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強子。很多人都「肌肉抽筋」的情況,很難受很痛,有的時候跑步後一停下就抽筋;還有的在遊泳的時候抽筋,那就很危險了;如果半夜抽筋的話,還能把自己疼醒等等。為什麼有的人會經常出現抽筋的情況,該如何及時應對,緩解抽筋的情況呢?
一什麼是抽筋?
抽筋的學名叫肌肉痙攣,是一種肌肉自發的強直性收縮,以小腿和腳趾的肌肉痙攣最常見,在許多情況下抽筋都是暫時性的,並且會自己消失。但有的痙攣會影響睡眠、生活質量和日常活動。
二為什麼會出現抽筋?
1.運動型抽筋:大量運動之後出汗,伴隨著水分和電解質的丟失,骨骼肌負擔太重和疲勞會導致局部肌肉纖維過度勞累,從而引發抽筋。如果拉伸不到位,導致減少肌肉和肌腱的長度和柔韌性,也可能會導致抽筋。
2.夜間抽筋:包括在任何靜態的情況下所發生的抽筋,如睡覺或靜坐時。最常見的就是老人、兒童的小腿肚和腳趾部位抽筋。睡覺時抽筋,主要誘因是外力和疲勞。疲勞、睡眠、休息不足或休息過多,會導致血液循環減慢,導致肌肉中有較多的代謝產物堆積,如乳酸不斷地對肌肉產生刺激,從而引起肌肉痙攣。
3.寒冷刺激抽筋:多見於冬季運動或冷水遊泳或夜間沒蓋好被子等情況。在寒冷的刺激下肌肉強烈收縮引起痙攣抽筋。
4.缺鈣抽筋:缺鈣是抽筋的原因之一,在調節肌肉收縮的過程中,鈣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離子,當血液中的鈣離子濃度過低時,會造成肌肉的神經興奮性增加,促使肌肉收縮從而導致抽筋。缺鈣型抽筋易發於老人與孕婦,以及缺鈣兒童、維生素D3缺乏者、食物攝入鈣量過少的人群。如果你是飲食均衡的中青年,那你的腿部抽筋應該是前面的3點原因。
5.疾病引起:患有心腦血管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者,當出現下肢酸痛、腿抽筋、行走不便等症狀時,應該想到是否有動脈硬化、狹窄或閉塞。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中,因脊神經根受壓和脊神經根內血流量下降,發生腿抽筋。
三 常見部位抽筋及時應對:
1. 手指抽筋:發作時可握緊拳頭,然後用力伸張,迅速重複數次,直至復原為止。
2. 上臂抽筋:發作時可握拳屈肘,使前臂貼近上臂,再用力伸直,持續此動作直到復原為止。
3. 腹肌抽筋:可平躺或倚牆做背部伸展運動,以拉長腹肌,反覆多次即可。
4. 大腿抽筋:彎曲膝蓋,置於胸前,雙手抱住小腿,用力收縮數次,然後將腿伸直,如此反覆多次即可。
5. 夜間小腿抽筋很常見:需立刻坐起,把腿伸直,雙手用力將腳掌往腳背方向掰,或馬上下床走動,忍痛用患側足前掌向下蹬地。如果是腳趾抽筋,用手握住抽筋的腳趾,用力往相反方向伸展。
今天說這些,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