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熬粥,別直接下鍋煮,教你3招,又濃又香米油多,學會露一手。大家好,又遇見啦!今天要分享的是熬小米粥的技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小米也被稱為粟,作為最古老的農作物之一,在過去是古代人的主要糧食,而如今是現代人最喜歡的粗糧。小米不僅口感好,營養也是非常豐富,其蛋白質含量還要高於大米和小麥,維生素B1的含量更是位居所有糧食之首,屬於高營養、低脂肪、低糖的能量食物,生活中常用來熬小米粥,有「代參湯」的美譽,可見小米粥受到大眾喜愛是有道理的。
現在進入冬天,天氣寒冷,就喜歡熱燙燙的食物,既暖胃又驅寒,而小米粥是很多人早餐的選擇,當冬天的清晨醒來,一碗熱燙而溫潤的小米粥下肚,讓人既舒坦又暖和,精神滿滿。
在外面吃的小米粥是又香又稠,米油還多,可是自己在家做時,不是清湯寡水,就是不出米油,一直以為粥鋪裡小米粥是別人加了什麼特殊材料才會那麼好喝,後來跟粥鋪老闆混熟了,請教後才給我透露了一些技巧,原來這麼簡單啊!小米熬粥,別直接下鍋煮,教你3招,又濃又香米油多,學會露一手。
~~【小米粥】~~
準備食材:小米、白醋、油
1.把小米放入盆中,先清洗兩遍,在清洗的過程中不要用手力去搓,用手在裡面輕輕晃動即可,主要就是去除小米表面的灰塵。
熬小米粥要買新鮮優質小米,這樣的小米熬出來的粥才會又香又稠出米油,如果是陳小米就出不了米油。新鮮優質的小米一般顏色均勻呈淡黃色,顆粒飽滿,聞起來有淡淡的清香味,小米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小越好。
2.清洗好的小米不要直接下鍋熬,要多加一步,把小米放入水中浸泡1小時左右,大家都知道小米的顆粒小,但硬度比一般的大米的大,所以最好先浸泡一下,讓米粒吸水,這樣不僅能更快做好,而且更容易熬濃稠。
3.浸泡好的小米撈出來瀝乾水分,然後找一個熬粥的煲一次性加夠水燒開,放入小米大火煮10分鐘,由於小米澱粉含量比較高,容易糊底,所以煮的同時要朝一個方向攪拌,防止粘鍋。
要點1,開始大火煮主要是為使小米所含的澱粉能快速糊化,水與小米能相融一起,這是粥濃不濃稠的關鍵點,就像熬骨湯要大火才會奶白一樣,卻被很多人忽略,所以導致熬出來會清湯寡水。
4.大火熬10分鐘後就轉小火,這時不要只會用清水熬,往裡面加少許白醋和食用油,再蓋上蓋用中小火繼續熬15分鐘左右。
要點2,這也是粥鋪老闆的秘訣,一般人只知道加油,卻少有人知道白醋。加食用油既可以增加米油,而且由於油的沸點高,還可以防止蓋上蓋熬煮時水溢出來,加入白醋是為了能軟化小米,煮出更漂亮的米花,所以不要只會清水熬,記得放入白醋和食用油。
5.當小米粥濃稠時,要多用勺子去攪拌,防止粘鍋底,產生糊味,熬好以後關火,不要急著敞開,而是繼續蓋上蓋燜5分鐘。
要點3,一般小米粥熬好後,很多人為了儘快降溫而馬上敞開蓋子,其實這樣不對,這是最後出米油的關鍵,當熬好關火後,繼續燜可以利用餘溫在靜置狀態下產生米油,而且香味不會隨熱氣蒸發,所以要多燜5分鐘。
==》【小米粥】製作技巧總結
1.熬小米粥最好選用新米,陳米是很難出米油的,選新小米時有包裝就選最近日期的,散裝的就挑顏色淡黃而均勻的,聞起來米香味重的。
2.洗小米不要用手搓,輕輕攪動就行,洗好的小米要浸泡後再熬,這樣可以節約製作時間,熬出來的粥更濃稠。
3.熬煮的時候要先大火煮開,然後轉小火熬,這樣熬的才會濃稠。
4.不要清水熬,加少許白醋和食用油做出來效果更好,又香又濃米油多。
5.熬煮好後不要急著敞蓋降溫,要蓋蓋燜一會,這樣有利於出米油,使粥香味更濃。
水墨話語
熬小米粥可以說是一件慢工細活,關鍵就在這些細節中,掌握上面說的技巧,熬出谷香濃鬱米油多的小米粥並不難,現在過冬了,早晚來一碗小米粥,驅寒又暖胃,做好家人就有口福了。
我是水墨尚食,一個愛美食愛分享之人,想了解更多美食知識以及製作技巧,就關注我吧!歡迎評論、留言、轉發,一起探討學習,今天的美食就分享到這裡了,最後,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