訃聞 劉安離世 ‖ 附:我所知道的劉安

2021-03-03 貞觀

恢復高考後,劉安考大學考的很好,但是因為政審問題,最後補錄到西安基礎大學,掛到陝西財經學院上課。

他在班裡年齡最大,又是班長,很快就成了同學們的中心,大專畢業他直接考了閔宗陶的研究生,是閔宗陶的得意弟子,畢業後就留校當了老師,最早一批當了副教授。

80年代,劉安一直在做經濟學研究,在經濟學界很有影響。

現在回過頭看, 80年代真是一個狂飆突進、風起雲湧的年代,人們可以從草根一登龍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劉安就是其中之一。

▲左一為劉安 圖片來自侯靜

1984年莫幹山會議,陝西有六人參加,他是其中之一。莫幹山會議是80年代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一件大事,雙軌制就是在這個會議上提出的。

在這之後,劉安曾經被中央選去在中南海工作了一段時間,在農研室,但是他志向不在當官,他是個散淡的人,所以後來又回到西安在財院教書。

90年代,他是最早到海南下海的人,很快就掙了些錢,因為他人緣好,大家都聚到他門下。

劉安有個綽號叫劉半城,朋友們有事都找他,他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當年他下海剛剛掙了幾個錢,就給好朋友蘆葦打電話,問蘆葦缺不缺錢。張維迎老家村裡拉電沒錢,劉安拿了20萬,村裡給劉安送了一面錦旗。

大概在95年,他從海南回到西安,辦了個公司叫海粵,是陝西省體改委批的第一個股份制公司。

他這個人做不成生意,雖然是經濟學家,但不會算計。當時這個公司是他和朋友合夥辦的。他這個人不管帳,誰來借錢都行,最後弄到公司快倒閉了,兩人就散夥了。

▲中間帶眼鏡者為劉安 圖片來自美篇號Cccc

現在看來,劉安是一個始終走在潮流前面的人,有時候是先驅,有時候就成了先烈。紅衛兵造反、知青下鄉、四五運動反江青、研究經濟體制改革、下海經商辦公司,他都一直引領著當時西安青年的潮流,他上過天安門,進過中南海,也曾因反四人幫被關被整,起起落落,峰迴路轉,但他總能瀟灑面對,總是一副樂觀的樣子。

現在中國最好的農產品公司是陝西的海升集團,他也是最早的策劃人之一。

 

相關焦點

  • 淮南王劉安傳奇
    甲午之秋,八月十三,公元二零一四年九月六日,餘中秋歸家,火車將至淮南,遂思淮南王劉安,於是作文以記之。淮南王,劉安,都壽春。漢高祖劉邦之孫,其父劉長,以謀反罪被漢文帝逼死,劉安六歲失怙。其喜讀書鼓琴,厭騎射,天文地理,無所不通,聰敏善辯,博學多才。
  • 劉安與《淮南子》丨出版史話
    淮南王劉安,高祖劉邦之孫,是思想家,也是編輯家,所編的代表作為《淮南鴻烈集》,通稱《淮南子》,被近代學者梁啓超稱譽為「漢人著述中第一流」。有的學者認為:「淮南王書與《呂氏春秋》性質最相似,取材於呂書之處也最多。但淮南之書編制更精審,文字也更用氣力,的是後來居上了。」
  • 翼裝飛行女孩劉安,為什麼不打開降落傘?
    翼裝飛行女神劉安出發前整理裝備在劉安失蹤5天後,救援人員在山上發現了劉安的遺體,在劉安出事之後,網友一直試圖想知道她為什麼會出事,後來網絡上流傳出同劉安一同跳下去的同伴兼攝影師拍攝的視頻,從視頻中來看,劉安剛開始還是飛得很順利的,可是突然不知道什麼原因,劉安的飛行路線發生偏離了預定路線,瞬間抬升,攝影師不斷地拍手示意劉安調整方向
  • 從英布到劉安:淮南國如何被廢掉?
    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6年),御駕親徵的劉邦與英布在蘄縣以西的會甀交戰,將叛軍徹底擊潰,英布逃亡到番陽被當地人所殺,劉邦也被流矢所傷,不久就在長樂宮中駕崩。英布作為異姓王被逼反尚屬情理之中,可後來的同姓王也繼承了反叛的基因。
  • 淮南王劉安有個很有才能的門客:伍被
    劉安手下有個門客叫伍被,很有才能。關於謀反這件事,劉安曾經向他諮詢。伍被對劉安說:「王安得此亡國之言乎?」劉安聽了這話,勃然大怒,就把伍被的父母給速起來,可能是想通過這個手段通迫伍被就範。隔了三個月,劉安又把伍被找來問話。
  • 發明豆腐,最早試驗熱氣球,淮南王劉安
    他就是淮南王劉安,先看一下他的家世,父親叫劉長,祖父叫劉邦。沒錯,就是漢高祖劉邦。高祖八年(前199年),劉邦經過趙國,張敖把趙姬獻給劉邦。趙姬受到劉邦的寵幸,懷下身孕。後因趙相貫高弒君謀反案受到牽連,全家被誅,趙姬託人找呂后求情,呂后因嫉恨而拒絕。於是生下劉長後,心中怨恨而自殺。劉邦看到幼小的劉長追悔莫及,便讓呂后收養。
  • 淮南王劉安乃是劉邦親孫,漢武帝堂叔,為何要造自己侄子的反呢?
    漢朝淮南王劉安這個人很出名的,才學頗高,其所著的《離騷傳》,在當時也是有著極大反響,連司馬相如這樣的名士都對其頗為推崇。而雜家巨著,與《山海經》齊名的《淮南子》,也是其門下賓客彙編而成,劉安算是主編。據說他還是豆腐的發明人,可謂是博才多學。
  •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博士生劉安
    劉安在西安交大  作為代表在表彰獎勵大會上發言     劉安,醫學二系    我是一個身患殘疾的回族女孩,曾經為求學歷盡了艱辛。因為有了濱醫二系,不僅圓了我上大學的夢想而且還成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的博士研究生。多年來,我一直對我的母校濱州醫學院和二系的領導、老師深懷感激之情。    我1歲多時還不會走路,父母抱我到兒童醫院檢查,才知我患先天性腦癱。
  • 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嗎?二千年來的爭議,難以「實錘」!
    1665年,多明我會士閔明我(Domingo Fernández de Navarrete)雖在其撰寫的《旅行記》中,第一次向歐洲人介紹了在中國,上自帝王,下至平民各階層普遍食用的一種食物—豆腐,及豆腐的製法,但並未引起歐洲人的興趣和重視。直到19世紀,豆腐才傳入歐洲、非洲、美洲等地區和國家。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味如雞肋,你還知道哪些與雞相關的成語?
    大家見他這樣,都問他怎麼知道將要退軍。楊修回答說:「你們都知道,雞肋這東西丟棄它可惜,但吃起來又沒有什麼肉。以它來比喻漢中,不攻下來可惜,但攻起來又不那麼容易。所以我知道魏王打算退軍了。」眾人聽了將信將疑。第二天,曹操果然下令回師,大家這才信服。
  • 差異太大了,90%的人不知道!
    這就要說起都附的製作工藝了。相傳豆腐最早誕生於西漢時期,是西漢淮南王劉安所發明的。當時,在西漢初期,大家都講求黃老之術。而劉安的封地在生產優質大豆的淮南,因此淮南地區自上到下都喜喝豆漿,劉安也不例外。有一次劉安在煉丹的時候下人送上一碗豆漿,劉安邊喝豆漿邊煉丹。
  • 豆腐宴,餐桌上美食的王者 你知道豆腐能做多少種菜品
    據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豆腐之法,始於淮南王劉安。」清朝汪汲的〈事物原會〉說:西漢古籍有「劉安作豆腐」的記載。劉安是漢劉邦的孫子,建都於壽春(即今壽縣),招賓客,方士數千人,其中較為出名的有:蘇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晉昌,毛被,左吳八人,號稱「八公」。
  • 豆腐作為餐桌美食,你所不知道的豆腐的起源發展史及其功效與禁忌
    古人對豆腐的喜愛不亞於我們現在人,著名宋代詩人王老者寫的豆腐詩;朝朝只為磨為親,推我邊無大法。碾出一團真白玉,將歸回向未來人。宋代朱熹在素食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宋代蘇軾是豆腐的超級粉絲,他寫的《又一首答二猶子與王朗見和》中有;煮豆腐乳脂為酥,高燒油燭斟。蘇軾曾親自動手製作美味豆腐。
  • 成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中,得道的那一人是誰,你知道麼?
    如這個成語中得道的那個人是誰,你知道麼?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成語的主人公。第一位:淮南王劉安。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長的兒子。漢文帝十六年,他被文帝封為了淮南王。劉安不喜歡郊遊打獵,卻對讀書鼓琴情有獨鍾。當時他曾招攬賓客方士數千人,主持編寫了《鴻烈》一書,此書即後來鼎鼎大名的《淮南子》。漢武帝因為喜好文學,所以對這位父輩也很敬重。
  • 和崔老師一起讀書 |(六十五)《豆腐》(附崔老師有聲朗讀)
    豆腐之法,是否始於漢淮南王劉安,沒有關係,反正我們已經吃了這麼多年,至今仍然在吃。在海外留學的人,到唐人街雜碎館打牙祭少不了要吃一盤燒豆腐,方才有家鄉風味。有人在海外由於制豆腐而發了財,也有人研究豆腐而得到學位。關於豆腐的事情,可以編寫一部大書,現在只是談談幾項我個人所喜歡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