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澤強:男,漢族,1990年2月出生,會寧楊崖集鎮人,2007年6月畢業於會寧二中,以711高分榮膺甘肅省高考理科狀元,保送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工程力學與航天航空力學專業,是會寧縣第一位清華大學保送生,2011年畢業後保送至本系碩博連讀,主要從事信號處理理論與算法、雷達信號處理等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外會議、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並參與若干工程項目研發。2017年獲工學博士學位。目前就職於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某研究所。
王銀邦:男,漢族,1956年8月生,會寧縣漢家岔鎮人,博士,教授。1975年考入蘭州大學數力系力學專業,1978年9月至1981年12月在蘭州大學數力系攻讀固體力學專業研究生, 1982年1月至1985年7月攻讀蘭州大學數力系固體力學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是甘肅首個自主培養的工學博士、力學專家。1982年起在蘭州大學工作,1999年5月任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2002年3月調中國海洋大學工程學院土木系工作。從事海洋工程結構動力分析與斷裂機理研究、計算固體力學研究,主持和參加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項目及橫向課題的研究工作,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7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3篇、EI收錄論文14篇,4個結果被國外權威《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HANDBOOK》收錄。在斷裂力學和計算固體力學領域,導出了二維和三維裂紋問題的新邊界積分方程,建立了特殊問題邊界積分方程的解析法和一般問題的邊界元數值計算方法。研究二維彈性力學中孔洞和曲線裂紋相互影響問題的邊界元法,系統導出了曲線裂紋問題的新邊界積分公式,建立了特殊問題邊界積分方程的解析法和一般問題的邊界元數值計算方法。研究裂紋和夾雜平面彈性問題的邊界元法,系統建立了彈性夾雜和裂紋相互幹擾問題的新邊界元法。
張敬仁:男,漢族,1962年8月出生,會寧縣柴家門鎮人。博士後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醫學院行政副院長。1980年7月畢業於會寧一中第一屆招生的重點班,考入甘肅農業大學獸醫系學習。1987年取得中國獸藥監察所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專業碩士學位,隨後分配到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擔任助教和講師。1991年赴美國攻讀博士學位,1997年畢業於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醫學中心,獲得微生物學與分子遺傳學博士學位。1998至2000年在美國聖祖德兒童醫學研究所傳染病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後受聘於美國奧爾巴尼醫學院任助理教授和副教授。200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外青年合作基金(傑出青年基金B類), 並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聘為客座教授。2010年7月回國任清華大學醫學院長聘教授,負責外事的院長助理,同時負責組建清華大學傳染病學科與研究團隊,2016年起任醫學院行政副院長。
武曉峰:男,漢族,1967年10月出生,會寧縣韓家集鎮人,博士研究生,清華大學教授。1985年河畔中學(現三中)畢業後考入清華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曾被評為清華大學三好學生、優秀博士畢業生。現任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和地下水環境問題研究。曾獲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全國三好學生、清華大學優秀青年教師、北京市第十屆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北京市教育工會教育先鋒管理育人標兵等稱號。
趙有健:男,1969年1月出生,會寧縣郭城驛鎮人,博士後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6年7月從河畔中學(現會寧三中)畢業後考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學習,畢業後,先後攻讀計算機碩士、博士、博士後。現為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在清華大學任職以來一直從事計算機網絡領域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重點和重大項目、國家發改委等多項國家項目。
姜漢斌:男,漢族,1946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會寧縣河畔鎮人,研究生學歷,教授,博士生導師,少將軍銜,現任中國政治學會顧問,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1965年從會寧一中畢業,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是會寧縣解放後較早考入北京的大學生之一,大學畢業後留校工作。1972年調定西地區毛澤東思想學習班(地委黨校)政教科從事教學工作,1973年任地委黨校政教科副科長。1979年考取中國社科院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研究所研究生,師從于光遠、王惠得教授,成為會寧縣「文革」後第一位碩士研究生,當年在定西地區乃至省內被傳為佳話。1982年作為該所第一屆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留中科院研究生院從事教學工作。1983年調解放軍政治學院社科教研室工作。1985年起在國防大學從事高中級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他從事政治理論教研近40年,是全軍、全國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研究方面的頂尖專家之一。由於教學科研精益求精、銳意創新,被國防大學評選為「特優等級」教員。獲全軍教書育人銀獎、全軍和國防大學教學科研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十多項。先後主持完成了6項國家課題。由姜漢斌主編並主筆的《國防政治學》一書,是我國第一部國防政治學專著,具有奠基意義,獲「中國政治學研究30年優秀成果」獎。先後出版的主要著作和主編的主要著作有《沉思:在歷史的交匯點上》、《民主——理論與現實》、《新時期軍隊精神文明建設研究》等10部。受組織選調,曾先後擔任中央人才工程專家評委、中央「五個一工程」專家評委和全國黨員領導幹部閱讀書目推薦組專家。多次奉調在解放軍總政治部幫助工作、參加軍事外交活動。多次應邀赴解放軍各總部、各大軍區、部分集團軍和省軍區以及部分省市講課。被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特聘為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柴彥威:男,漢族,1964年3月生於,會寧縣漢家岔鎮人,博士後研究員,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0年7月漢岔中學畢業考入西北師範大學地理系,1984 年7月畢業,留校任教。1988年留學日本廣島大學,1991年3月獲該校文學碩士,1994年3月獲該校文學博士;1994 年6月至1996年5月為北京大學博士後研究員,1996年8月起任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系副教授,2006年9月起任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城市與經濟地理系副主任。
黨佔海:男,1955年6月生,會寧縣党家峴鄉人,碩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82年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農學系。曾任甘肅省農科院作物所所長,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被聘為農業部油料專家指導組成員,甘肅省作物學會常務理事,甘肅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兼經濟作物專業委員會主任,甘肅省農科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作物學組組長等。1996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先後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甘肅省「333」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和甘肅省農科院「135」人才工程第一層次。2006年被甘肅省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9年被聘為國家胡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也是當時我省唯一一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首席科學家。榮獲「感動甘肅·2009』十大隴人驕子」稱號。2011年入選中國工程院有效院士候選人。
郭 洋:女,漢族,1982年1月生,中共黨員,會寧縣會師鎮人,1996年至2000年就讀於會寧一中。2000年6月以總分607分獲得甘肅省高考文科狀元,是恢復高考40年以來會寧縣第一位高考「狀元」。2000年至2004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學專業。2004年7月起至今,就職於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現擔任公司採購共享中心法律顧問,主要負責合規管理、合同管理、綜合調研等工作。
曹樹良:男,漢族,1955年1月出生,會寧縣漢家岔鎮人。1978年考入清華大學水利系,畢業後讀該系河流海岸力學專業研究生,1984年10月畢業後留校任教。任清華大學流體機械及工程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9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來源:會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