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同時,將於9月1日起施行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也規定,未遵守國家有關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規定的,將處以1萬至10萬元的罰款。從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到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也向大家表明了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的決心。
那麼,昆明的商家和市民對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有著怎樣的看法呢?15日,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走訪了昆明多家餐飲店鋪,發現不少商家並不清楚年底禁止使用塑料吸管這一政策,倒是有眾多市民已經知曉了此事,並且各有看法。
常態
塑料吸管廣泛運用於生活中
塑料吸管廣泛運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們日常喝的飲料中,塑料吸管是奶茶、牛奶等多種飲品的固定搭配,打開包裝時裡面都有一根吸管。
早上大家出門吃早餐時,基本都看到早餐店老闆熟練地用塑膠袋裝好包子,又給豆漿插上吸管再遞給客人;去米線店裡吃碗米線,看到店裡的飲品,你可能也會叫店主給你來一份,店主貼心的附送一根吸管方便飲用,更不用說可樂、奶茶等飲品了……從這方面看,方便實用的塑料吸管確實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但是頗受歡迎的塑料吸管,卻給治理環境汙染帶來了巨大阻力。
記者了解到,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去年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萬噸,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而且每一根塑料吸管的降解時間可能長達500年,回收利用難度較大。對於餐飲行業來說,塑料吸管由於成本低廉、使用便捷,再加上人們已經熟悉且習慣於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導致塑料吸管非常盛行。
不過目前,已經有多家餐飲企業積極響應,麥當勞將塑料吸管改為在杯蓋開一個飲用口,並逐漸將減塑舉措覆蓋全國;喜茶等飲品也開始推廣紙質吸管,如記者在喜茶外賣平臺上看到,選用飲品規格頁面上有常規吸管、紙吸管、不使用吸管三個選擇,另外還特別標明紙吸管對口感略有影響……除此之外,還有眾多飲品店已經將杯蓋加上了一個飲用口,不用吸管也能喝。
商家
有沒有合適的替代品?
年底全面禁用塑料吸管的政策已經明確了,目前已經有不少餐飲企業響應,但是對於眾多街邊小店來說,怎麼減少成本、方便顧客才是最重要,因此,聽到禁用塑料吸管一事,不少商家都表示,「以後用什麼?什麼吸管才能既便宜又環保?顧客會不會接受?」
「最近都沒有時間看新聞,還不知道這個消息。我賣的有各種粥和餌塊,顧客帶走的粥不用塑料吸管喝難道還用勺子?可是勺子也是塑料的啊。」日新中路一家早餐店店主表示很疑惑,她告訴記者,開店多年以來她一直用的都是塑料杯子和塑料吸管,「以後改了的話,就看改成什麼了,現在塑料杯子和吸管非常便宜,成本低,賣的粥和餌塊價格也不會太高,顧客能接受。」現在她店裡的粥一般價格在2.5元~3元左右,是基於塑料製品的低廉價格,如果禁用塑料吸管後改成可降解的環保材料,該店主表示「就看生產廠家了,價格高了以後只能提高售價了,最終還是消費者買單。」
同時,飲品店方面,一家奶茶店的店員告訴記者,她已經知道不少同類型的店鋪在改變了,「包括我們自己,也在想怎樣做的更好,但實際算下來,塑料用量應該是差不多的。」她給記者舉了個例子,以前的奶茶使用塑料膜封口加上一根吸管,現在不少商家都改用硬塑料蓋子,在蓋子上多開一個飲用口來減少吸管的使用,但是即使不用吸管,蓋子也是塑料的,「那到底是塑料蓋子環保還是塑料吸管環保?答案是都不環保,況且即使多了一個飲用口,多數消費者還是習慣性的使用吸管。」
市民
我們到底用什麼呢?
對塑料吸管很依賴的商家不僅需要適應並尋找新的替代品,市民也開始討論以後用什麼吸管喝飲料了。
記者在走訪之中發現,許多市民對于禁用塑料吸管一事還是表示支持的,「塑料吸管雖然不是什麼大件物品,但是架不住積少成多,而且塑料很難降解,對環境危害太大了,保護環境迫在眉睫。」出來買早點沈爺爺已經退休了,他表示,豆漿拿回家倒在杯子裡喝就行,餅、包子也可以用紙袋裝,這只是一個習慣問題而已,慢慢地就能不用塑料了。
不過也有不少市民好奇以後怎么喝奶茶、飲料?王女士告訴記者,在星巴克她試過紙質吸管,但她只用過一次就沒再用過,「紙質吸管體驗不太好,時間長了不僅會泡軟還會有一股紙味兒。」此外,王女士還表示,其實吸管在一次性塑料製品裡所佔分量很小,但卻能給大家帶來很多便利,「在找到較好的替代品之前,建議不要一刀切。」
更有市民認為「禁塑令」實行多年,卻沒有什麼實際效果,「塑膠袋、塑料飯盒、飲料瓶子到處都是,去超市買東西,塑膠袋還要收錢,現在禁用吸管,那以後吸管是不是還要單獨買?」該市民還告訴記者,現在咖啡館流行使用的紙質吸管,真的就環保麼?「紙質吸管來源於樹木,全部改用紙做吸管,我們栽的樹夠用麼?所以說,不管是塑料吸管還是紙質吸管也好,重要的是怎麼回收、循環利用的問題。」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孫江葒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