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青「臥底」矽谷,發現了什麼?

2020-12-12 界面新聞

文|鄭渝川  

《神秘矽谷》這本書的作者安娜·維納現為《紐約客》撰稿人,專注於有關矽谷、創業公司文化和技術的寫作。這本書曾以連載形式引發廣泛關注,在2018年就被環球影業買下了影視改編版權。

這是很有趣的一點,說明這本書清晰而犀利的呈現了好萊塢專業編劇、矽谷技術員和創業家自身不能呈現的矽谷的複雜性,揭示了矽穀神秘魅力和深刻矛盾所在。

書作者是從紐約轉去矽谷的,原先從事出版工作,因為同為出版社編輯的男友不忠,所以跳槽。書作者是個女文青,在跳槽之處對於矽谷、網際網路科技行業知之甚少,但這不是什麼要緊的事情。計算機編程最初還是美國軍方主導的項目時,寫代碼的人幾乎都是女的,這個事實也足以駁斥貶低女性智商、認為女性不能勝任編程代碼工作的性別歧視論調。但幾十年過去了,科技行業的從業大軍現如今的的確確主要是男性為主,女性在其間一般扮演的是輔助角色,這是隱性的社會歧視和排斥行為累積的產物。

當然對於安娜·維納來說,這也意味著,她本人想要謀求一份矽谷的工作,反倒不是那麼困難。脫離美國的出版業,對於她來說也許是一種解脫。她在書中說,「我認識的每個(出版業的女)助理暗地裡都依賴某種第二收入來源:編輯、調酒師、女招待、慷慨的親戚」。雖然如此,但出版業仍然吸引了她這樣的文學女青年從業,忍受著很差的薪酬待遇。

2013年,安娜·維納進入了一家與出版業其實有關的高科技創業公司:電子書創業公司。但這家公司還是在紐約。不斷有人告訴她,高科技行業最有希望的發展地點在舊金山。她就去了一家位於矽谷的數據分析創業公司面試。

數據分析創業公司毫無疑問套用了谷歌的面試題模式,要求面試者回答諸如「美國人每年吃掉的比薩有多少平方英尺」、「一架飛機能夠裝下多少個兵乒球」等刁鑽的問題。谷歌創建了這類面試題的模式,又率先宣稱這類面試題的考察結果與錄用員工的績效結果沒有直接關係,但並不影響其他創業公司套用其模式。因為這類問題可以很好的讓面試者陷入窘迫。

事實證明,哪怕是沒有經過科學、工程類大學專業的培養,具備良好閱讀能力和溝通能力就能幫助入職者適應高科技創業公司的工作。在這家公司,安娜·維納發現,創業者(公司老闆)對於用戶隱私以及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並沒有什麼興趣,而是竭力所能通過「上帝模式」來調用用戶的一切數據,讓這些數據服務於本企業的也無需求或是轉售給第三方。這類公司通常會在成長為「獨角獸」的前後,才會比照法律建立相應的合規體系。

在技術導向正確,又被客戶和投資者看好的高科技創業公司工作,是一件看上去很愉快的事。其實,矽谷總是充斥著矛盾:黑客文化(代表海盜精神、自由、開源)與資本導向的技術商業化思路從來就是矛盾的,創業者(創業企業家)如果善於扮演兩面人:在資本面前談論商業前景,對用戶談論自由、天性,就能利用這種矛盾獲得最多的關注和支持。有意思的是,善於扮演兩面人的創業家也能贏得員工的青睞,讓員工幾乎全身心,「充滿幹勁、陶醉其中」,對公司的發展成長充滿自豪。寫到這裡,我終於有些理解為什麼企業家會把「996」工作制說成是「福報」了。

《神秘矽谷》書中說,「斯諾登事件」曝出,美國政府的龐大監控項目曝光後時,供職於矽谷科技公司的員工們的關注度其實並不高。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樣,高科技創業公司逾越界限侵犯隱私的做法在美國可謂屢見不鮮,是數據分析技術以及這門生意的基石所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也就拿住了這些企業的軟處,從而肆無忌憚的在新技術、技術服務項目中安插木馬後門。

矽谷的神秘性很大程度上在於推行著與美國絕大多數城市、地區都相差很大的文化、價值觀念,但這又與華爾街人士追求狂放、激情、刺激甚至主動追求迷幻、宿醉的做法相合。這或許是雖然矽谷企業大大有別於華爾街投資支持的其他行業領域的企業,前者常常是民主黨政客的熱情贊助者,後者則更青睞於推崇放鬆監管的共和黨政客,雙方的生活方式卻高度相合。

矽谷和華爾街也有著同樣的職場氛圍,那就是女性不僅是陪襯、扮演輔助角色,也是成功人士捕獵的對象——矽谷企業家和華爾街精英,常常公開場合道貌岸然的支持性別平等,但私底下卻熱情的參與對女性的騷擾。女性還是矽谷和華爾街在道德上獲得優勢的一種旗幟,通過僱傭沒有科技背景/金融背景的女性,來彰顯道義優越性。

安娜·維納越來越覺得自己與矽谷的節奏格格不入。矽谷技術精英大多堅信可以通過數據來改善世界,通過永無止境的優化讓世界各種事物都平復到最高速、最簡潔的版本。至於這種版本的世界,可以容納多少人,可以滋養多少人,則不是他們所關心的——雖然按理說關照弱勢群體是政府的職責,但矽谷科技企業甚至不願意為之分擔責任,紛紛選擇在美國以外的避稅勝地註冊。相比之下,像安娜·維納這樣被僱傭來作為陪襯的女性非技術人員,其實更適應的是相對緩慢的節奏、更有人情味兒的工作和生活。但這些註定距離追求成功的她或者他越來越遠。

所評圖書:

書名:《神秘矽谷》

作者:(美)安娜·維納

譯者:唐奇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1月

相關焦點

  • 矽谷媽媽在美國「學而思」的「臥底」實錄
    「臥底」生涯讓我驚掉了眼鏡 「某某思」今年9月進軍美國矽谷的消息我首先是在一位美國華裔媽媽的帖子裡看到的,而她又是圈裡公認的「推娃高手」和「消息巨靈通」媽媽。
  • 女文青裡面剩女多嗎?
    圖片來自網絡有個男生問難道女文青裡面大齡剩女比較多嗎?沒有參加過相親活動,都是去參加讀書會,旅遊,這樣的活動,交友為主題,不是赤裸裸相親,發現大部分喜歡參加這種活動的女孩子年紀都偏大,顏值不高,收入也低,三無女一枚。
  • 為什麼「(女)文青」都快變成一個罵人的詞了
    一篇刷屏的文章講述了一位「女文青」和某導演的風流韻事,兩位主角都正遭到網民無情的窺視和嘲諷。不過今天我想談的主要是當事人的「女文青」這個屬性。它一直以來都處在一個挺尷尬的狀態,很少有人(尤其是女性)會主動標榜自己是文青,使這個詞越來越像是在罵人。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 開最便宜的車,睡最爆款的女文青
    女文青的天堂。 她們愛說: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不過也有些許籠罩著女文青的燦爛光暈,身體在約p的路上,靈魂在炒作的路上。不過小二姐也是為女文青「雪恥」了。多少年來,她們被貼著單純、無知;淘寶、棉麻;被騙炮的標籤,而今天,終於有人站起來,頭上頂著美麗的月亮,進擊!
  • 我喜歡女文青,因為這樣的女人有內涵
    男人結婚就要選擇女文青,因為這樣的女生有內涵。參加了幾場朋友的婚禮之後,發現了一個「驚天的秘密」:通常,除了姿色之外別無所長的美女大都嫁給了高富帥、矮富醜;而知性美女除了嫁給高富帥和矮富醜之外,還有許多嫁給了高窮帥和矮窮醜。
  • 「愛的直拳」打懵名導演:女文青大膽著文披露與導演張揚婚外情
    接著看下去,這位女文青運用深情而又平靜的字眼,將與導演張揚的感情糾葛,甚至兩人共度良宵,情難自禁,一起為愛而鼓了個掌都一一記錄了下來。雖然這位有妻有子,並自詡「不婚主義」的導演比這位女文青大了兩輪不止,但並不妨礙這位女文青對他深沉的愛。
  • 文青和仁波切
    野生的文青們自發而來,倒是省了浪費糧食的苦惱。後來別人告訴我,在拉薩那裡,施捨和討要施捨都是很順理成章的事,你遇到了一個文青,人家一定會向你討要點什麼。有一些文青開始自我進化,慢慢從城市走向農村,畢竟大家扎堆在人口稠密的拉薩,總很難出挑。
  • 大話文青
    你才是文青,你全家是文青。」貌似這個詞太敏感,不禁談「文青」色變。 以前在文學社評優答辯期間,面對的很多師生,此答辯又非常重要。所以自我介紹也要反覆練習,不斷斟酌。我一遍又一遍地說:「假如我是文青,也要做個靠譜的文青」。以致一起答辯的朋友差點崩潰說:「求你了,別說了。」我外表很像文青(內心住著一個樸實謙卑的女屌絲),也幹了很多類似文青幹的事情。
  • 大批女文青窮遊西藏被騙,回來還一直讚美,這是什麼原因?
    女文青們就更好說了,看了幾篇腦殘攻略,拎個帆布包,帶上一百塊錢就敢出發,滿心憧憬著,搭著康巴漢子的順風車,蹭吃蹭喝,就去拉薩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論壇裡那些幾十塊錢去西藏女文青不會告訴你一路上被多司機欺騙,回來之後,還會文藝的告訴大家,一路上的司機是多麼的善良,藏民是多麼的淳樸,照她這個說法,別說帶幾十元去西藏,最後帶幾千元回家都有可能啊。
  • 身在美國矽谷的女程式設計師 淺談矽谷華人女子圖鑑
    就算大家不明著說,很多矽谷工程師內心都有女性編程能力不夠強的偏見。而這種偏見,在華人男性工程師群體中更為普遍。本科畢業於清華、目前在矽谷工作的男工程師 Andy 就認為,女程式設計師能啃硬骨頭的很少——大部分就做前端和跑數據。「本科的時候班上女生就沒幾個,大作業遇到難點都不用主動說,一群學長搶著幫忙。
  • 小眾女神:在大時代裡特立獨行的女文青
    至今文藝症狀隨時發作,愛聽搖滾,喜歡林黛玉,不和喜歡薛寶釵的人交朋友。代表作《腰斬哪吒》、《塵緣未誤》、《九萬字》等)。話雖損點兒,卻是事實。——從公知、專家到小姐、文青,在中國,原本意義存真存善存美的流行詞語最終都會淪為貶義詞。與之相反,一些奇醜奇怪奇陋(LOW)的網絡詞彙卻大行其道,被捧若時尚。
  • 矽谷封面|YouTube掌門人沃西基:從哈佛文青到矽谷傳奇
    「我們設計的YouTube是一個能夠產生高質量內容並帶給用戶體驗的平臺,用戶可以在這兒學習,也可以娛樂,或者發現和他們志趣一致的人。從哲學上講,這就是我們正在學習的內容。但我們也是一個廣告支持的平臺,廣告商不希望在極端主義或導致任何有爭議的社會行為的視頻或音頻內容上投放廣告。」
  • 真正的文青不會無病呻吟,不會被世俗牽絆
    其中有個女網友在評論區回覆:前男友只說了分手,連個解釋都沒有,為了躲我還一個人跑去大理.......Emmmm,這種連理由都不給、逃到雲南大理的分手方式也是直接得沒誰了,但讓人不解的是,為啥是大理啊?莫非,這個前男票是個文藝,文藝青年?
  • 《文青的第一堂日本文學課》:第一次當文青就上手?
    「文青」這個詞過去意指對於文化藝術有所接觸與喜愛的年輕男女,而隨著時代也逐漸有著不同的意思出現,網路上多半對於「文青」一詞有所貶抑和嘲弄的意味,認為這群是無病呻吟、心思過於細膩的一群少年少女,總是幻想著太過不務實的生活。
  • 獵毒人:因為這句話,阿香假「臥底」身份暴露,她竟是吳家臥底
    小夥伴們最喜歡的一個角色海哥就要下線領取盒飯了,最沒有分量感笨的像豬的呂夢瑤還活的好好的,海哥下線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她,吳家安排在楚門的臥底啊香就要被發現了,啊香被發現也是因為自己說了一句話,雲飛大哥救了我,呂雲飛在楚門用的名字是孫宏宇。
  • 外企女白領為尋一夜情 「臥底」髮廊去做洗頭女
    一剛滿20歲的外企女白領為了尋找「一夜情」,竟然「臥底」髮廊,在做了兩天洗頭妹後還真的找到了一個稱心的情人,並如願以償得到了她神往的「一夜情」。10日晚上,這位少女和她的情人在一酒店被查,她親口講出了這段離奇荒唐的故事。11日,民警對她的荒唐行為作出了嚴肅的批評。
  • 英媒臥底揭慈善晚宴性醜聞:政商名流對女服務員「鹹豬手」
    報導稱,上周,在倫敦多切斯特酒店舉行了一場慈善拍賣晚宴,該報的兩名記者臥底發現,多名出席的男嘉賓有性騷擾女服務員的行為,有的甚至「不堪入目」。BBC稱,扎哈維正是因為參加了這場晚宴而被首相府傳喚進行解釋的。但報導稱,扎哈維表示,他當天提前離場。
  • 民警臥底「美女窩」要求每天結交10名男子 民警發現事情不簡單
    近日哈爾濱警方走訪某公司發現端倪,兩名男民警偽裝成應聘者成功打入該公司。民警發現這個「美女窩」著實不簡單,真相揭開,讓眾人瞠目結舌。2019年4月初,哈爾濱哈平路派出所的民警進行走訪工作的時候,發現一家位於凱旋廣場A棟的公司內幾個年輕人舉止有些奇怪,幾個年輕人在公司內打遊戲,難道這是一間遊戲公司,這是民警最初的推測。民警隨後發現公司房間內有不少網絡直播設備。
  • 你的手機裡都裝了什麼應用?5款APP鑑別文青
    Nice和LOFTER一樣,看一樣UI就給人「長相清秀」的感覺,因為有著眾多的美女和文青的聚集,更是將整個氛圍烘託得文藝滿滿。推薦指數:★★★推薦理由:文青可以曬完左臉曬圍巾,曬完圍巾,曬那個價值20美元的日記本。3、 城覓
  • 女文青接受採訪稱為張揚導演剃髮、是真愛,還這樣評價馮小剛
    大家都應該知道前段日子網上瘋傳的一篇文為《張揚導演,我愛你》的文章,一位女文青愛上了導演張揚,她在文章中說道和張揚的「一夜情」等,她說自己是三毛轉世,而張揚就是「荷西」,她明白這輩子和張揚不能在一起,所以決定「青衣古燈」,有很多網友看到後紛紛表示可怕,甚至有人說「愛上誰,請不要愛上一個做公眾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