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道歉並接受別人的道歉
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特別是經常給別人帶來一些麻煩和困擾時,向人道歉是一種修養和表現,表達的是對給別人帶來的不便的歉意。同時,接受別人的道歉也是一種美德,是自身道德和修養的體現。
但是如何接受道歉呢?接受道歉時用什麼樣的詞語比較合適呢?
日常生活中一般有兩句話:沒事和我接受你的道歉。
沒事,是我們經常用的。這句話雖然體現了自己的大度,但是對別人的行為卻中一种放縱。因為你說「沒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你真的認為沒事,他們或者她們給你造成的問題你覺得可以忽略不計。這樣的沒事當然沒有問題。另一種沒事可能是你的客氣,但對方給你確實帶來了許多麻煩甚至痛苦,你的沒事只是一種大氣和習慣。但是這樣就出現了問題,對方不知道你的沒事是真沒事還是客氣,也許他認為對你真的是沒有什麼,所以以後類似的錯誤、對你的冒犯、給你造成的麻煩會源源不斷,這也無形中縱容了它人一些不好的行為。
所以,我接受你的道歉就比沒事更客觀和理性一些。我接受你的道歉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你確實是對我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但我以我的修養接受你的道歉。這樣讓他人明白,這樣的行為以後是要注意的,而不是繼續放縱下去。
接受你的道歉是立足於現在,更著重未來。畢竟過去的已經成為事實,而這種對別人造成困難和冒犯的事實畢竟已經過去了, 我接受你的道歉正是表達的是不糾纏於過去,而是更著眼於未來,體現的是積極的人生態度。
還有一種我接受你的道歉的延伸,那就是:我接受你的道歉但我不想原諒你。這是對一些頻繁道歉但從來不改的人和行為。有的人不斷地出現同樣或者類似的錯誤,不斷地道歉以為就沒事了。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當一個人頻繁為自己的行為和言語道歉的時候,他不是真正的表達的是歉意,而是為了降低自己的愧疚感而做出的補救行為。有的人不斷地犯錯,不斷地道歉,所謂的 「積極道歉,堅決不改」。 對於這種行為,我們可以我接受你的道歉但我不想原諒你。 以此表達對對方給你傷害的在意,也表明 自己憤怒的程度和態度。道明寺說過,如果道歉有用,還要警察幹嗎?當然大部分事情沒有到用警察的程度。
但是,無論是怎樣的道歉都必須是出於真誠,只有真誠的道歉才是可以原諒的,只有真誠的道歉才是改正錯誤的基礎認知。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我們更要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勇於改正錯誤。同時,不要輕易向人道歉,更不要把道歉當成減輕自己內疚的方式和途徑,因為每一個道歉都是珍貴的,我們要珍惜我們的每一個道歉,我們不要給別人製造麻煩。只有在這個基礎上,道歉才是可以接受的並且是可以原諒的。
作者:麒鑑,財經金融文化分析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