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幾乎是所有運動愛好者都經歷過的一種現象,學名為肌肉痙攣,是肌肉不自主的強直性收縮。正常情況下,人體感受到外界各種信息後,感覺神經會將信息傳送至大腦,由大腦進行綜合分析並發出命令,運動神經再將命令傳遞給肌肉,肌肉進行收縮。如果這個過程某個環節出現錯誤,導致肌肉沒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就會引起肌肉異常收縮,發生痙攣和疼痛。
一說到抽筋,有人就說是缺鈣,其實這種說法太片面了。一定濃度的鈣離子能夠維持肌肉正常的興奮度。如果鈣離子濃度低於2.25 mmol/L,肌肉在輕微的刺激下就容易發生痙攣。缺鈣容易發生抽筋,但不是所有的抽筋是因為缺鈣。
運動過程中出現的抽筋主要有這幾種:
1、高溫、空氣不流通,我們大量出汗,導致水分和鹽分流失過多,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引起肌肉興奮性的增高,從而導致肌肉痙攣。
2、在熱身不充分的情況下就進入低溫環境中訓練,可能使得肌肉因為低溫寒冷的刺激而增高興奮性,引起肌肉強直性收縮,發生痙攣。比如冬天運動鍛鍊,抽筋的頻率會大大提高。比如熱身不充分進行遊泳。
3、運動強度過大,導致肌肉沒有時間恢復,發生強直收縮。比如你瘋狂卷腹,不給腹部休息時間,容易出現腹肌抽筋。
4、運動疲勞狀態下,繼續進行運動,容易發生抽筋,比如馬拉松比賽中,因為跑步時間過長,乳酸堆積,容易出現抽筋。
抽筋之後,我們該如何處理呢?一般建議是對抽筋的部位進行被動式拉伸和按摩。比如小腿抽筋時,稍微用點力捶打小腿,或揉捏小腿肌肉,或拉伸小腿肌肉,幫助緊張的肌肉放鬆,從而緩解抽筋。
抽筋起來疼痛難忍,遊泳的時候出現抽筋更是有生命危險,不是任何時候都有機會處理抽筋,因此,我們還是要以預防為主。
1、運動前做好熱身
2、寒冷環境中不要突然運動太激烈
3、避免長時間的疲勞運動
4、及時喝水補充電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