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缺不了暖寶寶貼?小心低溫燙傷!

2020-12-20 蝌蚪五線譜

北京初雪過後,不少人都穿上了羽絨服。不過對於很多愛美人士來說,即使再冷,也依舊是絲襪,短裙,緊身褲……

難道他們不怕冷嗎?實則不然,只是這些愛美人士可能有著自己的「保暖秘籍」,暖寶寶貼便是其中的「絕密武器」之一。

冬季是使用暖寶寶貼的高峰期,「暖寶寶」這個保暖神器雖然能給人帶來溫暖,但也會燙人。這是怎麼回事呢?

01

暖寶寶貼的發熱原理

暖寶寶貼是利用「鐵氧化反應」來產生熱量的。就是利用鐵在潮溼的空氣中吸氧產生腐蝕並放出熱量的原理。同時還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在活性炭中儲存水蒸氣,液化成水滴後與空氣、鐵粉接觸,加上氯化鈉的催化,迅速地產生出氫氧化鐵,釋放熱量。

簡而言之就是加入各種物質(鐵,活性炭,水等),使得鐵氧化的速度加快,迅速達到「氧化發熱」狀態。

同時還利用了微孔透氧技術,使暖寶寶散熱更加均衡,發熱更加持久。

暖寶寶貼的組成結構,圖片來源網絡

但你知道嗎?暖寶寶貼雖好,在冬季作用明顯(輕便易攜帶,長時間提供「熱能量」),但是也有缺點,如果使用不當,容易造成「低溫燙傷」。

02

什麼是低溫燙傷?

我們從小就知道皮膚接觸溫度太高的物體會被燙傷,但實際上,皮膚長期接觸高於人體溫度(37℃)的物體也會出現燙傷。此類燙傷在冬季頻發。

一般情況下,如果皮膚與低溫熱源(比如暖寶寶貼、熱水袋等)接觸的時間不長,燙傷不會很嚴重,一般為真皮淺層的泛紅型燙傷。

但是持續與低溫物體接觸,會使得真皮深層組織的燙傷,造成皮膚紅腫、潰爛,嚴重的還會導致皮下組織的壞死。

雖然冬季低溫燙傷高發,但是由於處在不顯眼的位置,受傷面積也很小,人們對其重視程度不夠,時間越久,受傷的創面越深,會潛在地使很多深部組織壞死,長時間無法癒合。

03

做到這些可以預防低溫燙傷

當然,防止低溫燙傷我們需要做到防患於未然。具體做法是:

拒絕「三無暖寶寶貼」,在購買時認準正規廠家生產的暖寶寶貼,三無產品絕對不能使用。

不要暖寶寶貼直接貼在皮膚上。暖寶寶貼不能直接貼在皮膚上,其發熱的最高溫度可以達到60℃以上,如果直接貼在皮膚上,皮膚在五分鐘內就會被「低溫燙傷」。

正確做法是貼在衣服上,最好是貼在最外層衣服上。

圖片來源網絡

經常換部位貼。不能讓人體某一部位長時間接觸暖寶寶貼,應在一段時間內就換個部位貼,這樣不僅能防止低溫燙傷,還能讓被貼部位的皮膚透透氣。

睡覺時不使用。睡覺時使用暖寶寶貼造成的低溫燙傷最為嚴重,一方面是因為被子本身具有保溫功效,會造成暖寶寶貼所發熱量長時間無法散發;另一方面是因為人在睡著後身體的感知能力下降,睡覺時間長,更容易燙傷,燙傷也不易察覺。

04

不小心被低溫燙傷怎麼辦?

一旦出現低溫燙傷的情況,需要及時處理,或到醫院進行專業的治療。

· 出現紅腫:多為I度燙傷,塗抹藥膏即可。

· 出現水泡、潰爛、皮下組織壞死:已可能是深度的低溫燙傷,需及時就醫。

總的來說,暖寶寶貼雖好,但是使用時要注意不要「貪長,貪多,貪便宜」,防止被低溫燙傷哦。

相關焦點

  • 暖寶寶貼居然也可以燙傷人!
    但是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人被新聞曝出被暖寶寶燙傷了。之前,我一直都是不相信暖寶寶是可以燙傷人的。因為在冬天的時候,我也會經常會去使用暖寶寶來保暖。當天氣特別冷的時候,我也會在衣服裡面添滿暖寶寶。暖寶寶在那寒冷的天氣裡面,真的是取暖神器。有一次我仔細看了一下暖寶寶的外包裝,它上面寫著謹防低溫燙傷。
  • 冬季取暖防燙傷,低溫燙傷不知不覺,這些物品小心使用
    我記得以前上學的時候,還是人手一個鹽水瓶,但是救不了我們在冬天腫得像饅頭一樣的手。現在的防寒高科技有很多,暖寶寶、熱水袋、電熱水袋、電暖寶、電褥子等,大多數時候,這些裝備都很安全,但是燙傷的時候,你就不會這麼覺得了。
  • 冬季取暖 小心熱水袋等物「低溫燙傷」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進入冬季,我們總是習慣使用暖水袋、暖寶寶等取暖用品,但長時間使用還要小心「低溫燙傷」。在醫院燒傷整形科,前來換藥的患者絡繹不絕。記者了解到,這其中有大約三成都是在較長時間使用「暖寶寶」或者熱水袋時不小心被燙傷的。
  • 暖寶寶身上貼,溫暖永相隨?天氣再冷也要謹防低溫燙傷
    >謹防低溫燙傷!以及長期臥床的患者等此外,低溫燙傷最大的特點是——創面小,深度大。也許表面看起來不嚴重,僅僅是紅腫或小水泡,但其實皮膚深部已經受到損傷。如果處理不當,嚴重情況下會發生感染、潰爛,甚至長時間無法癒合。如何預防低溫燙傷?
  • 女子隔衣貼上暖寶寶3小時後背部「低溫燙傷」
    11月8日,陳女士在使用暖寶寶時背部不慎被燙傷。   名詞解釋·低溫燙傷  是指長時間接觸高於45℃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燙傷。導致皮膚燙傷的因素有兩個:一是熱力,另一個則是作用時間。由於冬季人體神經反應比較遲鈍,皮膚的感覺也弱了很多,而且下肢皮膚的角質層比較厚,剛接觸暖寶寶、熱水袋等時,皮膚可能並沒有感覺燙;但時間一長,熱力逐漸滲透到組織而引起燙傷,如同「文火燉肉」。
  • 三九天當心暖寶寶致低溫燙傷!
    近期北京遭遇寒潮,白天最高氣溫僅零下十幾攝氏度,不少人用上了諸如暖手寶或暖寶寶貼這類使用方便的取暖產品。但當人處於寒冷中,肢體感覺是比較遲鈍的,若使用取暖產品不當可能會造成低溫燙傷。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低溫燙傷的小知識。
  • 冬天很冷,尤其要警惕「低溫燙傷」
    ,低溫燙傷更加狡猾,我們往往主動製造了它發生的情境,但卻不自知。,低溫燙傷更可怕。、熱水袋導致的低溫燙傷。曾看到一則新聞,一個3歲的孩子,竟然因為被暖寶寶燙傷住院了!看上來很安全的溫度,時間長了也會造成燙傷。聽說,今年冬天會特別冷,估計各種取暖方法會比以前用的更多、更頻繁。
  • 冬天裡的一把火——警惕「暖寶寶」們低溫燙傷
    往身上貼幾個暖寶寶時 同事給我講述了 她因為貼錯了暖寶寶 燙出水泡的「悲慘」往事 薄薄一片暖寶寶竟有這麼大威力?小旦旦上網一搜,發現這些溫度並不高的設備成了冬天最容易被忽視的燙傷「神器」: 網友經歷 @達裡亞如是說:我有一次嫌暖寶寶加熱速度不給力,直接貼在肚子的皮膚上,肚子肥肉多一直沒什麼感覺,等揭下來才發現燙了一個細長的水泡; @阿花-大難:供暖前熱水袋燙傷的疤痕還沒痊癒;
  • 廣州小夥貼暖寶寶背後「冒煙」?暖寶寶亂貼後果很嚴重!
    因為廣州當天降溫至6度,怕冷的男子背部、腹部和鞋底都貼上了暖寶寶,一共有7個,但因操作問他引起了冒煙,所幸皮膚沒傷到。  只想感嘆一句,廣州的天氣一向都是比較暖和的,別人開始過冬天的時候,廣州還在過夏天,冬季6度的溫度不算多寒冷,男子竟都開始用7個暖寶寶了,要是去東北可不得凍僵在這個冬天了,看來男子的抗寒能力有些太弱了呀。
  • 被暖寶寶、熱水袋燙傷兩三個月才能好?天冷,小心低溫燙傷,千萬不要...
    來源: 上海瑞金醫院低溫燙傷一般指長時間接觸中等溫度的熱源,造成皮膚的損傷。當你感到痛的時候已經太遲了皮膚真皮深層甚至皮下深部組織已經發生了損傷有研究證明,對人體皮膚造成燙傷的最低溫度是44℃。長時間使用取暖設備後出現皮膚發紅、腫脹、脫皮或出現水泡等症狀即意味著發生了「低溫燙傷」。
  • 低溫燙傷?快來了解一下~
    經接診醫生仔細觀察、詢問後,判斷是熱水袋導致的「低溫燙傷」。無獨有偶,20歲出頭的姑娘小周也是「低溫燙傷」患者之一。一到冬天,小周就喜歡囤上一大堆的「暖寶寶」,一日一貼成為了她的過冬日常。但久而久之,她卻發現自己肚皮開始發紅,再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了水泡、脫皮、潰爛。
  • 貼著「暖寶寶」睡覺,醒來才知被燙傷
    醫生給老人進行檢查時,發現徐娭毑左下腹有燙傷,傷口潰瘍化膿厲害。 原來老人被「暖寶寶」燙傷,而同樣的案例,醫院一個月就接收了十餘起。 貼暖寶寶致皮膚潰瘍 醫生詢問後得知,老人家冬天睡覺感覺冷,偶爾覺得腹部不舒服,於是睡前在肚子上貼了個「暖寶寶」。第二天起床後,徐娭毑看到自己腹部發紅,用手按壓感覺不是很疼,就沒有當回事。
  • 低溫燙傷:悄無聲息的持續傷害,其實更深更疼
    但有小夥伴表示睡前貼了片暖寶寶在肚子上,早上起床的時候,發現肚子上竟然有一堆小小的水泡,莫不是被燙傷了?可是暖寶寶摸起來並不燙啊~沒錯,這就是低溫燙傷。在我們常規認知裡,仿佛只有開水及更高的溫度,才會產生燙傷,但實際上,即使是暖寶寶、熱水袋之類的看似很溫和的取暖工具,也會造成燙傷,且有時會比高溫燙傷更為嚴重。
  • 冷空氣又來襲,冬季取暖謹防低溫燙傷
    為什麼低溫也會引發燙傷?01低溫燙傷指身體長時間接觸中等溫度(44℃~50℃)的熱源,從而造成由真皮淺層向真皮深層及皮下各層組織的漸進性損害。低溫損傷發生時並不明顯,由淺入深。因為這些取暖物品的溫度通常並不會很高,例如暖寶寶、熱水袋,我們能夠感覺到的溫度一般只有40℃~50℃,皮膚的感覺神經末梢會慢慢適應這種溫度。
  • 女子貼「暖寶寶」睡覺肚皮被燙出水泡 醫生:典型的低溫燙傷
    進入冬季,即撕即貼的「暖寶寶」成了許多愛美女士的「禦寒神器」。其實,使用不當極易造成低溫燙傷。》》》推薦閱讀:江歌案今日宣判 陳方律師:日本司法不應受中國輿論影響31歲的林女士在漢陽一家公司做銷售。
  • 暖寶寶貼在哪裡最暖和? 哪些人不能用暖寶寶?
    暖寶寶貼在哪裡最暖和? 哪些人不能用暖寶寶?時間:2016-02-02 16:0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暖寶寶貼在哪裡最暖和? 哪些人不能用暖寶寶? 暖寶寶可以說是姑娘們冬天保證優雅線條的法寶之一,最重要的是暖寶寶還能發熱保暖。暖寶寶貼在哪裡才是最暖和的?
  • 數九寒天開啟,一分鐘教你預防「低溫燙傷」
    很多人為了禦寒,用上了電熱毯、暖氣片、暖寶寶、熱水袋等取暖設備。不過你知道嗎,冬天有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取暖設備一旦使用不當,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造成傷害。什麼是「低溫燙傷」?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燙傷。
  • 為了避免暖寶寶造成的低溫燙傷我們在使用時最好 螞蟻莊園暖寶寶...
    螞蟻莊園為了避免暖寶寶造成的低溫燙傷,我們用暖寶寶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莊園小課堂更新了關於暖寶寶的問題,使用的時候也要了解避免燙傷的危險,下面有遊戲鳥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攻略,會詳細介紹暖寶寶燙傷這一題的答案。
  • 男子貼7個暖寶寶後背冒煙!「低溫燙傷」中招者不少
    最近廣州一男子隨身貼著7個暖寶寶,被同事發現後背冒煙,所幸及時發現沒有傷及皮膚。視頻發到網絡之後,引發了大家討論。記者從醫院了解到,雖然天氣寒冷,到醫院急診科都會陸續碰到燙傷的患者,其中不乏很多年輕人。專家表示,45℃-60℃的熱源容易引發低溫燙傷。6℃貼7個暖寶寶,網友們笑了最近廣州降溫,降到了6°左右,雖然還沒有跌破0℃,但已經讓人覺得很是寒冷。
  • 女子貼暖寶寶睡覺被燙傷 低溫燙傷怎麼防
    進入冬季,長江以北的地區是比較寒冷的,如果屋內取暖的設施不好,就會採取一些人為的取暖方式,比如睡覺的時候在被子裡放一個電熱寶,這樣至少可以睡一個好覺,可是在使用暖寶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近日,山東泰安的一個女士就被這個暖寶寶燙傷了,腿上海起了很多的水皰。而醫生告訴她這是低溫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