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趣侃人生
圖:源於網絡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也是很多老人習慣用來評價晚輩們的話。看一個小孩三歲的表現,就能知道他長大以後是什麼樣,再看這個小孩七歲時候的樣子,就能想像出他老了以後會是什麼樣的狀態。
這話說得似乎有點懸,但是它能流傳至今,證明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一個人很多的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有些習慣一旦養成了,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而這些習慣會從一個人身上的很多細節上看出來,從而判斷出這個人未來的潛質。正所謂「山大無柴,樹大空心」,一個人到底有沒有出息,不能光看他的外表,還是應該從細節上觀察,比如下面說的這三點,就可以從中判斷出這個人是不是有出息。
能否堅持不斷地學習
學習這件事,應該是每個人一生都要不間斷去做的事情。學習不光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能力,一個具有學習能力的人,不管他從事哪個行業,做什麼樣的工作,只要他具備學習的能力和精神,都會有超越其他人的傑出表現。要想知道這個人是不是有出息,首先要觀察他是不是具備學習的能力和堅持學習的態度,尤其是在當今社會,大量的信息湧入,每時每刻都在不斷的更新,如果不能夠堅持不斷的學習,很容易就會被這個社會淘汰,成為滯後人群。
人們買房子的時候,習慣挑好的樓層,選購商品的時候習慣挑選名牌的商品,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儘可能地讓自己擁有更好的資源,那麼對於自己本身,是不是也應該有一個更高的要求呢?所以越是有出息的人,越會堅持不斷地努力學習,只有沒有出息的人才會放棄學習的機會,放棄提升自己的能力。
遇事是否抱怨多過總結
人類之所以處在食物鏈的最頂端,是因為人懂得思考,懂得總結經驗,懂得發明創造。人類從猿人開始進化成人,是經歷了獨立行走,到學會使用工具,一次次在面臨生存考驗的時候,不斷的總結經驗,才有了後來的人類文明,我們的祖先尚且如此,作為他們的後人,更應該時刻警醒自己,要不斷的總結,不斷地讓自己更完善,這樣才能越活越有出息。不要一遇到事情,就在那裡不停地抱怨,怨天怨地,抱怨周圍所有的人,甚至抱怨機會沒有自動跑到自己手裡來。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裡,能者上,弱者下,沒人給你找理由的機會,因為時間的洪流不會為任何一個人等待。
想要生存,必須要跟上時間的步伐,儘快地摸索出屬於自己的經驗來,只有傻子才在那裡空抱怨,把大好的時間白白浪費了。有出息的人和沒有出息的人的差異就在這裡,一個是善於總結經驗,一個是停在那裡抱怨,一個是想盡辦法去應對,一個是原地不動,在那裡悲天憫人。從這兩種不同的狀態就可以判斷出這個人,是不是有反轉的能力,是不是有出息。一個人可以起點低,但是不耽誤他活出向上的人生,這遠要比一個起點高的人,在那裡吃老本原地不動,要強得多。
是否足夠勤奮
勤奮是推動人類發展的必要行為,我們的古人就曾用「天道酬勤」來激勵那些勤奮向上的人。看一個人是不是有出息,首先要看他是不是足夠的勤奮,這個世界不會給懶惰的人機會,只會讓勤奮的人有所收穫。因為勤奮的人,敢於付出汗水,捨得付出辛苦,和那些坐吃山空,等著天上掉餡餅的人相比,上天對於勤奮的人給予的機會會更多,這也許就是天道酬勤的意思吧。在我們無限度抱怨生活如何如何殘酷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足夠的勤奮和積極?如果沒有,那麼就不要怪機會不垂青我們,而只是從我們的眼前經過。
有句話叫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能否有出息,能否最後獲得成功,跟他的性格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一個人的性格當中出現了上面說的三種特點,那麼這個人,就很難有所作為,而如果一個人能夠改掉這三種性格上的缺點,獲得成功只是早晚的事。每個人都想獲得成功,但是卻總是少數人實現了這個願望,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大多數的人不能夠克制自己性格上的缺點,和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所以要想做個有出息的人,必須從根源上糾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