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塑「新南向」警鐘:王永慶家族史上屈辱一天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上個月發生在越南的一件事,為投資東南亞的臺企敲響了一個震耳欲聾的警鐘。

    王永慶家族史上屈辱的一天

    6月30日,是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家族史上屈辱的一天。當天,臺塑旗下的越南臺塑河靜鋼鐵興業公司(下稱:臺塑越鋼),繼承認向越南賠償5億美元之後,還通過越南電視臺以長達7分鐘的時間向所有越南人公開道歉。

    預計總投資超過220億美元的臺塑越鋼,是王永慶身前一手推動的臺塑最大對外投資案,也是越南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但如今它卻成為臺企一個屈辱的象徵。

    越南史上最大外商投資案

    越南首都河內向南400來公裡的河靜省,一片2000公頃的土地上,正崛起越南現代重工業的奇蹟,但它的成長卻一直伴隨著風風雨雨,甚至暴風驟雨。

臺塑越鋼部分廠區

    因為擁有近5億噸鐵礦石儲量,也因為擁有越來越大鋼鐵需求的越南還沒有一座夠噸位的大鋼廠,河靜曾先後吸引過韓國浦項、印度塔塔等世界鋼鐵巨頭的目光。這些鋼鐵公司都曾萌生過在這裡建立巨型鋼廠的想法,但最終都被落後的環境嚇跑了。

    當時,這裡的道路停留在牛車、馬車與汽車同行的水準,整個區內只能以貧窮相稱。如果要建廠,投資方還得自建港口和鐵路來配套。

    其時已年過90歲的王永慶,卻在多次實地考察之後,認定這裡將是推動臺塑多元化產業再布局的福地,進而下定決心在這裡再造奇蹟。

    從賣米開始,一根扁擔挑出一個王國的王永慶,是華人社會最先把民營工業幹到世界500強的人,並因此被譽為「經營之神」。在郭臺銘的鴻海崛起之前,他的臺塑曾長期是臺灣最大的企業。郭臺銘盛讚:「王老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臺灣工業之父,更是工業界的領袖,大家要學習他努力向前衝的精神」。

    在王永慶的鼎力推動下,臺塑很快與越南政籤訂協議,總投資170億美元(如今已升至220億美元)於河靜省修建東南亞第一、亞洲第二、世界第六大鋼鐵廠。這是一個真正的大手筆,工廠全部投產後,將年產鋼鐵3000萬噸,超過上海寶鋼和韓國浦項。這也是越南史上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

    為了給項目配套,臺塑還同時在附近大興基礎設施,並投資興建了一座可停靠30萬噸級輪船的深水港。這同樣也是大手筆,一出手,其設計吞吐量就將躋身世界港口20強。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臺塑進入「後王永慶時代」 老乾新枝共同撐槳
    中新網10月17日電 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辭世後,臺塑企業進入行政中心七人小組共治的時代。行政中心以總裁王文淵為首,其它六位委員老乾新枝共同撐槳,務求在安穩中創造臺塑企業的後王永慶時代。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王永慶辭世後,所有的重擔都落在王文淵肩上。
  • 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二房楊嬌因病去世(圖)
    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二房楊嬌 圖片來源:「中央社」    華夏經緯網3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二房楊嬌3日過世。    據報導,3日傍晚傳出楊嬌病危消息,面對媒體查證,臺塑集團以不方便過問家族私事為由不予響應,楊嬌長子王文洋的友人汪笨湖則說「這要問長庚醫院」。王雪紅3日晚間9時許透過公關部門發表簡短說明,證實楊嬌過世。    王雪紅表示,她的母親楊嬌已於今日安息主懷,「我的母親是我一生中最重要、也影響我最深的人,我知道她現在天上與主同在,好得無比,也衷心感謝來自各界的關心。」
  • 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119億遺產稅繳清 家人分產
    人民網11月12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史上最高、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119億元(新臺幣,下同)的遺產稅,上周全數繳清,繼承人已向財稅主管部門申請核發遺產稅繳清證明書。財稅官員表示,將儘速核發,王家人即可辦理繼承登記分產。
  • 寶島訪臺塑:王永慶,被符號化了的臺灣傳奇
    王永慶,被符號化的臺灣傳奇    臺北,20:40。    窗外,驚濤拍岸,燈火逶迤,海浪聲聲不絕於耳。坐在野柳地址公園旁的翡翠灣福華度假飯店16樓的房間裡,開始敲打關於百家名企探營臺灣行今天的點滴故事。    ——註定,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寶島之旅。
  • 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海外資產首度曝光
    【TechWeb報導】5月27日消息,據臺灣《蘋果日報》報導,根據該報獨家取得資料,王永慶不為人知的海外資產高達八十五億美元,包括五筆設於百慕達群島與美國的境外信託基金、存放瑞士信貸戶頭的現金、證券等,加計已經公開的的臺塑三寶持股及現金、不動產,王老身後遺留的總資產高達一百零二億美元,身家驚人。
  • 百元起家 王永慶五十年締造臺塑兩兆資產
    出身微寒的王永慶於1917年生於臺北縣新店,小學畢業後未再升學,16歲向父親取得200元開米店起家,逐漸嶄露頭角,1954年首創臺塑公司,隨後創建南亞、臺化、臺塑化等石化企業,號稱臺塑四寶,再擴及醫療、生化科技、火力發電、汽車、電子、矽晶等產業,建立臺灣製造業龍頭、總資產達到2.5兆新臺幣的臺塑王國,該集團生產的一些石化產品目前的生產量在全球位居前列
  • 王永慶19年前遺囑斷路,小兒子想回臺塑前路艱難!
    8月底,旅居美國30年、臺塑創辦人王永慶最小的兒子王文祥,通過媒體「隔空」向堂哥、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呼喊想回集團的心願。 他為什麼選在此時提出?執掌臺塑集團的王家成員,為什麼對他的要求「視而不見」?他的企圖心,會影響這個兩萬億帝國的經營權嗎?
  • 臺塑「家族+職業經理人」新模式:「傳賢」+「傳子」
    要知道,作為臺灣第一家大型企業集團,臺塑除了「四大核心企業」臺塑、南亞、臺化、臺塑石化四家公司外,在臺灣及全球各地,還擁有大量的分支機構及關聯企業。王永慶不愧是卓越的企業家,對身後事也是早做安排。「太子」王文洋培養未果,迫使他「另闢蹊徑」,重新架構臺塑帝國的經營運轉體系,「七人小組」的臺塑行政中心誕生了。
  • 臺塑王永慶:18年投資大陸100億美元
    臺塑大陸徵戰記   從38歲進軍塑料行業,「經營之王」王永慶50多年間成就了臺塑集團。   自1990年王永慶第一次訪問大陸以來的18年間,臺塑集團在大陸的投資累計已經超過100億美元。   今年5月6日,王永慶成功完成進駐大陸醫療版圖大業,廈門長庚醫院正式開業,廈門長庚醫院是王永慶在大陸創辦的第一家大型綜合性醫院,總投資17.8億元人民幣。九旬老人王永慶專程趕到廈門出席開業典禮。
  • 臺塑集團
    他的米店從每天賣12鬥米,變成一天賣掉100鬥米,他還投資蓋了自己的碾米場。轉自搜狐  50年代初,臺灣「工業局」推出一系列工業發展計劃,其中包括利用美國援助興建石化工業基本原料——聚氯乙烯的項目。王永慶大膽接手了當時這一無人看好的項目,於1954年籌措50萬美元,成立福懋塑料公司,並把發展觸角伸向海外。福懋即為臺塑前身。
  • 臺塑企業創辦人王永在辭世 王文淵將接班(圖)
    王永在生前擔任重要職務即是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董事長,該機構是臺塑四寶最大的股東,據了解,董事長的接任人選將是他的大兒子——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帶領集團進入新世代。據報導,臺塑集團聲明指出,王永在辭世,親人均隨侍在側,下午王永慶二房子女王文洋、三房子女王瑞瑜代表致意。
  • 臺塑創辦人王永慶之女:在江西打造一座「藝術香格裡拉」
    中新社龍虎山4月14日電 題:臺塑創辦人王永慶之女:在江西打造一座「藝術香格裡拉」中新社記者 蘇路程四月的江南,煙花楊柳處處春暖,在距離江西鷹潭市區約30公裡的「華泉小村華文教育基地」,80餘位泰國華裔青少年的琅琅讀書聲
  • 臺塑家族再傳失和有內幕
    臺塑大樓外觀(資料圖)  臺塑集團日前證實,在越南投資逾3000億的鋼廠,原訂6月25日舉行的高爐點火竣工儀式已確定往後延,引發市場關注,周刊更進一步披露臺塑家族失和內幕,指出集團決策會議早已名存實亡,臺塑總裁王文淵、副總裁王瑞華相敬如「冰」的最新內情。
  • 鄭毅:「新南向」還在吊命,有誰記得臺塑鋼鐵嗎?
    10月21日,臺「行政院長」林全主持了「新南向政策工作計劃進度報告會議」,要設立「一國一平臺」窗口,並做出投資安全報告,還聲稱新南向政策與以前的南向不同,將以人為本。「重視投資安全」的說辭,無疑令人聯想起今年一度在臺灣輿論場中成為熱點的臺塑河靜鋼鐵項目。
  • 比堂哥年輕18歲 王文祥表態:有責任回臺塑做貢獻
    華夏經緯網8月31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二房次子王文祥30日公開表態喊話,臺塑是家族企業,一定要有王家的人在裡面;身為王永慶的兒子,已在外打拼30年,回臺塑企業是當王家兒子的責任。  據報導,王文祥30日出席由教會舉辦的見證分享會。
  • 臺灣商業教父:從200元起家到臺灣首富,成就7000億臺塑帝國!
    哪知幾個月之後,老人就去世了,享年92歲,捐建內地1萬多所小學,要知道他16歲時是以200元經營米店起家,最終創立的臺塑集團發展為臺灣企業的王中之王,還進了世界化工業的前50名。他就是中國臺灣商人「教父」王永慶!
  • 臺塑董事長王永慶:臺灣和大陸是家內人
    王永慶16歲就離開臺南老家開米店謀生,38歲時創辦臺灣塑膠公司,成為一生的轉折點。今天,臺塑關係企業旗下計有臺塑、南亞、臺化等20餘家企業,在島內外多地設廠,是島內最大的民營企業,對臺灣經濟發展貢獻良多。回憶創業數十年的箇中滋味,王永慶說,當年在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人是很辛苦的,「用功才可以吃飽三頓飯。
  • 「經營之神」王永慶的臺塑神話
    無奈之下,這個風險大、利潤不高的項目還是落到了王永慶手裡。消息傳出,王永慶的朋友都認為他昏了頭。當地一個有名的化學家,還嘲笑王永慶根本不知道塑膠為何物。1954年,王永慶和趙廷箴合作,創辦了臺灣第一家塑膠公司「福懋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為新臺幣500萬元,並在高雄市籌建PVC廠。1957年4月,日產量為四噸的PVC粉工廠開始投入生產,這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小的PVC粉工廠。
  • 臺塑集團正式跨入有機農業領域
    中新社香港十月十二日電臺北消息:臺塑集團使用自家的有機肥種蔬菜有成,董事長王永慶天天食用保健養生,更決定擴大生產,預定明年元月將可月產二十多萬公斤有機蔬菜。  臺塑集團屬下的臺朔環保科技,從廚餘研發有機肥料有成,不僅讓董事長王永慶自家頂樓花園成功培養荔枝樹開花結果,去年九月更在林口球場邊整理出佔地約一公頃的實驗農場,也成功栽種出有機蔬菜,供應講究養生的王永慶日日食用。
  • 王永慶之子王文祥:家族企業中家族越大鬥爭越多越複雜
    臺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之子王文祥(資料圖)  和訊網消息 4月6日到4月8日,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在海南舉行,和訊網全程播報。已故臺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之子王文祥在4月8日舉行的「基業長青:家族企業的傳承與公司治理」分論壇上指出,家族越大裡面鬥爭越多、越複雜。他建議家族企業領導人要多培養下一代的獨立性。以下為論壇發言摘要:  王文祥:我是王永慶的兒子,你剛才提起了,我要出來申明一下。我父親93歲過世,前一代的人有多一個老婆不是異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