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阜新萬人坑倖存者家屬講述日本侵略者「人肉開採」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瀋陽8月31日電(記者徐揚 趙洪南)「這裡埋著我的工友和鄉親,也給我留下終生難以磨滅的記憶和身體上永遠的傷痛。」這是高慶岐生前經常對兒子說的話。

  在剛剛修繕過的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內,面對累累白骨,83歲的高多賢回憶起父親當年在礦上死裡逃生的經歷,老淚縱橫。

  當時,還只是孩子的高多賢,親眼看著父親被日本人抓去做勞工。「那情景一輩子都忘不了。」

  1944年,高多賢家住的村子——錦州義縣劉龍溝鄉高家溝村裡來了日本人,挨家挨戶的給老百姓照相。

  「起初,村裡人搞不懂日本人為什麼要給他們照相。」高多賢說,後來才知道日本人的險惡用心,照片是用來抓勞工的「證據」,即使抓到的勞工跑了,也能拿著照片找到他的家人。

  在日本人給高多賢一家拍完了那張所謂的「全家福」後,高多賢的父親高慶岐、大伯和叔叔都被日本人抓了到了阜新太平礦(今海州礦)做勞工,開始了「拿命換飯吃」的非人生活。

  長期研究日本侵華史的遼寧省委黨校教授李秉剛說,1936年10月1日,日偽「滿洲炭礦株式會社」成立「阜新礦業所」,開始全面掠奪阜新煤炭。

  日本侵略者在生產上奉行「以中國勞工生命攫取資源」的政策,「要煤不要人」。他們通過把頭招騙、攤派勞工、抓捕戰俘和平民百姓等手段,每年弄來幾萬人下井挖煤。

  現藏於遼寧省檔案館的「國民政府東北行轅審判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判決書」中,詳細記述了萩原四郎任偽滿阜新縣參事官期間,強徵「一萬六七千人送往阜新煤礦充當勞工」的犯罪事實。

  「只要多出煤,死人不死人全然不顧。」李秉剛說,由於沒有安全措施,冒頂、透水、瓦斯爆炸等事故頻繁發生,吞噬了無數中國礦工的生命。僅阜新「萬人坑」遺址就埋葬死難礦工7萬餘人。

  阜新「萬人坑」遺址原是日本侵略者於1940年徵地20多萬平方米設立的墓地。迄今為止,這裡已發現受殘害礦工遺骨7萬具,是日本侵略中國、掠奪中國礦產資源的歷史罪證。

  2014年,在國家及省、市各級政府重視和支持下,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與保護,新建了陳列館,依據原址原貌重修了紀念碑,新館於2015年8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

  高多賢說,父親高慶岐每每回憶起那段過往,就像做了一場噩夢。他們住在低矮潮溼的工棚,工棚外的圍牆上拉著電網,24小時都有警察看管。「工棚是用秫秸席搭的,不遮風不擋寒,父親和50多名勞工就擠在鋪著草的地上睡覺。吃得是橡子面窩頭,又苦又澀,不少勞工因此脹肚而死。可有的時候光叫幹活,連頓橡子面窩頭都不給。」

  「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父親和其他勞工每天要在礦井下工作十多個小時,腳步稍慢一點,就會挨工頭的皮鞭。」高多賢說,更要命的是礦井事故頻發。高慶岐到礦上4個多月後,就遭遇了冒頂事故,被一塊巨石砸傷了後腰。

  高慶岐受傷後,日本人不僅不給他看病,也不準他養傷,致使他的腰落下終生殘疾,再也挺不直了。因為不能幹活,日本人就把他調到太平礦日本人公寓做雜工。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高慶岐都會看到「日本人用馬車把一車車死人拉到公寓附近的溝裡埋掉」。高多賢說,高慶岐曾親眼見過有的勞工根本沒有死,就被日本人扔到溝裡活埋了。

  李秉剛說,1936年至1945年,強募到阜新地區的勞工達50餘萬人,其中約10萬人因飢餓、傷病、瘟疫、事故、迫害等原因死亡。

  1945年2月,高慶岐的哥哥和弟弟趁日本人不注意跑了出來。他們找到高慶岐,哥仨兒最終逃離了日本人的魔掌。

  1952年,高多賢來到阜新工作,高慶岐每年來探望兒子時,都要到當年埋葬了數以萬計礦工屍骨的「萬人坑」遺址去看一看。

相關焦點

  • 見證殘暴 矢志銘記——遼寧阜新「萬人坑」遺址新館落成暨公祭儀式...
    新華網瀋陽8月15日電題:見證殘暴 矢志銘記——遼寧阜新「萬人坑」遺址新館開放暨公祭儀式側記  新華社記者趙洪南、徐揚  8月15日,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0周年紀念日,遼寧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遺址紀念館新館落成對外開放,並舉行隆重的公祭儀式
  • 每天近千人參觀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
    1月22日,阜新市民李貴芝一大早陪著4位外地親戚來到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參觀。她表示:「小時候每年清明節都來,聽說新館建得挺好,就帶著親戚一起來看看。」  記者了解到,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新館去年8月15日落成以來,平均每天近千人參觀,是過去的37倍。
  • 阜新「萬人坑」加緊修繕 地址孫家灣街道新園街1號
    日本侵華時期製造的阜新「萬人坑」加緊修繕  中央財政一次性投入的4480萬元近日已全額下撥,用於遼寧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修繕。按照計劃,遺址及紀念館的修繕將抓緊推進,在抗戰勝利70周年前夕投用。
  • 「掠殺·抗爭」:走進阜新萬人坑遺址陳列館
    8月15日,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新館開館。其中,阜新萬人坑遺址陳列館是全面展示日本侵略者掠奪阜新煤炭資源,造成大量礦工死亡的罪惡史、礦工的屈辱史及反抗史的綜合展覽館。  陳列館主題為《掠殺·抗爭》,分為序廳、第1展廳侵佔東北掠奪資源、第2展廳血腥開採慘絕人寰、第3展廳浴血抗暴氣貫長虹、第4展廳以史為鑑圓夢中華及尾廳。  館內展出歷史照片、圖、表、文照220張,實物200件,通過雕塑、復原場景、油畫的有機組合,生動再現了日本侵略者在阜新期間所施暴行以及阜新勞工的悲慘境遇的歷史場景。
  • 遼寧阜新萬人坑遺址被曝遭破壞 市委書記批示維修
    遼寧阜新將維修萬人坑遺址  9月30日,人民日報刊發《各地抗戰遺址屢遭破壞》評論文章,文中指出阜新萬人坑遺址遭到嚴重破壞,出現紀念碑損壞、館內沒照明、遺骨散失等問題。  文章刊發後,阜新市委、市政府經調查發現,遺址確實存在諸多問題,阜新將採取一系列措施將這一日本侵華鐵證保護好、建設好、利用好。
  • 各地抗戰遺址屢遭破壞 阜新萬人坑遺骨散失
    原標題:各地抗戰遺址屢遭破壞 阜新萬人坑遺骨散失   銘記歷史,離不開那些喚起記憶的遺址。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浴血奮戰,也留下了侵華日軍罄竹難書的罪證。令人遺憾的是,不少抗戰遺址如今正逐漸淹沒在現實之中。
  • 遼寧阜新將修整日本侵華時期最大萬人坑遺址
    新華網瀋陽10月9日電 (記者徐揚)由於年久失修等原因,日本侵華時期製造的最大一處萬人坑——阜新萬人坑遺址損壞嚴重,遼寧省阜新市將採取措施徹底整修維護。阜新萬人坑遺址佔地面積56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死難礦工遺骨館、抗暴青工遺骨館、典型館、白骨廳及相關遺存紀念廣場、紀念碑等附屬設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今年,國務院將其列入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記者了解到,阜新萬人坑紀念館始建於1968年,開館40多年來接待全國各地觀眾380餘萬人。
  • 大同煤礦萬人坑有多殘忍?日軍以人換煤屍體無數,倖存者至今後怕
    眾所周知,日本和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追溯到唐朝,日本就開始派人來中國學習先進的文化技術等等,甚至有些中日的專家學者研究認為日本人是我國秦朝徐福的後代。然而,日本卻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國家,在中國腐朽落後的時候,日本便趁機侵略中國,殘忍的在中國土地上燒殺搶掠,犯下了無數罄竹難書的罪行。南京大屠殺,731活人細菌實驗,三光政策等等數不勝數。小編今天所要和大家細談的也是日軍當年在中國大地上做過的一項殘忍罪行:大同煤礦萬人坑,那是一段塵封多年故地卻依舊屍骨累累的歷史。
  • 南京東郊「萬人坑」新發現 可能遍布我同胞屍骨
    歷史為我遇難同胞的屍骨埋上塵土,但侵華日軍滅絕人性屠殺我同胞的事實是埋不住的,三位學者在叢葬地提醒那些至今仍不反思自己過錯的小部分日本人,儘早真誠地承認侵華歷史,向歷史謝罪。學者同時呼籲今人勿忘國恥,愛護和平。  考證「萬人坑」又有血淚發現:仙鶴門村地下可能遍布我同胞屍骨。
  • 參觀「萬人坑」學生紛紛淚目
    參觀「萬人坑」學生紛紛淚目 2018-10-19 0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大同萬人坑有多殘忍?日軍以六萬屍骨去換煤,倖存者至今後怕
    隨後考古專家們還發現附近類似這樣的萬人坑有21處,整個場面令人觸目驚心,這也是日軍殘暴罪行的鐵證。 礦井的條件極其惡劣,日軍要求這些礦工每天要服苦役十幾個小時,在日本殘忍的統治下,許多礦工被折磨而死。曠工死後他們被拋屍荒山野嶺,所以造成了白骨累累的"萬人坑"。
  • 南京大屠殺山東唯一「在世倖存者」:「萬人坑」邊上死裡逃生
    在「萬人坑」邊上他眼見著大家一個排一個地站著,其他人一個排一個地倒下。排到孫晉良之前,他因為被發現還未入伍而被拉出了「死亡隊伍」。百歲老人孫晉良是抗戰老兵,也是山東目前唯一能找到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現今生活在濟寧微山縣。值此第六個國家公祭日,齊魯網·閃電新聞記者前往濟寧微山縣專訪這位老兵及其家人,帶您共同聆聽那段血淚史。
  • 豐滿萬人坑,血證如山 | 吉林地理 | 吉林老地名 | 首發
    豐滿萬人坑是日本侵略者為了建設號稱「亞洲第一」的豐滿水電站,數以萬計的勞工慘死在日寇奴役迫害之下,在1937年至1945年之間日寇拋屍東山及其周邊山溝,製造的死難勞工罹難地,
  • 南京江東門「萬人坑」遺址白骨累累 觸目驚心
    「萬人坑」遺址白骨累累。記者 崔曉 攝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9號門進入,順著遇難同胞名單牆往前走,就來到了白骨累累的「萬人坑」遺址。後由南京慈善團體紅卍會收屍萬餘具,掩埋於就近兩個大土坑、一條壕溝內,被稱為「萬人坑」。江東門紀念館館長朱成山向記者介紹,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江東門「萬人坑」遺址,經1984至1985年、1998至1999年和2006年3次考古發掘。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職工參觀大通「萬人坑」教育館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慶祝第31個教師節,9月11日下午,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組織全院教職工到大通「萬人坑」教育館進行參觀,接受愛國主題教育。 教師們觀看圖片文字資料     大通「萬人坑」形成於1943年春,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瘋狂掠奪我國煤炭資源、殘酷迫害我國礦工的歷史見證。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只要活著,就要把這段歷史一直講下去
    守護著南京城的六丈高牆沒能在1937年12月抵擋住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華門、江東門、漢中門、挹江門……斷壁殘垣,屍橫遍野,短短六周30萬同胞遇難。那個陰冷的冬天,城牆在哭、南京在哭、中國在哭。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只要活著,就要把這段歷史一直講下去
    之前,南京大屠殺的幾名倖存者向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講述了那段令人痛苦、難堪回首的過往。悲哀、控訴,心酸,不僅僅只屬於他們和他們的時代。▲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6周時間南京城30萬同胞遇害。
  • 萬人坑目擊者憶南京大屠殺:日軍機槍掃射成排平民
    後由南京慈善團體紅卍會收屍萬餘具,掩埋於就近兩個大土坑、一條壕溝內,被稱為「萬人坑」。  江東門紀念館館長朱成山向記者介紹,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江東門「萬人坑」遺址,經1984至1985年、1998至1999年和2006年3次考古發掘。
  • 南京大屠殺80周年祭,是什麼樣心理導致當年日本侵略者喪失人性?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祭,在80年前的今日,日本侵略者侵佔南京後,進行長達6周的侵佔屠殺,他們燒殺姦淫,無惡不作。30多萬中國軍民慘遭殺戮,山河破碎,家破人亡。喪心病狂!每12秒就有一條無辜的性命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