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的經濟學意蘊

2021-01-08 光明網

  作者: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張學永

  過去的幾十年間,法律經濟學研究在國外具有重要影響。近些年來,我國也有部分學者對於法律經濟學有所涉獵,但對於我國當前的法學研究而言,法律經濟學還處於初級階段,相關的優秀研究成果也是鳳毛麟角。不過,可喜的是,部分優秀法律經濟學相關譯著在國內出版,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鑑和參考。其中,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蘇力翻譯的理察·A·波斯納(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法官,法律經濟學運動的重要人物)的《正義/司法的經濟學》,即是其中一部頗具代表性的作品。

  眾所周知,經濟學理論對效率和財富最大化的追求與傳統的法學理論對正義的追求具有明顯不同的旨趣,這也是法律經濟學為一些法學研究者所排斥的一個重要原因。理論體系當然需要嚴謹的理論基礎,但是社會運行也有其自身的邏輯,正如蘇力教授所言,人們對理論的接受程度,更大程度上取決於理論的解釋力而非理論的邏輯或論證是否有力。《正義/司法的經濟學》正是對傳統的法學問題,進行了全新的經濟學視角的研究解讀。

  法律經濟學研究必須邁過的一道坎就是如何對待效率和公正(正義)問題。傳統經濟學理論關注的核心是效率,而傳統法學則更關注正義的實現。有時候,效率和公平(正義)看起來並不是和諧共生的,甚至還會有明顯的對立。因此,在經濟學家看來,追求效率的功利主義沒有什麼問題,而在傳統的法學家看來,法律經濟學的功利主義是不道德和不現實的。也正因此,為了推廣自己的理論,波斯納花了相當的篇幅,應對上述質疑和批判的挑戰。通過對比布萊克斯東和邊沁,以及分析邊沁對布萊克斯東的批評,並通過和羅爾斯的正義論進行比較,波斯納對功利主義進行了批判,並提出了一種超越功利主義的,調和效用、自由和平等的財富最大化的標準,來判斷行為和制度是否良好或公正。

  在筆者看來,波斯納的一大創舉,在於提出了財富最大化的概念,並據此得出有別於功利主義的效用最大化的正義概念,以力圖避免可能面對的道德質疑。之後,波斯納在該書中對於諸如報應刑、誹謗、隱私權、種族歧視等非市場行為的法律問題進行了經濟學視角的研究。

  可以說,法律經濟學的研究進路為傳統法學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視角,並且一些結論和傳統的法學研究具有異曲同工之感。比如,波斯納在提到如何設計有效率的懲罰制度時,提到了交易費用對效用以及財富最大化的影響:當一個人在森林裡迷路並筋疲力盡時,闖入了一個無人守護的木屋並盜竊了裡面的食物,以保障自己能夠活下來。顯然,在這種情況下,由於交易費用高不可攀,此時所偷竊食品對偷竊者的價值要高於對食品所有者的價值,因此從社會角度而言,就可能是財富最大化的結果。此時,是否懲罰偷竊者,要考慮偷竊有沒有社會價值的增加(或財富最大化),即使懲罰偷竊者,也應將懲罰限定在震懾偷竊的水平上。如果是交易費用很低的場合,偷竊者的效用就不應當加以考慮,懲罰的程度就應按照懲罰的成本來決定。用傳統的法學理論來解讀這個問題,無疑應當考慮偷竊者的期待可能性問題,進而確定其責任。在期待可能性較低(或沒有)的情況下,就應當賦予行為人較低的責任或免去其責任。就結果而言,法律經濟學和傳統法學理論並不矛盾,且無疑具有類似的旨趣。

  一些國家刑事司法實踐中的制度設計,在頗多方面都體現出經濟學的效率意蘊,其中美國的辯訴交易制度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制度之一。在刑事訴訟程序設計方面,具有較為嚴謹甚至繁瑣的要求,其制度設計在保障犯罪嫌疑人權利方面,無疑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嚴謹、繁瑣的程序制度設計也為刑事訴訟帶來了高額的成本。正如舉世矚目的辛普森案所展現出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冗長的審判過程一方面耗費了當事人高額的時間、金錢成本,另一方面也給司法機關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為了節約訴訟資源,提高訴訟效率,辯訴交易制度應運而生。美國辯訴交易制度在十九世紀出現之後,在美國的刑事司法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刑事訴訟領域被控辯雙方廣泛接納和採用,其中,檢察官在辯訴交易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導作用,為推動辯訴交易制度的發展發揮了關鍵作用。時至今日,美國有超過90%的刑事案件通過辯訴交易制度予以處理,大大提高了司法效率,節約了司法資源。當然,硬幣也有另一面,辯訴交易制度對司法公正、量刑公正有何影響,如何妥善處理公正和效率的關係,在美國也是一個存在一定爭議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辯訴交易簡化了司法機關的處理程序,通過控辯協商大幅度節約了司法資源,對司法效率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在效率明顯提升的情況下,能否保障處理結果的公正性無疑成為對辯訴交易制度正當性和生命力的巨大考驗。對於辯訴交易制度而言,確保結果公正的關鍵環節之一在於如何保障被告人「交易」的自願性。對於罪名和刑罰的自願交易體現出控辯雙方的合意,控辯雙方基於案件事實和證據,經過理性權衡,選擇對自己最為有利的結果。其中,保障被告人交易自願性的制度設計之一就是被告人獲得有效的辯護,以獲取對控方權力較為充分的制衡。而考量當事人是否獲得有效辯護的重要制度保障,在於確立無效辯護審查制度。雖然無效辯護審查制度經歷了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並在判斷標準方面存在一定的爭議,但是該制度的確立對於保障對被告人的有效辯護,進而保障辯訴交易的公正價值,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相較美國的辯訴交易,大陸法系一些國家也確立了類似而又有重大區別的制度,以提高訴訟效率、節約司法資源,進而提升社會治理的總體水平。殊途同歸,從根本上來說,一項訴訟制度要取得久遠的生命力,應在於其較為妥當地處理了效率和公正的關係,盡力做到在提升司法效率的同時,而不損害司法公正,力爭實現社會財富的最大化。

[ 責編:李貝 ]

相關焦點

  • 司法女神蒙眼布的器物意蘊
    司法女神蒙眼布的器物意蘊2015-11-27 王進喜 法律職業觀察代表作:《證據科學讀本:美國[Daubert]三部曲》(編譯)、《美國律師職業行為規則理論與實踐》、《刑事證人證言論》、《律師職業行為規則概論》等。
  • 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關係
    內容摘要: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是兩個即獨立,又相互關聯的概念;實踐中,行政執法事司法常常緊密聯繫在一起,這就要求我們把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起來。行政執法和事司法完好的銜接能有效的打擊犯罪、保證行政機關嚴格執法。關鍵詞:行政執法 刑事司法 銜接 現行《刑法》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在犯罪形態上大量增加了行政犯。
  • 加大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保護力度
    答: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保護是智慧財產權保護中最具有強制力和威懾力的方式。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保護。2019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進一步明確「加強刑事司法保護,推進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釋的修訂完善。
  • 鄭曦:刑事司法視野下被遺忘權的適用
    電子數據,人工智慧,信息化,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偵查,網絡安全,個人信息權利;法醫、物證、生化、DNA等鑑定科學;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偵查學等對刑事程序的分析;公檢法內部管理;證據法、程序法新進展;複雜新型案件、憲法案件。
  • 民法典實施與刑事司法高質量發展
    為促進全面深入貫徹實施民法典,推動刑事司法高質量發展,檢察日報社於12月11日上午舉行「民法典實施與刑事司法高質量發展」三人談研討活動,邀請民法學者和刑法學者,共同圍繞如何破除「重刑輕民」觀念、正確處理刑民交叉案件、準確認定財產犯罪與維護法秩序統一性等問題,論法析理,並就如何協調民法與刑法關係、如何以民法典實施為契機促進刑事司法高質量發展進行研討,提出寶貴建議,敬請關注。
  • 倫敦刑事司法官員聆聽華人訴求 促投身司法體系
    中新社倫敦十月三十一日電 (林楠)倫敦刑事司法委員會的官員三十一日在倫敦華埠會見華人社區代表,聆聽華社的訴求,鼓勵華人積極投身司法體系。  此次會議是倫敦刑事司法委員會和英國華人社會論壇及倫敦華人社區網絡聯合主辦,是該委員會首次和華人社區面對面接觸。近百名華人社區代表、倫敦司法體系官員等出席會議。
  • 如何加大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保護力度?
    答: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保護是智慧財產權保護中最具有強制力和威懾力的方式。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保護。2019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進一步明確「加強刑事司法保護,推進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釋的修訂完善。
  • 刑事司法推定的適用範圍
    儘管如此,在刑事司法的過程中,並沒有完全否定推定規則,而是給予了其一定的空間。如法國刑事訴訟法中,法律對事實要件的證明規定了一些有利於控方的推定,如違警罪的筆錄可以推定違警罪存在,在海關管轄範圍內扣押的無有效驗關證件的商品屬走私商品等。
  • 加大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保護力度——「兩高」相關部門負責人就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司法解釋答記者問
    答: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保護是智慧財產權保護中最具有強制力和威懾力的方式。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保護。2019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進一步明確「加強刑事司法保護,推進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釋的修訂完善。
  • 從嚴刑峻法的歷史到歐巴馬的刑事司法改革
    2017年1月5日,世界著名法學學術期刊《哈佛法律評論》第130卷第3期發表了歐巴馬署名文章《國家總統在推動刑事司法改革中的作用》,這是歷史上美國在任總統第一次發表法學學術論文。在這篇文章中,歐巴馬聲稱:我整個職業生涯都在持續關注刑事司法改革問題,在文中回顧了他在八年任期內的刑事司法改革努力。
  • 刑法理論與刑事司法實踐的辯證關係
    前沿理論與司法實踐的關係只能進行相對精確的描述。刑法學一直以來就是一個比較成熟也比較活躍的學科,每年都有大量的理論著作和論文問世。但是,刑法的理論前沿與刑事司法的前沿卻並未形成完全對應關係,這種不對應的關係或者表現為理論前沿問題不出自真實的司法實踐,或者表現為沒有為真實的司法實踐提供在實踐者看來可接受的答案。
  • 行政、刑事、司法三種拘留有什麼不同?
    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分別是什麼意思?這三種拘留有什麼區別?哪種拘留會留下案底呢?今天信之源律師為你一次講清楚!司法拘留司法拘留的對象指具有妨礙訴訟、妨礙審理、妨礙執行,打擊報復司法工作人員,阻礙執行公務以及哄鬧衝擊法庭行為的人員。
  • 湄公河慘案背後的國際刑事司法協助思考
    二、湄公河慘案背後的國際刑事司法協助國際刑事司法協助,即各國依據籤署的國際條約或互惠協議,進行刑事司法合作,代為履行部分刑事訴訟程序、行使刑事司法權力的活動,包括文書送達、調查取證、引渡遣返、判決的承認與執行等。聯合國《刑事事件互助示範條約》為國際刑事司法協助提供了範例。但在實踐中,刑事司法協助仍存在許多困難。
  • 臺灣地區刑事司法觀察記
    2016年2月-8月,我受華僑大學的公派,到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進行為其半年的訪問學習,從而有機會近距離觀察我國臺灣地區的刑事司法活動。儘管如此,臺灣地區目前的一些刑事司法的經驗和做法仍值得我們關注和借鑑,大陸地區目前正在進行司法改革,有些做法和改革舉措與臺灣地區具有異曲同工和殊途同歸之處。
  • 華政刑事司法系 - 東方網-高考熱線
    歡迎加入劍與盾的行列--刑事司法系主任楊正鳴副教授刑事司法系是由原犯罪學系改建而來的,1994年按照司法部的指示設立偵查專業。目前,是華東地區唯一培養偵查專業人才的本科專業。刑事司法系經過幾年的建設和發展,取得了比較可喜的成績。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師資力量和科研隊伍謹勃發展。在全國偵查專業學術界享有較高的聲譽成為我國偵查學界的一支勁旅。
  • 刑事司法系統評價體系研討會舉行
    本報訊 記者侯建斌 近日,由廈門大學法學院主辦的「新刑事訴訟法實施與刑事司法
  • 刑事案件中「被害人過錯」的司法認定
    現行《刑法》中所規定的從輕、減輕、免除處罰的事由,並不包括「被害人過錯」,但在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等刑事案件的司法實踐中,「被害人過錯」往往作為十分重要的量刑情節。近年來,對於社會影響較大的故意殺人案件,「自首不等於免死」的判罰越來越多,但被害人存在過錯的情況下,往往可以成為被告人求得生刑的一個稻草。
  • 最高院喻海松:刑事司法解釋的十個問題
    >刑事司法解釋的實踐邏輯:原理、根基與適用」,本文系主講人喻海松博士的講座精要。自博士畢業以後,我就進入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從事司法解釋相關工作。2004年9月至今,甚至連辦公桌都未曾有過變動。實際上,刑事司法解釋對刑法學術研究和刑事實務工作皆具有重要意義。選擇以刑事司法解釋為此次講座的主題,主要基於以下三個方面的考量:第一,刑法解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金融刑事司法須堅持及時性與謙抑性相濟
    刑事司法政策是司法機關在依法履行偵查、起訴、審判、刑罰執行等刑事司法職能時應當遵循的政策方法。刑事司法政策不是具體的法律規定,但是對司法機關如何科學運用相關刑事法律具有較強的指導功能。刑事司法政策不是恆定的,需要根據社會情勢的變化而適當調整,以適應保障社會經濟生活發展的客觀需要。
  • 樹立現代刑事司法觀念是正確實施刑事訴訟法的必由之路
    刑事司法人員要牢固樹立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並重的觀念,在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基礎上,依法行使偵查權、起訴權、審判權,正確處理各類刑事案件,切實實現對各類犯罪的懲罰和預防,全面實現刑事訴訟目的。  二是強化程序公正優先觀念  美國學者戈爾丁曾說過,「理想的正義是形式要素和實體要素之和」。在刑事訴訟中,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