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制定糧食最低最高庫存量標準 抑制糧價飛漲

2020-12-25 央廣網

    

  中廣網北京5月28日消息(記者張則華 河南臺記者王發豔)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經過去年高糧價卻沒掙到錢的打擊,如今一些農民望著豐收的糧田不敢高興的太早。因為他們擔心,雖然豐收了,但是卻賣不上好價錢。

  為防止遊資炒作糧食價格,河南省政府日前下發了《河南省糧食經營企業最低最高庫存量標準試行辦法》,在糧食價格變動較大時,由河南省政府決定啟動實施該辦法。這是否能夠有效遏制飛漲的糧價,保證農民增產也增收呢?

  又到新糧上市時,民營麵粉加工企業負責人楚敏和開始擔心起今年的糧食行情。一想起去年小麥價格因多方搶購不斷上漲,麵粉價格卻保持不變導致虧本經營時,楚敏和就感到心有餘悸。

  楚敏和:去年7、8月份,我們加工一噸就虧損幾十塊錢,當時為了保市場,保用戶,虧損加工兩三個月。咱收糧是為了加工、磨麵粉,隨即投放市場了,但這些貿易商他們屯糧是為了漲價,從中賺差價。

  今年夏收在即,針對遊資炒作造成糧食市場混亂的情況,河南省政府下發了《河南省糧食經營企業最低最高庫存量標準試行辦法》:凡是在河南省工商部門註冊的所有從事糧食收購、加工和銷售的企業必須保持標準規定的最低和最高庫存量。

  在糧食市場供大於求、價格下跌幅度較大時,糧食經營企業應當履行不低於最低庫存量的義務,防止糧賤傷農;在糧食市場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幅度較大時,糧食經營企業應當履行不高於最高庫存量的義務,防止惡意炒高糧價。而這一高一低都有明確標準,這也將對國有糧企產生較大影響。

  中糧鄭州海嘉食品有限公司採購部經理曾勇:作為經營企業來考慮,新糧上市的時候,我們應該增加點庫存,但是他出臺這政策,要求你庫存量不能高於月平均量有多少,包括儲存方面的費用,成本多少會有影響。

責編:侯莉

相關焦點

  • 中國糧食庫存量遠超國際標準
    我們重要的商品、生產資料,總體上供給還是比較充裕,尤其是糧食,這也是社會最關注、議論最多的,因為糧價是最基礎的價格,也是群眾最重要的一個支出項目。按照國際通行的評價標準,糧食的庫存量大體上等於一個國家一年消費量的17%—18%,這是比較正常的。現在中國的糧食庫存達到了40%。最近各個方面對於旱情可能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會不會使小麥減產都十分關注。
  • 河北省規定糧油經營企業庫存量標準
    河北省規定糧油經營企業庫存量標準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趙紅梅)從河北省糧食局獲悉,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近日,河北省對《糧油經營企業庫存量標準規定》進行修訂。    《規定》提出:在糧食市場供過於求、價格大幅度下跌時,由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宣布啟動最低庫存量標準,糧油經營企業應當履行最低庫存量標準義務,具體標準如下:糧油收購企業為上年度月平均糧油經營量的15%;糧油銷售企業為上年度月平均糧油經營量的10%;糧油加工企業原料的最低庫存量按糧油收購企業標準執行,成品糧油的最低庫存量按糧油銷售企業標準執行。
  • 如何搞定倉庫最高庫存量和最低庫存量
    為了預防這一現象,一般需先設定必要的庫存標準,這個標準就是「最小庫量」及「最大庫存量」要預防庫存不足缺乏情況,庫存量的最低標準就是「最小庫存量(安全庫存量)」。相對於此,為了不讓庫存過多,必要的庫存標準就是「最大庫存量(庫存上限數量)」。用這兩個標準監控庫存狀況是必要的。
  • 糧食局長回應糧食儲備問題:我到糧倉沒見稻草
    調控糧價  兼顧耕者與食者  採訪中聶振邦告訴記者,今年在綜合考慮農民種糧成本收益以及糧食供求形勢、價格走勢和經濟形勢等因素基礎上,國家將繼續穩步提高小麥和稻穀最低收購價格,和去年相比,某些糧食的最低收購價格提高幅度可達兩成以上。
  • 明年1月份:糧價、豬價如何?牛羊、米麵油價還會漲嗎?
    眼瞅著這2020年就要過完了,農民兄弟也開始返鄉準備過年了,這年貨是要買的,家裡的糧食也是要賣的,今年自從糧食收穫一來,價格喜人,農民惜售情緒增多,總想賣個最高價,而豬肉進入12月也是蹭蹭的猛漲,昨天生豬出欄價甚至達到18元一斤,有的農民就問了。
  • 玉米、小麥、大豆等糧價上漲,但地租跟漲50%,最終誰受益?
    大家先思考一個問題:對於種植糧食作物的朋友來說,如果糧食價格上漲,收益會增加嗎? 這個問題相信大部人都是肯定的答案,糧食價格上漲,收益增加,是一個正比關係,比如種植玉米,畝產1000斤,不同區域的價格不同,1元/斤和1.1元/斤的價格,畝收益相差100元。
  • 玉米、小麥、水稻跌幅加大,糧價大變天?接下來糧價還能逆漲嗎?
    今年的糧食行情可謂一片紅火,糧價持續反彈上漲,從年初一直持續到11月,儘管期間官方也進行了多次調控,但糧價並沒有隨即下滑,就算新糧上市也沒能帶動價格反彈。不過從12月份開始,三大主糧的行情持續下滑,這讓持糧主體持續恐慌。而原本大漲2000元每噸的大豆,12月份也迎來了持續下滑。那麼接下來的糧價還會繼續下跌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 最近糧食市場動蕩,小麥價位能夠漲到多少錢一斤?
    最近或許是受到國際局勢的影響,糧食市場動蕩有所加劇,甚至不少城市出現了搶購糧食的情況。按照往年的價格來說,基本沒有什麼大起大落。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小麥價格會不會上漲呢?目前小麥市場的價格是多少呢?科學興農查閱了部分地區的小麥價位供大家參考:河南商丘普通小麥價格在1.15元/斤,河北滄州市鹽山縣普通小麥1.32元/斤;河南南陽市宛城區普通小麥1.17元/斤;甘肅張掖市甘州區西農9791.1元/斤;江蘇徐州市睢寧縣混合小麥1.2元/斤;河南周口市扶溝縣混合小麥1.18元/斤;湖北荊州市沙市區1.15元/斤。
  • 收入增長了100多倍,糧價漲了不到10倍,穀賤傷農不種糧
    改革開放40多年來,城鎮居民平均收入增長了100多倍,糧價漲了不到10倍。保糧食供給和保農民收益,兩頭都要兼顧,不然會「穀賤傷農不種糧」。自己吃的糧食可以買,種那麼多花時間、花錢、還賣不上價,那農民還種它幹啥呢?03漲價一般來說是讓人不快的事,但糧價上漲應該是個利好消息!
  • 糧食流通急需打破「託市困境」 體制改革亟待升級
    在傳統產糧大省河南,小麥購銷工作正在平穩進行。記者從多部門獲悉,儘管目前該省尚未出現倉容緊張局面,但隨著糧食生產能力的增強,未來倉容缺口隱憂猶存。  中儲糧河南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河南糧食總產已連續8年超過1000億斤,2014年預計將穩定在1100億斤以上。
  • 世界糧食日 | 我們這樣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他提出「輕重之術」、「以賤洩平」,就是當糧食過剩糧價暴跌之時,國家以較高價格收購形成儲備,引導市場物價回升,當糧食短缺引起糧價飛漲時,國家則開倉發散,低價拋售糧食,促使市場糧價回落至平價水平糴,就是買進糧食;糶,就是賣出糧食。他認為「糧食賣得太貴會傷害消費者,太便宜會傷害農民」。因此,應由國家來適度吞吐糧食,從而達到平抑價格、穩定市場的目的。
  • 搶糧大戰如火如荼,全球糧價大漲,2021年糧價或還要漲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2020年我國糧食的整體市場都迎來了漲價,其中大豆報價從年初的1.6-1.7元每斤漲至如今的2.7-2.8元/斤,玉米價格從0.9元/斤漲至1.5元/斤,稻穀價格平均漲幅為10%以上,小麥價格上漲了5%。
  • 官方回應:糧食還是要吃新的好!這隻股票10天8漲停
    3、糧食庫存量 目前我國糧食庫存是充足的,庫存消費比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水平,特別是小麥和稻穀兩大口糧庫存大體相當於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
  • 12月大漲,玉米、大豆創新高,漲漲漲的糧價「鑽石期」還幾年?
    糧食行情關乎民生,關係到人們的一日三餐,每個人都會特別在意,一旦主糧價格上漲,那人們的日常開支負擔就會加劇。在過去幾年,糧價總體來看十分低迷,價格一年比一年低,老農們的栽種積極性降低,不少人外出打工。不過2020年糧價卻「大變臉」,從4月初價格就在持續上漲,小麥、稻穀持續反彈,緊接著玉米、大豆價格直線上漲,一直到今天還沒「熄火」。
  • 國家糧食局長:儲備糧倉沒有用稻草沙包充數
    聶振邦告訴記者,我國糧食已經連續七年豐收高產,糧食安全保障沒有問題。在回應網友「儲備糧倉厙中有多少是稻草沙子包」這一問題時,聶振邦十分肯定地表示,自己所到過的地方,沒有發現「稻草沙子包」的現象,我們的糧食庫存數量是真實可靠的。
  • 2019年,糧價、糧補,都有大變
    現如今,中國的糧價和糧補與以前相比,都有了些明顯的變化。 一、糧價大變 糧食收儲制度曾提高我國糧食市場價格!
  • 袁隆平接受央視專訪:最擔憂的是農民不種糧食就麻煩,問題很大
    據了解,日前,袁隆平先生接受了央視王牌欄目《面對面》的專訪,其中有兩個表態備受筆者關注: 第一個就是對於當下中國糧食價格較低的問題。 第二個就是中國的轉基因大豆進口問題。
  • 這110萬人快來查詢,別讓糧食補助成為糊塗帳
    因此魯縞供不應求,價格飛漲,織魯縞可獲得暴利,這引得魯國和梁國家家紡織,大家拼命的生產魯縞。花同樣的時間,生產魯縞換來的金錢可以隨便買到十倍的糧食,傻子才去種地。13個月之後,時機成熟,管仲讓齊桓公穿回普通布料,並下令全國之人禁穿魯縞。然後,管仲把齊國和魯梁兩國的邊境給關閉了,禁止一粒糧食流出齊國。
  • 央視專訪袁隆平:中國糧食是不夠吃的 農民不種糧食就麻煩
    在致辭中,他表示自己正致力於研究超級雜交水稻,非常願意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 袁隆平:最高達到每公頃18噸。 記者:已經到1200公斤了? 袁隆平:已經到了。
  • 農業部解讀糧食產量八連增:邁上11000億斤新臺階
    其中秋糧增產約404億斤,佔全年糧食增量的81.6%。特別是今年三季糧食單產均創歷史最高水平,這在歷史上是首次。  分品種看,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全部增產,為近20年少有。三大糧食作物共增產445億斤,約佔全年糧食增量的90.1%。特別是玉米和稻穀兩大高產作物增產明顯,總產量分別增加290億斤和101億斤,分別佔全年糧食增量的58.6%和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