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情懷,更講態度——兩廂車鼻祖高爾夫如是說道

2020-12-14 易車網

去年我想了一個選題,叫作「兩廂車是不是已經亡了」,因為兩廂車在市場上的呼聲真的日趨減少。一方面是因為SUV早就成為了主流,另一方面,也是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正如不少汽車博主所言,兩廂車現在賣的都是「情懷」。

而正是這「情懷」二字,在汽車廠商的腦海裡,似乎就是「復古懷舊」的代名詞:新研發的科技遲遲不往上裝,內飾外觀依舊和十年前的樣子別無二致……這樣的做法無疑在不斷削減兩廂車愛好者的購車熱情。

但是,這個世界上還是有懂行的人的,擁有著世界銷量前三傲人成績的大眾高爾夫表示:有實力的喜歡講情懷,成功者更喜歡說態度。

很多想購買兩廂車的消費者,促使他們消費的原動力,不僅僅是簡單的「情懷」二字,更多的則是對於生活理念的一種「態度」。

1

朝九晚五的我也會每天健身,運動是我的態度。

我們不得不承認,社會束縛我們的地方真的很多,唯一沒法被捆綁的大概只有我們的心。也許不少的車主,買了車依然是拿來工作通勤,但在通勤的路上,在駕駛著高爾夫的每一秒鐘裡,他們隨時都可以通過轉向燈開啟超越的旅程,一腳油門,他們就可以穿梭在朝陽散落的中環,或是疾馳在晚風拂蕩的外灘……

大眾高爾夫歷經46年,7代車型變遷,從前置前輪驅動到BlueMotion高效動力,從每缸4氣門到精確控制缸內直噴,從GTI到R-Line,更是從賽道去到了城市道路當中,唯一不變的精神內核,就是在有限制的發展中,始終堅持「運動」精神,找尋各種機會釋放自己不羈的靈魂,用速度來刺激自己的靈魂和身軀。

2

每臺高爾夫都是獨一無二的,熱愛是我的態度。

如果要找一個高爾夫和別的車型最大的不同點,那就是每個城市都有著高爾夫車主們狂熱的車迷會。在這裡,每一臺出廠都經過嚴格統一調教的高爾夫,都會經過車主的改裝,體現出每個人對於高爾夫不同的理解和熱愛。

把喜歡的東西貼上屬於自己的標籤,這是人永遠津津樂道會去做的事。不論年紀,不論性別,他們聚在一起,做著革新的創造,追隨著長久以來的信仰,遇到了無數志同道合的人,分享著,交流著,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汽車文化,並延續了46年,甚至從奧地利的沃爾特湖,一路將風吹到了大眾公園。

他們因為擁有一臺高爾夫而自豪著,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熱愛,真摯且熾烈。人們總說高爾夫是兩廂車的鼻祖,不只是因為它開啟了兩廂車時代,更是因為它像汽車圈的喬丹一樣,把這份熱愛散播到了全世界,成為了一個時尚ICON。

3

想做的事就去邁步,全能是我的態度。

來看看小米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很多年前因為一句不標準的R U OK,在B站上被鬼畜到了今天。他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高爾夫車主,他將論壇上最初的一百名夢想家的ID噴繪在了MK2上,為的就是告訴自己,告訴世界,永遠別忘了理想。

因為堅持,從最初的小米手機,到現在的小米生活,小米科技,它幾乎可以一己之力幫助我們打造一個簡約有效的生活空間,這一切,都源自雷軍的堅持和創造。

他和高爾夫一樣,也和別的兩廂車不同:當大家覺得高爾夫就是一臺運動車型的時候,它在第三代上用VR6發動機配上符合豪華轎車設計水平的減震和防撞安全性能來展現自己的「全能」。第五代高爾夫,引入車載網絡控制功能,感應雨刷,車燈自動開關,ESP等功能,在技術層面引領全球。到了第八代高爾夫,年內在國內上市,可以預見到的是,它依然會用上大眾公司在這個時代,最先進,最優秀的技術和裝備,以最高的的全能水準,捍衛「高爾夫級別」這個五個字。

4

時代可以造就英雄,而英雄同樣可以塑造時代。

在上世紀70年代,當傳統大排量大尺寸轎車深陷能源危機帶來的陰霾之時,高爾夫橫空出世。那是一抹新時代的曙光。

而2020年,這是一個網絡社交全面化的時代,高爾夫卻能讓人走出家門相聚,來交流改裝心得和品味。

而2020年,這又是一個特殊到網課成為一種讀書方式的時代,高爾夫也將在這個關頭,攜手釘釘,開啟一場雲派對。

一汽-大眾高爾夫將在5月21日邀請1位MC、2位品牌高管、2位飛行嘉賓、300位忠實高爾夫車主及粉絲,在釘釘App上,以社群的形式,直播+連麥+圖文互動的年輕化方式開展一場有態度的人才能參與其中的派對,並用這場派對,來感染更多的人,運動起來,熱愛起來,全能起來。

或許,你對賽車運動不感興趣,或許,你對兩廂車沒有熱愛,或許你更喜歡一技之長,但這些依然是一種「態度」,不怕你有不同「態度」,就怕你沒有「態度」。

講情懷僅僅是兩廂車的一部分,態度則是這部分人更在乎的事。

END

文章由易車號作者提供

相關焦點

  • [南寧]兩廂車市場太殘暴 新福克斯逼高爾夫降兩萬
    網易汽車8月4日報導 在7月30日,全新的福克斯正式上市,尤其是兩廂福克斯,這款主打年輕運動的新車一上市就對緊湊型級別的兩廂車市場帶來了巨大的衝擊,高爾夫在內的6款兩廂車都給出了大幅降價優惠。
  • 哪些車是兩廂車?三廂車?原來不是幾排座位的意思
    哪些車是兩廂車?三廂車?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兩廂車、三廂車這個詞,它們到底是怎麼來劃分的:通常我們把轎車的發動機室、駕駛室、行李箱分別稱為轎車的「廂」,如這三個廂是相互獨立的,就稱為三廂車。如果駕駛室和行李箱是結合在一起的,則稱為兩廂車。一個「屁股」就造成兩廂車與三廂車的差別。兩廂車指車身有後備行李艙但沒有突出車體,實際上乘員艙和後備行李艙是一體的,只是藉助後排座椅等分隔開。當然,沒有後備行李艙的轎車也算是正規的兩廂車。而外觀上所謂的單廂車,實際上發動機艙和乘客艙還是隔離開的,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結構仍屬於兩廂車。
  • 高爾夫R-line/福克斯ST-line/兩廂思域,該選誰?
    隨著兩廂思域的到來,國內緊湊級兩廂車市場又變得熱鬧了起來。從搭載的原廠外觀套件就可以看出,國產兩廂思域就是為「平民」而生,更為「性能」而來。不過,對於這麼一個後來之秀,它能否在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恐怕還得問問同級的另外兩個競爭對手,這便是高爾夫R-line和福克斯ST-line。
  • 全新數字高爾夫遠不止於此!
    新車側面採用了溜背式的車頂線條,上揚並延伸至尾燈的肩線得到了弱化,顯得整個車身更純淨,更完整,車尾造型緊緻深邃,矩陣式LED尾燈採用了當下流行的分體式設計,使得這款車型具有很強的運動風格。空間表現出色全新數字高爾夫車身尺寸和上一代比變化不大,長,寬,高,分別為4296mm,1788mm,1471mm,軸距方面沒有變化依然是2631mm,作為緊湊型兩廂車級別的定位,這個車身尺寸還是相當不錯,得益於優秀的空間設計,不管是前排還是後排,頭部空間和腿部空間都很寬敞,大容量後備箱空間充足,
  • 高爾夫最罕見的版本,高R在它面前相形見絀,GTI更是不值一提!
    文/簡嶼提起兩廂車這個領域,我想絕大部分的人都會首先想到高爾夫,這臺幾乎可以說是全世界兩廂車的鼻祖的小車。自從第一代的高爾夫MK1誕生之後,高爾夫這款車就一直沒有停止「變形」的腳步,在之後的發展中衍生出了捷達以及寶來。
  • 為了情懷和信仰:2018款自動高爾夫R-line,提車半月
    為了情懷和信仰:2018款自動高爾夫R-line,提車半月。想了半天,決定還是給自己留1個回憶!那就從選車開始吧,還從三個月前說起。之直喜歡兩廂車,特別想擁有高爾夫,基於資金的問題,入手POLO,兩年行駛近8萬公裡,帶她1路向西,走過草地,走過戈壁,走過沙漠,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在三個月前我把她賣了,最後還是很捨不得。想著還是買個空間大得吧,最後朋友推薦入手1臺2011款奧迪A4L,雖然有經典的淚眼,車也挺經典。CVT的變速箱讓我沒有什麼駕駛感受,雖然是2.0T的動力,但還是沒能給我特別好的駕駛體驗,過於舒適的。
  • 看懂了「摘金達人」全新數字高爾夫,才知道什麼是價值感
    「黑曜石」保時捷911同款電子換擋、集成多種駕駛信息的wHUD系統等配置的加入,讓全新數字高爾夫的座艙氛圍煥然一新,也讓人與車之間的互動更加高效而直接。  全新數字高爾夫的數位化魅力還不止於此。  精益求精是高爾夫與生俱來的品質。全新數字高爾夫除了運用革命性的數字科技外,還在動力總成、安全、底盤等方面全面升級。如,「TSI+DSG「黃金動力總成帶來了更強勁、更節能、更平順的駕駛體驗;多輪次、不同開發階段的底盤調教,以及累計多達119個方案的測試與評價,讓開車這件事充滿了激情與樂趣。
  • 兩廂車市場持續枯萎,為何本田還要推出思域Hatchback?
    放眼全球汽車市場,歐洲消費者是兩廂車最忠實的粉絲,諸如高爾夫、Polo、福克斯、嘉年華等車型,在歐洲市場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爆款車」,而歐洲消費者喜歡兩廂車的原因無外乎兩點:第一,實用性;第二,駕駛樂趣。我們不否認兩廂車本身的魅力和存在價值,畢竟在早期國內也十分流行兩廂車。
  • 兩廂車人人愛,可就是沒人買!究竟是哪些地方出了偏差?
    對於這些兩廂車的死忠粉來說,留給他們的可選車型真的越來越少了。所以兩廂車在中國汽車市場到底是如何被邊緣化的呢?這可能要從大眾高爾夫開始說起。2004年,一汽-大眾將第四代高爾夫引入國產。早期是100馬力的1.6L自然吸氣發動機配5MT或者4AT變速箱,隨後增加了125馬力的1.8L自然吸氣發動機,變速箱規格仍保持不變。
  • 放棄高爾夫8,喜提潮酷版兩廂思域。總價17.56萬是不是被坑了?
    買思域真的談不上什麼情懷,如果非要說情懷的話,我應該算是對兩廂車有點感覺。一直認為兩廂車更有意思,更酷,所以小時候就非常喜歡高爾夫這款車,真正決定要買車時,我的首選目標也是高爾夫。
  • 本是高爾夫兄弟車型,實用性還更好,但為何銷量不及高爾夫零頭?
    但即使是如此受歡迎的大眾品牌旗下依然有難賣的車型,像我們今天要講的-一汽-大眾-高爾夫·嘉旅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了,這臺車本就是高爾夫的兄弟車型,並且還有著比高爾夫更大的空間,但實際的銷量表現卻非常的慘澹,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情況的出現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 全面數位化技術加持,全新數字高爾夫好評如潮!
    全面數位化技術加持,全新數字高爾夫好評如潮! 如果大家和我一樣也有買轎車的打算,我想全新數字高爾夫會是不錯的選擇,該車作為一汽-大眾高爾夫第8代車型,在以往的標杆車型上再度升級,加入更多數位化技術,讓駕駛者的乘坐體驗和駕控體驗更高級,更值得消費者選擇,下面,馬上為你揭曉這款車的真正實力!
  • 很多人說高爾夫這車不行,真是這樣嗎?還是來看下車主們總結吧!
    大眾高爾夫經銷商報價:11.33-16.58萬廠商指導價:12.98-16.58萬車主四總結:高爾夫的動力絕對嗷嗷的,平時老婆開比較溫柔一些,我開稍微暴力點,新車也不能造得太猛,超車跑高速都比較穩。車主五總結:10多萬的車,本來就不能奢求太多,高爾夫已經滿足了我大多數的需求,對我來說性價比很高了。
  • 主打數位化的高爾夫8,是怎麼翻車的?
    兩廂緊湊級轎車對於年輕人來說有著獨特的魅力,更運動化的造型、更利於操控的尺寸,以及更適合城市穿梭的實用性,都讓這一車型變得不可或缺。但如今市場上緊湊級兩廂家用轎車的可選項並不算多,在兼具銷量與口碑的車型中,東風日產騏達和大眾高爾夫8是被拿來對比最多的兩款車型。那麼這兩款熱銷的兩廂緊湊級轎車,誰更值得選擇?
  • 信仰與熱愛的結合體,大眾高爾夫R-line
    大家應該都知道高爾夫這輛車,大街上的高爾夫真的特別多,現在高爾夫產生了很多版本,兼具家庭用的國產高爾夫,不輸於性能的進口高爾夫,和符合國家政策的電動高爾夫等也很受歡迎,在消費者中很受歡迎,我喜歡的還有一個版本,高爾夫R-Line。
  • 高爾夫鼻祖中國捶丸復原藝術品全球限量發行
    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六日電 (記者高凱)被稱為「現代高爾夫的源頭鼻祖」的中國捶丸復原藝術品今天在此間正式發行,  捶丸是中國古代球類遊戲的一種,最形象、最完整反映古代「捶丸」活動情形的是現存於山西省洪洞縣廣勝寺水神廟壁畫中的元代捶丸圖,其場景與今天的高爾夫幾無二致。
  • 年輕人購車必看這4款運動兩廂車 開上它就是街上最靚的仔
    兩廂車憑藉著緊湊的車身,以及更好的空間靈活性,廣受年輕消費者喜愛,其中合資品牌的緊湊型兩廂車更是由於較為適中的車身尺寸和內部空間,以及不錯的品質感更適合選購。今天我就推薦4款熱門的合資緊湊型兩廂車,接下來一起來看。
  • 劉逸凡:人生路不止一條 高爾夫成就更好的自己
    時光快如閃電,看一眼,人間已過去50年。不知是命運有意或無意的安排,2011年,另一位中國少年也走入了華盛頓大學,和李小龍成為校友。這位中國少年是劉逸凡。他因高爾夫進入這所名校,卻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他從7歲起,就開始接觸高爾夫球,很快加入了廣州青少年高爾夫球隊,跟現在已是女子職業高爾夫世界第一的馮珊珊成為隊友。當真正看到和珊珊姐的差距後,他意識到自己要努力,便下定決心認真學球。他曾閃耀在滙豐青少年賽場,憑藉紮實的高爾夫水平進入華盛頓大學高爾夫校隊。華盛頓大學的高爾夫球隊是傳統強隊,男子校隊在美國屬於頂尖水平。
  • 能裝363萬顆巧克力豆的高爾夫嘉旅,有大肚量
    伴隨著高爾夫·嘉旅能裝3,632,568顆「只融你口,不融你手」 M&M's巧克力豆達案的揭曉,讓廣大消費者對這款備受關注的「都市多功能兩廂車」有了一個新角度的認知,而13.19-19.79萬元的價格也直接將大眾精品車型高爾夫拉入更寬廣的消費區間
  • 跑過高速才知道,三廂車與兩廂車的差距有多大,不僅費油還危險
    現在,市場上生產的新型車,越是讓人眼花繚亂,越多人在買車的時候都在煩惱該買哪個牌子的車,特別是在兩廂車和兩廂車之間很難決定,從外觀看,兩廂車好像比後車廂少一個,但是,這兩個之間有什麼區別?老司機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後,可以知道這兩個差別有多大,它不僅費油而且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