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壹佰導讀】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即便我們去超市購物,或者在菜場買菜都會發生各種有趣的與數學相關的小故事。數學日記,說簡單點,就是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自己平時日常生活或者在課堂上遇到的一些數學問題及故事。考壹佰為你整理了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中午爸爸下班回來,哼著小調,興高採烈地跨進家門我迎上去問道:「爸爸,今天有什麼事這麼高興?」爸爸說:「這個月我漲工資了。」我問道:「那你現在一個月拿多少工資?」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說:「我比*的工資高,我倆的月工資加起來是2800元,月工資差是100元,你說我一個月拿多少工資?」
聽了爸爸的話,我動手在紙上畫出了線段圖幫助我理解:
通過觀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並且告訴爸爸。首先把媽媽的工資看作和爸爸同樣多,那么爸爸、媽媽的月工資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聽了,滿意地直點頭。這時,正在做飯的媽媽對我說:「你還有其它方法嗎?」「還有其它方法?」我驚奇地說。我抱著好奇的心情靜下心來再次觀察、思考,我發現此題關鍵是找出以誰作標準的問題,標準不同,方法也就不同。於是,我有了第二種方法:就是以媽媽的工資作標準,假設爸爸和媽媽的工資同樣多,那麼倆人的月工資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媽媽的月工資*後加上爸爸比媽媽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為(2800-100)÷2+100=1450元。
聽完了我第二種方法的介紹,爸爸、媽媽笑了……
彩色的鉛筆關門
篇二
在六年的學習生活中,感覺很輕鬆。可是,直到六年級以來,我卻有點吃苦了。
六年級,是在小學階段的*後一學期。學習很緊張,我的語文很好,可是,數學卻有點問題了。我的數學成績在班裡還算一般,老師總是說我,如果我努力去學,一定會更好的。數學老師對我們要求很高,我一直在努力的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記得有一次測試,我沒有發揮好,錯了很多題,去改錯題時,荊老師對我說:「楊景鑫,這次可錯不少題啊!」老師雖然沒有直接批評我,但我知道,在老師心裡,我的數學成績還算可以,只是自己沒有去努力罷了。
在學習第二單元——圓柱與圓錐時,我總是忘記圓錐的體積要乘三分之一,所以,我就努力的去找試題做,後來我就記住了,以後就沒有在錯過了。終於,荊老師測試我們第二單元掌握的情況,我很開心,因為,我覺得自己掌握得很不錯了。可是,當《輕鬆練習》發下來後,我卻傻眼了,因為,我錯的全是應用題的得數,在那一頁上,幾乎沒有一個對勾,我很難過。從那以後,我比以前更努力學習了,在家,我每天除了做完學校的作業外,還要做一些相關的練習。如果遇到不會的題,我就讓好同學幫我解釋……久而久之,在以後的學習中,我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了。
不過,在一些粗心大意的情況下,會出現一系列新問題,在做一些解比例的題時,會出現許多粗心大意的地方,比如說,用比例解題時我不是把前項和後項搞反,就是列了一個沒有意義的算式;在方程中,如果等式兩邊都有未知數x,那麼有些時候我就可能不會解了;有時甚至連加減法的算式我也算不正確;我有時做題不是沒看見單位的不同,就是把小數點看錯位置……這些問題的出現,讓我開始注意起來。以後,每當我做完題時,我都會去檢查一遍,後來,我養成了檢查的習慣,錯題也就隨之減少了!
馬上就要畢業考試了。我想在考試之前,我要比以前更好地複習,繼續努力改正自己存在的問題,給自己在這所小學的三年生活畫一個圓滿的句號。在畢業之前,我想衷心地感謝荊老師對我的付出與幫助。在畢業之後,我要用不斷的進步來問候親愛的荊老師和幫助過我的同學們。
篇三
天氣漸漸變熱了,現在穿的鞋都捂了,我媽就帶我去買雙鞋。
我們先去逛了超市,媽媽看見一雙鞋很漂亮。售貨阿姨告訴我們,今天童鞋搞活動,全場童鞋打八五折。
媽媽看了好一會兒,說:「我們再去『大同鞋業』看看吧!」到了大同,剛巧大同也在搞活動,這是買一送一(條件不超過100元)。我媽媽就在想到底哪一家更便宜呢?我媽媽說:「考驗你的時候到了,看看你的數學怎麼樣。」「好」我說,「先算八五折的錢吧!」
我簡單的給媽媽說明了什麼是『八五折』八五折就是原價的85%。打折就表示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我就用原價98元乘八五折:98×85%=98×0.85=83.3(元),83.3元是打完折的實際價錢。為什麼會得到83.3元呢?是因為整數乘百分數,要先把百分數變成小數的計算方法來計算。
而大同的價錢也是98元,買一雙送一雙這就很容易了,用98÷2=49(元)。但是還要交98元,只不過再送你一雙。
我媽媽正在考慮,到底哪一家便宜呢?我說:「肯定是大同鞋業便宜,因為超市一雙鞋83.3元,而大同鞋業98元兩雙,仔細一算,83.3元再加上14.7元就能再買一雙鞋,很划算。」我媽豁然開朗。
其實生活中的數學是無所不在的,只要認真觀察,認真去想,認真去思考,這樣你就會變得聰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