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吉林省吉林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突出「加強、延伸、創新」六字,深化實施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引領行動,強力推進街道社區黨組織建設,堅持治理硬舉措和服務軟實力兩手抓兩手硬,推動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顯著增強,努力開創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
築牢戰鬥堡壘
將黨的領導貫穿工作始終
吉林市堅持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強化黨建領導,加強體系建設,不斷推動城市基層黨建提質增效。
盯緊一個責任化項目,抓住關鍵強引領。強化黨建考核「指揮棒」作用,加大考核評價力度,連續6年將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納入各級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推進治理難題有效解決;紮實推進「書記一號工程」,將城市基層黨建的政治責任一貫到底,2020年全市各級黨組織書記共認領項目713個,堅持月調度季通報制度,在江城黨建開闢專欄定期擇優亮曬書記項目和各地好經驗好做法。豐滿區著眼推進商旅宜居新豐滿建設,依託信息化平臺,全力打造「十分鐘社區治理圈」「十分鐘便民服務圈」,逐步形成「黨建引領、數字支撐、立體網格、全科社工」的新格局。全面落實社區黨組織書記縣級黨委組織部備案管理制度,堅持「選、育、用、管」,探索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晉升通道,研究通過定向招錄街道公務員(事業編)以及退休返聘等形式,激勵社區幹部擔當幹事。
打造一套標準化體系,建強堡壘促治理。在城市開展「五好一滿意」標準化黨支部創建活動,按照6個方面細化34項工作任務,每年逐項量化賦分,實行百分制考核,評星定級;組織實施後進社區黨組織「整改晉位」行動,通過縣級常委保包、職能部門幫帶、優秀社區結對、在職黨員報到等形式,常態化整治街道社區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目前,整改18個軟弱渙散街道社區黨組織,強化薄弱環節,城市基層黨組織建設整體水平得到顯著提升。豐滿區江南街道南山社區引進物業服務公司,採取三方聯動的方式,實現了社區黨組織和物業企業黨組織交叉任職,定期組織業委會召開居民議事會共同研究解決物業矛盾突出難題,一舉摘掉了軟弱渙散黨組織帽子,黨建工作、物業服務、居民口碑大幅提升。
推出一系列示範案例組合拳,解疑釋惑提質量。舉辦以「黨建引領聚民心,服務提升樹品牌」為主題,城市基層黨建特色服務品牌評選展示活動,在全市評選出「家·黨建」「防走失二維碼」「三方聯動」等20個城市基層黨建服務品牌示範和優秀社區,品牌意識、服務理念、模式推廣等都得到有效提升。其中有6個社區入圍全省「新時代吉林小巷總理」創新案例集中評選展示活動,有2個案例被評為「新時代吉林小巷總理」最佳案例。豐滿區田園社區全能網格在抗疫工作中發揮大作用,八個「全能網格」化身八支疫情防控隊,網格員入戶排查、輪崗值守,黨建聯盟單位開展防疫消殺、協調籌集物資,共同築起群防群控的最嚴防線,「全能網格」成為了群眾公認的「服務名片」。
用好「三件法寶」
推行基層治理硬舉措
吉林市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有效路徑,確保黨的建設貫穿基層治理、保障基層治理、引領基層社會治理。
織密一張組織網,全面覆蓋兜底。優化基層治理體系,及時優化調整網格設置,全面建立網格黨支部或黨小組;研究制定街(路)長、胡同(巷長)、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五長制」,突出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作用,各級部門、機關黨員幹部下沉到社區,設崗定責,做實網格治理。全市287個社區細化為2766個網格,建立網格黨組織1560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4300餘人,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責任到人的組織布局。豐滿區沿豐街道吉鋼社區從工作實際出發,以「在家做黨建,黨建做到家」為目標,在小區、樓(院)積極打造「學習有場所、活動有載體、服務有特色」的黨員示範活動家庭站點,有效激活了樓棟、庭院、住戶這些黨建工作「末梢神經」。永吉縣堅持把網格作為城市一切工作的載體,按照規模適度、邊界清晰、無縫覆蓋、運行高效的原則,將54個居民小區、925棟樓宇劃分為80個網格,對應急、防汛、綜治等重點治理任務予以整合,增強網格設置的科學性,著力打造城市基層治理全要素「一張網」。
繪好一張流程圖,提升治理實效。研究建立城市基層黨建聯盟引領基層治理「摸底、組建、收集、會商、落實、評價」六步工作法,制定了工作流程圖,實現層層發現問題、商討問題、解決問題、評價問題的工作閉環,推進市、區、街道和社區四級聯動,一大批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得到解決,流程圖把黨組織的觸角延伸到城市最基層;採取「小組+聯盟」的方式,全市共建立聯盟358個、吸納各類成員單位1972個,開放聯盟單位活動場所243個,吸引黨員群眾參與聯盟活動3.79萬人次。豐滿區、昌邑區分別召開黨建聯盟引領基層治理工作現場會,總結推廣黨建流程化管理經驗,全市治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總結一個好辦法,破解物業難題。今年,以全市老舊棄散小區改造為契機,研究制定《加強物業黨建,提升「紅心物業」引領治理工作實施方案》,總結推廣「紅心物業」內嵌式管理,「居委會、物業公司、業委會」三方聯動合作式管理,「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三社聯動的專業化管理等模式,「紅心物業」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模式在48個社區得到試行,棄管小區居民自治、協商理事會等形式得到有效探索。綠地·築石紅社區推行「三方聯動」模式以來,物業費收取率由原來的70%提升到97%。駐社區企事業單位與社區黨組織共同開展活動百餘場次,吸引社區群眾2萬餘人次參與其中,成功地解決了社區活動資金短缺、參與度不高、影響力不夠等問題,極大地提高了社區黨組織引領城市基層治理能力,為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提供了堅強保障。
推動「三個創新」
提升服務群眾能力水平
社區工作是一門學問,要積極探索創新,通過多種形式延伸管理鏈條,提高服務水平,讓千家萬戶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吉林市聚焦提升城市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通過推動服務機制、形式、陣地、品牌創新,不斷提升黨建引領服務能力水平。
創新黨建服務機制。在機關連續開展「雙百雙爭」「三聯三促」「三個表率」等活動,積極推行機關基層黨組織黨員到社區雙服務雙報到制度;指導各直屬黨組織結合實際開展創建工作,推動形成以黨員骨幹為中堅的志願者服務體系。全市在職黨員進社區1.8萬人,認領服務崗位17427個,開展政策宣傳、創業指導、法律援助、環境整治等志願服務44526人次。疫情期間,72個部門(單位)3432名黨員幹部下沉到95個社區、190個卡口,實行24小時值守,15480名機關黨員共計捐款235.5萬元,成為防控戰「疫」中的堅強「紅色堡壘」和戰「疫」先鋒。
創新黨建服務模式。總結推廣「全科社工」黨建服務模式,通過建設「一人多崗、一專多能」的全能型人才隊伍,實現服務群眾「一口清」導辦、「一門式」受理、「一條龍」服務;進一步將服務人員、服務力量、服務資源下沉,實現了在網格內解決群眾訴求,將服務觸角延伸到居民家中的目標;堅持「小網格,大服務」理念,針對社區居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總結推行「一站式」公共服務、「菜單式」便民服務、「項目式」志願服務、創新「社會化」服務、「網際網路+社區黨建」服務五種模式,實現社區服務全方位、精準化。
創新黨建服務陣地。採取全市統籌、區域聯動、以點連線的方式,以「互聯互動、共建共治」為主題,利用廢舊警務崗亭改造了23個小區黨群服務「紅色驛站」, 植入12大功能30多個服務項目。全市首個紅色驛站試點已於2020年8月正式運行,成功引進市愛心家園、家政協會、醫療志願者協會、裝飾協會等3家社會組織,聘請律師、學者、經濟師等專家20餘人,整合在職黨員、高校學生、居民群眾等志願服務力量100多人,累計開展三十多個服務項目,受到社會各方面好評。「紅色驛站」除即時開展各項服務外,還定期開展人才組團進社區、醫療義診、扶貧濟困等活動,切實建設成為黨組織在樓棟、庭院、住戶門前的堅強前哨和堅固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