年4月,該機構對華南地區約3500家日企進行了調查,其中91.7%的日企表示並沒有計劃轉移在華業務,較今年2月的調查增長了6.9個百分點。
【相關報導】 商務部:今年底明年初將開展一系列的促消費工作
NO.3 中方:對澳大利亞進口相關葡萄酒採取臨時反補貼措施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10日發布公告,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自2020年12月11日起,採取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的形式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
商務部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以下稱《反補貼條例》)的規定,2020年8月31日,商務部(以下稱調查機關)發布2020年第35號公告,決定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進行反補貼立案調查。
商務部還指出,調查機關對被調查產品是否存在補貼和補貼幅度、被調查產品是否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及損害程度以及補貼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行了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和《反補貼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調查機關作出初步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補貼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根據《反補貼條例》第二十九條和第三十條的規定,商務部向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提出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採取臨時反補貼措施的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自2020年12月11日起,採取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的形式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
NO.4 2020年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產量連續6年保持1.3萬億斤以上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10日解讀糧食生產情況時指出,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糧食播種面積增加1056萬畝,增長0.6%
2020年,各地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層層壓實糧食生產責任,積極落實各項補貼政策,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糧食播種面積止跌回升。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
【相關報導】 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
NO.5 中國駐加大使發文 闡述中方在孟晚舟事件上的立場
12月9日,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在加拿大首都地區主流媒體《渥太華生活》雜誌發表題為《現在輪到加拿大解答中加關係中的一些問題》的署名文章,闡述了中方在孟晚舟事件、兩名加公民案上的立場,並就加國內的一些質疑和指責作了澄清和批駁。
12月1日,孟晚舟事件已滿兩年。加拿大公民康明凱、麥可案也即將滿兩年。中加關係再次處在敏感節點上。加國內有不少評論,既有在孟事件上的理性呼籲,也有在康、邁案上對中方的不實指責。針對這些質疑,我願作如下回應:
兩名加公民是否遭中方「任意拘押」?一些人指責中國「任意拘押」康、邁。事實是,有關加公民涉嫌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犯罪,被中方主管部門依法逮捕和起訴。中方司法部門依法獨立辦案,相關加公民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中國是法治國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維護國家安全是每個國家的職責,打擊國家安全犯罪是各國的通行作法。因中加司法制度不同就攻擊抹黑中方的司法體系,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
NO.6 深圳二手房市場亂象:業主頻繁漲價 抱團控盤掛高價
監測顯示,11月深圳網籤6296套一手住宅,環比上漲36%,創下年內新高,這也是時隔多年深圳新房月度成交首次超越二手房成交,實屬罕見。11月深圳二手住宅過戶套數為5812套,相比7月年內高峰13407套,下跌超過50%,出現斷崖式下挫。
那麼,深圳二手房市場因此「轉冷」?臨近年底,深圳的二手房市場仍在躁動,這種躁動不僅局限在深圳「7·15」樓市調控新政前就已經受一波躁動的西部片區,還逐漸傳導至東部片區。
近日,一位炒房客入手深圳南山區前海時代二手房但最終房子被拍賣的事件引起熱議。不過,該事件還透露出這麼一個現象:二手房掛牌價大幅超過當前成交均價。
貝殼APP顯示,前海時代的二手房成交還要回到今年6月中旬,均價為13.5萬元。這位炒房客原本持有的49平方米戶型成交要回到去年9月,均價每平方米11.5萬元,成交價570萬元。不過,記者在各個中介交易平臺發現,前海時代二手房目前的掛牌價幾乎都超過每平方米18萬元。
【公司要聞】
NO.7 業主毫不知情 僅刷一下臉,房子就被過戶了?!
廣西南寧十幾名業主刷臉賣房被騙超千萬元
今年以來,廣西南寧一些業主委託一家房產中介公司工作人員賣房時,疑似遭遇了詐騙,據不完全統計,受害人有數十人之多。
今年9月份,廣西南寧市民黎先生想出售一套商品房,9月27日,他來到南寧市建新路四街一家房產中介店,通過一位叫韋遠鵬的置業顧問,籤署了一份《房地產買賣代辦合約》,約定以150萬元的價格銷售房屋。在收取了3萬元的定金後,9月28日,置業顧問韋遠鵬以房屋查檔為由,要求黎先生和他見面,用手機給黎先生進行刷臉。
比黎先生賣房更早的還有南寧市好幾位市民,他們同樣是通過置業顧問韋遠鵬賣房,同樣是在籤訂《房地產買賣代辦合約》,交付定金以後進行刷臉查檔。但是大家都沒有等到房款,卻等來了一個炸了鍋的消息。
售房者 黎先生:10月15日,我看到新聞報導那個姓韋的騙了很多人,通過人臉識別把很多人的房產轉給買家。
售房者 陸先生:我們沒有收到錢,這房子為什麼能過戶?我們就趕緊去派出所去報案,10月18日我們接到了大沙田派出所一位民警的電話,說這個叫韋遠鵬的中介已經被抓了。
NO.8 辛巴「假燕窩」被立案調查 還可能面臨15年有期徒刑?
快手一哥辛巴帶貨假燕窩事件依舊在發酵,微博上又刷屏了。
從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員處了解到,辛巴假燕窩事件被媒體曝光後,已對其進行立案調查。
另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涉及到的銷售金額高達200萬以上的,就要處以15年有期徒刑或者是無期徒刑。
受消息影響,A股上市公司起步股份(9.140, -1.02, -10.04%)閃崩跌停,此前獲「快手電商一哥」辛巴入股,股價遭到爆炒,連續5個一字漲停。
【相關報導】 辛巴公司被立案調查 燕窩行業水有多深 辛巴燕窩事件風波未平 涉事公司股權變動
NO.9 京東健康 一家靠壯陽藥和保險套撐起3000億市值的公司?
市首日的京東健康,絕對算得上港交所的明星股。
12月8日,京東健康正式登陸港交所,開盤價為94.5港元,較70.58港元的發行價上漲近34%,盤間更是一度漲幅達74.7%。中籤一手,當天最高能賺2600多港元。
其上市次日股價表現雖不如首日亮眼,但盤中漲過120港元,最終收於112.2港元,總市值3508.59億港元,較已上市6年的阿里健康高出近150億,1050億市值的平安好醫生更是被遠遠甩在了後面。
作為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的後浪,京東健康憑什麼值這麼多錢?從昨天到現在,不少人在思考這個問題。
而在眾說紛紜間,居然還夾著這樣一種論調:
「京東健康是虧損的,但所有線下連鎖藥店市值加起來,都不敵京東健康。他(應該是它)為什麼值錢呢?看看它的主營業務,藥品只佔30%,其它都是壯陽藥、情趣用品、保險套這類的,天然適合網購啊!」
NO.10 難抵生鮮電商衝擊? 上蔬永輝申請破產清算
雖然從經營生鮮起家,自身核心業務做得也還不錯,但永輝超市還是遭遇了煩惱。日前,永輝超市參股的上蔬永輝申請破產清算,其公告顯示,公司近日接到參股公司上蔬永輝的通知,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上蔬永輝的破產清算申請。目前上蔬永輝負債總計8.59億元。
公告披露,上蔬永輝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截至2020年10月31日,上蔬永輝帳面資產總計7.33億元,負債總計8.59億元,所有者權益-1.26億元。該公司因拖欠供應商貨款引發多起訴訟,其中已判決或調解的供應商訴訟31起,涉及訴訟標的總計2844萬元;未結訴訟36起,涉及標的金額3946萬元;涉強制執行案件8起。除上述投資外,截至公告日,上蔬永輝及其子公司尚欠公司251.22萬元款項未結清,該款項預計在上蔬永輝破產清算後收回的可能性極小,公司將對該款項全額計提減值準備。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公開信息並採訪後了解到,上蔬永輝成立於2013年,其背後資本方陣容頗為豪華,上海上蔬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為其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9.29%,永輝超市持股32.14%。而上海上蔬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為上海國盛集團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