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北京市「智慧財產權糾紛多元調解機制」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司法部、商務部等中央11部門作為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經驗示範在全國推廣。
目前,北京市已建立15家智慧財產權類人民調解委員會,覆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等10大高尖精產業,累計受理糾紛1.79萬件,調解結案9727件。
近年來,市司法局與市知識產權局、市高院等部門聯合推動運用人民調解方式化解智慧財產權糾紛,形成司法行政機關指導、智慧財產權行政主管部門主導、市人民調解協會推動的智慧財產權糾紛人民調解發展模式,在促進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升級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強化宏觀政策
2015年,市司法局與市知識產權局、市財政局、原市工商局、新聞出版局、文化市場執法總隊、高級人民法院等8家單位聯合出臺《北京市加強智慧財產權糾紛多元調解工作的意見》,組建北京市智慧財產權糾紛多元調解協調指導委員會,並指導北京人民調解協會成立了智慧財產權專家委員會,吸收智慧財產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形成工作團隊,為全市智慧財產權糾紛調解提供指導,並進行理論研究。
擴大服務範圍
2015年,率先選取電子信息、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家居等科技和文化領域的重點行業建立首批6家智慧財產權糾紛人民調解組織。2016年以來,先後指導中國北京朝陽(設計服務業)智慧財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和知乎,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全聯農業產業商會、中華商標協會、首都智慧財產權服務業協會等成立了智慧財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2020年指導首都版權協會成立首都版權協會智慧財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至此,全市已建立15 家智慧財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並培養了一支由行業技術專家、智慧財產權法律專家組成的近 300 人的人民調解員隊伍。
訴調對接機制
加強與法院的銜接配合,建立了智慧財產權糾紛訴前委派、訴中委託等訴調銜接機制。加強與基層法院的對接,目前調解組織已經與8家法院建立合作機制,並在海澱、豐臺、網際網路法院、智慧財產權法院設立了專門的調解工作室,開展訴前、訴中案件的調解工作。調解員編入速裁法官團隊,探索智慧財產權領域多元調解+速裁的工作模式,2020年1至9月,全市知產類調解組織共受理糾紛6429件,是去年同期的1.27倍。
加強工作規範
聯合市知識產權局相關部門,每年對專職人民調解員進行時事政策和調解技巧類培訓。指導各調委會建立案件受理、調解、結案、歸檔、統計和重點案件回訪等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