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選科制」,英語學科將從必選降為選修,這樣改革你支持嗎

2020-12-14 指尖教育帝國

高考改革,如果真的有打算把英語學科降為副科,從「必選科目」降為「可選科目」的話,相信一定可以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原因在於:

一、學習英語勞民傷財,卻效果不佳。

最早的補課市場源自英語,因為孩子們學不會,小學每周兩節課的英語,無法讓學生們掌握要學的字母和單詞,為了減少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成績,家長們不得不將孩子送進英語補習班。

大多數孩子從三年級起,每周兩節課的英語補習,一個月下來補習從400-800不等,絕大多數孩子要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一直補習到初中。對工薪階層的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家庭負擔。

而學生花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一般是其它科目學習的兩倍,一半時間用於寫和練,一半時間用於聽和背,非大量重複才得成績穩步提高。

但是,離開了語言環境的影響和薰陶,我們即使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學英語,即使是過了四六級,英語口語能力還是很差,看英語原著或者英語電影,依然一頭霧水,更別說和英國人交流了,另外大多數大學畢業的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後,基本用不到英語,幾年後,大多又還給了老師。

而我們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以及金錢卻這樣白白的浪費,精英層的畢業生或出國留學或進入外企,甚至駐外工作,但那畢竟是鳳毛麟角,不具有說服力。

二、學習英語讓男生更吃虧,造成大部分男生在中考、高考中失去優勢,錯失了向科技高峰攀登的機會。

女生在學習人文學科方面比男生要有優勢,英語作為語言類人文學科,女生學起來更輕鬆一些,而男生的動手能力更強,讓他們靜下心來一遍遍地背誦英語單詞和句子,顯然更有難度。

多年來,英語的地位和語文、數學並駕齊驅,中學期間,物理、化學卻降為副科,高中時期,物理、化學則成為選修課,這讓擅長學理化的男生,相比擅長學習語文、英語的女生在競爭力上更吃虧一些,很多邏輯推理能力和動手能力強的男生,在初中就敗下陣來,這對造就理科人才來說是沒有優勢的。

三、考研,英語之難,讓很多有能力、有創造力的學生失去了再鑽研、再創造的能力。

每一個考研的學生,都有親身體驗,英語學習佔據了他們大部分準備時間,同時也擠佔了他們深入專業領域搞科研創造的時間,小徐老師真的不明白,學習好英語就真的可以代表有能力在專業領域拔得頭籌嗎?

我們建國時期的一些大師,比如錢學森、袁降平,他們的基礎教育期間並沒有花那麼多力氣學過英語,但他們的科學研究成果,卻舉世矚目,難道不能說明點什麼嗎?

四、英語是交流性的工具,是在具體語言環境中才能得以很好的掌握和運用,並且英語工具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專門的軟體或者專業的英語翻譯人才來傳遞,而我們多年來卻將它作為必修的能力,成為令很多學生筋疲力盡的惡夢,實在是一種失衡的教育。

結論:

如果在小學和初中將英語作為必修課,打好基礎,到了高中將英語作為選修課,那麼會讓全民不得不花大力氣學英語的熱情消減一些,讓有其它興趣愛好和特長的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力氣來學習別的科目,這不得不說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也是學生的福音。畢竟建設科技強國,靠的是數學和物理,靠的是自主研發,弘揚傳統文化,諦造精神強國,靠的是語文,而學習英語用處並不大。

但是,小徐老師也必須聲明一點,高考改革並沒有將英語降為副科性選修課的打算,無論是「3+3模式」還是今年的「3+1+2」新高考模式,英語都穩穩的佔據著它必選的地位,而且難度也絲毫沒有降低。為了大學名校夢,為了考研,甚至評職稱,英語目前的地位不可撼動,因此,同學們也別抱僥倖心理,還是好好的該學英語學英語,該聽聽力聽聽力,該花錢上補習班上補習班吧!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改革:如英語降選修,物理升主科,是否更有利國強民強?
    前幾天,關於英語科目是否應該取消或者降為選科,一度引起了眾多網友熱議!眾多網友表示,英語的確耽誤了一批人,讓80%的人陪讀20%的人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有多少學子因為英語這一個科目,總體成績就下了大滑坡。只因為英語一科不好,就耽誤了中國人才的選拔,這真的值得嗎?
  • 高一選科||新高考選科建議,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
    因此,專家提出在選考學科中,將物理、歷史作為必選科目,學生必須至少選擇其中一門報考,這等於給偏文、偏理的考生一個選擇的自由。同時,對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計120分,採用原始分計分。「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1」,指物理、歷史兩門限選修科目;「2」,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科目中任選2門。
  • 新高考如何選科?樂學高考特邀張雪峰傳授選科秘笈!
    假期和夏天在八月的晚上漸漸消失,距離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不少學生一到晚上就會坐立不安,「作業寫完了嗎?」「軍訓準備好了嗎?」等直擊心靈的問題,久久縈繞在耳邊。網友們將八月底即將面臨開學的狀態戲稱為「八月黑夜恐懼症」。而對新高一、新高二的學生來說,或許讓人煩惱的還不止這些。隨著全國各地的高考改革陸續啟動,「3+3」的全新選科模式,讓許多學生喜大普奔。
  • 新高考2021及高考選科組合分析!哪些學科將由「冷」轉「熱」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科目的選擇,在「3+2+1」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組合共有12種。為幫大家解決選科難題,對12種各組合的優劣勢及各學科對應專業做以下分析,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
  • 新高考改革如何選科?這篇文章不看會耽誤你的一生
    假期和夏天在八月的晚上漸漸消失,距離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不少學生一到晚上就會坐立不安,「作業寫完了嗎?」「軍訓準備好了嗎?」等直擊心靈的問題,久久縈繞在耳邊。網友們將八月底即將面臨開學的狀態戲稱為「八月黑夜恐懼症」。而對新高一、新高二的學生來說,或許讓人煩惱的還不止這些。隨著全國各地的高考改革陸續啟動,「3+3」的全新選科模式,讓許多學生喜大普奔。
  • 高考改革,「3+2模式」為何保留「英語」為必選學科?答案很現實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網上就出現這樣一個聲音,那就是未來幾年中國將會取消英語這一科目的學習與考核,並且受到了很多家長和考生的一個追捧,當然也有很多的考生家長對此持一個反對和質疑的一個態度,那麼在未來幾年內中國教育是否會取消英語這一科目呢?那麼從當前的情況來看的話中國教育短期內是不會取消英語這一科目的,主要有以下幾點重要的原因。
  • 新高考改革之選科專題三:影響選科的因素分析
    新高考改革之選科專題三:影響選科的因素分析上一篇文章《新高考改革之選科專題二:選科原則》中提到,選科的建議是:了解自己的性格和氣質特點——初步的職業規劃——尊重自己的興趣——結合學習能力——選擇專業的大概範圍——最後的選科。
  • 7省新高考選科統計出爐!學科難度係數爆冷
    高一上學期即將結束,很多家長希望小德能夠多分享一些選科方面的數據和內容指導。本文,小德梳理了新高考省份選科數據對選科中的方法及問題,後期將對各省份新高考選科數據進行詳細解讀,大家可持續保持關注。  多年以來,中國實行的高考政策普遍是3+X模式,即3大學科:數學、英語、語文,X則指的是理科或者文科。
  • 張志勇:從「高校選科」與「高中選課」 看新高考的價值取向
    但是,從來沒有哪一次改革像這次改革一樣,能夠讓高中和高校聯動起來。這一切都源於這次高考綜合改革關於「高校選科」和「高中選課」制度的設計,在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間架起了橋梁,打通了高中和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一、「高校選科」:還高校招生自主權這次高考綜合改革要求:探索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
  • 新高考選科建議,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
    因此,專家提出在選考學科中,將物理、歷史作為必選科目,學生必須至少選擇其中一門報考,這等於給偏文、偏理的考生一個選擇的自由。同時,對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計120分,採用原始分計分。「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1」,指物理、歷史兩門限選修科目;「2」,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科目中任選2門。
  • 2021年江蘇新高考選科組合出來了,地理成「主選」,這樣選很現實
    2021年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一年,在這一年中又有8個省份實施新高考模式。學生需要遵循「3+2+1」的選科模式,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而在這8個省份中,江蘇省的改革是最引人關注的,也是最為明顯的。在實施新高考模式後,江蘇省的的高考總分由480分改為750分。在「3+2+1」的選科模式下,不少學生都會覺得有點迷茫,畢竟之前從來沒有這麼選過。大家一方面覺得選擇科目自由了,另一方面也要面臨全新的挑戰。
  • 張志勇:從「高校選科」「高中選課」 看新高考價值取向
    這一切都源於這次高考綜合改革關於「高校選科」和「高中選課」制度的設計,在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間架起了橋梁,打通了高中和高校人才培養體系。  一、「高校選科」:還高校招生自主權  這次高考綜合改革要求:探索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
  • 新高考改革方案出現重大變化!物理/歷史成必選!
    ,今天小吳在這裡給大家匯總了全國各省市新高考信息:新高考改革從2014年上海、浙江開始試點,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個省市於2017年啟動,今年暑假過後,廣東、福建、湖南、湖北、重慶、江蘇、河北、遼寧等省市也將陸續加入改革。
  • 江蘇新高考大數據|揭秘江蘇新高考改革下學生的選科趨勢
    江蘇2021年單科選擇分析 第三批實施新高考改革省份包括江蘇、廣東、重慶等8個省市,各省省情不同,各科選考有較大差異。從江蘇省來看,選科很特殊:最受歡迎的科目是地理,最不受歡迎的科目是化學。 隨著江蘇教育廳「」高中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的公布,以及相關政策保障措施,江蘇不正常的選科情況將得到扭轉。再選科目保障機制,政治、地理、化學、生物這4門再選科目25%的託底機制將為考生真正按照個人興趣選科成為可能。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如何選科最好?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
    高中英語提分必備: 短語、單詞、高頻詞、作文,聽力,你想要的資料這裡都有,領取點擊:資料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科目的選擇,在「3+
  • 選科必讀:新高考等級賦分制,選科人數越多,對考生越好麼?
    2017年,山東、海南、北京、天津四省市第二批啟動新高考改革,2020年四省市新高考落地;2018年,河北、廣東、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重慶等8省市第三批啟動新高考改革,2021年,8省市新高考將落地實施。
  • 江蘇新高考,怎麼選科?
    「院校專業組」是志願填報與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與現行的按「院校+專業(類)」填報志願和錄取不同,新高考改革方案是按「院校專業組+專業(類)」進行志願填報和錄取。高校依據統一高考成績以及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階段綜合素質評價,以「院校專業組」為一個招生單位,按專業(類)進行錄取。
  • 湖南新高考改革即將實施,AI選科系統助力高考選科
    新湖南客戶端6月20日訊(記者 張璐)湖南新高考改革將從2018年高一新生開始實施,2021年高考將按新高考制度錄取新生。新高考模式下,學生與家長如何科學選科?學生如何找到自己真正的學科興趣,提前為大學專業選擇做好規劃?現在流行的AI 選科系統是什麼?能否助力學生科學選科?
  • 高考英語降為選修還是取消?80%家長支持前者!教育部官方回應來了
    為什麼一定要學英語?一度英語這個科目是很多孩子高考路上的「噩夢」!之前網上有個關於「是否贊同取消英語,改為選修」的投票,結果顯示有近80%左右的贊同票,由此可見,中國大多數學生家長更偏向於「取消高考英語,改必修為選修」。
  • 江蘇新高考改革下的賦分制 託底政策選化學的優勢
    明年將是江蘇高考綜合改革政策落地第一年,現在準高三的學生們將迎來高考改革後第一次高考。江蘇實行3+1+2的選科政策,語數外用全國卷必考;物理和歷史二選一,不賦分直接呈現;政治、生物、地理、化學四門課程自由選擇兩門,高考成績賦分後計入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