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應該如何教育?家長這樣做影響孩子一生

2020-09-04 媽媽育兒時光

每周,我們都會抽出時間進行答疑,針對網友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也歡迎各位朋友們繼續留言、轉發,也許下一個被選中評論的就是您。

我們來看看這周提問的朋友們提了哪些問題。

☞ 第①個問題來自用戶:葵兒

想問問二胎家庭,大寶三歲,二寶一歲半,倆人總是搶東西,打架怎麼辦?

☞第②個問題來自於用戶手機號碼:159****6832

我女兒14歲,她不愛學習,自己不收拾臥室,生活的特別邋遢,就是玩手機,真是沒辦法認可她的學習和生活。我該怎麼辦?

首先感謝兩位朋友的提問,我們先來回答第一個

對於有二胎寶寶的家庭,建議的原則是「抓大放小」。

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大的身上,不放在護小的上面。

這有點難以理解,因為一般來說絕大多數家庭在對待兩個孩子的時候,都是要爭取一碗水端平,儘量公平對待孩子,可是這樣的方法卻常常不奏效。

為什麼呢?我們先從兩個寶寶的視角來看看發生了什麼?

對于大寶來說,不管多麼公平,原本只屬於他一個人的愛都被分走了一半,原來他是這個家的焦點,是爸爸媽媽注意力的全部。

可是自從二寶出生之後,原來的一切都變了,不管是好吃的還是好玩的,不管是爸爸媽媽的時間還是注意力,都比之前少了一半,他不再是這個家庭的中心,這個瓜分他生活的小傢伙就是二寶。

那從二寶的角度來看呢,他一出生就知道自己有個哥哥或者姐姐,吃什麼,穿什麼,哥哥姐姐有的他都有,他自始至終都沒有覺得哪裡不妥,甚至因為年齡小的緣故,有時候還能得到更多的關愛和注意,所以二寶會認為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

所以應該怎麼辦呢?家長要學會把選擇權交給大寶,比如,只要發生爭執,比如吃的,這個吃的是你們倆的,然後老大來決定怎麼分?如果大的都吃掉了,家長就看著他,然後第二次還交給他。

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老大自己就會知道了,爸爸媽媽挺在乎我的感受的。讓他覺得自己不是孤立無援的,讓他體會到爸爸媽媽對他的在乎,掌控感會讓他擁有責任心,所以他要是能夠覺得既然我決定,我肯定,也不能虧著弟弟或妹妹,這樣呢他就容易成長,所以在處理二胎的時候更要關注大的。

不要覺得都是些吃吃喝喝的小事情,通常在孩子的世界中,重要的就是這些吃吃喝喝的零碎事情,家長可以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情上抓住機會創造良好的親子關係。

「抓大放小」原則,有了大的做表率,小的自然會效仿,同時又避免了因為家長寵愛或護小的,導致了老大的產生嫉妒心。

第二個問題:

孩子學習、生活一團糟,做不到認可、鼓勵孩子怎麼辦?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個溝通的問題。14歲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家長可以嘗試把她當成一個成年人來看待了。

需要用成年的溝通方式來聊了,父母越是看不慣孩子的地方,孩子有可能越是朝著你不喜歡的樣子去做,可能是基於兩點:

第一:家長在溝通中給孩子貼上了邋遢,愛玩手機的標籤。

因為叛逆性的作祟,既然家長這麼說,那我就玩給你看,作為孩子沒有辦法直接反抗父母,那就採取消極反抗的方式,比如不改變,繼續不收拾臥室,繼續玩手機,再繼續這些事情的時候,動力恰恰是父母給的;

第二:家長理想中認為孩子應該有的樣子,和實際上自己的孩子的樣子,有一定的差距。

父母試圖用催促,要求的方式去改變孩子,來縮小理想孩子和現實中孩子的差距。

所以在溝通沒有結果的情況下,父母應該換個策略試試。從父母的角度來說,你渴望孩子尊重你,所以希望她能幹淨一些、好好學習、少玩手機,那從孩子的角度是什麼樣子呢?

是否在過往的教育中,你總是以自己為主,要求孩子做什麼不做什麼,而不是用商量的口吻或者朋友式的相處方式告訴她問題所在呢?

14歲已經算是個大人了,也有自己自主的意識了,且人人都喜歡做自己的想做的事,懶惰是最容易的,勤奮卻是需要付諸努力的,所以邋遢、愛玩手機不愛學習,就是這一事實的體現。

而當父母的又看不得,就難免有矛盾有糾結。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試試:

1、父母在平時要學會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如若任何情況下都是居高臨下的指責孩子,自然她會越來越逆反,也就越來越不願意遵從父母的方法改掉壞習慣。

同時,試著多創造一些溝通交流的機會,心平氣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聽聽孩子的意見。

2 、討論相互間的差異:父母與孩子之間往往在觀念和意見上存在差異。

比如:父母認為孩子應該在晚上9點之前回家,而進入青少年期的孩子則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晚一點回來。

如果不能有效地處理這種差異,溝通就難免失敗。

父母應當認識到,這些差異實際上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機會,以便重新思考原有的教養方式和限制措施,與孩子一起商議和制定新的制度,從而幫助孩子發展有用的社會技能。

由於青少年對事物的認識辨別能力以及考慮各種可能性或觀點的能力不斷增強,這種商議是可能的、也是有益的。

3 、避免過度反應:對孩子言行的反應過於激烈往往導致爭吵,使交談無法繼續。為了使交談保持友好的氣氛,父母絕對不要帶著焦慮和情緒與孩子交談;

同時,為了體現尊重,避免引起反感,父母在提問題時,最好以商量的、平和的語氣進行,如「你這樣做是怎麼想的?」、「讓我們談談好嗎?」

父母要努力成為孩子願意傾吐秘密的對象,成為對孩子的事情感興趣的人。只有這樣,孩子才樂意向他們敞開心靈。父母要認識到,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鼓勵和獎賞。

如果孩子和父母談話時受到批評,他會感到自己的坦率得到的不是獎勵而是懲罰,這將傷害他繼續與父母直接交流的積極性。

4 、討論對孩子們來說重要的事情:有些事情對父母來說並不重要,甚至令人煩惱;但對孩子們來說就不同了,那可能是意義重大的事。

父母不必假裝對孩子們的事情感興趣,但是必須對他們感情和觀點表示尊重。因此,經常與孩子討論他們的事情是必要的。

業餘愛好和個人興趣:不少青少年喜歡體育,父母不妨與他討論喜歡的球隊或賽事,可能的話,可以一起去現場觀看比賽;音樂也是青少年所熱衷的,父母至少應該知道流行歌手的名字。

如果你認為孩子正在聽的音樂是不適當的,或認為他的「追星」行為有些過分,不妨坦率地告訴他們並且說明為什麼,保持沉默往往會被誤解為允許。

5 、溝通時持親切、尊重的態度:現代的青少年崇尚個性,喜歡自我表現,追逐新鮮事物。因此,他們說話做事時常令人難以接受。

在與孩子說話時,你所表現出的尊重和自我控制最終有一天會出現在孩子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在與孩子交談的時候,如何說話與說什麼同樣重要。

簡單命令式的、挖苦諷刺式的、情緒發洩式的話語只會傷害孩子的感情,而與事無補。

父母要學會以尊重的態度、平靜的語氣對孩子說話,因為,即使一個不到10歲的孩子也能輕易的區別不同的態度、情緒和語調。

所以,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從良好的溝通開始。溝通順暢了,那上面的這些問題其實都能很好地化解。

相關焦點

  • 二胎家庭的公平教育,影響兩個孩子的一生
    應採兒對兒子滿滿的愛,是Jasper能夠正面積極迎接家庭新成員的關鍵,不缺愛,也不缺乏安全感,這正是很多家庭所缺少的。阻止父母生二胎的大寶,普遍都有這幾種心理。他們擔心弟弟妹妹的加入,會分走父母對自己的愛,父母會更關心弟弟妹妹,而忽略自己。實際上,很多父母也都是這麼做的。那麼二胎家庭應該如何平等的對待兩個孩子呢?
  • 二胎家庭,如何教育好兩個孩子?大多數家長都做錯了
    二胎家庭,如何教育好兩個孩子?大多數家長都做錯了二胎政策開放後,很多家庭都迎來了家裡的第二個新生命。新生命的到來的確給家裡增添了不少歡聲笑語,但是也給家長帶來了新的問題,那就是家長該如何做,才能教育好家裡的兩個孩子。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除了公平,家長還要做這些
    其實孩子們之間的矛盾根源就來自於家長如何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分量,如何讓兩個孩子保持一個和諧的關係。我朋友就是一個二胎家庭,平時她和我聊天的言語中就透露著她非常愛兩個孩子。對於二胎家庭來說,家長要學會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使兩個孩子能夠和睦相處。
  • 二胎家庭,如何處理兩個孩子的矛盾?除了公平,家長還要做這些
    ,尤其是現在二胎家庭越來越多,許多父母家長對於孩子的態度、重視程度越來越強,這也是為了平衡兩個孩子在家中的地位,減少矛盾。同在一個單位的阿敏也有兩個孩子,一男一女,本以為這樣矛盾會小一些,但是沒想到,他們不僅沒有辦法在一塊兒玩,做姐姐的還會欺負孩子,兩個人大吵大鬧是常有的事。家長愛孩子與否,並不會大範圍減少二胎們之間的矛盾,這是因為就算沒有父母方面,主動地差別對待,在心理感受等層面,孩子也會出現差異,導致矛盾產生,因而,父母需要充當「潤滑劑」的作用,調節孩子之間的矛盾。
  • 二胎家庭崩潰日常:兩個孩子搶玩具,家長管不管?聰明媽媽這樣做
    二胎家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狀況,兩個孩子為了爭搶玩具打到不可開交,哪怕家長給孩子買了兩個一樣的玩具,也還是會打起來。家長通常看著兩個孩子搶來搶去也很煩心,明明兩個孩子都有玩具,偏偏都要搶對方手裡那個。
  • 二胎家庭如何避免對孩子偏愛,家長3個方法,讓他們相親相愛
    但是還會要求女兒做很多事情,當做自己人的兒子卻在偷懶。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這樣情況也少了很多。但還是有很多父母做不到一視同仁,這樣孩子心理有落差,孩子和家長之間的關係就會出現疏遠。孩子就不希望有個弟弟或者妹妹,孩子害怕家長對自己的關愛被別人分走。所以想要生育二胎,首先每個家庭都要同意,不然家長貿然生二胎,對於老大的心理會出現波動,孩子的情緒也會變得偏激。
  • 二胎家庭,如何化解孩子之間的矛盾?
    特別是當兩個孩子發生矛盾時,家長似乎不論怎麼處理,都會讓其中一個覺得不公平,認為爸媽偏心。甚至有的家庭經常出現兩個孩子爭吵打鬧的情況,這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那麼,如何正確調解孩子之間的矛盾和爭執,破解家庭教育中的這個「無解之局」呢?
  •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的一生?
    12月23日,未來春藤邀請趙倩Eva老師為春藤的家長們帶來一堂《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的一生》直播講座。 每個學校都會有心理老師、德育主任,包括分管家庭教育的校長,他們會有一個家庭教育指導師的培訓項目,我是這個項目中的培訓導師之一,特別高興跟未來春藤的家長們進行分享,講一講原生家庭怎麼去影響孩子的一生。 一、什麼是系統?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關愛並不是唯一要素
    導語:隨著國家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長考慮生二胎。但是,二孩家庭同時也將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家長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讓兩個孩子做到互相關愛,更好的健康成長。溝通,一直以來都是一門藝術,父母要多學習,與孩子有效溝通。在照顧二寶的同時,一定要兼顧好大寶的情緒。2.兩寶發生矛盾時,應注重和解方式二孩家庭裡,孩子之間吵架、打架很正常。家長不要過於緊張或生氣,應該注意引導孩子和解。先讓孩子自己解決,讓孩子們自己學習如何和平相處,如何包容對方的方法。
  • 二胎之間關係緊張?家長要這樣做
    開放二胎的計劃已經實行好多年了,一些相應的問題也都出現在我們眼前,最常見的就是如何處理第一胎和第二胎兩個孩子的關係問題。人心都是偏的,做到一碗水端平真的很難,不止是父母,很多人都有一種本能,當兩個孩子遇到事情的時候,下意識的就會讓大的孩子讓著小的。即使有些父母明知道這樣偏袒不對,但為了方便解決問題,他們還是會選擇讓大的讓著小的,也因此二胎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
  • 李玫瑾教授:二胎家庭孩子打架時,家長說:大的讓小的!都錯了
    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說:「當二胎家庭的兩個孩子發生衝突時,我該怎麼辦?」不要把重點放在保護小的上,而要放在大地上。「因此,父母應該考慮他們是否在做正確的事情。從言語暴怒到手腳並用,孩子可能是錯的,但父母沒有正確引導,導致煩躁和暴力。現在大毛在上小學,三天後她被老師投訴了。當她不同意同學的意見時,她用拳頭打對方。她和一群孩子玩的時候也是這樣。
  • 寶媽們看過來:二胎家庭,家長應該如何做到「一碗水端平」
    「二胎政策」實行之後,許多家庭都迎接了新的生命,二寶的出現對一個家庭來說是幸福的但是同時也是充滿挑戰的,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寶爸寶媽們應該如何平衡對大寶二寶的關心和愛護才能讓兩個寶寶沒有「被冷落」的感覺呢?
  • 二胎家庭孩子水火不容?家長先做好情緒教育,才能「一碗水端平」
    就拿養孩子這件事情來說,一個孩子的家庭有著各種各樣的教育問題,但是二胎家庭幾乎有著同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兩個孩子容易水火不容,總有一個孩子會認為家長偏愛,這可讓含辛茹苦的父母傷心了。其實這個問題從取消生育限制就開始存在於家庭當中了,也成為了二胎家庭的一大教育重點。
  • 二胎孩子「在家怕打架,出門怕被欺負」,家長應該這樣做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有了二胎。但是當兩個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時候,經常會發生衝突,比如為一個玩具或者一個食物發生爭搶而大打出手。很多家長想管,但又怕管得過度孩子變懦弱出門被別人欺負。2.讓老大做決定當兩個孩子因為一個玩具而爭執時,父母應該做的是不能護著小的,而是把玩具交給哥哥(姐姐)。讓他的來決定怎麼處理,假如他決定自己玩的話,那麼我們就看著他玩,因為這樣看他,他可能就會覺得不好意思。
  • 家長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老師只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二胎家庭裡,兩個孩子總是吵架,家長該如何「一碗水端平」?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大部分家庭會選擇再生一個孩子,希望孩子長大之後可以兄弟姐妹之間互相扶持。但一般有了第二個孩子之後,由於大人的精力有限,家長們都開始強烈希望第一個孩子能夠快速獨立,這就導致越來越多的孩子無形之中就被家裡人冷落。
  • 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作為家長,你做對了嗎?
    其教育目標應是:在孩子進入社會接受集體教育之前保證孩子身心,健康地發展,為接受幼兒園、學校的教育打好基礎。著名心理專家郝濱老師曾說過:「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確實,家庭教育是對人的一生影響最深的一種教育,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著一個人人生目標的實現。
  • 家長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學會正確教育
    家長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你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甚至影響一生。對待孩子偷錢,我們應該採取正確的教育。 所以,當孩子偷錢,我們最應該做的是打開溝通的通道,讓孩子說出這麼做的原因,之後做到有的放矢。
  • 二胎家庭,一碗水端不平的父母,只會影響兩個孩子的一生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二胎家庭。由於小寶年齡比較小,所以很多父母會對小寶的關愛比較多,所以經常會忽略了家裡的大寶,讓大寶覺得父母有了小寶後就偏心了,所以也會經常常和小寶起衝突。妮妮也趁著這次二胎政策的開放,生了個二胎。她之前生了個女兒,叫欣欣,現在也有5歲了,接著她趁著二胎政策開放,又生了個兒子,叫利利。
  • 家長應該如何科學的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
    安安剛上小學,人很聰明,功課也不錯,但每天晚上做作業時總是磨蹭蹭,坐停停,邊坐邊玩,一會兒喝水,一會兒解手,每天都要做到很晚才能上床。這種日復一日的疲勞戰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使一家人不得安寧。 過年不久,安安的外婆來了。 她是一位退休教師。外婆主動承擔起輔導安安學習的任務。外婆雖然疼愛安安,但對他的教育非常嚴格,從不溺愛他。她認為,智力正常的孩子做作業磨蹭,原因在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