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轉型談何容易?打破轉型陣痛,匯量科技加碼雲原生

2020-12-17 和訊

10 年前,Netscape 創始人、矽谷著名投資人馬克·安德森表示「軟體正在吞噬世界」,這隻說了故事的一半,10 年過去,人們從不信任到得「雲」者得天下,雲服務成為正在吞噬世界的「大魚」。

工業和信息化部在《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中提出,到 2020 年,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 萬家,形成一批有影響力、 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據中國通信院與 Gartner 預測,至 2023 年全球雲計算行業規模將達到 3500 億美元,中國雲計算行業規模將達到 3800 億元。隨著更多的企業將核心技術網際網路化,企業對雲計算相關的技術與服務需求將日益凸顯。如今,雲計算「大魚」遊動加快。

今年疫情促進更多企業雲轉型,在這過程中,企業如何探索有效釋放雲價值方案,或如何更好地幫助企業使用雲能力,成立 7 年、被稱為「全球新經濟智能移動廣告第一股」的匯量科技(Mobvista)交出自己的答卷。

近日,匯量科技宣布將彈性雲計算團隊及工程運維團隊合併為雲計算及基礎架構業務中心(下文簡稱:雲事業部),成為與公司廣告技術事業部並列的第二大事業部,正式布局雲計算。雲事業部由技術副總裁及首席工程架構師蔡超總負責,並直接向聯合創始人及總裁曹曉歡匯報。

突破技術迭代瓶頸,匯量科技轉型之路

時間撥回 2013 年,匯量科技成立,以移動廣告和數據分析業務為主。隨後以 AI+大數據為核心,構建技術中臺架構,用數據智能驅動用戶增長。匯量科技入局雲計算,早在 2019 年已有端倪。

2019 年 7 月,匯量科技加入 AWS 全球合作夥伴網絡(APN),將技術中臺上架 AWS 線上商店;並加入 AWS SaaS Factory計劃,以 SaaS 模式輸出技術中臺能力。同年 9 月,匯量科技與阿里雲聯合發布彈性集群管理平臺 SpotMax。除了與雲廠商合作外,匯量科技自身是雲計算技術普及最大的受益者。

蔡超表示,匯量科技在創建之初便採用 All-in-cloud 技術結構,所有的系統均基於雲計算構建。並依賴於雲計算按需獲取的優勢,使得計算資源不再成為公司業務快速成長的限制,公司業務得以在全球快速增長。

然而隨著廣告業務對數據需求量大、程序化廣告爆發、海外業務部署等,對雲計算資源的需求增多,帶來一定的成本壓力,如何更高效地使用雲技術,成為包含匯量科技在內的大部分公有雲用戶頭疼的難題。匯量科技追本溯源,發現是由於現有應用系統和基礎設施的不匹配而導致問題的。

危機總與機遇並存,回顧軟體發展的歷程,IT 基礎設施的變遷將推動軟體架構的演進,使軟體架構必須充分發揮基礎設施的特點。如在大型機時代,與之匹配的是簡單的單體架構;PC和區域網時代下,客戶伺服器架構成為主流……

如今來到雲時代,基礎設施同樣推動軟體架構的演變。可很多企業的雲轉型是由 IDC 遷移而成,或根據在原有的 IT 基礎架構設施上的思想進行開發。匯量科技另闢蹊徑,從優化底層技術架構開始,除了利用雲的技術特性外,還利用雲的定價模式特性,構建彈性資源管理系統 SpotMax。如此一來,在兼顧可用性的情況下,可充分去利用雲端的廉價的計算資源,通過系列的技術改造,使得程序化廣告的單位請求處理成本降低 65%。

「因此,匯量科技成立雲事業部,希望能夠對外輸出匯量科技在雲上的實踐經驗,幫助更多面臨同樣雲挑戰的企業。」蔡超說道。

降低數據處理成本,雲原生來救駕

上文談到,匯量科技的主營業務是移動廣告和數據分析,據 2020 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匯量科技程序化業務收入為 191.9 百萬美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上漲51.4%,佔公司上半年總收入71.9%。在這背後,超大規模的程序化廣告平臺對實時處理性的要求非常苛刻,50-100ms間就必須完成。據曹曉歡在 AWS CIO 論壇演講指出,在 1000 億次的日均廣告請求和 10 億級的設備覆蓋下,平臺仍需對單次廣告請求做出毫秒級的精準預估和出價回應,同樣需要昂貴的計算集群支撐。

如何降低數據處理成本,雲原生來救駕。近年來,「雲原生」成為 IT 圈裡炙手可熱的概念,利於各組織在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等新型動態環境,構建和運行可彈性擴展應用的雲原生,可有效地簡化用戶運維,提升資源彈性,快速被企業和開發者接受。據數據顯示,到 2021 年,將有 92% 的公司成為雲原生公司,越來越多的企業和開發者開始把業務與技術向雲原生演進。

匯量科技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經歷真實大規模實踐場景錘鍊的雲原生產品 SpotMax 應運而生。SpotMax 是?個利?彈性計算資源進行雲端系統成本優化的體系,旨在幫助?戶使用雲平臺提供的彈性資源在保證系統可?性,甚?獲得更?可用性的前提下,實現成本的最?化節省。由以下三個部分組成:

MaxArch:構建高可用性,?彈性架構,可以允許系統在不影響業務的前提下更充分的使?具有成本優勢的?彈性計算資源。

MaxChaos:利用混沌工程可以有效的評估系統的容錯能力,其評估結果將成為MaxGroup?動規劃合理彈性集群的依據。實現MaxArch的持續改進及評估。

MaxGroup:根據服務工作模式和運?特徵,優化主機群集。智能彈性集群管理可以有效減少彈性計算資源波動帶來的集群服務能?變化。並在?向成本優化構建的混合機型集群最?發揮集群不同機型的服務能?。

而SpotMax之所以能實現如此大比例的成本縮減,其秘訣在於通過數據分析預測來合理的調配Spot實例這種價格低廉的雲資源,同時兼顧了「穩定」和「低價」兩個用雲當中的核心訴求。

要同時實現「低價」和「穩定」並不容易。Spot實例其實是雲商的閒置資源,價格便宜但供應不穩定,容易中斷,而一旦中斷對於企業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SpotMax會統計過去中斷的歷史數據和實時分析目前的市場供需情況,來預測不穩定的Spot實例,做到對各個可用區中的各種類型的實例機型進行市場評分和中斷管理。根據用戶集群的特點,SpotMax可以自動化地在雲商全球各地的數據中心調度那些最便宜和最不可能被中斷的實例機型為業務所用,把「低價」和「穩定」這兩個原本矛盾的點統一起來。

蔡超表示,SpotMax 在線上實時系統有較強的先發優勢,該技術既服務自身大規模的廣告業務,也服務於外部企業,以降低本身的研發成本和對外系統提供服務的成本。

不斷破圈,技術打造工具生態

從廣告變現、數據分析,到技術中臺的發展,再到如今的雲事業部,我們觀察到,匯量科技不僅給開發者提供流量,還在布局打造「工具生態」。為開發者提供從獲客、變現、數據洞察,雲服務等開發者能用到的「工具」,助力其業務增長。

在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的發布《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綜合實力研究報告(2020)》及「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綜合實力前百家企業」榜單裡,匯量科技憑藉全球化業務布局及技術創新上榜。曹曉歡透露,匯量科技下一階段的目標是「由技術的創新者成為技術的輸出者」,將多年來沉澱的技術能力形成面向企業需求的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而 SpotMax 將是匯量科技 「技術外溢」的重要品牌。

做企業背後的 IT 公司,匯量科技是「有備而來」,最近三年,其研發投入始終處於增長狀態:2019 年匯量科技研發費用達 2.5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0.5%;研發技術團隊員工 391 人,佔總僱員人數的 50.3%。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匯量科技雲計算事業部負責人蔡超:站在雲原生的風口看未來
    其實雲原生的理念並不算新,矽谷科技企業發展的歷程中都能看到雲原生的影子,例如微軟、甲骨文的轉型,和SaaS公司Salesforce的興起。之所以雲原生在國內科技網際網路行業受到追捧,也是因為雲計算的浪潮下很多企業已經完成了或者正在經歷「上雲」的過程。但上雲之後企業一定會面臨「用好雲」的問題,基於雲原生開發的一系列應用,就是為大家解決「用好雲」的問題。
  • 從移動廣告業務「長出」的新增長點,匯量科技進軍雲服務
    今年疫情促進更多企業雲轉型,在這過程中,企業如何探索有效釋放雲價值方案,或如何更好地幫助企業使用雲能力,成立7 年、被稱為「全球新經濟智能移動廣告第一股」的匯量科技(Mobvista)交出自己的答卷:近日,匯量科技宣布將彈性雲計算團隊及工程運維團隊合併為雲計算及基礎架構業務中心(下文簡稱:雲事業部),成為與公司廣告技術事業部並列的第二大事業部,正式布局雲計算。
  • 由技術創新者轉為技術輸出者,匯量科技應用軟體解決方案助力企業低...
    多年的業務發展中,匯量科技一直在探索快速創新的同時如何儘可能降低成本,同樣也希望能幫助到更多企業更高效的使用雲。面向未來,匯量科技將由技術創新者轉變為技術輸出者,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同時,通過進行大規模自適應的在線學習,匯量科技能夠釋放出50%以上的人力投入到新的更有價值的工作中。曹曉歡強調「讓數據流轉起來,就能讓效率成倍提升。」擁抱「雲原生」,探索極致成本管理效率成倍提升後,快速激增的「成本」成為了匯量科技面臨的又一挑戰。
  • 瞄準雲計算服務市場,匯量科技宣布成立雲事業部
    匯量科技的業務以移動廣告和數據分析為主。其中程序化業務表現突出,據2020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匯量科技程序化業務收入為191.9百萬美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上漲51.4%,佔公司上半年總收入71.9%。此次將雲事業部定位為與廣告技術事業部並列的第二大事業部,顯示了匯量科技布局雲計算相關服務領域的決心,也意味著匯量科技入局雲計算的這隻「靴子」正式落地。
  • 雲原生攪動數位化轉型戰場 靈雀雲綻露鋒芒
    雲原生時代來臨以戴爾任意雲戰略構建起來的未來就緒企業雲聯盟,此次在大會上發布了第二年的發展藍圖,其中一大特點就是在「雲就緒、雲部署、雲管理」的三部曲基礎上增加了「雲原生」。經過10個年頭的高速發展,如今雲計算不但成為了科技產業的重要發展趨勢,也已經成為諸多企業、行業客戶的技術支撐。
  • 三大能力創新升級,華為雲加速雲原生產業落地實踐
    Gartner 在報告中預測,到 2020 年將有 50%的傳統老舊應用被以雲原生化的方式改造,到 2022年將有 75%的全球化企業將在生產中使用雲原生的容器化應用。經過多年的發展,雲原生已從最初的默默無聞到「小眾」流行,再到今天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首選。
  • 2017戴爾科技峰會:數位化轉型Follow me!
    而創新的IT技術,如雲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自動化管理,雲原生技術,人工智慧,現代化數據中心,也將不再是虛無縹緲的熱門詞彙。而戴爾科技集團正肩負這一使命,率領旗下EMC、Pivotal、RSA、SecureWorks、Virtustream、VMware七家獨立企業,實實在在地幫助企業IT業務進行快速轉型。
  • 匯量科技陳緒:如何基於AWS構建一站式機器學習平臺
    匯量科技陳緒:如何基於AWS構建一站式機器學習平臺 匯量科技陳緒:如何基於AWS構建一站式機器學習平臺 2020-12-08 15:07:26  來源:鳳凰網從創立之初,匯量科技便選擇將業務部署在AWS全雲架構之上,與AWS一起成長,並逐步通過AWS的基礎設施將業務遍布全球。陳緒介紹,AWS完善而強大的雲服務體系、低延遲全球跨地域數據梳理的特性以及AWS維護的開源Apache MXNet深度學習框架,是匯量科技選擇AWS的主要原因。
  • 擁抱雲原生2.0創新浪潮,華為雲TechWave雲原生2.0技術峰會將啟
    隨著雲原生技術的成熟和市場需求的升級,雲原生2.0時代已經到來。雲原生2.0是企業智能升級的新階段,企業雲化從「ON Cloud」走向「IN Cloud」,新生能力與既有能力立而不破、有機協同,實現資源高效、應用敏捷、業務智能、安全可信,成為「新雲原生企業」。面向雲原生2.0時代,各行各業應如何擁抱雲原生,加速數位化轉型,成為「新雲原生企業」?
  • 華為雲FusionInsight MRS使能新雲原生企業,加速政企數位化轉型
    12月30日,華為雲TechWave雲原生2.0峰會在深圳順利舉行。在此次大會上,華為雲FusionInsight首席架構師徐禮鋒出席並做主題演講「華為雲FusionInsight MRS雲原生數據湖構建一企一湖、一城一湖」。
  • 華為雲原生精英沙龍圓滿落幕,行業翹楚論道雲原生
    業務雲化轉型成為了企業創新的牛耳,雲原生成為了當下技術圈的寵兒,「雲原生Cloud Native」高速發展已成為業界共識。那麼雲原生的技術創新有哪些?相關的產業生態熱點話題如何理解?在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雲原生又有哪些成功的實踐經驗呢?華為雲原生技術精英沙龍對此進行了一場精彩的解讀。11月28日下午,華為雲生態夥伴X-Team雲原生技術精英沙龍在北京飯店圓滿落幕。
  • 雲原生資料庫正當時,華為雲TechWave雲原生2.0技術峰會等你來
    雲原生2.0時代,資料庫將面臨怎樣的變革?雲原生資料庫將如何如何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助其成為「新雲原生企業」。12月30日,來華為雲TechWave雲原生2.0技術峰會,聽華為雲資料庫技術專家解讀雲原生資料庫的新動向。
  • 戴爾科技雲原生平臺:創新交付新模式,實現從「容」上雲
    如何在混合多雲環境下,最大程度的降低基礎架構和應用轉型的技術風險等等。那麼,是否有更好的交付方式解決這一難題,幫助企業從容踏上雲原生之旅呢?雲原生五大新趨勢我們知道,雲原生定義了一條能夠讓應用最大程度利用雲的能力、發揮雲價值的最佳路徑。
  • 從ERP到EBC,鹹魚翻身談何容易?!
    一文中介紹了ERP將被EBC新時代取而代之,原因也很簡單,ERP屬於單體應用,沒有辦法滿足敏捷、彈性、靈活的創新業務需要,會被雲原生業務應用取而代之。容器、微服務化的雲原生應用是大勢所趨,ERP也面臨容器、微服務化改造的問題並被EBC取而代之,這也是預料中的事情。所謂「理想豐滿、現實骨幹」,從ERP到EBC也有一個時機和火候的問題?
  • 向雲計算要技術紅利,華為雲定義雲原生2.0時代
    在「雲原生2.0,加速企業智能升級」活動上,華為雲產品副總裁方國偉介紹了華為云云原生2.0全景圖,為政企數位化轉型、從傳統IT和雲計算向雲原生技術發展、基於雲原生技術開發真正基於雲的應用而提供了完整的技術棧與路徑。
  • 依託雲原生,袋鼠雲數棧DTinsight4.0賦能企業智能化轉型
    本次峰會由浙江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長三角數字經濟產業聯盟、浙江大學智雲實驗室、杭州數字經濟聯合會、未來科技鯤鵬企業聯盟為指導單位,36氪、極客學院、雙態IT聯盟、B.P數字生態商學院協辦。規模宏大,話題前沿,從技術到方法論再到實踐,亮點頗多。其中,數棧DTinsight4.0:雲原生數據中臺產品發布更是成為全場焦點之一。
  • 中關村電子賣場遭遇轉型陣痛
    電商的衝擊正在加速中關村轉型。海澱區政府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e世界的轉型方向,目前為止政府方面尚無法迅速給出確切的答案。借收購萬威國際而成功轉型的宏圖高科成為傳統電子賣場轉型的代表。收購上遊意在為其提升自主設計能力和自主品牌產品佔比,在電子消費品領域差異化競爭的同時促使銷售渠道適應網際網路大潮、優化供應鏈體系。
  • 開箱即用落地雲原生 KubeSphere深化企業數位化轉型
    「這是雲原生最好的時代,也是不得不雲原生時代。」KubeSphere容器平臺產品負責人於爽說。在企業數位化轉型從1.0過渡到2.0的過程中,雲原生已經不是陌生的名詞。在大趨勢之下,青雲QingCloud旗下KubeSphere的作用是什麼,未來發展規劃又是什麼?
  • 遭遇轉型陣痛 沙溪服裝路在何方
    遭遇轉型陣痛 沙溪服裝路在何方 2014-05-19 14:14:20 來源:南都網   近年來,沙溪鎮政企大力推動電商發展
  • 阿里雲發布雲原生架構白皮書 多維度評估雲原生架構成熟度
    然而,數位化轉型對業務結構、技術儲備、用戶體驗等都有更為嚴苛的要求,要求技術具備更快的迭代速度與更靈活的敏捷性,業務上線速度從按周計時,縮短到小時級別;每個月上線業務量從「幾十個/月」提升到「幾百個/天」。雲時代下,企業需要新技術架構,使之更好地利用雲計算優勢,讓業務更敏捷、成本更低、可伸縮性更強。而雲原生架構的應用意義正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