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氣大 多是情緒障礙

2020-12-23 搖籃網

  近日,本報接到不少家長電話反映,說孩子才三四歲,但是脾氣很大,而且容易發怒、暴躁,或者長時間不和周圍人說話。心理學專家稱,這些孩子的表現都是兒童情緒障礙的典型症狀。今年8月,由省心理諮詢師協會聯合省級幾家醫院進行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目前4-6歲城鄉兒童心理問題患病率達15%,其原因主要是家長期望過大、壓力大和過度溺愛造成的,需要進行心理疏導。記者對兩個典型案例進行了調查走訪,同時請有關專家進行相應的分析。

  【案例1】換了幼兒園 變成小霸王

  今年3歲的男孩軍軍,半年前因父母工作調動換了一家幼兒園。為了幫助軍軍儘快適應新環境,老師開始對他很關心,但是隨著新的小朋友的陸續入園,老師的關注度逐漸減少。一個月前,老師發現,軍軍動不動就打小朋友,還搶奪別人的玩具。這個身體瘦弱、個子不高的好孩子,怎麼突然變成了小霸王?老師向家長反映後,軍軍的父母也多次勸說教育,但收效甚微。一周前,軍軍的父母帶他到心理研究中心進行諮詢。專家發現他是因為換了新環境,希望得到老師的關心和誇獎,才表現出了這樣反常的舉動。

  建議:在給孩子改變環境前,最好先對一些預期可以考慮到的問題進行溝通和交流,如跟孩子說,「假如你到了新幼兒園會怎麼做?老師不夠關心你,你要及時告訴媽媽,媽媽會和老師說。」

  【案例2】擔心被忽視 不去幼兒園

  5歲半的樂樂是個人見人愛的可愛女孩,兩歲前一直由媽媽照顧。媽媽開始上班後,和樂樂在一起的時間少了很多。常常是樂樂早上還沒睡醒,媽媽已經出門了,晚上樂樂上床睡覺了,媽媽才回家。

  樂樂3歲時開始上幼兒園,平時在家活潑好動的她到了幼兒園卻很少說話,甚至逐漸發展到不想去幼兒園。「我平時很少罵她,但是當她做錯事偶爾批評她時,她竟哭鬧得滿地打滾,有幾次還差點暈過去。」樂樂媽媽說,孩子的反常舉動讓她十分擔心,可是到醫院一檢查,卻沒有任何問題。後來,經過向山醫大二院精神衛生科大夫諮詢,才知道樂樂的表現是兒童情緒障礙的症狀。

  建議:3歲開始到入學前正是孩子對家長產生依戀關係的最重要時期,這段時間家長的關注度少了,會影響孩子的很多情緒和行為。樂樂不想去幼兒園的原因就是想和媽媽多在一起。家長可以和孩子通過「過家家」遊戲模擬當時場景,進而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逐步誘導孩子正確地處理和解決問題。另外,要特別注意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需要,並做出明確的承諾和實際行動,這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最主要因素。

  【專家說法】

  山西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副秘書長高青:幼兒期的孩子最需要家庭的關愛,家長一定要多關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表現,尤其在孩子有一些不尋常表現時,要及時調整思路,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多給予誇獎、鼓勵,並且儘量增長孩子不同層面的知識和見聞,擴大孩子的認識範圍,讓孩子在不同環境下能夠順利適應,健康成長。另外,建議學校設立心理諮詢室,開設心理健康普及課程,給孩子灌輸良性的價值觀等。

  山西社科院學習科學與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趙雨林:兒童期情緒障礙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隨著我國獨生子女家庭增多,父母對孩子的培養普遍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愛心。但許多家長存在一些片面甚至是錯誤的教育觀念,許多孩子小小年紀就背負了父母過多的期望,很容易造成學習壓力過重,嚴重的就會出現心理行為問題,如睡眠障礙、飲食障礙、情緒障礙、遺尿、多動和抽動 (如擠眼等)。

  家長首先要正確看待兒童情緒障礙,這種障礙與兒童情緒多變、心理素質不穩定、情感易帶有衝動性和易變性有關。

  兒童情緒障礙是以焦慮、恐懼、抑鬱為主要表現,發病時症狀有頭痛、頭暈、胸悶、憋氣、氣短等,但體檢及各種化驗檢查指標均正常,並且上述症狀的出現可呈反覆性和暗示性。

   

相關焦點

  • 孩子經常情緒低落?別不當回事,警惕孩子陷入「兒童情緒障礙」
    對此,聞聞媽媽非常的苦惱,他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只是一個張嘴求幫忙的人,而是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積極獨立克服困難的孩子。聽了聞聞媽的表述,我想孩子大概是患上了一種叫做情緒障礙的病症。情緒障礙主要是因為心理因素,比如說一些外界的精神刺激,或者因為家庭教育不當等所造成的情緒異常的表現,這會使孩子感到非常的痛苦。
  • 家長強迫孩子上輔導班竟逼出情緒障礙
    一個13歲的男孩,被診斷為情緒障礙,導致這名男孩發病的原因居然是暑假期間他一下子上了4個輔導班,讓他煩不勝煩,在家突然大吵大鬧,煩躁不安。  在江蘇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特需病房裡住著一個才13歲的男孩,被診斷為情緒障礙,不得不接受住院治療。
  • 當孩子的脾氣「遇見」你的情緒
    這期節目引發了很多家長的討論,有的家長對於孩子發脾氣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態度。我看到有的家長留言說,希望我多分享一些孩子發脾氣的內容,所以今天檸檬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孩子發脾氣了,家長有哪些應對方式是錯誤的,要防止踩坑。
  • 孩子有情緒障礙,家長應該怎麼辦?
    兒童情緒障礙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如某些精神刺激,或因家庭教育不當等所造成的情緒異常的表現,使患兒自身感到痛苦或影響社會的適應。兒童情緒障礙為十分常見的兒童心理衛生問題,其患病率在國外高居第二位,在國內居行為問題、發育障礙之後的第三位。可見於各年齡段的兒童,女性較男性多見,但常常被家長所忽視。
  • 孩子一生氣就打自己是脾氣大?其實這是「情緒飢餓」,家長要警惕
    案例麗麗的孩子小艾在一歲半之前一直是一個很可愛很聽話的天使寶寶,每天晚上8點多睡覺,早上6點多醒來,而且也很少哭,但是當孩子長到2歲後,卻一言不合就哇哇大哭,每天晚上睡覺都要折騰到半夜,而且因為睡覺的問題寶寶生氣了還會打自己
  • 孩子脾氣大?家長學會3招,讓孩子學會管控情緒
    前言情緒是會傳染的,不管是好脾氣還是壞脾氣。當然大家最像被感染的,肯定是好情緒,尤其是在心情原本鬱悶的狀態下,別人的好情緒就像陽光一樣。但若是身邊圍繞的總是壞情緒,那麼再溫暖陽光的人,也會被這些情緒所折磨。
  • 孩子脾氣差不是天生的,壞脾氣背後是有一個不會做情緒疏導的父母
    導讀:孩子脾氣差不是天生的,壞脾氣背後是有一個不會做情緒疏導的父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脾氣差不是天生的,壞脾氣背後是有一個不會做情緒疏導的父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老發脾氣,如何幫助易怒孩子管理情緒
    孩子老愛發脾氣怎麼辦?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家的孩子特別愛發脾氣,稍有不如意就大吵大鬧,摔東西等,有時還會因為一件小事和朋友吵架,甚至大打出手,這讓許多家長常常感到無奈和崩潰,那麼,如何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呢?事實上,孩子性格暴躁、愛發脾氣是個大問題,家長一定要重視改正,如果不及時改正,孩子長大了就會變成暴躁型人格。
  • 寶寶脾氣越來越大?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做好孩子的情緒管理
    寶寶脾氣越來越大?家長不妨試試&34;,做好孩子的情緒管理大部分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的情緒脾氣越來越大,有時候一點小事情嚎啕大哭,我們父母看見都會勸說對孩子說:不要再哭了,可惜孩子根本就不聽,反而有時候哭的更厲害。
  • 孩子在家脾氣大,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
    一家三口天天窩在家裡,一個直男癌的老公、一個牛脾氣的兒子,芝麻綠豆的小事都能吵翻天。老公再不上班、孩子再不開學,我就要瘋了!」緊接著,她開始抱怨兒子的脾氣大,跟我訴說前兩天發生的一件事:「上周五晚上,一家三口玩飛鏢遊戲,定好的規矩是得分最低者必須接受懲罰——給其他家庭成員準備一盤水果。沒想到5歲的兒子玩的時候,熱情比誰都高。
  • 孩子脾氣大欺負人咋辦?「情緒管控」是關鍵,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
    孩子欺負人怎麼辦?學會這三點,養育出聽話的好寶寶孩子脾氣大欺負人咋辦?「情緒管控」是關鍵,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孩子小的時候,或許讓家長頭疼的不是孩子的分數,而是脾氣!孩子有不好的習慣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重視,放任孩子,由著孩子的性子去,喜歡做什麼就做,讓孩子變得難以管教,父母必須好好管教孩子,讓孩子成為聽話的好寶寶。如果孩子經常欺負別人,父母要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被別人欺負了,你又作何感想。孩子脾氣大欺負人咋辦?
  • 幫孩子把脾氣發出來,會處理情緒是高情商的基礎
    孩子發脾氣正常,需要引導的是情緒,而非控制表面的行為日常生活中誰都會有發脾氣的時候,對於大人來說控制情緒尚且需要鍛鍊,何況是孩子,當他們有了脾氣鬧情緒的時候,家長要做的並不是一味壓制或者是乾脆擱置,讓他們自己化解,而是需要幫助他們正確地面對自己的情緒,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把脾氣發出來,這樣不僅有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更能夠提升孩子的情商。
  • 「六一健康快車」專家親臨六一,助力孩子走出青少年情緒障礙泥沼
    中國心理學會標準委「兒童心理障礙評估確診指導中心」廣州基地-廣東六一兒童醫院神經心理髮育障礙診療中心的李春榮主任日前表示,因為工作原因,我們接觸到很多患有青少年情緒障礙的孩子剛開始時覺得他們的表現和同齡的孩子一樣沒有任何問題。但時間長了就發現,他們或許就像一顆深水炸彈,外面看著平靜無波,但隨時都會因一點小事而情緒激動,釋放出巨大的破壞力。
  • 孩子情緒不穩定,家長要及時做出心理疏導,避免孩子形成心理障礙
    作者/昕姐(圖文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最近聽到同事小王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本來一向安靜乖巧的孩子,不知道因為什麼,最近變得越來越情緒化了。昨天晚上也是看孩子累了,勸他先去上床睡覺,他就是要看電視,並且還把聲音放到最大,最近總是在家鬧脾氣,小王越是管教孩子,孩子越是囂張,脾氣越大,這可讓小王一家頭疼了。
  • 搞定壞脾氣,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想要搞清孩子紛繁複雜的情緒世界,讓他們學會控制脾氣,或許這些繪本可以幫到你。將抽象的「情緒」化為孩子可感受到的視覺體驗《我的情緒小怪獸》[西班牙] 安娜·耶納斯 著「情緒」是抽象的,想讓孩子了解情緒是什麼,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9歲女孩睡不著急得大哭 睡眠障礙多因情緒問題引起
    按理說,睡眠問題不該困擾無憂無慮的孩子,而事實上,因為睡眠問題來就診的孩子並不少見。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心理科主任梅其霞教授介紹,來心理科就診的孩子中,20%有情緒問題,裡面的一半都有睡眠障礙。一個月來,原本活波開朗的西西,情緒發生了變化。西西的媽媽說,「她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脾氣、脾氣變得倔強。」甚至有一次,家裡沒有人的時候,西西一個人大哭起來。針對西西的情況,心理科主任梅其霞教授說,西西由於擔心睡不好影響成績,從而發生了焦慮,但由於焦慮、憂鬱、緊張等負面情緒又反而導致睡眠問題,形成了惡性循環。
  • 孩子脾氣大情緒化,父母要做好這三點,正確引導孩子學會情緒表達
    很多父母反應說孩子的脾氣很暴躁,稍微不順心就哭鬧不止,這讓做父母的很頭疼,其實孩子脾氣大情緒化的原因,往往是源自父母以及孩子生活的家庭氛圍,父母做好這3點,了解孩子情緒的原因,教會孩子正確的去表達情緒。
  • 孩子的脾氣不好怎麼辦?新手爸媽掌握這3點,幫助孩子管控情緒
    ,一點就著,為了孩子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脾氣,一些父母用了很多辦法,依舊不能改掉孩子的壞脾氣,其實只要父母注意一些關鍵的技巧,讓孩子慢慢變得溫順不是問題。當家長發現孩子的脾氣不好怎麼辦?新手爸媽掌握這3點,可以有效幫助孩子控制情緒。
  • 孩子脾氣暴躁,家長學會4個方法,引導孩子改善情緒問題
    小樂說這句話當場就被朋友打了一頓,朋友也是比較愁,小樂的臭脾氣誰能忍得住他。家長對於孩子還過溺愛,很多事情不合理,家長還是慣著孩子。這樣孩子養成這樣壞脾氣的習慣,每次遇到不順心的事情都會發洩出來。很多家長都是只有一個孩子,都是把孩子當成太子、公主養育,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總是答應。甚至有的孩子還能發覺家長的軟肋,避其鋒芒,哄的家長團團轉。這樣孩子在家長的保護下。脾氣越來越差,很多時候家長都開始受不了。
  • 孩子的脾氣在娘胎就定型?孕媽要注意:孕期「情緒」管理很重要
    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會脾氣很好,而有的孩子就脾氣很差呢?這跟孩子爸媽的遺傳有沒有關係呢?是天生就定型了還是後天環境影響的?也就是說,家長要是想要讓孩子出生以後,擁有一個好脾氣,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孕媽孕期的時候努力,給孩子的良好脾氣性格打好基礎。孕期「情緒」管理,影響孩子脾氣脾氣跟遺傳沒有太大的關聯,又在娘胎中就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