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隔衣貼上暖寶寶3小時後背部「低溫燙傷」

2020-12-22 中國網財經

記者試驗,被暖寶寶包裹了5個小時的雞蛋已經熟了。

 

  11月8日,陳女士在使用暖寶寶時背部不慎被燙傷。

   名詞解釋·低溫燙傷

  是指長時間接觸高於45℃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燙傷。導致皮膚燙傷的因素有兩個:一是熱力,另一個則是作用時間。由於冬季人體神經反應比較遲鈍,皮膚的感覺也弱了很多,而且下肢皮膚的角質層比較厚,剛接觸暖寶寶、熱水袋等時,皮膚可能並沒有感覺燙;但時間一長,熱力逐漸滲透到組織而引起燙傷,如同「文火燉肉」。

  問題

  陳女士買的暖寶寶包裝上既無生產日期,也無質量合格圖章和證書,僅標有一個有效期限,產品標示全是日文,無中文品牌名

  走訪

  記者在成都多家超市、批發市場發現,市面所售暖寶寶有部分無生產日期和質量合格證書,標價每包三四元到二十元不等

  提醒

  孕婦、嬰幼兒、糖尿病人、血液循環障礙者以及皮膚熱敏感度低者不宜使用暖寶寶

  11月6日,成都市民陳女士為了防寒,隔著內衣貼上了從網上買來的暖寶寶。沒想到3小時後,她的背部開始發癢,並出現了紅斑和小水泡。她從醫生處得知,自己可能是買到了三無產品,已被低溫燙傷。

  無獨有偶,近日,「暖寶寶4小時燙熟生雞蛋」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而記者通過多次試驗證明,4小時,生雞蛋可被暖寶寶燙成夾生蛋;5小時,生雞蛋可被完全燙熟。

  隨著天氣轉冷,成都市場上的暖寶寶銷量驟增。華西都市報記者走訪了解到,成都市面上仍有部分不合格產品在售。

  案例

  網上買三無暖寶寶 貼背3小時出現紅斑水泡

  11月6日晚,家住芳草東街的市民陳女士為了防寒,將從網上買來的暖寶寶隔著內衣貼在背上。3小時後,她感覺背部有些發癢,當即讓老公摘掉自己背上的暖寶寶。

  「紅了一大塊,還出現了一些小水泡。」陳女士趕緊找來冰塊冷敷。次日,紅斑仍未全消的她不得不到附近一家診所就診。醫生診斷她可能是因不合理使用或買到了三無產品的暖寶寶,導致背部被低溫燙傷。

  記者看到,陳女士提供的暖寶寶包裝上既無生產日期,也無質量合格圖章和證書。整個外包裝上,僅標有一個有效期限:「2014.6」。外包裝產品標示全是日文,並無中文品牌名。

  調查

  部分產品無合格證 網上賣家稱可治關節炎

  去年,騰訊微博曾就此做過一項調查,在參與投票的近3000人中,有近900人表示曾用過暖寶寶等保暖用品取暖,佔30%左右。有400餘人表示在使用過程中遇到過安全問題。

  7日和8日,華西都市報記者走訪成都多家超市、批發市場發現,市面所售暖寶寶有部分無生產日期和質量合格證書。標價每包三四元到二十元不等,持續發熱時間從5小時到12小時。

相關焦點

  • 暖寶寶身上貼,溫暖永相隨?天氣再冷也要謹防低溫燙傷
    >謹防低溫燙傷!什麼是低溫燙傷?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中等溫度的物體(一般是指44~ 50℃),造成的皮膚以及皮下各層組織的漸進性損害。研究表明,對人體皮膚而言,理論上的最低燙傷溫度為44℃,隨著溫度升高,或接觸時間增長,會造成從真皮淺層向真皮深層及皮下深部組織的傷害。
  • 冬天缺不了暖寶寶貼?小心低溫燙傷!
    02什麼是低溫燙傷?我們從小就知道皮膚接觸溫度太高的物體會被燙傷,但實際上,皮膚長期接觸高於人體溫度(37℃)的物體也會出現燙傷。此類燙傷在冬季頻發。一般情況下,如果皮膚與低溫熱源(比如暖寶寶貼、熱水袋等)接觸的時間不長,燙傷不會很嚴重,一般為真皮淺層的泛紅型燙傷。
  • 貼7個暖寶寶,男子後背冒煙了
    貼7個暖寶寶,男子後背冒煙了  醫生提醒:45℃-60℃的致熱源容易引發低溫燙傷一男子貼7個暖寶寶 視頻截圖  冷空氣一波波來襲,完全沒有停歇的意思。最近廣州一男子隨身貼著7個暖寶寶,被同事發現後背冒煙,所幸及時發現沒有傷及皮膚。
  • 男子貼7個暖寶寶後背冒煙!「低溫燙傷」中招者不少
    最近廣州一男子隨身貼著7個暖寶寶,被同事發現後背冒煙,所幸及時發現沒有傷及皮膚。視頻發到網絡之後,引發了大家討論。記者從醫院了解到,雖然天氣寒冷,到醫院急診科都會陸續碰到燙傷的患者,其中不乏很多年輕人。專家表示,45℃-60℃的熱源容易引發低溫燙傷。6℃貼7個暖寶寶,網友們笑了最近廣州降溫,降到了6°左右,雖然還沒有跌破0℃,但已經讓人覺得很是寒冷。
  • 三九天當心暖寶寶致低溫燙傷!
    近期北京遭遇寒潮,白天最高氣溫僅零下十幾攝氏度,不少人用上了諸如暖手寶或暖寶寶貼這類使用方便的取暖產品。但當人處於寒冷中,肢體感覺是比較遲鈍的,若使用取暖產品不當可能會造成低溫燙傷。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低溫燙傷的小知識。
  • 女子貼「暖寶寶」睡覺肚皮被燙出水泡 醫生:典型的低溫燙傷
    進入冬季,即撕即貼的「暖寶寶」成了許多愛美女士的「禦寒神器」。其實,使用不當極易造成低溫燙傷。》》》推薦閱讀:江歌案今日宣判 陳方律師:日本司法不應受中國輿論影響31歲的林女士在漢陽一家公司做銷售。
  • 暖寶寶貼居然也可以燙傷人!
    暖寶寶在那寒冷的天氣裡面,真的是取暖神器。有一次我仔細看了一下暖寶寶的外包裝,它上面寫著謹防低溫燙傷。我上網查了一下才明白,原來我們的皮膚接觸不僅僅是接觸溫度高的東西會被燙傷,如果我們的皮膚長時間接觸低溫也是會出現燙傷這種情況的。如果是溫度高的話,就會使我們的皮膚立即出現一大片的紅腫或者是被燙出了水泡。
  • 福建泉州女子被暖寶寶燙傷,傷口紅腫化膿,需要植皮才能痊癒!
    福建泉州某醫院燒傷整形科近日接診了一名女患者,該女子被暖寶寶燙傷,傷口已經紅腫化膿 。半個月前,女子將暖寶寶壓在小腿上睡著了,女子被燙醒,第二天小腿就起了一個大水泡。以為沒有大礙,她便自己塗抹了一些藥膏,直到傷口越來越惡化才想到就醫。
  • 女子天冷貼暖寶寶睡覺 醒來腿上燙傷一大片
    這不,愛美的姑娘李小姐提前買了很多暖寶寶備用,前天晚上睡覺前在膝蓋上貼了一片,打算驅驅寒。沒想到,一覺醒來,腿上竟然被燙傷一大片,還起了水泡。醫生說,這是低溫燙傷。這兩天,持續低溫天氣,每天乘公交上下班的李小姐被凍得有點吃不消。為了取暖,她在網上買了一大包暖寶寶,出門前貼上兩片,感覺暖和不少。
  • 暖寶寶兩小時能焐熟雞蛋? 提示:不能直接貼皮膚上
    提示:暖寶寶不能直接貼在皮膚上  天冷了,自發熱暖寶寶因為輕薄易操作,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但是在取暖的同時,也有人發現,使用自發熱暖寶寶時,如果不留神,極有可能會被燙傷。中新社發 美育高 攝  吐槽 取暖不成反被燙傷  最近幾天,不少網友吐槽自己被暖寶寶燙傷的經歷,一位網友說,她將暖寶寶貼在肚皮上,沒想到竟然會被燙出了水泡。還有一位網友說,她把自發熱暖寶寶貼在了膝蓋上,睡著了一覺醒來,膝蓋被燙得紅了一大片,連汗毛都被燙卷了。「真沒想到,這種暖寶寶的威力會這麼大。」
  • 女子貼暖寶寶睡覺被燙傷 低溫燙傷怎麼防
    進入冬季,長江以北的地區是比較寒冷的,如果屋內取暖的設施不好,就會採取一些人為的取暖方式,比如睡覺的時候在被子裡放一個電熱寶,這樣至少可以睡一個好覺,可是在使用暖寶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近日,山東泰安的一個女士就被這個暖寶寶燙傷了,腿上海起了很多的水皰。而醫生告訴她這是低溫燙傷。
  • 廣州小夥貼暖寶寶背後「冒煙」?暖寶寶亂貼後果很嚴重!
    注意咯,暖寶寶千萬不能直接貼在皮膚上!會燙傷~  暖寶寶選購的注意事項  1.溫度變化市面上的暖寶寶有很多類型,有些升溫快,降溫也快,還有些溫度可能過高,容易灼燒皮膚,建議選擇溫度恆定但是適宜人類體溫的暖寶寶  2.黏性程度暖寶寶的粘粘程度不僅和自身做工有關係,還和我們的衣服材質有很大關係  3.是否容易墜袋漏粉大家都知道,暖寶寶散熱是由於鐵產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 貼著「暖寶寶」睡覺,醒來才知被燙傷
    華聲在線1月22日訊(記者 張洋銀 通訊員 黃琢玉)「徐娭毑,您肚子上有塊傷口化膿了,需要趕緊治療呢。」一個月前,87歲的徐娭毑開始咳嗽、咳痰,吃了藥店買的感冒藥沒見好轉。1月20日,子女將她送到了長沙市第三醫院老年醫學科住院治療。醫生給老人進行檢查時,發現徐娭毑左下腹有燙傷,傷口潰瘍化膿厲害。
  • 低溫燙傷:悄無聲息的持續傷害,其實更深更疼
    但有小夥伴表示睡前貼了片暖寶寶在肚子上,早上起床的時候,發現肚子上竟然有一堆小小的水泡,莫不是被燙傷了?可是暖寶寶摸起來並不燙啊~沒錯,這就是低溫燙傷。在我們常規認知裡,仿佛只有開水及更高的溫度,才會產生燙傷,但實際上,即使是暖寶寶、熱水袋之類的看似很溫和的取暖工具,也會造成燙傷,且有時會比高溫燙傷更為嚴重。
  • 為了避免暖寶寶造成的低溫燙傷我們在使用時最好 螞蟻莊園暖寶寶...
    螞蟻莊園為了避免暖寶寶造成的低溫燙傷,我們用暖寶寶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莊園小課堂更新了關於暖寶寶的問題,使用的時候也要了解避免燙傷的危險,下面有遊戲鳥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攻略,會詳細介紹暖寶寶燙傷這一題的答案。
  • 美女貼「暖寶寶」睡覺 醒來發現後背遭燒傷
    消費者要謹慎選購「暖寶寶」  被「暖寶寶」溫暖了24小時,取下之後女子卻發現背上留下了網狀的紅斑,一直發癢!  今年24歲的張小姐說,上周日她去參加朋友婚禮,想到要在寒風中當迎賓站大半天,出門前刻意在背上貼了一張「暖寶寶」。「直到晚上才撕下來,但我在睡覺前又貼了一張……」張小姐說,周一一大早就發現後背發癢,還伴有微微刺痛感,撕掉「暖寶寶」一照鏡子,她被背後這塊紅斑嚇了一跳。  「我的一個同事對我說,她貼『暖寶寶』後也有這種情況,我就以為是正常的。」
  • 被暖寶寶、熱水袋燙傷兩三個月才能好?天冷,小心低溫燙傷,千萬不要...
    來源: 上海瑞金醫院低溫燙傷一般指長時間接觸中等溫度的熱源,造成皮膚的損傷。當你感到痛的時候已經太遲了皮膚真皮深層甚至皮下深部組織已經發生了損傷有研究證明,對人體皮膚造成燙傷的最低溫度是44℃。長時間使用取暖設備後出現皮膚發紅、腫脹、脫皮或出現水泡等症狀即意味著發生了「低溫燙傷」。
  • 寧波有人用暖寶寶燒雞蛋 貼上兩小時雞蛋燙熟了
    寒冬來臨,氣溫驟降,各種保暖、取暖用品開始熱賣,而即撕即貼、可持續發熱的發熱貼(俗稱「暖寶寶」)成為不少人的最愛。可近兩年來因為「暖寶寶」使用不當而燙傷的案例時有耳聞,「暖寶寶」到底是否安全?昨天,鎮海消防大隊就此專門做了實驗,結果6個生雞蛋貼上「暖寶寶」後,兩個小時後全部被燙熟了。
  • [東營]取暖神器變燙傷兇器?暖寶寶3小時可將雞蛋捂至6成熟
    東營網訊 冬日來臨,東營早已開啟了「低溫模式」,「暖寶寶」成了不少市民尤其是愛美人士取暖的「法寶」,但最近傳出有「暖寶寶」使用不當導致皮膚燙傷的案例。12月24日,記者用一片「暖寶寶」將雞蛋包裹起來,3個小時能將雞蛋捂至6成熟。
  • 數九寒天開啟,一分鐘教你預防「低溫燙傷」
    很多人為了禦寒,用上了電熱毯、暖氣片、暖寶寶、熱水袋等取暖設備。不過你知道嗎,冬天有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取暖設備一旦使用不當,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造成傷害。什麼是「低溫燙傷」?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