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成為漢語拼音早期原型誕生地 曾產生了多位著名語言學家

2020-12-11 廈門網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黃曉波)中西文化在鼓浪嶼的碰撞、融合,對中國語言的現代標準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

  鼓浪嶼是閩南白話字最早產生的地方——早在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廈門話已有閩南白話字書寫系統。1850年,美國傳教士打馬字牧師(Rev. Talmage)在鼓浪嶼第一次向中國人推廣閩南話白話字教學,用廈門音白話字出版課本、聖詩、《聖經》等,幫助當地人拼音識字。

  這套用羅馬拼音字母來書寫閩南方言的白話字系統,對日後中國漢語拼音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由於有「白話字」的深厚基礎,鼓浪嶼成為了漢語拼音早期原型的誕生地,生活並埋葬於鼓浪嶼的「切音運動第一人」盧戇章正是受其啟發創造了漢語拼音的雛形。漢語拼音的產生對於促進東方象形文字和西方拉丁字母之間相互轉化,推動中國標準語言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鼓浪嶼還產生了許多學貫中西的學者,其作品和成就對中國文化開放和文化進步均做出積極貢獻。

  盧戇章:中國「切音運動第一人」

盧戇章的銅像。

  鼓浪嶼雞山腳下,有條花崗巖小道,長不過500米,但整條路面卻鐫綴著各種漢語拼音字母。路盡頭的海灘邊上有一座銅像,這位目光深沉的老先生,名字叫做盧戇章。

  盧戇章(1854-1928)出生於同安縣古莊村,自幼聰穎,18歲參加科舉考試,縣試名列前茅,府試卻意外落第。我們或許要感謝這次落第,讓中國多了一位拼音「狂人」。

  說他是「狂人」一點不為過。20歲那年偶然讀到白話本的《聖經》,讓他「感歐美各國皆拼音成文,便恍然發改造漢字之宏願」。

  宏願一發,便不可收拾,他開始一門心思鑽研「切音字」。旁人笑他蚍蜉撼樹不自量力,然而盧戇章「置一切於不聞不問」,索性跑去新加坡攻讀英文。三年學成歸來後,定居鼓浪嶼內厝澳,幫助傳教士推行白話字,從中受到啟發,繼續研究切音字。

  光緒十八年(1892年),39歲的盧戇章出了一本「暢銷書」——《一目了然初階》。書中擬定了他稱為「中國第一快切音新字」的拼音方案,是我國自創的第一個拼音方案。

  毫不誇張地說,《一目了然初階》是我國第一部語文現代化專著,也揭開了中國真正意義上的語文現代化運動——切音字運動的序幕。

  此後30餘年,盧戇章始終致力於推廣切音字。可以說,他以先驅之姿,把一生都投入到了中國的文字改革當中。

  1958年,周恩來總理在《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報告中有這麼一段話:「從1892年盧戇章的切音新字開始,當時我國的許多愛國人士也都積極提倡文字改革,並創造多種拼音方案。」1992年,恰逢《一目了然初階》出版100年,北京舉行了「我國語文現代化運動100周年紀念會」,意在弘揚盧戇章的先進思想及他對普及文化教育的重大貢獻。

  林語堂:曾兩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林語堂(1895-1976),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兩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10歲到鼓浪嶼求學,後與鼓浪嶼廖家二小姐廖翠鳳成婚。

  受鼓浪嶼薰陶,他從小深諳英文和西方文化,《京華煙雲》、《生活的藝術》等作品多直接用英文撰寫,向西方社會介紹中國的傳統文化。此外,他還撰寫了《開明英文讀本》、《語言學論叢》等語言學專著,並主持編撰多部詞典。

  周辨明:國語羅馬字的創始人之一

  周辨明(1891-1984),鼓浪嶼人,中國現代專業聲樂教育先驅周淑安的二哥,著名語言學家,我國國語羅馬字(中國第一套法定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的創始者之一。作為提倡漢語拼音先驅人物之一被列入《中國現代語言學家辭典》。同時,他的英文造詣甚深,曾親自教授廈大外國語文學系英語語音課程,並最早把國際音標運用到中國的英語教學中。

  黃典誠:閩南方言研究的先驅

  黃典誠(1914-1994),著名語言學家,師從周辨明,曾舉家居於鼓浪嶼鹿礁路。曾任中國訓詁學會顧問、中國語言學會和漢語方言學會理事、福建省語言學會會長。專著《切韻綜合研究》一書,被列為語言學研究生教材,是當今研究中國語言學的必讀著作,被學術界譽為「閩南方言研究的先驅」。

展開閱讀全文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廈門網的觀點。廈門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逝年如水百年有光—追憶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
    著名語言學家、中國文字改革的推動者、《漢語拼音方案》主要創製人之一周有光先生14日去世。就在1月13日,他剛剛度過自己的111周歲生日。  「來時迎,去時送,萬事順應自然,萬事莫要勉強,就是最好的了。」周先生曾說:「我是活一天多一天,每天都是賺的。我99歲生日就是在醫院裡過的……病癒回家再過鬥室讀書生活,消磨未盡的塵世餘年。」
  • 著名語言學家楊耐思逝世 曾讓「絕學」重放異彩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6日電(記者 宋宇晟)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6日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語言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楊耐思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3月5日21時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2歲。
  • 逝年如水 百年有光,緬懷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
    2017年1月13日,周有光剛剛過了自己111歲生日。14日凌晨3時30分,周有光便溘然長逝。谷歌認為,如果不是語言學家周有光,以拼音拼寫漢字的表達方式永遠不會成為現實 。谷歌塗鴉紀念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早期版本1958年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漢語拼音方案決議,同年,漢語拼音成為全國小學的必修課。
  • 108歲漢語拼音之父不斷書寫「被上帝遺忘」的傳奇時光
    1月13日,「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迎來了108歲(虛歲)的生日,著名學者資中筠、吳思、張維迎、吳青、雷頤、章立凡等與周有光家人歡聚一堂,在北京舉辦以「新啟蒙與當代知識分子的責任」為題的座談會,為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祝壽。雖然由於身體原因周有光沒能親臨現場,但他在視頻中跟大家打招呼:「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
  • 著名語言學家楊耐思逝世 他曾說八思巴字是史上首個漢語拼音方案
    關於楊耐思先生,訃告中這樣評價:著名的語言學家,他在音韻學、文字改革、語言應用、湘方言、普通話語音規範等多個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漢語音韻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他在文中指出,「用拼音文字譯寫漢語所形成的全面的漢語拼音系統,從前的學者總以為始於明末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等制定的羅馬字漢語拼音方案。」楊耐思說,「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 著名語言學家李佩逝世 晚年曾創辦中關村大講壇
    著名語言學家李佩逝世 晚年曾創辦中關村大講壇 2017-01-12參與互動    原標題:著名語言學家李佩逝世
  • 著名語言學家鄭張尚芳今晨在溫州逝世
    著名語言學家、中古漢語和上古漢語語音研究專家,是國內語言學界古音韻研究的權威,漢語古音學說有代表性的八大家之一,1991年晉升研究員,1994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生前曾為中國語言學會、漢語方言學會、國際漢語語言學會會員,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理事、學術委員。兼北京語言大學、上海師範大學語言所教授和南開大學教授等。鄭張先生高中從父母雙姓,改姓鄭張。無大學學歷。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享年112歲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  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 掌握三道原創題,逢考必勝鼓浪嶼
    ,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鼓浪嶼的古樹多,在全國城市建成區中密度最高,其中11株享有國內(或大陸)之最、世界之最的美譽【答案】C【圖個明白】西雙版納植物園植物種類居全國之首,經過40多年的努力,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引種、保存、培育的國內外植物種類已達7000多種,成為我國熱帶植物的研究重鎮,故C錯誤。
  • 從馬約翰到舒婷,從鼓浪嶼走出的傑出人物
    他為人仗義,和一百多名建築工人結為兄弟,並在1918年成立廈門建築公會,被公推為會長,公會的會訓是許春草有名的一句話:有公憤而無私仇。1907年許春草正式加入同盟會,成為廈門同盟會最早會員之一。1922年,陳炯明在廣州發動政變,孫中山先生避難在珠江上的軍艦上,親筆書寫下委任狀,委任許春草為福建討賊軍總指揮。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老街坊:平易近人沒架子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老街坊:平易近人沒架子  【解說】1月14日凌晨,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就在此前一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 十位著名語言學家、教授分享英語學習心得
    林語堂:現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許國璋:著名語言學家「死」指多模仿、多練習,後達到熟能生巧,靈活運用。有了一定的基礎後,要強調多讀多寫,讀和寫都要精泛結合,不僅要讀文學名著,也要讀其它類的書,以及報紙雜誌。要強迫自己寫,寫日記、寫讀書心得、寫短文。我的口號是:眼快手勤,翻爛一本詞典,磨出手指老繭。到了更高的層次,比如說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要加強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科研能力的培養。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工作的要求,明確自己在專業上的主攻方向。
  • 鼓浪嶼曾是中國照相館最密集社區 興盛時期不少於18家
    鼓浪嶼這個多元文化交融的國際社區,率先培育出影像消費的嘗鮮者。  謎一樣的照相館註冊在廈門,推測就在鼓浪嶼上  高振碧在梳理廈門早期攝影史時,發現S·辛迪的名字於1864年就出現在《中國名錄》中。他在中國經營了一家照相館,但是照相館開在哪裡則是攝影史專家最關注的謎團。
  • 溫籍著名語言學家鄭張尚芳逝世
    19日凌晨,噩耗傳來,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音韻學大師鄭張尚芳先生在溫州病逝,享年85歲。自稱「從溫州圖書館大學畢業」的鄭張尚芳一生與大學無緣,在動蕩年代中,他甚至沒有體面的工作,卻依靠個人穎悟與拼搏,在其無比熱愛的語言學道路上取得建樹連連,獲得呂叔湘、李榮、李方桂等多位語言學大師的提攜與賞識。
  • 語言學家周有光迎110歲大壽 主導建立漢語拼音系統
    中新網1月13日電(宋宇晟) 綜合報導,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文字學家、經濟學家周有光今日迎來110歲大壽。周有光早年主要從事經濟、金融工作,做過經濟學教授,1955年開始專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參加並主持擬定《漢語拼音方案》。在他主導下,中國建立了漢語拼音系統。如今的他仍筆耕不輟,百歲過後,周有光又先後出版《百歲新稿》《朝聞道集》等數部新作。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他一輩子活出別人幾輩子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  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周有光身上的標籤實在太多:作家沈從文的連襟、才女張允和的丈夫、經濟學家、語言學家。有評價稱,周有光一輩子活出了別人幾輩子。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逝世享年112歲 周有光簡介個人生平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  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 溫籍著名語言學家鄭張尚芳先生逝世 從研究溫州話起步成為漢語古...
    鄭張尚芳  溫州網訊 昨天凌晨,溫籍著名語言學家鄭張尚芳先生不幸因病在溫州逝世,享年85歲。  資深媒體人金輝先生曾於2006年在北京採訪過鄭張尚芳先生,「我心儀他已久,但相識才幾年。
  • 漢語拼音之父已112歲:上帝糊塗,把我忘掉了(1)
    原標題:周有光112歲生日快樂:上帝糊塗,把我忘掉了他是著名語言學家、文字學家、經濟學家,通曉漢、英、法、日四種語言。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年齡不是問題,關鍵在於你是否堅持,他就是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