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8日 09:33:29 來源:東南網
小草莓做成大產業
去臺灣旅遊的許多朋友都知道苗慄大湖有臺灣「草莓之鄉」的美名,酸酸甜甜的草莓讓大湖鄉打
出了名氣,也財源滾滾。其實在臺灣,靠草莓經濟發展起來的遠不止大湖鄉,位於臺北市的白石湖社區,素來也有「草莓王國」的頭銜。
據白石湖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魏芳國介紹,位於城鄉接合部的白石湖原本是一個貧困落後的郊區鄉村,後來村民們引進草莓新品種,通過溫室大棚種植,提供遊客觀光採果、農事體驗、親子互動等服務,並每年舉辦內湖草莓季,最終通過產業活化帶動農村再造。
「打草莓牌,食草莓利。」魏芳國說,從草莓種植髮展到觀光果園,從休閒採摘發展到生態旅遊,讓白石湖人嘗到了甜頭。目前,白石湖草莓村從事草莓觀光採摘的農場多達20餘家,每年能給社區帶來數千萬元的收入;而以草莓為主題的餐廳、甜品店和文創商店有50多家,比如莓圃庭園咖啡的草莓薄餅、白石森活餐廳的草莓養生餐等,吸引來人潮,也帶來錢潮。
「一顆草莓,掛在枝頭可以提供觀光採摘,顧客摘了沒有買回去的可以製成罐頭、入菜、做成果醬或者糕點,而一瓶草莓酒可以賣到300元甚至上千元。」農舍田園餐廳老闆林家民說。他向記者算了一筆帳:原來一分地的草莓園最多能賣十幾萬元的草莓,現在引入餐飲,通過深加工開發出多種產品,如草莓罐頭、草莓面、草莓醋等,加工後的草莓價值每公斤可比鮮果提升10倍,僅餐廳一項每天的營收就有10萬塊,經濟效益大大提升。
「通過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把小草莓做成大產業,再通過營銷內湖草莓季等品牌,插上觀光的翅膀。」魏芳國說,在社區營造的過程中,一邊是源源不斷的遊客,一邊是季節性強的草莓鮮果,如何解決這一供需矛盾,村民通過產業活化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責任編輯:李瑞豔]
聯繫我們
投稿郵箱:twwtougao@163.com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