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腸道疾病併發症有這些症狀,若是出現的話,醫生建議儘早檢查

2020-12-18 根枝醫生科普

導語:腸道是我們消化器官中最長的管道,它包含的腸道很多,有十二指腸盲腸、結腸以及直腸等。全長大概有7米。腸道負責營養的吸收,所以對於我們的身體很重要。但是隨著飲食的豐富,我們的腸道經常地受到傷害,這就會導致我們消食的速率下降。

01嚴重腸道疾病併發症有這些症狀,若是出現的話,醫生建議儘早檢查

1、腹痛

當你經常出現腹部疼痛,那麼很可能是你的腸道出現問題了。一般腸道出現疾病的時候,就會導致你的右下腹出現疼痛這種疼痛一般會逐漸地蔓延到你的上腹部,而且還可能會出現絞痛

2、闌尾炎發作

闌尾處於我們的小腸和大腸的交界處。長約5—7釐米。闌尾腔的遠端一般叫做盲端,近端和盲腸相連通。若是黏膜不能閉合,可能會導致引起食物或者是糞便進入腔內,從而引起炎症。其發病原理一般是管腔梗阻、以及細菌感染。根據闌尾的病理變化,一般可以分為單純性闌尾。這種一般比較輕,會有輕微的出血,以及潰瘍。

而化膿性的闌尾炎一般會出現黏膜的壞死以及化膿。這種闌尾炎的常見症狀一般有:闌尾呈現暗紅,壁薄組織糜爛,很容易導致穿孔等。闌尾炎有急性的,也有慢性的。兩者的症狀大多相同。但是當急性的闌尾炎發的時候,一般特徵比較明顯。

3、便秘,發熱

腸胃功能失衡,一般會出現腸胃道疾病,此時的表現大多是嘔吐,便秘,腹瀉等。此外,一般也會出現其他的一些症狀,類似發熱。一般體溫會直接地上漲到27—38攝氏度。若是炎症比較重,那麼很可能需要手術進行治療。若是症狀比較輕的話,可以選擇保守治療。你若是出現這種症狀的話,建議儘早地去醫院檢查。

4、腸梗阻

腸道功能生障礙,一般很可能會出現腸道堵塞,這一般叫做腸梗阻。腸道發生梗阻的原因很多,一般有三種。機械性梗阻。這是因為我們的腸道過於狹窄,導致食物發生堵塞。動力性梗阻,一般是由於植物神經的錯亂,使得我們的腸道功能失去正常蠕動的能力,導致食物發生滯留。血動性梗阻:一般是我們的血運發生障礙。導致腸繫膜發生堵塞。

梗阻一般可以分為高位的梗阻和低位的梗阻。前者一般發生在空腸以及迴腸等部位。後者則一般發生在迴腸的下段。腸道梗阻一般會出現腹痛,這時腹部聽診的時候一般可以聽到水聲。此外還會出現嘔吐等現象。腹脹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

02嚴重腸道疾病併發症治療後怎麼進行防護?建議學習這幾種方法,效果很不錯

1、輸液護理

腸道手術病人,一般可能需要插胃管,很多天不能進食。那麼輸液就很有必要了。輸液可以幫助提供能量。我們在輸液的時候,必須要做到24小時持續滴注。在輸液的時候,一般會分為三次,也就是每次八小時。由於腸道患病,食物比較難以吸收,全身的營養跟不上,所以要進行輸液。此外,由於輸液每天都有大量的消化液外流,一般會流出大約三千毫升左右。每天也要進行一定的電解質的補充

2、營養護理

腸道患病,一般要注意營養的補充。我們目前採用的飲食一般可以提供1000毫升的可供熱量,基本上可以滿足一個成年人一天的需求。在開始食用的時候,一般要注意患者的變化,若是出現了嘔吐腹瀉等情況,應該及時地調整。不要配置的過多,若是配置的過多,可以進行冷藏儲存。此外,注意消毒,滴注飲食應該保持溫熱的狀態。

3、傷口護理

在治療之後,一般要進行觀察,若是出現血跡,那麼可能是縫合不當,或者是止血不當。如果出血過多,那麼就要及時地採取措施了。一般傷口要在2—3天左進行傷口清潔。腸瘻病人進行護理的時候,要及時地將出液引流到體外。傷口周圍也要做一些保護措施。避免傷口出現感染等。

4、注意鍛鍊

在手術之後,採取半臥方式。每2小時左右進行一次翻身。此時膝關節可以做一些活動,例如屈伸和旋轉。這樣可以避免下肢產生腫脹以及靜脈曲等。在手術之後,一般24小時左右就可以起床運動。若是腸梗阻和腸瘻病人,一般在48小時以後可以進行適當的活動。在床邊多走動,可以防止腸粘連

03想要預防腸道疾病?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讓你遠離腸道疾病

1、注意飲食

很多人片面地認為,經常出現腹瀉的人群,應該少吃一些。其實這是錯誤的。腹瀉的時候,一般消耗會出現明顯的增加,我們此時更需要多食用一些高能量的食物。但是為了減輕胃部以及腸道的負擔,可以食用一些半流質的食物

多吃一些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對於腸道疾病患者來說,腸道中的細菌很多,多食用一些蛋白質可以幫助抵抗腸道食物的腐敗。平時可以選擇一些酸牛奶以及魚,雞蛋等食物。同時,也要多食用一些蔬菜以及瓜果。充分的碳水化合物對我們的身體很重要,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大約六成的能量。平時多食用一些麵條,大米粥。將這些食物多熬製一些時間,便於我們吸收。

2、多喝水

多喝一些水,可以幫助我們調節體內的代謝水平。平時在早晨起床的時候,可以喝一杯溫水。此外,可以多食用一些米湯,果汁等。如果有閒暇時間,不妨將蔬菜熬製成菜湯食用。對於腸道功能比較弱的人群來說,消化吸收的能力很低,所以在烹飪的時候,儘量地採用煮,燉等方式,有利於減輕腸道的負擔。此外,每天應該少吃多餐。

3、少吃高脂食物

平時儘量少食用一些高脂肪的食物,例如炸肉,肥肉,以及含脂肪過多的點心等。多食用一些豆類,以及新鮮的瓜果蔬菜等。平時多食用一些低纖維的食物。

結語:腸道最主要的功能是吸收營養,若是腸道功能受損,那麼意味著我們的身體也會出現營養不良。平時注意上述的一些症狀,若是你有的話,那麼很可能是患上了嚴重腸道疾病併發症。此時建議及時地去醫院檢查。此外,平時注意飲食,大多數的腸道疾病,都是由於平時不注意飲食引起的。

相關焦點

  • 健康|這些兒童常見病早期症狀都是發燒,也可能是嚴重疾病,家長別輕視
    健康|這些兒童常見病早期症狀都是發燒,也可能是嚴重疾病,家長別輕視 2019-08-30 0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很多人存在胃腸不適,醫生提醒:飯後四個症狀出現,儘早做檢查
    很多種疾病都會引起這種症狀,但是大多數人卻因為不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沒有及時到醫院就診就使病情發展到嚴重的程度,甚至有人因此失去了富貴的生命。因此,醫生提醒,飯後四個症狀出現,儘早做檢查。一、飯後頻繁打嗝。
  • 出現什麼樣的症狀需要做腸鏡檢查?
    那出現什麼症狀應該做腸鏡檢查? 做腸鏡檢查該注意什麼?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腸鏡檢查,那些我們應該知道的事。 出現什麼症狀要做腸鏡檢查?
  • 患上敗血症會出現哪些症狀?平時檢查身體,注意有沒有這幾種症狀
    導語:敗血症是血液中一種嚴重感染導致的,有時也稱為血液中毒。這種感染發生在身體其他部位時,細菌感染若是進入血液,它們可能會把毒素和細菌帶到全身,也會導致患病。如果不治療,敗血症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建議必須儘早去醫院進行治療。
  • 哮喘在前期沒有多少症狀,可一旦發作,就會引起很多的併發症
    此時應該使用機械進行通氣,氣道和肺泡峰壓過高,會引起肺泡破裂,嚴重的甚至會引起縱隔氣腫。當哮喘變得嚴重的時候,一般可能是感染或者是用藥不當導致的,很容易引發肺氣腫等,這些症狀均是呼吸衰竭的常見誘因。其有多基因遺傳的特徵,而且遺傳呈現異質化。遺傳因素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如果自己的家人中有哮喘,或者是自己的家族中有哮喘患者,建議儘早地去醫院進行檢查。
  • 出現這5個症狀,或會是肺病來臨,醫生提醒:要儘早去檢查
    其實早在肺癌確診之前,就相應地出現了諸如肺部功能下降等一系列問題,身體反應出來的症狀和表現也說明了這些問題。然而,由於這些信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有問題的人也有得到相應的治療,這就讓肺部出現了癌變。因此,在肺部癌變之前,知道一些癌變的症狀就變得尤為重要。
  • 醫生建議:這些症狀自查一下有沒有
    01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你可能會出現這些症狀,快檢查自己有沒有1、口臭第二,當你出現慢性的胃炎,以及十二指腸潰瘍等,也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多。當你出現胃部反酸的症狀,建議及時地就醫,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若是你本身就患有胃部疾病,就更不要經常食用燒烤了。它能很大程度上誘發胃癌等疾病。2、暴飲暴食胃部的疾病大多是由生活習慣不良導致的,例如我們經常出現暴飲暴食的行為,就會嚴重地傷害到胃部。
  • 肛門指檢到底檢查什麼?建議有三種症狀的人,及時去做個肛門檢查
    其實還有你不知道的,那就是肛門指檢還可以檢查身體出現的這些異常表現。大家肯定還是想要肛門指檢到底有什麼作用?那麼,下面就給大家解釋解釋。其實說出來還有點不好意思,因為這個檢查也是比較讓人尷尬的。做肛門指檢就需要醫生用一根手指伸入患者的肛門當中,這樣做其實也是為了檢查直腸有沒有問題。
  • 肺部疾病不易察覺,醫生:如果出現這2種不適,建議及時檢查肺部
    導語:疾病大多伴隨著常見且明顯的症狀,然而有的疾病卻比較低調,令人防不勝防。比如肺病,當肺部出現異常時,總是出現一些小問題,甚至是悄無聲息地出現。一、肺部疾病不易察覺,醫生:如果出現這2種不適,建議及時檢查肺部1、較長時間的乾咳咳嗽雖然常見,幾乎每天都能見到人咳嗽,喉嚨不舒服、發燒等常見小毛病都伴隨著咳嗽的現象。如果無故乾咳,且持續時間較長,我們就要小心了。
  • 患上此病,很可能會出現這些症狀
    腸道很容易發炎,此外,飲食不當,也會直接導致腸胃受損,除了平時需要注意保護腸道,也要注意哪些因素會引起腸道疾病。例如克羅恩病,就是一種腸道疾病。平時注意多了解。臨床表現以腹痛、腹瀉,發熱、營養不良等腸道症狀為主。若是病情加重,會反覆發作,難以治癒。這種疾病也被稱為局限性結腸炎,和肉芽腫性腸炎。局限性迴腸炎也叫克羅恩病,是一種消化道疾病,沒有特殊治療方法。一般多發病於青年群體。本病最常見的部位是胃腸道。
  • 改善潰瘍性結腸炎,醫生來解說
    潰瘍性結腸炎有兩大好發年齡高峰,最常見好發於20歲左右,第二個高峰在50~60歲左右,性別上男性患者比例會稍多一些。越年輕患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越困難,診斷也較不易,不少患者在發現時已有併發症產生。故若身上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就診。
  • 胃不好的人,可能會有這6種表現,醫生:儘早檢查
    俗話說:現在人胃病十有八九,意思是十個人可能就九個人就患有腸胃不適的症狀,根據調查,我國大概有1以多的胃病患者,很多胃病都是因為我們日常飲食不當引起的,再加上生活作息無規律,導致胃病發病率越來越高。胃不好的人,可能會有這6種表現,醫生:儘早檢查1、臉蒼白在生活中,由於飲食不當或飲食不規範,容易造成胃黏膜損傷,如果長期胃黏膜損傷,會造成營養不良,導致貧血、面色蒼白,導致消化吸收不良。
  • 老人肚子咕嚕響了半月,查出腸癌,醫生:有4種症狀,趁早做腸鏡
    近年來,腸道疾病越發普遍,患上肛腸疾病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很多人,沒有大爺的警惕性,往往身體出現不適,都以為是普通的脹氣或者是腸胃不舒服,一次次忽視,不檢查和治療,導致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很多朋友都比較擔心如果來避免自己患上腸道疾病,什麼時候做腸鏡比較好。
  • 腸道疾病有哪些症狀 這些症狀需注意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如果你的腸道有疾病的話會怎麼樣,究竟,腸道病變有什麼症狀?腸道疾病有哪些?如何預防腸道疾病?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腸道疾病有哪些症狀1、腸道病變時會食慾缺乏可能是腸道的消化吸收或運動異常發生障礙所致。不過引起食慾減退的原因很多,除了胃腸道疾病外,也可因精神因素、藥物反應或其他臟器疾病引起。
  • 平時沒有不適症狀,到醫院一查患上胃癌!醫生:等有症狀就晚了
    平時身體挺好的,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可到醫院一查,怎麼就患上胃癌了呢?最近10天內,在瓦房店三院內鏡科,醫生們連續發現了三起類似案例。不幸中的萬幸是,三名患者均為早期胃癌,治癒概率較大。對此,醫生表示,對於此類疾病,應做到儘早發現、儘早治療,過了40歲就要進行相應檢查。
  • 糖友要重視糖尿病併發症的檢查
    雖然隨著胰島素的廣泛使用,急性併發症的病死率有明顯的下降,但依然會在一些誘因下發生。這些誘因包括胰島素使用中斷或劑量不足,急性嚴重感染,飲食失調,攝入過多糖脂,中風、心梗等應激情況,精神創傷,妊娠分娩,嘔吐、腹瀉等造成脫水,使用利尿劑或水攝入不足。乳酸酸中毒則主要見於休克、心肺功能不全、嚴重貧血、肝腎功能不全、長期或過量服用苯乙雙胍(降糖靈)的患者。
  • 怎麼提早發現糖尿病,有什麼症狀嗎?聽醫生怎麼說
    我是楊醫生,一個專注血壓、血糖、血脂、尿酸管理的普通醫生。門診上來了一個30多歲的年輕女性,問我能不能幫她檢查下眼睛。看著她的眼睛不紅不腫的,心中不免有些疑惑。我問她:「你為什麼要檢查眼睛呢,是有什麼不舒服嗎?」
  • 肝病早期沒症狀?身體若出現3個症狀,儘早去醫院檢查一下
    假如你的肝臟不健康,身體就會給我們帶來警告,了解了這些預警信息,我們就可以發現肝臟的問題並進行治療,在及時改善的情況下,肝臟就會慢慢恢復健康,但如果對此預警信息一無所知,而且一直忽視,則無法立即進行改善,或會錯過疾病的最佳治療時間,肝病來臨前有哪些症狀?如出現下列症狀,請留意。
  • 大便後,別著急衝,若是發現異常,或許是胃癌症狀,儘快做檢查
    才發現自己是患有胃癌,在拿到檢查報告後,李先生非常的驚訝,自己平時也沒什麼症狀,為什麼大便出現異常居然查出來是胃癌呢?當胃裡面剛開始出現癌細胞時,大多數患者都沒有什麼感覺,可能偶爾會出現胃不舒服的現象,也只是把它當成了普通的胃病,覺得自己的胃不好,如果發現自己大便顏色還比較黑,就有可能是出現了胃癌的症狀,要儘快去做檢查。
  • 肝癌初期症狀難以發現,醫生建議:身體出現這4個症狀,儘早檢查
    肝癌晚期患者大部分在1 ~ 3年內因臟器衰竭或併發症而死亡。有的患者從晚期被發現到死亡,只有短短幾個月。因為肝臟的生理功能廣泛,代償能力強。別說沒有症狀,即使有症狀也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由於我國是肝癌的發病大國,因此注意自身身體的變化是預防肝癌非常關鍵的一步。而常年酗酒,有肝癌史的家族,有慢性肝病的人群,近期有下面4個表現的話,你就要注意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