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意孤行的豬,ID:gh_f37a7d17708a】
01
序
6月初,正式上了第一節導師課。
上課之前,和導師交談的甚少,只是在碰巧遇到的時,簡單詢問了下,課程的時間和地點。
導師非常酷的說:「找一個大家有空的時間,去我開的餐廳吃飯喝酒」。
導師行色匆匆,我急忙追問:「需要我們準備什麼嗎?」(在我的想像中,我們需要準備太多東西,一個筆記本,一支筆,一個自己刻骨銘心的往事,一兩個在自己崗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等等...)
再次酷炫的回答:「只要你們帶上腦子就行!」(要知道其他導師都讓準備職業規劃PPT,5年、10年規劃什麼的,看來我還是太膚淺了)
我們通過微信群溝通選擇哪家餐廳,在我思索西餐還是日式、混搭簡餐還是燒鳥時,有人提議去離公司最近的那家餐廳。
我只能回答:重要的是學習,吃啥喝啥都可以。(果然我還是膚淺的,雖然很機智)
這次課程講的內容比較多,導師從個人經歷的層面,從各個維度講了怎麼做人,講了自信的重要性,講了情緒控制等等。
從個人感受來說,知識點相對碎片化,有點難以總結和概況。
但恰恰也是因為碎片化,沒有強行拼湊,所以講的一點一滴,都是導師自身經歷和感悟的乾貨。
結合導師教授的內容,我在課後搜集了一些資料,儘量保證結構化,便於查看和分享。
02
自信的重要性
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自信對事業(升職加薪)、愛情(約會泡妞)、生活(家庭地位)不管是哪一個領域都無比重要。
自信給人以力量,給人以快樂,自信能讓人充滿睿智,心中升起無盡的希望。
自信能讓人生之花開得更茂盛更燦爛,能讓生活處處是舞臺,越過越精彩。
自信會給你一種暗示的作用,無形之中幫助你達到目標。
當你受到挫折感到悲觀失望時,自信心會使你重新燃起鬥志。
當你感到孤獨、焦躁時,自信心使你平靜下來。
當你感到成功的喜悅後,自信心使你更加振奮。
自信心是心態的核心,它幾乎貫串於心態的各個方面,和後面的情緒控制也具有很強的相關關係。
如何讓自己自信,或更加自信,是需要經過長期的刻意培養和訓練的。
03
訓練培養自信
了解自己
人只有真實地發現自己,客觀地面對自己,認知到自己手上握著的牌有哪些,才能夠在人生這場牌局上成為勝券在握的贏家。
1.發掘自身優勢
可以從個人興趣愛好、他人評價、自我總結等各個方面去發掘自身優勢。
自我反思發掘一定要讓心靜下來。
「若不靜,省身也不密,都是浮的,最是靜字功夫要緊。」
一個人能把自己的優勢做到極致,會生出一種篤定自信的磁場。
專注於其中你的強項,讓成為你獨特的優勢,把長處發揮到極致,短板反而會成為一項被人「體諒」的魅力。
2.發自內心的欣賞和喜歡自己
一個不欣賞自己,全部注意力都在別人身上,肯定是自信不起來的。
多鼓勵、肯定自己,把優點羅列下來,偶爾自戀一下,照鏡子時告訴自己,你是最棒的,你刷牙的姿勢很帥,你黑眼圈和眼袋的氣質是別人模仿不了的...
3.培養定力與靜氣
只有當你夠穩,有足夠的定力與靜氣,才能產生自信的磁場,才能去影響外界,同時不被影響。
遇到困難情況,突發事件,要沉得住氣,努力使自己保持清醒,不能慌不擇路。
要告訴自己,天不會塌下來,船到橋頭自然直,這只是上天的考驗,是為了讓你在以後攀上高峰時有更加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4.接納自己的缺點
一個人要登峰造極所向披靡,其中的力量,一定要從接納中來,尤其接納自身的缺點。
總想把最完美的自己呈現給他人(譬如不敢說自己的年齡,不敢說自己的混沌過往等等),久而久之,會喪失了自信,找不到自己。
其實根本沒必要,每個人都很忙,沒有人永遠盯著你,與其畏畏縮縮不敢綻放自我,倒不如坦蕩接受一個真實的自己。
你接納了自己,他人也必定能接納你;
你虛假地做自己,只能吸引虛偽不真實的關係。
讀書萬卷,行路萬裡
導師分享了非常多的書單,包含各種類型歷史、古典文學、現在文學、哲學、名人自傳等等。
重點分享了《大明王朝1566》,有助於更深刻的理解,之前強調的用辯證的方法和思維去看問題和看世界。
書看多了,就相當於集思廣益,結合自身優勢,師他人長技以進步,久而久之,這些知識變成了你獨一無二的思維和見解。
路走多了,看遍千山水,方知天地廣,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正確看待自身需求與外界的矛盾
1.焦慮製造背後都有利益的驅使
外界輿論說,你不結婚不行,你不買房不行,你不生小孩不行。
這些焦慮引導的背後容易讓人對自身的真正需求一葉障目,從而喪失自信。
事實上呢,這些輿論傳播背後的真實目的,很多為了製造全民恐慌,繼而收割韭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修行,就像上賭桌,不同籌碼不同底牌,有不同的玩法,沒有必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風。
2.坦然接受他人對你的饋贈或讚美
人際交往中,要明白一個人「對你好」不能算是對方真正的優點。
不自信的人容易因為他人些許饋贈而產生內疚和「不配得感」,從而對別人掏心掏肺或乾脆躲避逃離。
自信點,別人「對你好」是因為你好、你優秀,你對他而言有價值,而且甚至有可能,對方碰到一個比你優秀的人後,ta會對那個人更好。
這個世界上所有人對你好,都是有自己的目的,你值得得到這一切的饋贈。
3.愛惜羽毛,不做違背良心的事情
人要有絕對的自信在社會上行走,一定要光明正大坦坦蕩蕩,有優秀的品格,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
機關算盡,品行有缺,可以獲得一時的閃耀奪目,但多不具備建立深入和長期關係的能力,也不利於構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格。
自信培養的方式方法各種各樣,不僅僅局限於上述總結,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意識的去訓練和培養。
自信本質不過是自己有能力給予自己安全感,建立起直面外界挑戰的勇氣,從而愈戰愈勇無所畏懼。
自信不等於自大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總會碰到走路喜歡總仰著頭,總是把別人看的比自己低半截的人。
總會碰到看到別人不如自己時,用不屑的口吻或用居高臨下態度對待別人的人。
這類人也不會受人喜歡,我們建立了自信的同時也要避免自大、自視清高,我們不僅自信還有包容力,下能和農民工嘻嘻哈哈吃飯,上能進高級餐廳安安靜靜用刀用叉。
在經歷失敗挫折,我們也要勇敢面對,要做一個既鑽得了狗洞,也跳得了龍門的人。
04
情緒控制
在講到情緒控制時,導師讓我們提出自己最近的負面情緒,然後針對提出的每個負面情緒,詳細的講解情緒的來源,以及他碰到過這種情緒的場景和處理方式。
基本邏輯是,首先認識了解負面情緒,然後分析不同場景情緒來源,其次如何積極處理這些負面情緒。
最後強調生活中和工作中,負面情緒是無法避免的,也是非常難以控制的,沒有人可以百分之百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能控制就是機器人了,但是我們一定要提升感知別人,感知自己情緒的能力。
認識負面情緒
憤怒 = 進行性的焦慮,有擋道的
當意向勢力傳遞進程受到進行中的阻礙,對這種狀態的體驗稱為「憤怒」,其作用是引起衝破阻礙的行為;
恐懼 = 關於將來的焦慮,將來會失敗的
如果阻礙是將來的,對這種狀態的體驗就是「恐懼」,引起的行為則是繞行(逃避的實質是繞開危險繼續前行);
消極 = 基於往事不可追的焦慮,好景不再
當原本順暢的傳遞狀態正在消失,意識體驗是「消極」,以削減這種惡化進程的能量供應(「消極」本質上是一種適應性機制)。
厭惡 = 進行性的抑鬱,當下的取捨
當意向目標的價值反饋低下,進行性的體驗是「厭惡」, 表現為斷然放棄有害的事物(迴避);
憂慮 = 關於將來的抑鬱,前景不明
當面臨目標價值反饋將來的下降,就體驗為「憂慮」,作用是促使人們預先籌謀;
傷心 = 基於往事不可追的抑鬱,局面已不可挽回
當目標反饋的高價值正在或已經消逝,那麼「傷心」的體驗將使生命體去努力追回,或者引為深刻的經驗教訓。(當這種「消逝」是無可挽回的,人們只能用流淚來模糊視線,以此來降低反饋性活動水平,緩解高漲的內部張力。)
從情緒機制的進化時序,可以對人的基本需要歸納如下:
滿足感源於進行性的差量縮小
安全感源於將來性的差量縮小
成就感源於消逝性的差量縮小
處理負面情緒
1. 覺察自己的情緒:當你的了解了這些情緒的來源,以及大概怎麼回事,就已經提高察覺自己情緒的能力,經常反省或自視是否有相應的情緒。
2. 深呼吸,站定:一旦察覺那些負面情緒侵入自己的大腦時,立刻離開當前環境(尤其是憤怒),找到一個安靜的地方,不做其他事,深呼吸站定,開始平復自己。
3. 冷靜,換個角度:學會用更長遠的眼光看問題,人生中的種種事情,不過是曇花一現、轉瞬即逝,將目前消極的處境,詮釋為積極的。
4. 擁護並激勵自己,自我鼓勵,在任何情況下,困境也好、負面情緒也罷,一定要做的,是給自己許可證。作為一個人,我們就是會遇到困境,會因此有各種情緒。這是人的本性,準許自己做一個普通的正常的人。
5. 確實一些情緒自己處理不了時,也可以尋求支持系統,如朋友、戀人、諮詢師,來幫助你一起處理那些糟糕的情緒。
冷暴力和冷處理
冷處理旨在解決問題,冷暴力旨在否定關係,處理和暴力兩個詞彙本來就是最明顯區別,冷處理是方法,冷暴力是態度。
冷暴力,是不明確不回應不作為不負責,冷暴力和感情沒關係,和做人有關係,是一個人習慣的行為及思維方式,甚至道德品質。
冷處理,顧名思義,首先一定確保自己冷靜,理性、客觀思考,然後找到問題根源和解決方法後,去彌補或挽回某些錯誤和問題。過程中要避免自以為的思考,但其實是重組對別人的偏見。
4個小時教導培訓內容遠不止這些,有些內容比較隱秘、有些想法標新立異、有些觀點特立獨行,沒有寫下來,也算私貨了,這些停留在我記憶中,如何正確和深刻理解,需要時間、經歷和慢慢的感悟。
圖片:Pexels,Leicaism朋友圈
文字:小豬
Follow Me
傳遞能量,一起發光發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意孤行的豬,ID:gh_f37a7d1770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