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年間一樁舊案,警示世人:切莫跟陌生人同宿

2020-12-02 大獅

古今有奇案,明清有奇談,欲曉其中事,需聽「大獅」言。

清朝文人孫靜庵著有幾本文言小集,講了幾個發生在同治光緒兩朝的案件,其中有一樁發生在光緒年間的命案倒也值得玩味,您各位若有興趣,且聽我娓娓道來。


話說清光緒元年,直隸河西務(今屬天津管轄,清朝歸河北管轄),有小販兩人,一人名叫李三多,一人名叫吳大衢,兩人依靠販賣估衣(舊衣物皮草)為生,常年往返於京津兩地,收入不俗,儘管兩人不是富戶,也算得小康人家。

這年六月,他兩人從天津估衣街販賣估衣後返鄉。這一趟買賣獲利不小,兩人本想僱車回家,但路途太遠,一是沒人願意去,二是要價太高,偏巧水路也因為修河堤而暫停行船,於是兩人決定步行回家。


行至楊村時,遇到一個挑擔賣荷花小販,相互攀談,居然是同鄉,於是三人搭夥同行。行至入夜,在一家沿街客店留宿。三人在西偏房住下後,又先後來了一個賣砂鍋的小販和一個算命盲先生,兩人搭夥住在東偏房。

約摸四更天,睡意正酣之時,盲先生忽聽西偏房有廝打之聲,廝打聲中似乎還有刀斧砍剁之聲,刀斧砍剁聲中又夾雜呻吟聲,過了一會兒便沒了動靜。


盲先生覺著事情不妙,於是悄悄將賣砂鍋的小販喊醒,告知自己聽到的經過,賣砂鍋的小販也認為應該過去看看,萬一有人受傷,也好及時相助。但相互之間不熟悉,冒失進屋只恐不妥。

兩人一番合計,盲先生讓賣砂鍋的小販摔碎一個砂鍋,接著兩人假裝爭執。兩人從屋裡吵到屋外,把夜宿店中的人都吵醒了,店主人披著衣服匆匆出來詢問究竟怎麼回事?

砂鍋小販說盲先生沒有眼珠子,踢碎了他的砂鍋卻不承認。盲先生卻說自己辛辛苦苦給人算命賺來的兩千銅錢憑空不見了,一定是砂鍋小販偷走了。


砂鍋小販說自己沒有偷,要是不信,就搜查,不但他一人要搜查,所有住店的都要搜查。住店的客人為證明自己清白,都說可以搜查,但唯獨西偏房中沒人出來。於是全都湧到西廂房門前,要求裡面的人也出來讓店主人搜查,以證明清白。

屋門打開後,出來三個人,三人神色慌張,紛紛揚言自己沒有出屋,絕沒有偷盜之嫌,說什麼也不允許進屋搜查。

店主人眼尖,發現此三人當中,除了那個賣花人上半夜見過一面之外,另外兩個人似乎變了模樣。不免認為事有蹊蹺,於是不肯依繞,非要進屋搜查不可。


其餘客人也都應和店主人,不由分說,強行進屋,結果發現地上有血,又見裝著荷花的兩個大筐中有許多油紙包,打開油紙包,居然是肢解的屍塊。

那三人見事情敗露,想要逃竄,結果被住店的客人合力將三人擒獲,捆了個結結實實,胖揍一頓後,又喊來地保。

地保對三人審問之後,才知道賣花人並非善類,而是個借賣花為幌子,趁機拍花子拐小孩的惡徒。他在路上遇到販賣估衣返鄉的李三多與吳大衢,見兩人腰包鼓鼓,認定兩人身上帶著不要銀子,於是假裝近乎,藉故攀談,騙取兩人的信任後,一起找店子住下。


入夜,一直遠遠跟隨著的兩個同夥悄悄進屋,用隨身攜帶的刀斧對李三多和吳大衢亂砍亂剁,將兩人殺害並肢解後,用油紙包裹著放入大筐中,正想逃走之時,卻聽到爭執聲,三個惡徒緊閉屋門,只等外面消停之後再逃走,結果不但沒能逃走,反被人堵在了屋裡,東窗事發,惡有惡報,三人最後落了個出紅差砍腦袋的下場。

此事倒也有些警示意義,切莫與不熟悉的人為伍,更不可在不知道對方底細的情況下跟其親近,李、吳兩人就是因為大意,而錯信惡徒之言,最終落了個慘死下場。好在天網恢恢,害他二人性命者被擒,但即便如此,他二人也已經葬送了大好性命,實在令人一聲嘆息。

相關焦點

  • 清光緒年間一樁離奇怪案,真相大白後,世人不禁咋舌女子之歹毒
    清代光緒年間,吳熾昌在其文言著作《續客窗閒話》之中講述這麼一樁奇案,看罷之後,令人咋舌。話說廣東梅縣有個後生名叫陳子庚,到了年齡之後,與同村餘家女兒餘嬌紅訂婚。餘嬌紅二八好年華,有傾國傾城之貌,十裡八鄉是出了名的美人。
  • 賈芹拐賣巧姐,引出一樁舊案
    賈芹應該懂得感恩才是,應該像劉姥姥那樣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可這個賈芹不會,因為拐賣巧姐,引出了一樁舊案。尤其是這件事引出的一樁舊案,更是讓賈芹對賈璉產生了仇恨。在賈芹看來,開除他的人就是賈璉,賈璉斷了他的活路,他也不會顧念舊情和恩情去照顧年幼的巧姐,參與拐賣也就不奇怪了。
  • 道光年間一樁奇案,世人不禁感嘆:好一個歹毒的嫂嫂
    清末文人雷瑨所著文言合集《清人說薈》中記載一案,頗為離奇,權且將其譯成白話文,以供諸公消遣。清道光丙午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846年。某日清晨,宛平縣衙有人擊鼓,太爺隨之升堂,一夥鄉民簇擁一對男女湧入公堂。無幹人等退外旁聽,只留那對男女跪在公堂之上。
  • 湖北孝昌發現清代光緒年間石板橋 保存完好
    湖北孝昌發現清代光緒年間石板橋,保存完好 宋俊初 攝中新網孝感5月7日電 (宋俊初)湖北孝昌縣周巷鎮近日發現一座至今保存完好、橋面平整的清代古石板橋。據碑文記載,該橋建於清光緒34年。是迄今為止,在孝昌境內發現保存最完好的古石板橋之一。
  • 迷你《四書》比身份證還小 為光緒年間石印本(圖)
    據初步判定,該書為光緒年間的石印本,距今已有百餘年。  百年前微型書字字清晰  這套書配有用硬紙板和深藍色粗布做成的保護匣,匣的正面左上角粘貼有紅色紙條,上書簡化的書名——「四書增註解」。匣內裝有線裝書兩冊,其邊長僅為6.5釐米,寬4.5釐米,厚2釐米(一本厚0.9釐米,一本厚1.1釐米)(見圖)。
  • 修水發現光緒年間"大夫第"牌匾
    根據傅氏宗譜中所查內容和修水縣誌所述,「大夫第」主人是清朝光緒年間的一位舉人,名叫傅康衢,考名運亨,字魁士,一號堯農。稟增生應光緒五年己卯(1879)本省鄉試中第五名舉人;光緒十五年己丑(1889)科會試大挑二等以教職用。光緒甲辰年(1904)擔任知縣,丙午(1906)職分湖南補用委省河釐局總查七城鰲金差。
  • 以清光緒年間一位「資深知縣」為例:沒靠山升官有多難
    光緒四年(1878)二月十二日,在山西巡撫任上的曾國荃奉上諭,朝廷令其去核查一個案子。有人參劾已經被免職的前潞安府(今長治市)知府高振宛勒逼鐵商納稅(潞安、澤州二府自古為冶鐵之鄉),中飽私囊,放縱兒子與門丁納賄,兒子娶當地焦姓女子為妾等不法情事。這些事發生在前一年即光緒三年間。這高振宛何許人也?
  • 光緒年間的全家福
    □韋欽國  前段時間查閱史料時,偶然間發現了一張宏濟堂創始人樂鏡宇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拍攝的全家福,殊為難得。  照片上有六人,分前後兩排。
  • 晉江一男子收藏百多張閩南「眠床」 最古老的是清光緒年間的
    他收藏著100多張眠床 最古老的是清光緒年間的  晉江市羅山街道蘇前社區陳迎春的家,在鄰居眼中非常不一樣。  「我現在收到的最早的一張床,應該是清光緒年間的了,而且保存還算是比較完好,沒有太嚴重的磨損。」一說起他的「眠床」,陳先生的話匣子就收不住了,「這張是我從深滬收的。」「那張是我從石獅收的。」「總的來說我們閩南的『眠床』,工藝較好的是在石獅、深滬、陳埭、青陽、泉州、永春、惠安這些地方,這可能和當年木工的整體水平有關係。」
  • 光緒年間建校!厚街這三所小學竟是「百年學府」!
    河田小學113年歷史開竹溪男女同校之先河河田小學創辦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創始人是方家莊鄉紳方子峻,校址在建於明代建文年間(1399-1402年)的河田鄉方氏宗祠,時稱「私立河陽高等小學校」,內附設「私立河陽國民學校」。
  • 從康熙雍正到鹹豐光緒,200年間狀元書法
    鹹豐十年(1860年):鍾駿聲(浙江杭州府仁和縣人) 同治年間同治十三年(1874年):陸潤庠(1841年-1915年,江蘇蘇州府元和縣人) 光緒年間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王壽彭(山東濰縣人)光緒三十一年(1904年):劉春霖(直隸肅寧人)點擊下方圖片,進入商品詳情頁商務洽談微信:83293955
  • 中國黃河上的首座鐵橋,始建於光緒年間,卻是由德國人建設的
    被稱為黃河第一橋、真正意義上的黃河第一橋的黃河鐵橋,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來到蘭州,一定要過黃河鐵橋,這座橋依然在濱河路中間連接著黃河兩岸。這裡禁止車輛通行,只有行人可以通過。這樣,遊客可以在鐵橋上更好地領略黃河風光。黃河鐵橋的前身名為黃河浮橋,始建於明洪武五年,位於蘭州城西,後改為鎮原橋。
  • 廣州鼎泰文化:清光緒 王東石制徐三庚銘玉成窯邊鼓壺
    清光緒 王東石制徐三庚銘玉成窯邊鼓壺參考價: RMB 2,800,000-3,000,000成交價: RMB 4,025,000年代: 清光緒創作年代: 清光緒著錄: 出版:1.《宜興紫砂卷一荊溪古器》第50頁,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3年4月。 <br>2.《I-HSING WARE》第48頁,圖24,CHINA INSTITVTE IN AMERICA出版,1977年。
  • 古樸典雅 意境清新——清光緒時期的精美瓷器
    清光緒 黃地粉彩花卉紋捧盒清光緒 粉彩雲蝠紋賞瓶清前期,賞瓶多以青花為主,通常繪纏枝蓮紋,取其「清廉」之意;後期,品種豐富起來,又出現粉彩、單色釉及色地描金品種。清光緒 茶葉末釉荸薺瓶清光緒 「大雅齋」款粉彩花鳥紋花盆
  • 清宮最後的疑案:光緒到底是怎麼死的?
    他在這本光緒帝的傳記中相對隱晦地指出,光緒之死潛藏著一個巨大的弒君陰謀。光緒帝死前11天,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的生日,光緒帝率領百官前去賀壽。惲毓鼎跟在隊列裡,進門前,看見光緒扶著太監的肩膀做疏鬆筋骨的動作,估計是擔心等下給慈禧太后跪拜時爬不起來。但太后不願與皇帝見面,命太監傳懿旨:「皇帝臥病在床,免率百官行禮,取消賀拜儀式。」
  • 光緒皇帝學英語,讓許多人痛心疾首 | 短史記
    一個可供揣測的原因是:這些使節們或許知道光緒的口語非常糟糕,皇帝破天荒地用英文做公開演講,必然會變成一樁大新聞;如此,皇帝糟糕的口語,就會變成大新聞裡最被人津津樂道的焦點。使節們無意捲入這種必然會傷害皇帝顏面的事件。那時節,中國並無現成可用的初級英文教材。
  • 光緒年間的各類教科書,你一定沒見過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地理教科書(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歷史教科書(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歷史教科書(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修身教科書(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國文教科書(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
  • 屹立光緒年間興建四座城門 見證臺北市發展史
    清光緒初年興建的臺北府城,就在臺北大稻埕與艋舺兩地間,面積1.4平方公裡。臺灣建省後,臺灣巡撫衙門、臺灣布政使司衙門均設於此地。臺北城存在僅約30年,日治時間臺北城遭拆除,1904年底城牆與西門均不見,只剩下四座城門——東門、南門、小南門和北門,當中僅北門保持當年建城原貌。
  • 組圖:煙臺萊陽這個村,有座建於光緒年間的賈氏宗祠
    大店村這座祠堂修建於光緒九年(1883年),當時外地分支應該都有所參與。聽村裡老人說,清末民初的時候,河北賈姓還時常派人到大店宗祠祭祀。這座建於光緒年間的古祠堂,如今也已經成為村莊記憶的一個重要承載者。
  • 光緒年間瘋子大鬧金鑾殿,真瘋還是假瘋,幕後主使任誰也猜不到!
    光緒年間瘋子大鬧金鑾殿真相如何?紫禁城在明、清兩朝是皇宮禁地。清制,由八旗的滿洲、蒙古兵挑選精銳,別組為「護軍營」。「護軍營」官兵多達1.5萬人,上三旗官兵守護紫禁城內,下五旗官兵守護紫禁城外,負責稽查所有進出宮廷人員。戒備之森嚴,真猶如鐵桶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