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依
在綜藝節目真人秀《讓生活好看》裡,鄭爽直言:想生3個孩子,最好有一對龍鳳胎,考慮在30歲以前凍卵。
雖然最近她頻頻上熱搜,屢次在節目中情緒崩潰,引發諸多爭議。
談及對未來的打算時,她說的這段話,真是符合爽言爽語的特點,但卻真實符合現代獨立女性價值觀。
其實作為演員的話,身體的消耗是比較大的,而且作息也不是很規律,這樣就很容易使身體的內分泌發生紊亂。特別是對於女人來說,一旦內分泌紊亂,對身體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自己想在30歲以前把卵子凍起來,而不是立馬找人結婚生孩子。
關於鄭爽,許多人都很好奇,一直想知道究竟什麼樣的人,才能與她廝守一生。
因為她過往的表現,很容易被人貼上「戀愛腦」的標籤。因為所有與她談過戀愛的人,幾乎都被批判為渣,所有的過錯全部在對方。
每次分手都非常不好看,撕逼大戰,口水大戰,甚至公開回應的,都有。
這些經歷對她也很有影響,所以當鄭爽坦言雖然自己也喜歡孩子,但目前要先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不是立馬找人結婚生孩子,而是先在30歲之前去凍卵。
對於這段言論,我跟嘉賓們的感覺一樣,大讚一句「規劃很清晰!」
何為「冷凍卵子」?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凍卵?在國內要凍卵容易嗎?今天我們就來順便八卦一下「冷凍卵子」這件事兒吧。
娛樂圈之晚婚怪現象
娛樂圈有個怪現象,平常人20多歲結婚成家好像是應當的事情。但是對於明星來說,並不是這樣子的。他們三四十歲結婚是正常,五十歲脫單也正常。
這種怪象大概只有三種原因:
其一是為了維持自己在粉絲心中的美好形象,避免引起罵戰其二是為了自己的事業。只有能將自己的事業做得足夠好,才能讓更多的粉絲深刻的記住其三,是因為真的還沒有遇到對的人。普通人尚且不願意將就的去選擇一段婚姻,更何況是聚光燈下閃亮的大明星呢?生育是每個女人必須面對的難題,對女明星們尤其如此。
趙麗穎和唐嫣等小花們,一生完孩子就趕快復工拍戲;而昆凌,剖腹產生完第二胎的第六天,就坐在輪椅去試戲,真的是太拼了。
姚晨在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式上,坦言中年女演員的困境。
在33歲時,她接了幾個好劇本,準備雄心勃勃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發現自己懷孕了,這讓她不得不停下腳步,回歸家庭。
當第一個孩子長到三歲,姚晨準備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時,她又懷了第二個孩子。孩子的出生讓姚晨無暇顧及她的表演事業,而懷孕這個過程也讓姚晨的身材走了形。
等她再出來的時候,發現時代變了。演員拼的是流量而非演技了,自己因為年齡問題面臨無戲可接的困境了。
而我們所知道的「大齡剩女」吳昕,她也曾在綜藝節目中透露,自己不想早早結婚的原因是:生孩子會讓她離開快本,淡出觀眾的視線,事業會走入低谷期。
所以,生娃對於一個女演員來說真的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
她們不但幾乎整個孕期都會消失在觀眾的視線裡,沒有曝光度,錯過好的劇本,身材也有可能會一定程度的走形。
不是女明星想拼,而是不得不拼。
而如果對於一些情路不算順利,單身多年的女明星們,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法子呢?
「凍卵」一詞,而今並不新鮮
臺灣的知名藝人張本渝,是強烈支持「冷凍卵子」的人。
她在37歲凍了15顆卵,並將過程拍成紀錄片《卵實力》。該片已經在2013年第二十屆臺灣國際女性影展首映。
但,她並不是把凍卵這個理念普及起來的人。
暫時不考慮結婚,並且早在2013年,自己39歲時,就在美國冰凍了自己的9顆卵子。
這是在2015年,41歲的徐靜蕾在接受《vista看天下》的封面專訪時說的。
她是國內首個在公開採訪中提出「凍卵」這一理念的女明星。這個先鋒言論和做法,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
作為曾經的「雙冰四旦」中的一員,對個人私事一向諱莫如深,對宣傳之事佛系的她,當年卻願意利用主流媒體,跟大家分享自己凍卵的全過程,按她的說法是,希望給所有女性做參考。
冷凍起自己的卵子,就像找到了「世界上唯一的後悔藥」
也是因為她,凍卵這個詞,不再讓許多人避之不談,甚至多數女明星表示,會考慮。
2018年李冰冰在接受《非常道》的採訪時表示,43年依然單身的她,曾與徐靜蕾在美國就討論過凍卵這個事兒。
主持人李艾也說自己也有可能效仿。
後來,連林志玲、舒淇、葉璇、田馥甄等未婚女星都曾經說過,有考慮凍卵,給自己找後路。
凍卵與代孕、試管嬰兒等詞緊密關聯,雖然在國外已經非常時興,但國內畢竟還是少。
只不過,歸功於娛樂圈明星們的普及,現如今的社會公眾,顯然已經接受了這個理念。
關於「冷凍卵子」,不可不知的事
網絡時代,「冷凍卵子」並不是今天才提及的話題,然而,卻是值得所有女性同胞關注的。
先來說一個舊聞。
去年12月23日上午,「國內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在北京開庭。
當事人徐棗棗是一名31歲的單身女性。也是她,通過自己綿薄之力,想為國內的女性同胞多爭取一些權益。
徐棗棗本人
事情起因是,徐棗棗跟我們普羅大眾一樣,通過一些綜藝節目,從各路明星的採訪中,聽說了「凍卵」這個詞。
30歲單身的她,眼看脫單結婚沒那麼快,也想去嘗試一下。
於是,在2018年末,她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諮詢凍卵事宜。
經過檢查,醫生確認她的身體狀況符合凍卵要求。只不過也告訴她一個不幸的消息:根據國家規定,醫院無法為她提供凍卵服務。
一氣之下,她就將醫院告上法庭。
去年她曾先後兩次上訴,均未能成功立案。
被拒絕後,她給63位人大代表寫信反映情況,希望能夠推動政策改變。
直到她最後以「侵犯人格權」為由才立案,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一片譁然,各路媒體爭相報導。
甚至有記者直接問她,「你有沒有想過,推動政策改變所需的時間和金錢,可能會比你籌集資金去國外完成凍卵更難?」
也是因為她,我才知道,原來我們以為很簡單的「凍卵」,在國內並不被允許。
何為凍卵?
又稱雪藏卵子,即取母體健康時的卵子冷凍,阻止卵子隨人體衰老,待想生育時取出冷凍的卵子使用即可。
不過,目前冷凍卵子的技術本身並不成熟。即使可以冷凍、復甦、形成受精卵,胚胎,但胚胎真正長成可以生存的健康卵子機率較低,安全性也無法評估。
所以,有生殖專家稱,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受孕率會越來越低。其中,44歲以上受孕率很低,25歲-35歲的女性成功率最高。
這樣看來,即便想凍卵,還是得趁早。
年輕的時候不想生,怕想生的時候又不能生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性會考慮凍卵?
也許徐靜蕾的那段話,依然可以很好地解答這個問題。
「目前沒有人比我更堅定地不想要孩子,可是人的想法是一直在變的。任何事情你都後悔不了,但這個(冷凍卵子)是你提前可以準備好的。」
女人,最怕的就是「年輕的時候不想生,想生的時候又不能生」。
為什麼年輕時不想生?無非就是兩個原因,一是情路不順,受過情傷,不想再談;二是為了職業發展,想要推遲生育。
2006年TVB有部電視劇《女人唔易做》,鄧萃雯飾演劇中的一名女高管海翹。
它講的是海翹因為自己對愛情失望,決定不婚,但卻想找個合適的男人借種,以實現自己當媽媽想法,在借種的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借種這個說法,在當時還算非常前衛。這部劇之所以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當時還年輕,不能理解,怎麼會有人想要孩子,卻不想要給baby一個名正言順的爸爸呢?
直到後來自己結婚生子了才明白,生娃前後的生活,簡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婚姻的真實面目才剛剛顯現出來。
孩子出生後,女性對家庭的投入越來越多;而男性基本變化不大,他們該吃吃,該喝喝,該社交社交,該奮鬥奮鬥。
更別提「喪偶式育兒」和「父愛孤兒」等特殊現象了。
男人在子女撫養問題上的普遍缺位,使得許多女性心生絕望;而婆媳矛盾和代際撫養的衝突等問題,更是讓人望而卻步。
這也難怪有人只想要個孩子,而不想要背後這,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家庭關係。
婚姻就是座圍城,外面的人想衝進來,裡面的人卻想要衝出去。
當年「冷凍卵子」的理念尚未普及,否則這部劇裡,可能不止有借種這一說,可能還會有代孕。
女人畢竟還是有最佳的生育年齡,一旦錯過,再想要時,恐怕很難。
性感女神鍾麗緹,也許是最知道這句話含義的吧。
為了給小自己12歲的張倫碩生第四胎,48歲的她,增肥,打促排卵針,發胖不顧體型,卻一直未能如願;
她還在綜藝節目裡對婆婆表白,自己想做滿分兒媳,現在只有9分,因為還沒給她生個孫子。
結語
徐靜蕾的身體力行和大膽發聲,為女性提供了一個更加自由的幸福模板:想明白,活通透,把選擇權儘量留給自己。」
科技在進步,不斷給予女性更多的選擇機會,也為她們的人生打開另一扇窗戶。
我不是女權主義論者,也不是一味地從性別平等的角度,來倡導女性應該去爭取同樣的發展權利,只是從每個個體的人生發展角度來看。
這個時代的女性有機會去追求自己的生活,那麼就去追求吧!
我是紫依,歡迎關注我,一起分享深度劇評和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