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打死老虎,武松和李逵的待遇,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武松打死了老虎,搖身一變成了大英雄,穿著新衣服,戴著大紅花,騎著高頭大馬,一路警車開道,風光無限。不僅如此,武松還獲得了不少實在,他由一個平頭百姓,一下子躍升為都頭,成了擁有正式編制的公務員,有了金飯碗,一輩子吃喝不愁了。反觀李逵,那就悽悽慘慘了。李逵,乃全國通緝要犯,為了接老娘上梁山享清福,只敢摸黑走小路,悄悄地進村。到了家裡,恰巧遇到了哥哥李達,結果被李達臭罵了一通,之後李達悄悄出去了,叫來了十幾個壯丁來捉李逵。李逵留下五十兩銀子,背著老娘就逃走了,不敢走大路,只敢走小路,後來走到了沂嶺之時,老娘口渴了,李逵把老娘放在大青石上歇息,他去找水。
然而,李逵端水回來,卻發現老娘人沒了,李逵仔細搜尋,順著血跡找到了虎窩,看見兩隻虎崽正在津津有味地吃人肉呢。李逵氣急敗壞,端著刀,跳上去,把兩隻虎崽切瓜剁棗一般全殺了,之後虎媽來了,李逵一刀戳進了老虎屁眼,虎媽也死了,後來虎爸來了,也被李逵殺死了。李逵沒了娘,哭著喊著走回了梁山。他和好漢們說起了這事,老娘被虎吃了,他殺了老虎,兄弟們津津有味地聽著,面露同情之色。然後,李逵又講起了殺李鬼之事,眾皆撫掌大笑,之後兄弟們便散了,喝酒吃肉去了。李逵殺了四隻老虎,連個點讚的都沒有,只得到了一頓酒肉,和眾人的大笑,可悲至極。
李逵打虎,成就感實在太低了,就像是踩死了幾隻老鼠似的,緣於此,李逵再也不提及此事了。說到這兒,為何武松打虎成了英雄,而李逵打虎不是英雄呢?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老虎不同。武松打死的是為害一方的老虎,這隻老虎盤踞往來客商必經之地,即景陽岡,傷害了不少人的性命,成為一大禍患,官府請了不少獵戶捉拿它,可總是捉不到,武松打死了老虎,等於為民除害。而李逵打死的老虎是本本分分的老虎,母老虎含辛茹苦地養育著兩個虎寶寶,虎寶寶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需要營養。虎媽出去覓食的時候,恰好看到了一隻瞎了眼的老獵物,虎媽欣喜若狂,便叼來給虎寶寶吃了。
虎媽有錯嗎?沒有。這是自然界生存法則,它要吃肉,這怪不得它。要怪只能怪李逵,誰讓你殺了人,不敢不走大路,非要往樹林子裡鑽的。二是狀態不同。武松打死老虎,是赤手空拳,還喝的醉醺醺的,我們知道,喝醉了的人,暈乎乎的,力氣根本使不上,能發揮平時百分之八十的實力就算不錯了。況且,武松是突遇老虎,事先並未有任何準備,完全是即興發揮。而李逵是復仇的,老虎吃了他娘,他要為老娘報仇,殺虎之心迫切,並且做足了準備,手拿樸刀,腰上還有腰刀。後來,樸刀捅死虎寶寶,用腰刀捅了虎媽的屁股眼,用樸刀宰了虎爸。三是時機不同。武松打老虎之時,是個良民,身上沒有案底,沒有殺過人,乾乾淨淨的,倘若他是個在逃殺人犯,就算殺了老虎,估計縣令也不會放了他,最多給他減減刑,判個無期徒刑。
而李逵打虎之時,是個窮兇極惡的在逃殺人犯,官府懸賞重金捉拿他,所以他殺了老虎之後,根本不敢聲張,更不敢報官領賞,他只敢向梁山老漢們炫耀了一把,但好漢反應極為冷淡,李逵也沒了意思,再也不提此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