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兒子滿月被道士算出活不到成年,二十年後祖宅現乞丐

2020-12-19 今古傳奇故事

清朝道光年間,在濰州城外的一座大山有一夥以陳霸為首的土匪,陳霸為人兇狠,殺人不眨眼,經常下山劫道,官府剿匪剿了幾次都沒有成功,當地的百姓對土匪敢怒不敢言。

這一年濰州新上任了一位知府,這知府上任沒有幾天,陳霸就下山來拜訪,說要改邪歸正,下山為良,知府本為早年濰州城外另一座山上的土匪,掠奪了大量財富,用錢買下這濰州城的知府,清朝道光年間朝廷買官賣官之風盛行。

知府跟陳霸本是故交,搖身一變陳霸成為濰州城地主豪強,欺男霸女無惡不作,妻妾成群,這一年陳霸為自己新生的兒子舉行滿月酒,廣邀賓客。

陳霸請了當地的道士為自己兒子祈求好運,開席前,道士布好法壇,正要作法之時了,問了下陳霸兒子的姓名跟八字,道士吃了一驚。

「你兒怕是活不到成人禮!」

「哪道長可有化解之法!」

「你殺業太大了,貧道也無能為力!」

「住口,胡言亂語,放肆。」

說時遲,那時快,道士已經倒在了血泊之中。好好的喜宴變成了鴻門宴了,賓客們大氣不敢出,還好知府出來打圓場,賓客們鬆了一口氣,胡亂吃了點,藉口離席了。

滿月酒後,陳霸又請了幾位算命先生為他兒子陳理算命,結果驚奇的一致,都算出陳理活不到成年,且還會給陳霸帶來惡運,陳霸妻妾成群,想想再生一個就是了,當年就把陳理給遺棄了。

機緣巧合之下,陳理被一尼姑撿去,一直在寺廟裡長大,天天沐浴佛法,吃齋念佛,不知不覺中了,已經到了18歲的年紀了,尼姑師父告訴了陳理的身世,陳理從小沐浴佛法,對能不能活過成年,已經不怎麼在乎,且只信佛法,對算命之事,置之不理。

師父讓陳理去其他寺廟修行,陳理成年了,在尼姑庵多有不便,陳理轉展多個寺廟了,幾年過去了,陳理算了今年已經是24歲了。

陳理又回到了濰州城,在經過自己家門口的時候,看到自己家已經破敗不堪,門口躺著一個乞丐,在聽到家門口的乞丐名字叫陳霸的時候。

陳理頓時淚流滿面,久久沒有回過神來!

善惡終有報,自己的命運是把握在自己手裡,善可改命,勸世人,從善如流。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道士贈傘給老乞丐,三年以後,老乞丐用傘罩住了道士
    道士秋靈,自幼出家,因為家中實在是困難,父母養了足足七個孩子,實在是養不起了,便將秋靈送到了山上的道觀之中,出家做了道士。幸好這道觀的觀主,年歲大了,打算尋找一個接班人,看中了秋靈,如此,七歲的秋靈就成了一個小道童。
  • 民間故事:父母正常,兒子卻是侏儒,道士看了還說恭喜了
    這是一則離奇的民間故事,話說在南宋初年,一處村鎮上,書生宋元,已經到了成親的年紀。宋元雖說讀書了,不過卻是沒有絲毫的功名,不過因為家境不錯,倒是也弄了個教書先生的工作,養家是沒問題的。家中的父母開始張羅此事,倒是巧了,不遠處,有著一戶人家,據說原先乃是官宦人家,不過因為得罪了人,官職被貶,一家人淪落到了普通百姓的地步。
  • 民間故事:女孩夜入破廟,偷供品救乞丐,乞丐:我幫你實現願望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偷供品的小女孩》,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2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這個故事都能夠有所收穫。
  • 《道士下山》原著作者揭秘「道士」真正的下山路
    不過當記者聯繫上徐皓峰之後,他表示,這次的電影版《道士下山》他並沒有參與劇本創作。眼下他正忙於電影《師父》的後期製作,等忙碌結束,他還是會繼續為現代快報讀者寫出自己心中的武俠故事。  《師父》是徐皓峰的第三部自編自導的電影,將在今年12月份公映。
  • 民間故事:蛇仙天雷|申道子|鎮江|道士
    這時候他見一道士正在打掃庭院,就半開玩笑地問道,今天神仙不在嗎?道士回答說,應該就快到了!嚴贊聽了他的回答很想笑,但還是忍住問他,要到什麼時候?道士看了看天回答道,應該還有一個時辰,主持已經前去迎接神仙了。
  • 民間故事:長青仙道
    這個張長青有妻子和兒子,他的兒子已經二十多歲了,而張長青面貌看起來卻和他兒子一般,一點也沒有歲月的痕跡。鄉人常常看見他上山砍柴去城中出售,每次賣的錢剛好夠買一壺酒,他用一根竹仗將酒挑著,往往還沒到家,酒就已經喝完了,認識他的路人向他求道,他就胡言亂語,來人沒有一句能聽懂的。過了幾年,李白在翰林院聽說張長青這個人後後,驚嘆道,這應該是仙人啊!
  • 民間故事:嬰靈索命|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因為每家每戶都想要生兒子,又或者人們沒有避孕措施,發現懷孕只能用土方拿掉孩子。但又由於習俗的原因,不能埋葬,所以才丟棄於此。久而久之那個小屋成了村子裡的禁忌,特別是那件事情的發生,讓村民如談虎色變,整天人心惶惶,其實還不是大家自食惡果的緣故嗎。一開始村裡不停地有人去世,而且都是壯年,村裡的老人就說是嬰靈,他們化成怨氣來報復丟棄他們的親生父母。
  • 2名男嬰同時出生,算命大師說:1個狀元1個乞丐,16年後意外反轉
    今天故事裡的2位主人公,出生的時候就被人算了一命,說他們1個是狀元,1個是乞丐,但16年後,兩人恰恰相反,那位「乞丐兒」用自己的努力詮釋了這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到底發生了些什麼事兒呢?不久之後,兩個媳婦兒都懷孕了,巧的是最後還同一天生了孩子,各生一個男孩子,全家人是歡天喜地,沒多久,兩個孩子滿月了,他們大擺宴席,邀請大家來吃個飯湊個熱鬧。
  • 民間故事:道士教他穿牆術,告誡他要保持童子之身,他卻犯了戒
    大家好,歡迎來聽故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第36期,如果您喜歡看,歡迎關注本帳號!南京有個書生名叫李生,父母早亡,尚未娶妻,十年寒窗讀下來,卻一事無成,如今已經二十多歲了,卻連個秀才都沒考上。李生讀書雖不在行,卻有一顆善良之心,大是大非面前倒也能分清孰對孰錯。
  • 民間故事|妖道仙妻
    民間故事|妖道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柳樹村有個叫範安的窮秀才。他仕途不順,三次鄉試都沒有中舉,漸漸妻子朱氏開始瞧不起他。若像你這樣,我真是打盆洗臉水淹死算了。範秀才聽了妻子的話,心中很難受。終於有一天,他覺得生無可戀,於是離家出走,到了後面的大山之中。
  • 半夜歸家的兒子
    吳老太的兒子二十年前被山賊擄走,老頭子思念成疾也去世了,只剩下吳老太獨自過活。一天,吳老太在米缸中發現了一隻小老鼠,估計是偷米後爬不出不來了。兩隻小眼珠看著吳老太瑟瑟發抖,看著小老鼠那副可憐樣,老婦人不忍心了說:算了,家裡就我一個人也沒點菸火氣,只要你不亂咬東西,我就留下你。小老鼠好像聽懂了吳老太的話頻頻點頭,吳老太把小老鼠撈出來後,把米灑在米缸邊地上讓他吃。
  • 會寧民間風俗:過滿月
    會寧民間風俗:過滿月張德旺會寧的鄉村,有個風俗,莊裡不論誰家的第一胎孩子,在出月的時候,或三十天,或四十天,或一百天(一百天叫「百歲」)都要好好地拌(祝賀)一下。正常情況下,拌的是三十天。參加拌滿月的一般是成年婦女,所以又叫「豬婆會」。莊間的女人,對自己將要參加的這個「盛會」,熱情非常高。天天用手掰著指頭在掐著算,誰家的孩子的滿月在那一天。算準了,就等著這一天。因此,有人就編了句順口溜來形容這些女人:婆娘聽見豬婆會,三天兩夜沒瞌睡。
  • 民間故事:道士吳爛頭
    清朝的時候,唐縣有個青虛山,青虛山上有個清虛觀,清虛觀有個姓吳的道士,修習奇門遁甲,掌握了法術。據說,吳道士年輕的時候,俗名叫吳與亮,他剛修習法術的時候,有一次他正在吃飯,突然念起咒語,把天上的魁星請來了。
  • 民間俗語:「宅現四喜,家出能人」,這四喜是啥?看看你家裡有沒?
    民間俗語:"宅現四喜,家出能人",這四喜是啥?看看你家裡有沒? 在我們國家有很多的民間俗語,這些俗語大多都是古人將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了濃縮總結,並編成了朗朗上口的短句。所以,俗語中蘊藏著非常多和我們生活相關的小知識!
  • 民間故事:瞎老太太聽聲識人,二十年後重見光明,這就是現世報!
    按輩分,我要喊瞎老太太一聲老奶奶,現如今已駕鶴西去。我並沒有不尊重老人的意思,喊她瞎老太太最多的反而是她自己,而我們喊她瞎老太太也是她的要求。我小時候還是老奶奶的喊著,不明白為什麼別人都喊她瞎老太太,後來我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 神婆給乞丐算命,洩露天機贈他富貴二字,後他一事無成,神婆冷笑連連
    原創故事:神婆給乞丐算命,洩露天機贈他富貴二字,後他一事無成,神婆冷笑連連故事 原名:天算不如人為序——古有逆命,今有算命。你相信命,那就算命;你若不信,那便逆之。正文:禪德鎮,景齊觀。這裡常年人山人海,過往行人絡繹不絕,只因此處有一道觀,道觀入口有一群瞎婆席地而坐。她們無招無牌,身前放一銅鑼與八卦鏡。
  • 民間故事:老漢總是口渴,大夫說是病,道士看了卻是搖頭
    李老漢也覺得有些問題了,不過還是將小兒子喊了過來。小兒子聽到要再次打水,這回覺出問題了,問道:爹!這麼一大缸水,您是自己一個人喝的麼?李老漢自是點頭,兒子感到詫異,不過還是將水缸打滿水了。結果,只是一天的時間,一水缸的水就被李老漢喝光了。
  • 嬸嬸動了我家祖宅,還拿紙錢壓住我家人照片!
    我爸媽他們成婚的時分,我媽家條件優勝,成婚後半年就去城裡生活了,99年開端辭去職務創業,開了一家小飯館,到了03年,小飯館變成有點名望的酒樓,大約到了08年,生意特好,吃飯幾乎都要預定,那時均勻一天收入在5萬左右,節假日甚至可以到達10萬。
  • 農村實施「一戶一宅」,多少人算一戶?多大算一宅?
    近年來我國的各種農村政策制度都在不斷地被修正和完善,比如在農村宅基地確權方面,國家就實行了農村一戶一宅制度,有很多農友都在問這個戶的定義和宅的定義到底是什麼?下面一起來簡單了解看看吧。一、「一戶一宅」出自哪裡?
  • 故事:兒子行善積德,母親吃齋念佛,結局都不如一乞丐
    圖片與故事無關奉天府裡有一座劉府,裡面住著一位劉員外。劉員外年輕時跑南闖北掙下億萬家財,現如今年紀大了就在這奉天府安心養老。劉員外平時會客宴賓十分豪爽。每逢佛誕還要買來動物放生,如此已有二十餘年。一定是菩薩轉世才能如此虔誠。奉天百姓這才知道劉老婦人之善,一時間劉老夫人的善行傳遍了整個奉天府,百姓都說劉大善人母子定時佛陀轉世,將來一定會去西天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