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兩天,成都都有大太陽
但最低氣溫仍然低至0℃
冷得人瑟瑟發抖
氣溫不高,年度城市天象景觀卻意外到來
——成都「懸日」景觀再次上演!
2019成都懸日↑
2020成都懸日 ↓
當薄霧籠罩在成都東西走向的幹道上
道路盡頭的一輪紅日
隨著看不到頭的滾滾車流緩緩升起
圖片來源:化迪生
顏色由暗到明,由淺變深
從暗紅、玫瑰紅、胭脂紅到鴨蛋黃
短短十來分鐘,初升的太陽變幻著迅速升騰
灑下的陽光為城市披上金色的薄紗
散發的光芒將溫暖直抵心底
圖片來源:化迪生
去年12月19日成都攝影師化迪生拍到懸日
明天將再次迎來冬至,天氣也逐漸轉晴
攝影師化迪生再次等候「懸日」奇觀的出現
從12月18日開始,他已經連續三天早起
來到蜀都大道等待
前兩次失望而歸,今天如願以償
又一次和一年可能就一次的「成都懸日」邂逅
如何才能拍到這樣的美麗景觀呢?
看看化迪生怎麼說
看到這裡,你可能有些懵
說了半天,啥是「懸日」啊?
其實在去年12月19日
艾小妹就曾為大家揭秘過「懸日」現象
這一現象必須滿足街道以網格狀規劃、地平線視野
不受阻礙等多種條件
成都街道為什麼會這樣布局呢?
考古人員在金沙遺址發現了些許線索
2002年12月,考古人員在金沙遺址祭祀區東部,發現了9個柱洞遺蹟。柱洞是木柱腐爛後留下的豎洞狀痕跡,考古學中常用柱洞來判定房屋建築存在的可能性。
九柱遺蹟。圖片來源:金沙遺址博物館
作為金沙祭祀區唯一的一處建築遺蹟,九柱遺蹟周邊正是珍貴文物最為密集的區域。有考古學家猜測,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900年左右,金沙祭祀區矗立著一座神聖威嚴的「古蜀大社」,古蜀人就在這裡舉行祭祀儀式。
「古蜀大社」復原圖
2010年,考古專家聯合專業測繪人員對該建築基址的方向進行了精確測量。結果顯示,這座建築呈東偏南27.17°傾斜,與成都平原冬至日出的方向高度吻合。也就是說,每年冬至的太陽,都會在建築的正前方升起。
為什麼金沙先民要面向冬至日出的方向舉行祭祀儀式?有專家推測,首先,對太陽的崇拜是蜀人千百年來傳承的古老習俗。人們把太陽和陽鳥的形象刻畫在最珍貴的器物上。如太陽神鳥金飾、帶柄有領銅璧等,而地位尊貴的青銅立人頭上則戴了一頂太陽形帽圈。
其次,冬至是萬物復甦的開始。周代的曆法以農曆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作為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金沙先民們很可能已經初步掌握了太陽運行的規律,意識到冬至節氣在指導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於是選擇在這天,朝向太陽舉行祭祀儀式。
歷史從古蜀金沙走來,成都東華門遺址的街道遺蹟、IFS旁邊的唐宋江南館街遺蹟,都呈現類似的東偏南28度傾斜,奠定了成都街道的朝向規劃。
圖片來源:化迪生
如果你也想試著拍下這樣的美景
艾小妹推薦機位選擇條件如下:
有一定的高度,避開了地面上建築物的遮擋;距離前景遠,能體現出太陽的相對大小,壓縮透視感;前景線條有節奏有起伏也有匯聚點。例如總府路等等
不過,能早起看懸日的朋友真有勇氣啊~
中國天氣網發布了全國起床困難戶地圖
溼冷的南方沒有暖氣護體
與「被窩九層塔」難捨難分的場景每天上演
起床難上天!
今天除了懸日
還有大霧,引起周圍多條高速關閉
目前,大部分高速站口解除關閉
但綿陽南站入口成都方向收費站關閉
2020年12月20日15時35分,G5京昆高速綿廣綿陽段:綿陽南站入口成都方向,因主線車流量大收費站關閉。
太陽常常光顧
氣溫卻並不會上升
今日13時,龍泉驛區發布第40號霜凍藍色預警信號
據四川氣象15時天氣預報:
今天晚上到明天白天:盆地各市多雲間晴,平壩、河谷地區早上有霧,北部和西部的部分地方早上有霜;川西高原晴,攀西地區多雲轉晴。24小時內,盆地最低氣溫:南部2~4℃,其餘地方0~2℃;最高氣溫:8~11℃。
據成都氣象16時天氣預報:
未來兩天陽光仍將繼續相伴哦
20日晚上到21日白天晴間多雲,早上部分地方有霧,氣溫0~10℃;
21日晚上到22日白天陰天間多雲,氣溫2~9℃。
最高氣溫在10℃上下
夜間最低氣溫依然直逼0℃
大家還是要注意保暖~
-END-
愛看頭條出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部分資料綜合自:成都發布、金沙遺址博物館
編輯:嚴詩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