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亦師亦友的導師有多難?距離有多遠

2020-12-25 Ms六先生

來源:學術志 作者:橙子花開

三年前,我毫無懸念地拿到了保研資格,並順利申請到了研究生學校和聯繫到了幻想中理想的導師。懷著無比激動而又期望的心情,正式開啟了研究生的學習生活。

依稀地記得,成功保研後但還沒開始研究生生活的那段時間裡,曾經無數次想像過這樣的場景:研究生能經常見到老師、和老師經常交流,與導師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應該很容易,說不定最後自己會很開心地去讀個博士。然而,三年後的事實是:我與導師之間亦師亦友的距離還是好遙遠

01、我怕導師——導師的至極威嚴已將學生拒之千裡之外

本科的時候,我們習慣於一遇到問題立刻在QQ群或者微信群裡@老師,老師會很開心地回答你,甚至幫助你解決。然而,研究生的時候,並不是所有的研究生導師都喜歡聽除科研事項以外的各種瑣事,特別是不喜歡聽到自己的研究生申請要利用假期去實習、或者去報考一個考試等等除科研以外的事兒。我的導師就是其中之一。

當上研究生之後,很多時候無論做什麼事情,首先要報告的是導師,只有導師同意了才可以開展。因此,原來本科時候可以很開心和老師分享的生活瑣事,已變成了不能與導師分享的個人機密,生怕被導師知道自己在那段時間裡不思考論文、不讀文獻、不做課題研究,並開始要接受導師的嚴刑拷問是否有研究成果。特別是當導師自帶無比強大的威嚴之感時,與導師說話時更要時刻警醒自己不要說除了研究以外的事兒。

特別是,每次一到要與導師說點除了研究以外的事兒時,都要花上幾個小時甚至一天的時間來想到底要不要說,想好了要說以後又要不停地編輯又刪除發給導師的語言,生怕打錯一個字,讓導師誤會其中的意思或者怕導師覺得自己平時做事粗心大意。總而言之,打心眼裡怕導師,一到要聯繫導師就特別怕。

我也很想和導師多分享除了學習以外的事兒,和導師多交流,但是意念之中導師那股抹不去、淡不了的極致威嚴之感又無時無刻不提醒我不能和導師隨便說除學習以外的事兒。

導師的至極威嚴,已將學生拒之千裡之外。

02、我不能說「不」

——導師的控制欲讓學生無法呼吸

當上研究生之後,我發現自己真的很忙,定期的課題組匯報、寫論文發表、做橫向課題、帶師弟師妹做研究……一個階段的任務完成之後立刻又會受到下一個研究任務。甚至,手裡的任務還在緊張地開展中,此時也會接到意外的研究任務。

當科研任務很多的時候,我是真的很不好意思說「不」。尤其在遇到威嚴至極的導師時,由心得不敢說「不」,這種情況下,已經由不好意思上升到了不敢的嚴重程度。

做科研的快樂來自哪裡?快樂來自可以由心地互相交流的過程,絕非某一方想掌控另一方的強烈窒息感。

隨著時間的推進,導師無疑會因為自己的至極威嚴在自己和學生之間築起一座不可侵犯的「高牆」。而這座「高牆」也成為師生情誼和交流的一座不可推倒的大山。久而久之,學生不再想和導師多說一句話、多分享一些自己的真實想法,能躲著導師就躲著導師,開會的時候能和導師坐得有多遠就座多遠。而相反的是,時時刻刻想掌握學生每一分每一秒情況的導師卻想讓學生和她/他多說話、多聽一些學生的想法和近況。然而,雙方都做不到對方的期望。最終,導師逐漸喪失學生的忠誠,學生只想著早日畢業脫離導師的苦海。

導師強烈的控制欲會進一步拉大學生與導師之間的交流距離。有時候,不是學生不想說,只是學生不敢說。

03、我還是和導師保持老闆與員工般的關係最好

——利己利他的最優選擇

曾幾何時,我是多麼地想念與本科導師一起共事的時光。本科導師既是學院副院長又是研究生導師,雖然很忙,但是依然會認真細心地指出我研究中的不正確之處,甚至細緻到標點符號的錯誤,並指導我如何將研究做得更好。正因為本科導師的啟蒙,才讓我感受到做研究的樂趣,因此選擇了繼續讀研究生。

然而,這種感興趣並不能保持到研究生畢業。因為遇到的導師不能與自己理想的導師太遙遠。導師的目標是快速寫好論文並發表,以及快速入門寫好課題。這種過於功利性地追求學術之路很快讓我產生疲倦感、厭惡感和叛逆感。漸漸地不敢繼續想讀博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當興趣逐漸演變成人獲利的工具時,這種興趣或許就不再具有當初種種的美好期望,也就不再讓當初想追逐這個興趣的人有在繼續追逐興趣中探索發現這些美好期望的想法。

生活總是要繼續。雖然與導師之間不能構築一種亦師亦友般的交流機制,那麼,和導師保持老闆與員工般的關係是利己利他的最優選擇。

時不時,我的師弟師妹會問我:導師管得這麼嚴,你是怎麼過來的?我的答是:認真努力地完成導師的任務,滿足導師的科研要求的同時,也使得自己得的思維方式、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得到鍛鍊和提升。利己利他的方案,雙贏局面,何樂而不為呢?

就這樣子,懷著無比期待快點畢業的心情終於迎來了畢業季。

我們都想有一個亦師亦友般的導師,然而事實很難。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需要不斷挖掘與導師合作交流之間的最優選擇,決不能因此自怨自艾,保持向前看的自我樂觀。

你與你的導師是如何相處的呢?

歡迎文底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民族團結一家親】亦師亦友亦真情
    【民族團結一家親】亦師亦友亦真情 2020-10-10 21:2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師說心語 | 互信共勉、亦師亦友 精耕細作育人「責任田」
    師說心語 | 互信共勉、亦師亦友 精耕細作育人「責任田」 2020-12-22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亦師亦友更像「媽」
    亦師亦友更像「媽」賀紅說,她和學生的關係——亦師亦友更像「媽」。賀紅說,她的班級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每個周三,都會雷打不動地開展班級「碰頭會」,及時了解和反饋學生一周以來的狀況。教書育人,亦師亦友更像「媽」「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賀紅說,這句話,用在教書育人上也不為過。「因為喜歡他們,愛他們,除了有特殊情況,我基本上都是在學校,孩子們有什麼事都找我。」
  • 幣逢源 我與你 亦師亦友 你有困難 傾力相助
    2020不知不覺已經快到了10月,時間過得飛快,可是我們的投資任何時候都將是一個新的開始,只要你在這個市場,只要你還在交易,所有的結果都會是一個變數,今天的你決定著未來的自己,別把希望寄托在不現實當中,和之前的一切說再見。對於未來到底是盈利後的晉級,還是到時候的淘汰畢業,你是你自己命運的主要,沒有人會替你選擇!
  • 最好的夫妻關係:亦師亦友
    感情可以堅如磐石,也可以脆如琉璃,必須給予細緻入微的照顧和呵護,但凡有一點懶惰和懈怠,就會和蝴蝶效應一樣,變成末世的災難。不管你將愛情視作人生的重要部分,還是生活的一個調劑品,這些問題都不可忽略。那些把愛情當作遊戲一場的人,終會在情場上栽一個大跟頭。
  • 亦師亦友——孟浩然與李白
    孟浩然比李白大12歲,對李白而言,他和孟浩然之間亦師亦友,既是老師,又是長兄,也是肝膽相照的知己。李白一生狂放,佩服的人不多,雖然孟浩然是一介布衣,沒有任何官職,但李白對孟浩然非常尊重,認為他是一個胸中具有大丘壑的人。
  • 授業以德,亦師亦友——曹穎
    當大家把這一個個好消息報告給曹穎老師的時候,她總是熱情大讚自己班級的學生,而又謙虛地表示:「我也沒幹什麼啊」,顯得格外的淡定。說到如何做好教師、做好班主任,曹穎老師憑著二十餘年的建築設計實踐和近二十年的教學經驗,以及自我校建築學專業創建以來就奉獻其中的經歷體會,獨有一番心得。曹老師首先定位自己是一名傳道授業的教師。
  • 亦師亦友 結隊前行
    餘強副校長和張靜主任也分別對師傅和徒弟進行要求:勤學習、帶好頭、亦師亦友,人人為師。師徒結對活動,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儀式,而是構建一個團隊,傳承一種文化。此次結對儀式只是一個起點,相信師徒雙方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共同學習,共同研究,共同譜寫致小的輝煌。
  • 師說| 專訪劉斌教授:理想的師生關係是亦師亦友
    他認為,理想的師生關係是亦師亦友。>教育背景:新加坡國立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學士研究領域:微觀經濟理論,機制設計,產業組織,競賽,拍賣所授課程:經濟分析中的數學方法專訪劉斌教授:理想的師生關係是亦師亦友
  • 保亭兒童舞蹈拍攝:亦師亦友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句古話流傳至今,每一個舞者背後都有一個默默鼓勵她們指導她們的老師。每當學生堅持不下去了,老師都會加油打氣鼓勵她們,老師會在學生下課後在練習一遍第二天更好地去指導學生們。老師亦師亦友,不僅在舞蹈課程上幫助我們,還會在我們受到傷害的時候第一個出來保護我們,在難過自己不懂的時候,也會耐心的教導我們,指引我們。如果我們是趕路人,那老師就是我們的路燈。
  • 阿里、騰訊、平安「三馬同槽」:亦敵、亦師、亦友
    有分析人士認為,阿里、騰訊、平安各自在電商、社交、金融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此次以資本為紐帶進行攜手合作給業界的帶來豐富的想像空間。同時,當三家站在一起的時候,「通過握手來較勁」的感覺才更加明顯。  回顧「三馬」近年來的歷次牽手,背後總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
  • 一方名醫與病人亦師亦友
    這位出身農民家庭的名中醫,身上有一種天然親和的氣質,很多病人與他相處亦師亦友。□晚報記者 陳瓊 通訊員 彭紀樹 張心悅 範崇勝A習慣查根究底找病因記者來到魯光錢醫生的病區辦公室,他查房剛結束正在給病人看病。
  • 張藝興和蔡徐坤,兩人年紀相仿,喜好相近,亦師亦友,關係非常好
    張藝興和蔡徐坤最開始的關係是「師生」,蔡徐坤參加《偶像練習生》的時候,張藝興做過他的導師,給過很多指導。不過兩人年紀相仿,喜好相近,亦師亦友,關係也非常好。從關係上說,手心手背都是肉,選擇了誰,另一個多少有些冷落。從專業程度上來說,吳亦凡已經是音樂界的老手了,而且跟張藝興曾經是隊友,所以如果兩人合作應該會少一點摩擦吧。
  • 楊元慶:柳傳志亦師亦友 為後輩傳道授業解惑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楊元慶:柳傳志亦師亦友,為後輩傳道授業解惑新京報訊(記者 許諾 陳維城)12月18日,75歲的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正式退休。消息宣布後,聯想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楊元慶在公開信中表示,柳傳志對於自己是「亦師亦友」,多年來一直為後輩「傳道授業解惑」。楊元慶表示,柳傳志所傳的道,是「為國爭光」的道,是「永遠要立更高目標」的道。1994年,當自己打算出國深造的時候,柳傳志用扛起中國品牌大旗的雄心壯志激勵自己,讓自己最終下定決心留下來,擔任了微機事業部的負責人。
  • 與孩子亦師亦友,讓他們健康成長為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才
    坐在酒店的考場外,幾個小時的等待,看著窗外熙熙攘攘的人流,想起3年前畢業、家在這個城市我教過的一個女生,不知她找到工作沒,不知她生活的可好。接觸這個女生,是在她大三上學期,在我的課堂上,她會突然站起來,然後面無表情走出教室,起初我不大在意,因為學生在課堂上偶爾有急事也正常,但接連幾個星期,一個人總突兀出現這種場景,就感覺不大對勁。
  • 丁俊暉與奧沙利文亦師亦友的關係,讓火箭真情流露
    賽後當有媒體問道奧沙利文與丁俊暉在球員通道內聊了些什麼,火箭賣起關子表示:「我不會洩露我跟他說了什麼,每個人都知道我對他的感覺是怎麼樣的,我並不會吻很多人,但是我喜歡丁,他是一個特殊的對手,一個特殊的人。」從奧沙利文的這番言論來看,他對於丁俊暉是相當喜愛和認可,他與丁俊暉之間的關係絕不僅僅是對手這麼簡單,兩人之間的關係更像是亦師亦友。
  • ​陶澍:亦師亦友 潤物無聲
    個人簡介:陶澍,1950年8月生,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環境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在城市與環境學院有這樣一位師者。在上一個開課學期,有來自校內外多家單位的近20個不同專業背景的180餘名學生參與選課,另外也有很多同學參與旁聽。在一張張PPT的變換中,在一次次師生互動的講解問答中,陶澍在自己親手打造的特色課堂裡,將知識傳遞至每一位到場的同學。
  • 2017年6月英語四級作文練習:亦師亦友
    2017年6月英語四級作文練習:亦師亦友   參考範文:   I am getting my internship now,I am being an English teacher in a college,I really enjoy being
  • 亦師亦友 共同成長——2020年秋期德陽市旌陽區實驗幼兒園師徒結對...
    亦師亦友 共同成長——2020年秋期德陽市旌陽區實驗幼兒園師徒結對儀式 2020年11月16日 17:14:08 來源:四川新聞網 該園對本次師徒結對更新了形式,青年教師主動去尋找有一定專業理論和較強的業務水平、敬業樂教、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作為導師。在師徒結對儀式上,青年教師精心準備鮮花,表示自己最誠摯的心意,送給自己的師傅。同時也向自己的師傅承諾:「一定要秉著一顆好學、好問的心,虛心地向師傅學習!」
  • 亦師亦友 米樂英語師生關係讓人羨慕
    「我有一個學生在度假遊覽黃河時還堅持上課,並和我分享了黃河的視頻片段,和她學到的關於黃河的知識;還有學生在新年當天為我唱歌,送來新年祝福......」米樂英語外教丹尼絲·馬爾塞洛·曼寧(Denise Marcello Manning)談起自己的學生時,臉上滿是驕傲和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