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出崑山——紮根「天路之巔」12年的養路工於本蕃印象

2020-12-20 青海省人民政府

  工作中的於本蕃。(桂連鑫 攝)

  題記:

  「我們努力,不是為了要感動誰,也不是要做給哪個人看,而是有能力跳出自己厭惡的圈子,並擁有選擇的權力。不要努力成為一個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愛因斯坦

  這裡是被稱為地球第三極;

  這裡含氧量僅為平原地區的45%;

  這裡是人跡罕至的生命禁區……

  而那塊鐫刻著「世界鐵路海拔最高點5072米」的石碑會像一隻有力的大手,將你再次拉近眼前的真實。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2006年7月1日,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全線建成通車,這條世界上迄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穿越凍土裡程最長的高原鐵路,不僅結束了西藏自治區沒有鐵路的歷史,而且讓外國學者「有崑崙山脈在,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的預言不攻自破。

  這一雄辯的事實,再一次讓我們看到,在沒有樹,甚至沒有人煙的,極端惡劣的生存環境中,除了躍動著一群群像藏羚羊一樣靈動身姿的高原精靈外,更是充滿了散發著生命的平和與喜悅的人的勞跡。

  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格爾木工務段養路工,擔負青藏鐵路全線海拔最高、自然條件最差、災害最多的凍土線路養護任務的於本蕃,就是其中一分子。

  在終日遑遑、年年如舊的日常中,把忍受變成了享受

  2006年,縱跨巍巍崑崙山的「鋼鐵巨龍」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建成通車。當千軍萬馬的建設者告別浩浩蕩蕩、足以彪炳千秋的歷史舞臺後,上百名「天路」的護衛者,又默默地拿起這支沉甸甸的接力棒,把熱血青春和無悔人生交付給植根蒼茫大地的兩根鐵軌。

  就在這一年的6月底,24歲的於本蕃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一腳踏進「雄鷹飛不過去的高山」唐古拉,跟隨師傅和工友們開始了青藏鐵路線上凍土病害最多的125公裡線路的驗收、運營和維修工作。

  初來乍到,於本蕃和工友們住的是臨時搭建的活動板房,日常吃水吃菜都是靠汽車運送,上個廁所還要提防熊、狼等動物的襲擊。儘管如此,作為「鐵二代」的於本蕃依然為能子承父業,並在世界鐵路最高處工作而感到自豪。

  「第一次上線路,前後有50多天吧。記得臨出發時,格爾木的樹都已經泛綠了,唐古拉卻與世隔絕般地下起了暴風雪,呼嘯的冷風吹在身上如刀割一般生疼。」那一晚,於本蕃失眠了。

  次日出工時,於本蕃像所有初上高原的人一樣,口唇青紫,心跳加速,走路帶喘,種種不適迎面襲來。由於連續不斷的風吹雪,線路大面積結冰積雪,給行車安全帶來極大隱患。「險情就是命令!」工友們個個掄鍁揮鏟,在沒膝深的雪野裡全力清雪。

  「小夥子,別吃太多了!」整夜沒睡好覺,白天又幹了一天的體力活,於本蕃餓得愈發心慌氣短,索性在吃晚飯時盛了滿滿一大碗。就這,還被師傅當面說了一句。

  終於,在繁重的體力活和徹夜的難眠中,於本蕃想起了在青藏鐵路柯柯段工作的父親,想起了小時候跟著父親在線路上檢查的情形。「當時就非常好奇,只有兩根鐵軌架起的鐵路竟然這麼龐大,有開火車的,有調車的,有維修水電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每一道工序都與下一道工序環環相扣。」

  巨大的反差開始讓意氣風發的於本蕃糾結起來:「這麼艱苦的環境,這麼枯燥的生活,這麼單調的工作,難道註定就要在這裡度過一生嗎?」

  「你連眼前的事都做不了,今後還能幹啥?」時任唐古拉車間工長的師傅,也是被評為省級勞模的王建民的一句話,像一盆澆在炭火上的冰水,讓於本蕃幡然醒悟。

  的確,比起豐滿的理想,骨感的現實更多充滿了無奈:一個人的選擇從來就不廣闊,從來就不自由。但人在現實生活中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的真實卻是尤為重要的。

  「別看我們使用的工具笨重,可我們幹的卻是精細活兒,作業時軌距誤差不允許超過2毫米,軌面高低起伏不能超過3毫米。凍土的承載能力不強,列車駛過時會對凍土造成壓迫,鋼軌很容易變得不平整,會影響旅客乘車的舒適感。所以,我們不能有絲毫馬虎大意。」

  經過風雨歷練,仿佛脫胎換骨一樣地成長著

  紮根一線是養護線路的基礎,精細檢修更是確保鐵路暢通的基石。常年與凍土打交道的於本蕃知道,因溫差造成的凍土消融和膨脹,是線路安全運營的絆腳石,必須予以實時關注。

  於是,他養成了一個徒步檢查測量的習慣,就是在每日的線路巡查中,每隔50米左右,就俯下身子目測檢查一番,用腳踩一踩路基;每行走100多米,就逐個檢查軌道上的連接螺栓。如果按照每日平均檢查10公裡計算,12年來,經他雙腳測量過的凍土路基就達2.16萬公裡。

  「很多工作都還在摸索中,每一次病害也都不一樣。我覺得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時間總是不夠用。」於本蕃說。

  有研究表明,人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行走,相當於在平原負重20公斤。唐古拉線路工區的工作強度可想而知。遇上風雪交加的天氣,零下十幾攝氏度的野外,整個人很快都會凍僵,養護作業如同雪上加霜,但線路檢修工作不能因此耽擱一天。

  一次施工中,如何把一臺重達150多公斤的螺栓機抬上近70度的坡道線路,讓於本蕃和工友們著實犯了難。幾經嘗試,由前面3人在高處用繩子使勁拉,後面6人在底下合力扛,才算搞定了這個大傢伙。工友們如釋重負般的開懷大笑聲,立時被唐古拉亙古的空曠所吞沒。

  「鐵路的事情就是天大的事情,我們的養護質量關係到成千上萬個家庭的幸福。」平均海拔5000米的唐古拉山區風吹石頭跑、雪打如刀割。為確保火車安全通行,於本蕃和工友們數十年如一日堅守在這裡,頂狂風戰暴雪,排除凍土、大風、塌方等危害鐵路安全的險情,用血肉之軀鑄成一根根看不見的「軌枕」,託起青藏鐵路安全運行的奇蹟。

  自2006年開通運營以來,青藏鐵路格拉段至今已安全運營13年。當列車平穩行駛在雪域天路上,旅客被窗外的壯麗風光所震撼時,也會被那一閃而過的鐵路護工所吸引——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穿著醒目的工作服,而是他們能在自己身上,克服這個時代的浮躁。

  時間向前飛馳。2017年10月15日,第十九屆世界青年大學生聯歡節開幕式在俄羅斯索契奧林匹克公園舉行。來自180多個國家約2萬名青年代表匯聚一堂,共同慶祝這個屬於年輕人的節日。

  「這屆活動的主題是為了一個更好的世界進行鬥爭。在活動現場,看到精英同行半個小時就能設計一條高鐵出來,感到中國鐵路真的非常「牛」!「老外」們爭相跟我們換路徽、留合影,太長見識了!」於本蕃說,這次經歷讓他大開眼界,更加明白山外有山,學海無涯。

  了解鐵路的人都說,選擇鐵路就意味著選擇了奉獻

  2007年開春的一天,於本蕃50多歲的母親因家中煤氣中毒,口吐白沫,神智不清,生命危在旦夕。

  原來,得知兒子第二天回家的消息後,母親忙不迭地和面拌餡蒸包子,給許久沒吃到家裡飯的兒子改善夥食。沒想到,老舊小區的煤氣管道發生了煤氣洩漏。

  「得虧我提前回了家!」一時慌得六神無主的於本蕃,居然把電話打給了「110」,好在接電話的人負責,很快便叫來了救護車。「從此,母親便留下了頭疼的後遺症。」

  於本蕃說,打那以後,他就再也沒有跟母親紅過臉,發過火。作為鐵路單職工家屬,倔強、不服輸的母親操持著家中裡裡外外一應大小事物,含辛茹苦把他和弟弟妹妹拉扯長大。如果母親有個三長兩短,他實在是承受不起。

  小時候,在柯柯段巡線的父親給了他一個令人嚮往的世界:兩條無限延伸的鐵軌上,承載著那麼多人的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留下了那麼多家喻戶曉甚至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母親日復一日的付出和堅忍,早已如骨血般在他的身上默默流淌。

  河流的源頭深藏大地,奮鬥的昨天是日曆的標記。

  滄海桑田70載。從慢慢悠悠的蒸汽機車到後來的電力機車,再到今天飛馳在華夏之都、響徹九州大陸的「復興」號高鐵,中國鐵路已然從一名「追趕者」轉變成「領跑者」。而伴隨著鐵路成長起來的於本蕃,也親眼見證了中國鐵路的這一划時代巨變。

  「艱苦的環境更能鍛鍊和成就人!」也因此,於本蕃身上有一種敦實又質樸的安心,讓他能在生命禁區的唐古拉一幹就是12年!他知道,這就是他出發的地方,他更記得自己為什麼要出發。這是一個既遙遠又堅定的存在!

  妻子王興芳比於本蕃大一歲,他們可以算得上青梅竹馬了。早在上初中時,於本蕃就相中了這位齊耳短髮的姑娘,雖然她考上了青海師範大學,而他只考上了蘭州鐵道學院,但在於本蕃的窮追不捨下,他倆最終成了班裡最被人羨慕的一對兒。

  一天的結束便是夢的開始,淚水卻每一次都是新的。

  就在母親發生煤氣中毒的那一年,於本蕃與妻子組建了甜蜜的二人世界,從此夫唱婦隨,過起了聚少離多的小日子。3年後,他們有了自己的兒子。

  「哥,你千萬別生氣,成成的脖子被開水燙傷了。」一次,於本蕃正在格拉段沱沱河區間巡線。那年兒子才兩歲多點,妻子當時身患感冒,又因服用感冒藥而過敏,兒子口渴吵鬧著要水喝,昏昏沉沉的王興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拿起了滾燙的杯子.....

  「一直到現在,我們家裡都不用保溫杯。」雖然是在電話裡聽到這個消息的,但於本蕃當時那個百爪撓心與見到母親煤氣中毒毫無二致。

  我們的生活中從來不是只有喜劇或悲劇,總是悲與喜交織在一起。生活一直在教會我們學習,而我們也在借鑑生活本身的同時,經由生命的本質或意義帶領我們抵達現實到不了的地方。

  「就衝著你對我好!」從血氣方剛的年輕小夥子,再到同學聚會時被調侃成的「中年油膩男」,在全職太太王興芳的眼裡,於本蕃一直都是一個「最能堅持」的大丈夫,她甘心情願為他放下身段,捨棄工作,從此風雨同舟,不離不棄。

  2018年8月,在青藏高原最有生機的季節,妻子帶著8歲的兒子來到崑崙山腳下的望昆車站探親。不湊巧的是,當地鋪天蓋地的大雨澆滅了於本蕃與妻兒「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團圓夢。

  「我們來了一個星期,而你卻早出晚歸的基本見不著面,難道你就有這麼忙?」高原的雨季滂沱而駭人,但凡遇上這樣的天氣,線路的防洪便是天下第一等的大事,於本蕃哪裡還能顧得上家人呢。妻子告訴他,他們來的第一個晚上,轟隆隆的炸雷就把孩子嚇哭了,加上高原反應,她們娘倆整晚整晚地睡不好覺。

  有了這樣的切身體會,妻子王興芳對他更加體貼了。她給他買來面膜敷臉,給他做可口的飯菜,給他穿上時下潮流的衣服……就連離別時再三囑咐的話,也變成了「一定注意安全」的專業用語。

  的確,任何父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的安逸些,少吃些苦。但於本蕃的父母妻兒亦沒有更多的選擇,他們一心直叨念著四個字:「平安就好!」

  新時代孕育新機遇,新徵程呼喚新作為。作為新時代的鐵路榜樣,於本蕃從一名普通職工成長為車間副主任,從一名普通群眾歷練為一名共產黨員,並先後獲得「鐵路青年五四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火車頭獎章」等榮譽。

  「榮譽就像強心針,它時刻鞭策我往前走。」天的盡頭是大海,曾經帶著妻兒在海邊見識了人的渺小的於本蕃,在離天最近的青藏高原,初衷不改地幹著被朋友圈點讚,卻又在親人眼中「太苦了」的工作。而又有誰明白:只要一個人真有力量去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他就可以如此輕易地從沉悶中解脫的道理呢?

  秉承工匠精神,12年確保世界最難維護鐵路萬無一失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必須繼承和發揚艱苦奮鬥的品質,保持創新思維和精神,不斷開拓向前。」

  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北京大學師生暢談時所說的這句話,時刻警醒著年富力強的於本蕃。雖然相隔千裡萬裡,但他與學子們的心相連著,無論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還是穿越茫茫戈壁和大漠荒原的高天厚土,他們一樣都感受到了時代的脈動和夢想的召喚。

  唐古拉山的冬季時間超過半年,最低氣溫達零下40攝氏度。面對艱苦的自然環境和惡劣的氣候條件,唐古拉線路工人沒有退縮、沒有怨言,在人類難以生存的環境下,創造了4300多天安全運行的紀錄。

  像於本蕃一樣,12年來,唐古拉線路車間的所有職工和勞務工在兩根鐵軌上工作,也在兩根鐵軌上生活。車間22名職工、88名勞務工,秉承工匠精神,累計完成近10萬個數據的觀測記錄和搜集整理,針對雪域高原凍土變化規律和特點,按照「冬病夏治,夏水冬防」的思路,冬防斷,夏防脹,暑防洪,春秋兩季防變化,確保世界最難維護鐵路的萬無一失。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旅客和貨物發送量分別達到1655萬人次、3400多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10.3%、5.8%,其中旅客發送量創歷史新高。今年春運期間,青藏鐵路共發送旅客148萬人次。

  2月27日,記者在望昆車站見到了這群在生命禁區默默堅守的職工隊伍。他們個個皮膚黝黑,身材精瘦,手腳麻利,除了看上去有點像「柔軟的胖子」的於本蕃。

  「好大的風啊!這大白天的都能把人吹著跑了。」記者說。

  「這裡就是個風口子,雪窩子,我們早都習慣了。」

  於本蕃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一次,妻子因為脫髮嚴重去醫院看病,主治大夫正好與妻子相熟。閒聊中,得知這位醫生拿著不到他一半的工資還樂此不疲地治病救人,他又一次被感動了。「把普通的職業當成為之終身奮鬥的事業,這對當時的我觸動很大。」

  這一天,早已大雪封山的崑崙山銀裝素裹。連續的風霜暴雪,使望昆車站所管轄的路段積雪嚴重。為安全起見,工區臨時取消天窗作業時間,轉去線下清雪除冰。在大風雪中,記者試著掄了幾下鏟子,十個手指立時凍得失去了知覺。而對面的於本蕃,卻身手敏捷地大幹了半個多小時。

  「吸點氧,會舒服些。」當天,我在於本蕃的宿舍裡小憩了一刻,他熟練地打開氧氣瓶,細心地安上一根剛剛拆封的鼻氧管,輕手輕腳地帶上了門。

  抬眼望去,就是被譽為中華神州大地之脊梁的崑崙山。莽蒼蒼的崑崙山在漫天風雪中兀立著,耳邊儘是打著呼哨嘶鳴著的罡風。這座偉岸的大山綿延不絕,仿佛是流逝的時間裡不曾移動的坐標,在渺小的瞬間凝望著永恆。

  「你聽著親愛的,我們必須抱著希望,這並不是因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為我們要做高貴的人。在前太陽時代,做一個高貴的人必須擁有金錢、權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擁有希望,希望是這個時代的黃金和寶石,不管活多長,我們都要擁有它!」

  這是今年開年上映的一部現象級同名科幻大片。電影的編劇也是原作者劉慈欣在《流浪地球》一書中寫道。

  「回去後,帶上家人去看《流浪地球》吧。這是一部由咱們中國人自己編劇自己拍攝的科幻大片,也是第一次把家國情懷和愛與希望放在了宇宙的大背景下,裡面有一種殘酷現實中的溫情,質樸而有力。」

  去年才調到望昆車站的於本蕃,再次度過了一個不能與家人團聚的新年。從元月10日上山出工至今,他又在線路上前前後後忙活了50多天。

  「上來之前,醫院檢查出了糖尿病,要求住院治療。這段時間血糖一直不穩定,調休後準備去醫院好好治治。」由於同事的意外摔傷,於本蕃在崗位上又多待了一個月。

  3月1日,是中小學校開學的日子,這次,他可以送孩子去上學了……(馬新)

相關焦點

  • 新時代·鐵路榜樣|於本蕃:海拔4800米的天路守護者
    「風吹石頭跑,十裡不同天;氧氣吃不飽,四季穿棉襖」就是對雪域天路之巔唐古拉地區惡劣自然環境的真實寫照。  剛來到唐古拉時的於本蕃和工友們住在臨時活動板房,日常喝水吃菜都要靠汽車從格爾木送來,上個廁所還得提防棕熊、野狼等「高原夥伴兒」的「惡作劇」。  儘管如此,於本蕃依然為能在世界鐵路最高處工作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 用腳步和忠誠守護雪域天路——記青藏鐵路望昆線路車間副主任於本蕃
    於本蕃捲起褲腿,雖然工作時戴著護膝,但記者看到他膝蓋上還是有一層厚厚的老繭,「這就是人肉護膝。」於本蕃笑著說。  提起於本蕃,剛來車間不久的曹智義充滿敬佩,「於主任跪下來一看,就能大概知道鋼軌的問題在哪兒。」  夏天防水患,冬天防凍害,春秋防火災。不管出現什麼故障,在唐古拉線路車間養路工洛桑群培的印象裡,永遠都會有於本蕃奮勇向前的背影。
  • 玉出崑岡,如圭如璋……你好,小崑山
    玉出崑岡,如圭如璋……你好,小崑山 2020-05-04 0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草原天路回訪見聞:從「風花雪月」回歸「柴米油鹽」
    七八月份的草原天路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時節。 張帆 攝中新網張家口8月12日電 (肖光明 郝燁 張帆)每逢夏季,當熱浪席捲中國多地時,途經張家口沽源、張北、崇禮、萬全、尚義等縣區的草原天路,依託其美妙的自然顏值與涼爽的氣候優勢,備受遊客追捧。
  • 妄想山海拂玉巔烤肉製作方法
    最近玩妄想山海手遊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拂玉巔烤肉怎麼做?拂玉巔烤肉是妄想山海遊戲中的一道料理,玩家按照配方烹飪即可製作成功,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帶來的妄想山海拂玉巔烤肉製作方法了,感興趣的玩家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妄想山海拂玉巔烤肉怎麼做
  • 「三峽之巔」開放~俯瞰10元背面的風光!
    上面這張圖片有沒有覺得很眼熟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樣幣圖片沒錯這就是夔門長江上最大的「門」位於三峽奉節縣(重慶)瞿塘峽而最近位於夔門北岸赤甲山峰的長江「三峽之巔開園儀式三峽之巔景區實景猛戳視頻「視頻製作:奉節信息網」這裡有李白朝辭白帝輕乘扁舟,一腔豪情萬重山這裡有杜甫細聽春雨閒賞黃鸝,登高遠眺長江水
  • 關愛一線養路工人專場慰問活動昨舉行 第二批十佳最美養路工人評出!
    11月22日晚,市交通運輸系統藝術黨課暨關愛一線養路工人專場慰問活動在金榮劇場舉行,由我市交通運輸系統評選出的第二批十佳最美養路工人登上舞臺。10位十佳最美養路工人,24位從事一線道路養護工作滿30年、6位從事一線道路養護工作滿40年的養路工人,以及2戶「養路世家」(一家兩代從事一線道路養護工作),成為這場活動的主角。  在專場慰問演出前,市交通運輸黨工委委員,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二級巡視員林樹枝,廈門晚報社長、總編輯唐亞強共同為十佳最美養路工人頒發證書、紀念杯。
  • ...天路」——井陘太行「天路」精神之苦幹實幹、無私奉獻的精神境界
    揮灑汗水的民心「天路」——井陘太行「天路」精神之苦幹實幹、無私奉獻的精神境界 遊客數量猛增、農民「錢袋子」更鼓、在外務工經商的井陘人開始返鄉創業,第五屆市旅發大會的成功舉辦更讓一個個古村落「精神煥發」,古村落資源成了投資商眼中的
  • 讀《勇攀世界之巔》之印象-山西晚報數字報
    隨著青年才俊楊東傑「攀上珠峰」創造了又一個奇蹟,作為楊東傑的父母和《勇攀世界之巔》主編的楊宗夫婦、人生的「四字謎底」——「春大、小牛」也被揭開。此前這段佳話誰也不知道,這個隱秘了半個多世紀的「小名」「愛稱」,縱然與之交往多年的老友都未必知曉,可老楊為兒子的壯舉一高興就「抖露」出來。
  • 心靈之巔大愛之悅
    10月31日,寶馬中國在海拔近4000米的世界之巔西藏拉薩舉辦寶馬7系「巔峰之悅」主題活動。至高至純、洗滌心靈的「印象·世界之巔」演出和高瞻遠矚的中國綠色公司高峰論壇,完美展現了寶馬7系作為頂級豪華系列的高端定位,以及天、人、車共和諧的心靈之巔、大愛之悅。
  • 小度看旅發|張家口原創音樂欣賞——張北原創神曲《草原天路》
    草原天路作者:鐵馬冰河我行走在群峰之巔,伸手扯下一片藍天,俯視中原,太行逶迤燕山綿延,我行走在群峰之巔,伸手扯下一片藍天,灤水河畔蕭燕燕梳妝打扮,樺皮嶺金章宗降生麻達葛山,野狐嶺成吉思汗伐金大戰,大青山北魏行宮拓跋氏獵苑,
  • 張北草原天路,中國的66號公路,適合「慢遊」的景觀大道
    2012年建成的草原天路,一直被稱為中國的66號公路。西起張北縣野狐嶺、東至崇禮樺皮嶺,130餘公裡。2019年8月,隨著草原天路尚義段建成通車,全長約323.9公裡的草原天路全線實現貫通,起自張承界,經赤城縣、張北縣、崇禮區、沽源縣、萬全區、尚義縣,止於冀蒙界。
  • 三峽再添精品旅遊路線串聯神女天路、小三峽、白帝城、三峽之巔
    (記者 曾軍/文 通訊員 王傳貴/圖)日前,「巔峰雙峽」三峽精品旅遊路線正式啟航,數百名奉節遊客在當地旅遊碼頭登上遊輪,3小時飽覽三峽風光,體驗特色精品之旅。據悉,「巔峰雙峽」為新開發的旅遊產品,以巫峽、瞿塘峽、神女峰為核心的觀光線路。
  • 「相約飛巫山·三峽精華遊」:奉節白帝城巫山神女天路小三峽 雙飛...
    「相約飛巫山·三峽精華遊」:奉節白帝城 / 巫山神女天路 / 小三峽 雙飛四日遊    行程設計理念:    尊享2人起獨立成團,行程安排更輕鬆自由、愜意、遊覽時間更充足 ……    D1:煙臺—巫山    蓬萊機場乘坐MU9985航班(12:30-14:40)飛巫山。
  • 「中東歐使節話合作」中東歐國家駐華使節:崑山之行令人印象深刻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婷婷、付意恆):5日,來自中東歐國家的外交官們在江蘇崑山參觀了「與時俱進的崑山之路」改革開放成果展、崑山當地知名企業及江南古鎮周莊。他們表示,崑山的發展令人印象深刻。波赫駐華大使塔利克布克維奇波赫駐華大使塔利克布克維奇表示,此次在崑山的所見所聞非常令人震撼。他說:「今天我們參觀了展示經濟成就和發展的崑山改革開放成果展,非常了不起。我們還參觀了生產兒童用品的好孩子集團。這個企業創立於1989年,是同類產品全球最大的出口商之一。」
  • 韓三千蘇迎夏最新章節:藍山之巔為什麼布陣?
    韓三千蘇迎夏最新章節,藍山之巔為什麼布陣?韓三千在前往比武大會路上,藍山之巔也沒有閒著,他們的公主陸若芯已經帶回刀十二、墨陽,還有費靈生和蚩夢。帶回墨陽和刀十二等人,主要是因為他們是韓三千朋友,到時可以要挾韓三千,帶回蚩夢主要是想讓蚩夢刺殺韓三千,奪回他的本體玉劍,可以說藍山之巔掌控八方世界,確實還是有點手段的。
  • 井陘太行「天路」精神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
    矢志不渝的奮鬥「天路」——井陘太行「天路」精神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巍巍太行山,悠悠綿河水。井陘縣作為聯合國地名專家組評審的首批「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紅色文化、千年古蹟等資源都「相聚」於此。然而,美好的風光下卻潛伏著積貧積弱的發展困局。要想打破困局,出路何在?
  • 國家大劇院原創舞劇《天路》 以濃鬱民族元素呈現動人築路故事
    據悉,舞劇《天路》以藏族同胞視角,講述了青藏鐵路二期工程修建過程中,不畏艱險開拓祖國西藏「天路」的鐵道兵築路人,與純潔質樸的藏族同胞心手相連的動人故事,舞劇通過對漢藏兩個民族、軍民兩個群體的細緻刻畫,彰顯出民族團結、軍民一心的精神內涵。「早在2016年7月,國家大劇院就確定了以青藏鐵路建設為主題來進行舞劇創作。
  • 穩了,22所高中紮根大崑山!剛剛,又一重磅信號傳出…
    >和醫療聯合體建設、福利院建設…加快建成和諧文明繁榮智慧的「幸福新城」,讓每一個身處張浦的人都享受到張浦城市建設之美。 其實,早在2018年12月 官方就發布過 關於巴城高級中學的新建項目的批覆
  • 崑山年報:2019年崑山玉山受市場追捧 張浦宅地看點較多
    樂居買房訊(編輯 天水間),直至截稿,2019年整年,崑山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約318萬平方米;成交均價約1.8萬元/平。2019年崑山房企權益銷售金額榜單(數據來源:克而瑞)結合各房企成交數據來看,萬科權益榜銷售金額拔得頭籌,總銷售金額達到51.16億元,其中萬科未來之城(備案名:印象花園)對其影響較大;廣電地產、象嶼集團分別以42.38億元銷售成績與39.81億元銷售成績分別佔據金額榜單第二、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