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一盤棋"觀念 閩贛邊界有了生態檢察跨區域協作機制

2020-12-13 中新網福建

2018年09月03日 14:42:14 來源:福建日報

  近日,武夷山市人民檢察院與江西省鉛山縣人民檢察院籤訂《關於加強生態檢察區域協作,服務和保障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

  據介紹,今年3月,鉛山縣檢察院來到武夷山檢察院,學習當地生態檢察的經驗做法,提出兩地加強生態檢察區域協作意見。8月初,兩地檢察機關就建立跨省區域生態檢察協作機制達成一致意見,並出臺相關協作細則。8月21日,鉛山縣檢察院與武夷山市檢察院在鉛山縣舉行了建立跨省(區域)生態檢察協作機制籤字儀式。

  自此,兩地檢察機關樹立生態環境檢察工作「一盤棋」的觀念,為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檢察保障。兩地檢察機關將建立生態司法保護工作日常聯絡和年度工作交流機制,分別成立領導小組,牽頭協商重大問題、重大案件等;建立信息資源共享、辦案協作、教育培訓合作、案件預防以及檢察調研等機制。(王煥娟 黃天明)

相關焦點

  • 三地聯合出臺意見 黃河三角區檢察公益訴訟跨區域協作機制建立
    本網訊(記者 劉兆麟)近日,山西省運城市檢察院聯合河南省三門峽市檢察院、陝西省渭南市檢察院共同出臺了《關於建立黃河三角區檢察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跨區域協作機制的意見》,重點就做深做透區域內「4+1」法定領域,積極穩妥辦理新領域案件,建立了七項工作機制。
  • 探索「四大檢察」全方位跨區域協作 構建國家高鐵網沿海通道「護路...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正值滬蘇通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之際,今天,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聯合滬蘇通鐵路沿線太倉市檢察院、常熟市檢察院、張家港市檢察院,通過「雲會籤」形式,籤署了《滬蘇通鐵路沿線檢察協作工作意見》,共同探索「四大檢察」跨區域協作,構建高鐵網沿海通道「護路聯盟」。
  • 閩浙贛皖四省九市生態環境部門負責人齊聚衢州 共謀區域生態環境...
    為進一步加強區域生態環境保護,12月14日,衢州市生態環境局牽頭組織召開閩浙贛皖四省九方經濟區生態環境專委會第一次會議,審議九方經濟區生態環境保護倡議。閩浙贛皖四省九方經濟區生態環境專委會第一次會議共謀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新格局衢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二級巡視員夏汝紅代表閩浙贛皖四省九方經濟區生態環境專委會,通報了《閩浙贛皖九方經濟區生態環境專業委員會工作機制》,並經委員會成員審議協商一致,就十個方面的生態環境保護內容發出倡議。
  • 75號咖啡|推進一體化 共下一盤棋——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的檢察...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滬蘇浙皖檢察機關對標發揮上海龍頭帶動作用和蘇浙皖各揚所長要求,將深化區域檢察協作擺在重要日程,強化「一體化」「一盤棋」思想意識,厚植協作優勢,凝識聚力、協同聯動,提升能級的底色愈加鮮明。到目前,四地省級跨區域檢察協作機制達23項,省級交流平臺14個,形成基層跨省檢察協作機制20餘項,檢察工作的同城效應也日益顯現。嘉昆太三地檢察協作就是基層跨省檢察協作的範例。
  • 蘇魯邊界召開案件研討會深化跨區域檢務合作
    會議商定2起非法採砂、佔用耕地面積達到刑事立案標準的案件由兩地分別辦理,公安機關、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前期將組成聯合辦案組,核定佔地面積、固定證據、查清事實,在信息資源共享中加強合作,對其他6處佔用耕地非法採砂點予以行政處罰,責令修復生態,切實保護自然資源和蘇魯邊境生態安全。
  • ...檢察院課題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檢察協作工作研究
    關鍵詞:長三角一體化 檢察協作 路徑依賴 強制性 分合有度區域協作機制是服務和保障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關鍵。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核心在於滬、浙、蘇三地要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區域一體的原則,在不斷優化開發區域發展,走出一條人口、經濟、資源、環境協調的協同發展路子,其實質上包括長三角區城市場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生態環境優良化和社會高度融合化。
  • 跨區域檢務合作 守護好綠水青山
    這樣的改變,是跨區域檢務合作新模式的成果。  2017年,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檢察院發現,在贛榆區柘汪鎮和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碑廓鎮交界處,有村民違法開設洗砂廠、石子廠,對當地植被水源造成嚴重損害。  「近年來,由於跨區域案件的增多,檢察工作中信息交流不暢、協作不力、異地取證難等諸多問題日益凸顯。」贛榆區檢察院檢察長劉波說。
  • 2019浙江省旅遊民宿區域協作大會日前在杭州召開
    1月9日,2019浙江省旅遊民宿區域協作大會暨浙江省旅遊民宿產業聯合會第一屆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杭召開,本次會議旨在共同搭建民宿產業發展資源共享平臺,分享發展經驗,樹立浙皖閩贛區域民宿品牌意識,進一步加強省內外不同特色民宿間的客源互送合作。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建武出席會議。
  • 江西贛州和福建龍巖出臺深度合作方案,共推贛龍廈高鐵建設
    雙方將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生態保護等方面深化合作內容,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水平,促進兩市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具體細節如何呢?跟著小編來看看吧!方案提出在共同推進產業協同發展方面,深化紅色旅遊區域合作,打造「贛南-閩西」紅色旅遊走廊,做好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江西段和福建段規劃編制對接工作;推進康養產業合作發展,實現康養產業政策一體化,推進康養聯盟大協作,共同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康養從業人員隊伍;開展稀土產業深度合作,探索共建稀土產業研發平臺;加強現代農林業合作,互相支持開展贛龍農產品展銷會,打造高端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
  • 加強跨區域環境審判協作
    人民法院報 2020-09-30 胡建兵  9月21日,「司法護航美麗長江」集中調研宣傳活動在重慶市啟動,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籤署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共同建立長江上遊跨區域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
  • 司法保護長江上遊生態 雲貴川渝建立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
    啟動儀式上,重慶、四川  「區域有限,流域無限。環境資源審判非常注重跨地區、跨流域審判。」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趙翎21日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建立後,未來將實現對一個地區、一個流域的跨區域、一體化生態環境司法保護。
  • 長江全流域及重點區域司法協作已初步形成
    9月下旬,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籤署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共同建立長江上遊跨區域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沿江法院圍繞上中下遊不同特點分別籤訂司法協作協議,長江全流域以及重點區域的司法協作模式已經初步形成。」最高人民法院環資庭庭長王旭光說。
  • 浙江泰順:浙閩邊界「結親家」跨省抱團促振興
    車頭村,位於浙江省和福建省的交界處,兩省以一條不到10米寬的小溪為界,步行經過溪上的小橋,便能輕鬆跨越浙江、福建兩省,造就了「一村跨兩省、兩省住一家」的奇特景象。  由於歷史原因,浙江省車頭村和福建省車頭村有許多「插花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邊界治理成為一大難題。
  • 建立和完善跨區域城市發展協調機制
    遵循區域經濟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任何一個城市或區域的發展都與周邊城市或區域有著密切的聯繫。然而,由於受「行政區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各個城市在與周邊地區的協作和經濟聯繫中,往往以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缺乏協同意識和整體觀念,造成城市間的協調發展難以有效進行,導致城市發展質量和區域整體效益的降低。
  • 長三角、浙皖閩贛研學大咖齊聚開化,共話錢江源國家公園研學發展
    女聲獨唱「送你一個錢江源」一首《送你一個錢江源》拉開本次活動的序幕,活動以「錢江源國家公園與研學研討」為主題,旨在更好利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遊協作區機遇,挖掘、展示開化山水、人文等研學資源,做精做深錢江源國家公園研學旅遊品牌,加強長三角及浙皖閩贛區域研學旅行資源相融相通,搭建研學交流平臺,實現共贏目標。
  • 渝川貴雲四省市高院籤署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 共同建立長江上遊跨區域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
    今天,「司法護航美麗長江」集中調研宣傳活動在重慶市啟動,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籤署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共同建立長江上遊跨區域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啟動儀式上,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聯合籤署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從協作原則、協作目標、協作事項、協作機制、協作組織、其他等6個方面,明確四省市法院將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戰略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破除區域限制和克服地方保護,開展全方位、多形式、多層次的環境資源審判協作,協調解決長江上遊環境資源審判工作重大事項,構建與長江上遊高質量發展需要相適應的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
  • 區域協作 自貢市大安區奏出「四手聯彈」環保協奏曲「最強音」
    在大安區不斷完善區域大氣和水汙染防治協作機制的過程中,各方精誠協作,機制日益完善,範圍逐步拓展,舉措更加務實,環保正成為大安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內容。為加快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實現經濟與環保協調發展,大安區率先摒棄「各掃門前雪」的落後觀念,轉而攜手治汙,加強跨區域聯防聯控。  聯防聯控的關鍵之舉是建立共商共治共享的機制。2017年8月16日,大安區委副書記、區長楊斌率隊到威遠縣就雙方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舉行會談。
  • 聚焦生態環境保護!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在浙江...
    童建明要求,要落實「共抓大保護」,全方位推進檢察協作走深走實,持續健全檢察協作機制、多方聯動機制和社會支持機制,為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後世、惠澤人民貢獻更大的檢察力量。
  • 保護廊橋文化遺產,浙閩兩省四地共同發力
    為促進廊橋文化遺產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近日,浙閩兩省四地法院共建廊橋文化遺產協同發展司法協作機制籤約啟動儀式在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舉行。麗水中院與寧德、溫州、南平中院共同籤署《廊橋文化遺產閩浙地區協同發展司法協作框架意見》,協同下轄泰順、壽寧、周寧、屏南、政和、慶元、景寧七縣基層法院,共建廊橋文化遺產保護司法協作機制。
  • ...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20)》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有...
    23項跨區域檢察協作機制、14個省級交流平臺的基礎上,共商共推區域檢察協作機制再升級。雲南省麗江市檢察機關與相鄰的四川涼山檢察機關建立了跨區域公益保護檢察協作機制;麗江、大理、怒江三州市基層檢察院就共同保護金沙江流域範圍的老君山國家公園生態環境建立跨區域協作機制。重慶市檢察院第三分院、第四分院與貴州省銅仁市檢察院、遵義市檢察院會籤協作意見,搭建起烏江流域跨區域生態環境公益訴訟的地市級檢察協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