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奶比拼:豌豆奶崛起力壓杏仁奶,高蛋白質低卡路裡又低碳?

2020-12-20 盛京客的廚房

【植物奶比拼】豌豆奶崛起力壓杏仁奶,高蛋白質低卡路裡又減碳?近年來在歐美國家,因為乳糖不耐症、純素、環境友善等不同原因,愈來愈多人改以植物奶代替牛奶;根據市調公司尼爾森調查,到去年六月為止,全美國植物奶整體銷售量上升9%,而同期牛奶卻下降了6%。

為了搶得市場先機,食品業者不斷推陳出新,除了豆漿、杏仁奶(almond milk)、燕麥奶、腰果奶、核桃奶、椰奶,近年來更出現亞麻仁奶、大麻籽奶(hemp milk)、豌豆奶等新商品。其中,由矽穀食品新創公司所研發的豌豆奶,2016年一推出便受到廣大媒體報導,並陸續獲得Google、投資銀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投放大量金錢投資,頗值得關注。

所謂豌豆奶,原料並不是常見於冷凍蔬菜裡的青綠色豌豆,而是將去了皮的乾燥黃豌豆(split yellow pea)製成蛋白粉,再加上水、油等調製而成。

近年來在歐美國家,因為乳糖不耐症、純素、環境友善等不同原因,愈來愈多人改以植物奶代替牛奶。

不過,黃豌豆分離蛋白粉(pea protein isolate)在市面上其實相當常見,Ripple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創辦人開發了一種全新技術,能夠剔除黃豌豆的雜質。「一般來說,黃豌豆分離蛋白粉大約含有80-85%蛋白質,剩下的則是油脂、碳水化合物等等,而豌豆特有的味道和顏色就存在這些物質中,所以我們基本上就是要把它們去除掉。」Neil告訴《Food Navigator USA》。如此一來只留下中性無味的蛋白質,未來也可以加入各種食物與飲料中。Ripple將此萃取物取名為Ripptein,並已成功申請專利。

▼▼Ripple 與眾不同之處在於當中的萃取物「 Ripptein」,按下圖看看Ripple對比其他奶類產品的優勝地方:

有了Ripptein在手,Ripple號稱其調配出來的植物奶蛋白質含量多達8克。

與2%乳脂肪的牛奶不相上下,更是杏仁奶的8倍之多。

不光如此,Ripple純素奶與牛奶相比,不但多出50%鈣質及6倍飽和脂肪,更少了20%卡路裡。

富含營養價值之外,隨著歐美國家食物過敏人口持續攀升,Ripple 豌豆奶不含乳糖、堅果、麩質、大豆的特性,也有可能吸引更多不同需求的消費者。

另外,在環境保護層面,Ripple 不但大膽聲稱:「飲用Ripple可以幫助你輕鬆減碳

更公開挑戰競爭對手,表示豌豆奶不像杏仁奶

不論是栽種或製造都需要耗費大量水資源,整體耗水量整整少了83%

也不像畜養乳牛,會排放大量溫室氣體。

「黃豌豆生長於雨水豐沛的地區,所以只需要少許灌溉,甚至不用灌溉。」

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Ripple顯然十分懂得突顯豌豆奶的各層面優勢。儘管如此,仍有人提出質疑。《衛報》報導,Ripple並未特別強調其黃豌豆進口自幾千英哩以外的法國。「我對這類永續說詞抱持的疑問是,廠商並沒有賦予消費者知的權利,反之可以說是剝奪了這份權利。」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專攻食物裡程的教授David A Cleveland說。「廠商說的話往往只是片面之詞,比如『我們的產品含有八公克蛋白質』,但其實豆漿的蛋白質含量也差不多。這是廣告話術,不是透明的資訊。」雖然Ripple已表示正在尋找國內貨源。

然而,即使Cleveland對Ripple的宣傳用語頗有微詞,但他也說到,就算杏仁、豌豆、大麻籽、黃豆等植物奶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不一,植物奶無論如何都比鮮乳對地球更加友善。

而從Ripple獲得大量投資的事實來看,跨國運輸的問題並沒有影響到投資人的信心。Ripple於2016年獲得Google與其他矽谷創投公司共4,400萬美元,去年初又再度拿到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的6,500萬美元,累計至今獲取的總投資金額已達1.1億美元。而看好豌豆奶前景,金寶湯公司也跟進推出類似商品。

就算杏仁、豌豆、大麻籽、黃豆等植物奶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不一,植物奶無論如何都比鮮乳對地球更加友善。

經過不同層面的分析之後,回歸根本來看,Ripple豌豆奶的味道究竟如何?《GQ》實測後寫到:「原味的喝起來比含有2%乳脂的牛奶更濃鬱,令人聯想到奶精。」《Spoon University》的看法略有不同:「無糖的那款很像杏仁奶,但更濃鬱,不過至少味道不像豌豆。質地很滑順,不像之前喝過有些牛奶替代品會粉粉的。但餘味有點奇妙,而且有些微酸味。」至於消費者最關心的售價則是940毫升5.99美元,約比豆奶貴了1美元,也比牛奶貴了30%。

綜觀植物奶市場,根據市場研究公司英敏特Mintel資料顯示,如今在美國,杏仁奶仍以64%市佔率穩居寶座,其次是佔有率13%的豆奶及12%的椰奶。然而,尼爾森市調發現,燕麥奶作為後起之秀,截至去年八月為止,年度營業額成長50%之多,遠遠超過植物奶整體市場的9%以及杏仁奶的11%。

燕麥奶以風味獲得廣大消費者甚至是咖啡師的青睞,也是令其叫好又叫座的主因之一。

當杏仁奶費水、豆奶存有基因改造疑慮的問題一一浮現,燕麥奶隨之嶄露頭角,然而不可忽視的是,燕麥奶以風味獲得廣大消費者甚至是咖啡師的青睞,也是令其叫好又叫座的主因之一。因此或可推論,不論產品再健康、再友善環境,味道與價格仍是影響多數消費者的首要因素。

「雖然燕麥奶是近期真正崛起的植物奶之一,但其他像是豌豆奶、夏威夷豆奶、榛果奶和亞麻仁奶的成長速度也非常快。」致力推廣純素飲食的美國非營利組織的資深行銷經理說。雖然燕麥奶仍屬當紅新星,不過餐飲外送平臺Uber Eats發布的2019年餐飲趨勢預測中,豌豆奶也名列其中;再加上Ripple屢屢獲得知名企業大筆投資,以及市場上出現競爭商品的情況來看,豌豆奶的確頗具潛力。然而豌豆奶究竟會不會成為下一波熱門商品,還得看消費者買不買單。

相關焦點

  • 杏仁奶,素食者和乳糖不耐症者的「救星」!
    最近全球流行植物奶風潮,主打比起動物奶更健康、更環保的口號、也是素食者和乳糖不耐症者的「救星」!植物奶中,杏仁奶是明星產品之一,而杏仁奶有什麼好處和營養價值呢?比起燕麥奶更加優秀嗎?一起來認識杏仁奶吧!1杏仁奶是什麼?
  • 植物奶和動物奶有什麼區別?這3類人建議喝植物奶
    常見的植物奶大致分為四類:穀物類、豆類、堅果類以及蔬果類。 穀物奶:燕麥奶、藜麥奶、玉米汁 豆奶:豆漿、豌豆奶、鷹嘴豆奶 堅果奶:腰果奶、開心果奶、杏仁奶、核桃奶 蔬果類:椰奶
  • 燕麥奶、豆奶、杏仁奶……植物奶的營養價值怎麼樣?
    可以用植物奶來替換食譜或者飲料中的牛奶。但是一定要注意額外補充蛋白質、鈣、維生素 D 等關鍵營養素。目前常見的植物奶有燕麥奶、豆奶、杏仁奶和椰奶,其中燕麥奶的口感好但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豆奶的蛋白質含量和牛奶最相近,杏仁奶的熱量低,椰奶可以少量用於烹飪而不建議直接飲用。選購時需要注意有沒有添加糖,最好選擇沒有添加糖的品種。
  • 杏仁奶、燕麥奶、豆奶哪款植物奶好處最多?留意營養標籤!
    近年來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愈來愈多,加上食素有助保護生態環境,所以各類型的植物奶如杏仁奶、燕麥奶、豆奶都愈趨受歡迎,不過到底是否每一款的植物奶都適合大家飲用?鈣質又是否如牛奶般足夠?今天就由Green Monday營養學家Tiffany為大家拆解大家對植物奶迷思。
  • 植物奶「火」了!燕麥奶、豆奶、杏仁奶……可以替代牛奶嗎?
    相對於牛奶當中的優質蛋白質,除了以大豆(含青豆、黑豆)為原材料的植物奶,絕大多數的植物奶當中的蛋白質質量不高,吸收利用率較低。02糖分和脂肪含量並不低有些植物奶生產商為了使「奶」的味道更好,往往會額外添加大量糖份。所以,想通過喝植物奶變苗條的朋友最好在購買前看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
  • 我減肥時不喝牛奶,改喝杏仁奶的5大理由
    低卡低脂助減肥在眾多植物奶中,杏仁奶既低卡亦低脂,碳水化合物亦偏低。根據美國Prevention Magazine從ESHA的研究指,一杯(240毫升)豆奶含150卡路裡,但杏仁奶則只有90卡路裡,適合正在減肥人士。比同等分量的全脂牛奶更少六成半至八成卡路裡。
  • 燕麥奶火遍全球,關於植物奶你需要知道的
    杏仁奶的優勢單不飽和脂肪酸:杏仁中的脂肪是以健康的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對於減重和心血管健康都有好處高維生素E低熱量、低碳水化合物:杏仁奶相對於牛奶,熱量確實較低,1杯杏仁奶只有30kcal,而牛奶有150kcal,但是在低熱量的背後是低營養成分,1杯杏仁奶只有1g蛋白質而牛奶有8g,所以從營養上杏仁奶無法替代牛奶
  • 燕麥奶、豆奶、杏仁奶,植物奶的營養價值怎麼樣?
    以燕麥奶為代表的植物奶營養價值怎麼樣?豆奶、椰奶、杏仁奶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植物奶。 什麼是植物奶? 我們常喝的植物奶像燕麥奶、豆奶、椰奶、杏仁奶都屬於植物蛋白飲料。
  • 低脂、低糖、高膳食纖維,植物奶營養、口感、品質一個都不能少
    除了此前人們熟悉的大豆、核桃、杏仁、花生外,燕麥、藜麥等穀物也被製成植物蛋白飲料。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劉銳博士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此類產品消費增加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植物奶原料資源豐富,種類和口感豐富多樣,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和味蕾體驗;另一方面大多數植物奶產品具有低熱量、低脂肪、高膳食纖維的營養特點,還可滿足乳糖不耐症人群的需求。
  • 現在大火的植物奶到底「香」在哪?
    「燕麥奶」的正規商品名叫「燕麥飲」 | 圖片來自Oatly天貓店 主要的植物奶類型有以下這幾種: 穀物奶:燕麥奶、大米奶(不就是米漿嘛)、藜麥奶、玉米汁也可以算是 豆奶:豆漿、豌豆奶、鷹嘴豆奶
  • 植物奶和動物奶,哪一種更適合腎友?它們的區別是什麼?
    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植物奶和動物奶的區別。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植物奶。雖然被稱作植物奶,但它其實和動物為哺育下一代而產生的乳汁是不一樣的,牛奶、羊奶剛擠出來時不需要人為地處理就可以直接喝,但是植物奶必須經過加工才能獲取,是用植物的種子等部位榨出來的汁液,之所以稱它們為植物奶,就是因為它們從外觀看起來也是乳白色、不透明的液體,而且成分和動物奶相似。
  • 動物奶和植物奶有何不同之處?如果你是以下這3類人,多喝植物奶
    現代社會有一種風潮很流行,那就是健康飲食風潮,近幾年層出不窮的各種植物奶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愛。植物奶裡的營養物質有哪些?植物奶適合哪一類人群飲用呢?什麼樣的「奶」稱為植物奶?一些豆子、穀物、堅果或者椰子肉通過浸泡、研磨、高壓均質這些步驟加工製成了植物奶,植物奶喝起來有點像奶的口味,然後實際上植物奶和和奶完全無關的。
  • 包括燕麥奶在內的植物奶,以一種「反撲牛奶」的新面目成了一種新...
    無論在哪裡,燕麥奶和植物奶的出現歸根到底是人們需要一種新口味。不過在食品進入後工業化時代的歐美,植物奶「脂肪更低」或者「纖維更多」讓它看上去是更正確的選擇。植物奶也被賦予其更多社會含義,比如「對環境好」、「碳排放較少」,從動物福利考慮更道德。
  • 燕麥奶雖好,但它暫時不是「健身奶」
    以燕麥奶為代表的植物奶,是壓榨燕麥、核桃、花生等植物後的產物。 低卡低脂的植物奶,或許會受到增肌減脂愛好者的青睞,替代高強度訓練後的牛乳「蛋白奶」補劑。 但是相比 「蛋白奶」,植物奶其實是負擔更重的「碳水奶」。
  • 繼「植物肉」後,植物奶在中國大火!但植物奶適合中國人體質嗎?
    ,2019年我國植物奶消費市場高達540億元,而2020年的植物奶消費增速是800%,植物奶和中國消費者的雙向選擇,讓植物奶加速被中國消費者接受。  植物奶分穀物奶、豆奶、堅果奶和椰奶等其他種類,近年來,隨著消費者逐漸重視低碳、環保以及對動物的保護,植物奶也正在加速走進中國消費者的生活。  與傳統奶製品相比,植物奶不會造成乳糖不耐受的症狀,而且植物奶不含酪蛋白,不會促進皮脂分泌,避免乳製品導致長痘,更不會有今年來乳製品頻繁被爆出激素殘留、三聚氰胺超標等不安全因素。
  • 植物奶,真的那麼好嗎
    前兩天,我們說了水牛奶、羊奶這兩種小眾奶。它們和牛奶一樣,都是動物奶。如今市面上還有一種植物奶。它們營養不輸動物奶,而且因脂肪含量低,還可以減肥。那麼,真的是又有營養又能減肥的「神奇」奶嗎?
  • 植物奶市場風潮正起,老牌國產植物奶品牌已經「失寵」了?
    近日,隨著銀鷺賣身事件塵埃落定,「植物奶」又被討論起。一方面,以Oatly燕麥奶為代表的新興植物奶品牌一步步爬上食物鏈頂端,大有超越牛油果、藜麥和奇亞籽,成了一線城市年輕人的新寵。另一方面,那些我們從小喝到大的花生牛奶、杏仁露品牌一個個接連銷聲匿跡,讓人不得不感慨一句「爺青結」。
  • 與奶無瓜的植物奶,豆奶還是王!
    說是專屬孩子的「亮眼」豆奶,卻加了白砂糖,熱量高,蛋白質含量相對低,生豆味比較明顯,特別甜,椰奶味很淡。 蛋白質含量低,有香精,加了增稠劑,但依然很稀薄,聞著很甜膩,更像是杏仁露的味。
  • 植物奶:豆漿兌點智商稅?
    再看看百度百科對植物奶的定義。 你沒有看錯,正是我們從小就喝的豆漿、核桃露、杏仁露。 而相傳1900多年前的西漢人就開始喝的豆漿、人人都能接上下半句廣告語的維維豆奶、「承德之光」杏仁露、想「補腦」就喝的六個核桃,沒有一個是新鮮玩意兒,怎麼今年就突然能賣出去8倍之多了?
  • 3歲前寶寶喝這種奶會影響身高?醫生:營養價值低,難以替代牛奶
    奶、肉、蛋、蔬果,兒子對它們「來而不拒」,怎麼就長不高呢? 無奈之下,蕾蕾就帶兒子去醫院檢查,經過一番交談後,醫生摘下眼鏡,嘆氣道: 「哎,這件事我們不知道說了多少遍,可總有家長記不住!問題就出現在你給孩子喝的奶上!植物奶,營養價值低,難以替代牛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