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成都饕林.約飯(太古裡小院店),東升街58號
探店人: vivide、蚊子、慶春
探店時間:2018年10月29日、11月1日
探店感言:作為一個重慶人,對吃一頓川菜還能覺得驚豔,這是我所沒有想到的。畢竟川菜中有大部分是來自重慶的江湖菜,而在成都吃的這家餐廳,無論是菜品口味、裝修還是服務態度,都恰到好處。
一
崇德裡巷子的燈慢慢亮起來,巷子入口的紅石柱橫街(鏜鈀街)也是。
崇德裡巷口右拐,穿過馬路再左拐,冒椒火辣串串店前已經等了很多人。
前一天和成都的朋友吃飯,他跟我推薦了兩家店,其中一家便是冒椒火辣,另一家就是在它斜對面的饕林.約飯(以下簡稱「饕林」)。
饕林門口的小哥微胖,他把我引向進門的一張兩人桌的位置,因為要找插線孔給手機充電,我又在他的指引下挪到進門右手第一桌。
餐廳明亮,裝修也嶄新。右前方是一間開放式的廚房,可以看到幾個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大廚輪番上陣。高懸的擱置架上放著燜鍋,爐火很旺——這是饕林這家店的鎮店之寶——孔飯。
曾經有食客不知道孔飯是什麼,店裡的服務生就會把燜鍋端到食客面前,並詳細講解孔飯的過程:從十四種米中甄選出的泰國香米,加上切成小丁的臘肉與四季豆,加水燜制而成。
在成都6家饕林餐廳(主城區5家,郫縣1家)中,孔飯只能到約飯這家店才能吃得上。這也是為什麼叫做「約飯」的原因。
——真的是鎮店之寶了
二
如果要吃牛蛙就要去饕林魁星樓店,倒不是說約飯店沒有,而是在味道上,魁星樓店更勝一籌。
在約飯店還有道鎮店之寶——約飯回鍋肉。
在川菜中,回鍋肉是招牌菜式,曾經有大學同學質疑過我「作為一個重慶人怎麼不會做回鍋肉?」
雖然後來終於能做出端上桌的一盤,但對於四川及重慶的人來說,不會做回鍋肉大概不配做這裡的人吧
約飯回鍋肉選擇上好五花肉,拿松針(類似釘子一樣的東西)扎孔,用醬料醃製24小時,蒸熟後炒制。口感上肉質更為軟糯,香味馥鬱。
這道菜在擺盤陳設上效仿了其他餐廳,把炒好的回鍋肉放在了烤吐司裡。吐司是專門訂做的,一旁放著白色煉乳和果醬。
——傳說中的約飯回鍋肉
三
在等朋友來的時間,我慢慢悠悠點了約飯素菜王、外婆包漿豆腐、盆栽掌中寶和孔飯。
晚飯時間吃得偏素一點,我和朋友蚊子都認可了這一原則。
在等她的間隙,四下打量:開放式廚房前面帘子上豎著寫著「糖醋排骨、田園燒椒豇豆、手工涼粉、酸辣蹄花、雙味土豆餅、夫妻肺片……」,「饕林」二字中間是一個吐著舌頭的小怪獸形象,帘子上方的儲物櫃裡放著青花椒、幹辣椒等川菜佐料。
黑色的牆面以陳列櫥窗的方式,把舊的門把手等做得藝術且具有觀賞性。
蚊子誤入了斜對面不遠的饕林春熙路店,我三五兩下跨出餐廳,對著門帘一頓拍照發給她。
紅底黑字,加上木質桌椅和綠植,有食客說饕林.約飯是網紅店,店長林鑫聽了則不完全認同,畢竟這是一家1996年就存在的品牌,但他對當下年輕人的這種定義也表現出接納與包容。
——素菜王的鮮香真的是恰到好處
四
蚊子也終於找對了!
先吃了些送的餐前小吃,就等著上菜。
約飯素菜王首先端上來,它在傳統的川菜基礎上加入了小米辣椒做了改良,外婆包漿豆腐則添加了孜然,讓它的口感層次多了一個燒烤味。
「這個是我吃過的最不油膩的川菜。」蚊子對約飯素菜王由衷的點讚,這個定居在成都的東北姑娘一度對川菜的大油有些排斥。小米辣椒的鮮香讓這道菜的口味更接近湘菜,但又不像湘菜那麼辣。
盆栽掌中寶完全出於對造型上的好奇而點的。
盆栽是從市場上收的樹根,再買些花盆把他們放到裡面,用水泥焊住,再放上一層白色碎石,最後鋪上一層鹽。
「掌」是白色的米網,做成了鳥巢的樣子,「寶」則是裡面的鵪鶉蛋,完美地從鳥的視角為其取名「掌中寶」(關於取名並沒有向店長確認,純屬個人解讀)。
——掌中寶造型,就是忍不住要拍照
五
孔飯端上來的時候,我和蚊子完全沒有預料到,八百年沒有吃過兩碗飯的我們,就在成都的這家川菜館子裡,在我們有些介意得少食的晚餐,吃了整整兩碗。
若是肚子還有富餘,大概三碗也是有可能,因為它,太特麼好吃了!
「這下面放油了嗎?」我問。
「應該要放油。」蚊子回。
……
邊吃邊這樣揣度,最後這個假設被店長澄清,飯的油香來自臘肉本身的油脂。
——孔飯真的好吃到哭
六
結帳的時候,那位剪著齊劉海的姐姐開始和我們說她多麼喜歡這份工作。
經由她,我們找到了店長,走到最裡面,穿過那個圓洞門的時候,在春熙路這樣活色生香的地方,裡面這間玻璃房仿若鬧市裡的隱者。
我們翻開一份饕林的菜單,請林鑫一一品評。
林鑫本身是位廚師,在饕林6家店,所有的店長都是廚師出身,這在餐飲界十分少見。
他跟著饕林的老闆工作了七年,早年饕林的創始人主業是做房地產,後來開始做私房菜,慢慢全身投入餐飲事業。
——店裡面還有這樣的存在
七
「你看到顧客吃飯笑呵呵的,有一種滿足感。」林鑫的這番話仿佛一位日本百年老店裡的匠人。
「翻臺率我們不追求,我們想讓客人吃得很舒服,這裡吃飯的客人,吃好喝好耍好我們就很滿足。」
從今年2月7號開店到現在,饕林.約飯一共20張桌子,翻臺率很低。每桌的翻臺率為2.1,也就是說一天一張桌子使用兩次。按照正常情況,這個店在春熙路的翻臺應該在4到5.5之間。
我讓林鑫推薦他們的鎮店之寶,「其實每個菜都是鎮店之寶。」
我繼續說,「饕林花鰱我們沒有點,因為花鰱刺很多。」
「花鰱這個菜在饕林6家店一模一樣,你吃了會愛上它的。」
「如果老闆願意,我可以在這裡幹一輩子。」
……
幾番聊下來,我大概能理解林鑫關於每個菜都是鎮店之寶的說法,和那位服務員姐姐一樣,是由衷地對這裡的愛。
——黃啤是頭一回喝,口味接近比利時的某款啤酒
八
因為對飲品「饕林黃啤」的好奇,林鑫開了一瓶讓我們嘗嘗,這是為他們特供的口味,喝上去接近黑啤,但又不像黑啤那樣滿口苦味。
「當時我們選了一百個人來嘗這種酒,50個男的,50個女的,其中80%都喜歡黃啤。」
黃啤選的哥倫比亞的酒花,這個酒廠甚至還生產一種花椒味的啤酒,在黑啤的基礎上加了點麻,但最終選擇了這款作為饕林.約飯的特供。
——餐廳員工開始吃晚飯
隔壁桌的餐廳員工在收拾桌子,準備吃晚飯,我們也差不多準備起身走,拎著還沒吃完的孔飯,腦子裡儘是應該還要來一次的餘味。
第二天蚊子約著朋友去了饕林魁星樓店,打包回來的花鰱也是好吃到哭。
第三天,我和蚊子帶著北京來出差的慶春,又執著地去了饕林.約飯,吃到了好吃的約飯回鍋肉。
蚊子期待饕林在她家附近的金沙開一家店,而我則期待下回去成都的時候再去打卡饕林其他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