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國際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各國之間語言文化的碰撞在所難免。英語原著閱讀作為一種具有語言傳播和文化交流雙重功能的技能,已經成為生活中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能。但是由於文化背景衝突等因素的影響,英語原著閱讀的方法等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通過對英語原閱讀現狀的研究,分析在跨文化交際的視野下,尋找英語原著閱讀的策略,增強原著語言背景的認識,從而促進語言和文化的交流。
在全球化的趨勢之下,跨文化的交流為各國之間的交流提供了基礎。對於文化交流最重要的部分是語言的溝通,語言是一切行為和社會活動的基礎。而英文原著閱讀兼具語言和文化的雙重功能,對於文化的交流和提升英語語言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金庸說: 如果有一天能上太空,又只能帶一套書,那必須是莎士比亞全集。
歌德說:我讀到他的第一頁,就使我這一生都屬於他了。
文化的定義和特徵。文化是一個特指的概念,它是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精神財富。文化根據不同的形態可以分為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同時也是智慧群族從過去到未來的歷史,是群族基於自然的所有活動內容。文化是一個複雜的整體,它具有不同的特點。它具有複合性、象徵性和傳遞性。任何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都由不同的文化要素組合在一起的文化從產生開始,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這種利用包括代代相傳的縱向傳遞和民族與國家之間的橫向傳遞。
跨文化交際的重要性。隨著各國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多,跨文化交際無疑成為各國之間交流的橋梁。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軟實力的作用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文化的交流是經濟、政治以及綜合國力競爭的基礎。跨文化交際有利於促進文化的發展,豐富本民族的文化。跨文化交際有利於中國的先進文化走向世界,擴大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從而促進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文化的交流是世界文化進步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推動世界文化多樣性發展的重要方式,跨文化交際也有利於世界文化的發展。
英文原著閱讀的定義和特點。英文原著閱讀指的是對於英語母語國家的作品,特別是對文學作品閱讀的一種學習方式。英文原著作品體現了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不同文化,是人類的精神財富。英文原著也是語言的一種表達方式,閱讀的過程中通過字裡行間的文字,體會語言的魅力。學習英文原著是通過對文化價值觀的綜合理解從而上升到語言真正意義上的交流,很多英文原著結構鮮明清晰,內容豐富多彩,具有強烈的情節性和趣味性,能夠引起讀者好奇心,能夠讓讀者身臨其境地投入原著所設定的場景中,體會豐富的語言文化魅力。
英文原著閱讀的重要性。英文原著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幫助我們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價值觀念,提升英語的語言能力。而且閱讀原著有利於提升我們的文學素養,陶冶情操和提高審美情趣,更有助於我們健康成長和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目前在國內的很多高校,英語閱讀課是很多大學學習的必修科目,這就有力地促進了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特別是對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大量的英文原著閱讀可以很好地提升自己的詞彙量,提升對於上下文的理解能力。所以怎麼樣提升英語的閱讀能力,成為很多高校研究的主流方向。
死板的閱讀技巧。傳統英語學習方法直接影響了廣大讀者對於英語原著閱讀的方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老一味地查單詞和翻譯句子。在閱讀英語原著的過程中,閱讀者只是片面強調單詞的理解和記憶,忽略了對原著文化價值的講解,形成了一種機械的閱讀模式。在這種傳統英語學習方法的模式下,就形成了對原著的理解太片面化。沒有欣賞性的閱讀,自然就體會不到文章的美感。甚至有些閱讀者做的讀書筆記都是單詞和句子,很少有感想的部分,而對於原著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片面的詞句意思,最終導致閱讀者很難感受到原著背後深層次的文化價值,更難以達到理解文化內涵和語言魅力的地步。
固化的閱讀模式。因為很多大學設置有閱讀的課程,所以在很多大學英文原著閱讀課上,就對閱讀者形成一種固化的閱讀模式。教師在講解方面,以考試的內容為主進行講解,重點放在語法的灌輸、詞彙的積累背誦、句子的寫作能力等方面。就學生而言,每人都有不同的喜好,課標要求的科目難以滿足所有人的喜好,這就造成學習的興趣不高。還有些學生局限於老師的講解,對於原著的內容了解不深。這些問題導致了學生們形成了一種固定的閱讀模式,在以後的閱讀過程中難以改變。
語言的障礙。英文原著的大部分語言都具有當地文化的習俗,還有很多地方語言的成分,這就給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造成障礙。比如「Rooibos(讀作Roy Boss)」中文應該翻譯為紅茶。但是不了解的譯者會翻譯成別的意思。因為這個詞語是來源於南非的俚語,其荷蘭語本義為「紅色灌木叢」。國內對這種茶葉的介紹不多,一般把「Rooibos」茶按發音直接翻譯為「如意波斯茶」「路依保斯茶」或者簡稱為「博士茶」。「Rooibos」茶衝泡後呈紅色,但味道與茶葉不同,偏甜,有點果味。所以在中國就叫紅茶。所以翻譯者在翻譯中會遇到很多語言習俗的問題,並不是譯者單純的語言的翻譯技巧就能解決的。
立足於文化性學習。英文原著就是文化的一面鏡子,字裡行間都反映了不同民族和國家在當時的生活習慣、社會風氣以及民族信仰。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立足於文化性的學習,了解原著背後折射的文化價值。尊重文化的差異,理解個性的發展。而且在英文原著閱讀的過程中,文化和語言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兩者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語言裡包含著文化的習俗,文化裡滲透了語言的魅力,在學習英文原著的同時可以對兩者進行融合性學習。
看中實踐性和交際性。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語言的交流,而語言的交流最終就是為了文化的交流,所以在閱讀中應該注重實踐性和交際性學習。在閱讀原著之後,可以寫一些書評或者讀後感,對於文中比較喜歡的句子詞語進行摘抄。這樣既積累了語言的交流方式也提高了英語的讀寫能力,也促進了實踐性的發展。還可以在閱讀完之後與朋友進行原著讀後感的交流,定期舉辦讀書交流會,提升自己語言和文化的實踐性運用。
改變閱讀的方法。在大多數英語原著閱讀的過程中,閱讀者都是運用查單詞,翻譯句子的方法,這使得閱讀者理解句子的方法過於應試化。閱讀者應該改變自己的閱讀方法,從原著本身的文化背景出發,去感受原著帶來的文化魅力。也可以了解當地的語言表達方式感受語言的魅力。可以運用先預習後閱讀的方法,讓自己有一個熟悉的過程。預習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無論是對學生上課還是閱讀原著來說。因為不了解整本書的思路和框架,就很難理解作者的思想,也很難讀懂內容。另外,還可以多認識外國的朋友,定期與外國朋友分享閱讀的心得,讓外國朋友推薦閱讀的書籍和閱讀方法。
多開發英文原著的資源和方法。原著的正版資源能獲得更高和更有價值的欣賞性能,獲得英文原版的原著資源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國家和政府應該促進正版資源的開發渠道,給廣大讀者提供更多的原版書籍。社會上的一些圖書館應該加強對英文原著閱讀者的引導,舉辦相關的閱讀方法的討論會,也可以通過一些社團活動給讀者推薦相關的閱讀資源和原版書籍。只有經過多方面的努力,才能促進英文原著閱讀者找到自己的方法,達到理想的效果。
綜上所述,英文原著閱讀能力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英語閱讀能力也是一種語言綜合能力運用的體現。隨著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英文的閱讀能力已經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技能。掌握英文原著閱讀能力不僅可以提升我們語言交流能力,增進對不同民族文化的認識,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同時也可以提升自己文化的鑑賞能力和語言的基本技能。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促進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
文/楊亞利(作者系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