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日報 準時更新
第一時間 追蹤學術熱點
學術新聞
1. 耿美玉團隊和綠谷製藥新藥被質疑未獲批准,官方回應:主動撤回申請
7 月 6 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在 Cell Research 發表了一則簡訊,對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耿美玉團隊發表的關於 GV-971 國產阿爾茨海默治療藥物「九期一」的文章提出質疑。
7 月 8 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2020 年 07 月 08 日藥品通知件待領取信息發布》,其中包括上海綠谷製藥 450mg 規格甘露特鈉膠囊的相關信息,外界猜測該藥新規格未獲批准。
圖源:綠谷製藥官網
對此,上海綠谷製藥於官網做出回應,「因有相關數據需要更新,我司主動向國家藥品審評中心申請撤回 450mg 規格甘露特鈉膠囊的上市申請,國家藥品審評中心隨後結束技術審評工作。」
「7 月 8 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了該品種藥品通知件的信息。與撤回申請同時,我司已經於 4 月重新啟動 450mg 規格甘露特鈉膠囊的上市申請,計劃就該規格藥物單獨展開申報。」(來源:綠谷製藥官網)
2. 突發:又一著名華人科學家在美國被捕!
據美國司法部網站一項指控說明,現任中山大學教授,生物化學學科的頂級科學家鄭頌國教授在 5 月 22 日離開美國,回國的路上被美國 FBI 逮捕。
5 月 23 日美方提起刑事訴訟,本周四開始審理,拘留聽證會上法庭下令不得保釋。
彭博報導稱,美國司法部的聲明中指出,現年 57 歲的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院風溼病和免疫學專家鄭頌國(Song Guo Zheng)長期以來一直與中國的「人才計劃」中方合作機構有關聯,隱瞞了他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約 400 萬美元贈款用於中國在風溼病學和免疫學領域的研究,同時向調查員說謊。起訴書透露,鄭頌國的案件涉及到他在俄亥俄州大學,以及他之前在南加州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作期間均未透露其獲得中國政府的資金資助。
鄭頌國的律師尚未直接對檢方指控作出回應。根據代理律師的筆錄顯示,鄭頌國是美國永久居民,他否認了檢方對他的所有指控。鄭頌國通過翻譯告訴法庭,「『我理解』這些指控,『但我不同意所有這些指控』」。(來源:學術志)
3.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全國大獎?官方最新回應!
7 月 12 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獎引發爭議。
圖源: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對此,13 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官網發布聲明稱,經初步核查,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 獲獎項目學生系我所研究員之子。該研究所已成立調查組,對此事進行深入調查。後續將及時向社會反饋相關調查結果。(來源:中國青年報)
科研進展
4. Broad 研究所成立細胞成像聯盟加速藥物開發
2020 年 7 月 10 日,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學 Board 研究所的成像平臺與多家醫藥公司組成細胞成像聯盟。該聯盟稱為「the Joint Undertaking in Morphological Profiling with Cell Painting 」(JUMP-CP)。旨在創建細胞成像資料庫,收集超過 10 億個細胞對 14 萬個小分子化合物和基因表達變化做出反應時的細胞成像,加速藥物研發。
圖源: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學 Board 研究所
來自生物技術和製藥行業的十二個合作夥伴加入了該聯盟。合作夥伴包括Amgen、阿斯利康、拜耳、Biogen、Eisai、Janssen Pharmaceutica NV、Ksilink、馬普分子生理研究所、默克、輝瑞、Servier、武田製藥。創建圖像資料庫後,第一年組成成員可使用該資料庫,此後將免費提供給科學界使用。(來源:BioArtReports)
5. 《自然》子刊:「餓死」作亂的細胞?這家公司為細胞療法裝上新型「安全開關」
今日,Auxolytic 公司宣布,該公司與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合作進行的基礎研究在最新一期的 Nature Biotechnology 上發表。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為細胞療法添加了一種新型「安全開關」,這種開關的工作原理是敲除細胞中的特定基因,從而讓它們產生對特定營養物質的依賴。患者在接受細胞療法的同時會服用相應的特定營養物。如果觀察到嚴重的副作用,營養物質將被停用,從而耗盡體內的細胞療法,減少或停止副作用。
圖源:Nature Biotechnology
Auxolytic 公司的創始人和論文作者之一 James Patterson 博士說:「細胞療法已經成為治療許多疾病的一個突破,然而與之相關的潛在嚴重不良事件限制了能夠受益的患者數量。我們相信我們開發的技術代表一種提高細胞療法安全性的全新策略。我們期待與推進突破性細胞療法的公司合作,以改進他們的產品,並擴大可從中獲益的患者數量。」(來源:藥明康德)
公共衛生
6. 柳葉刀:中國腫瘤登記在癌症防控發揮重要作用
The Lancet Oncology近日發表了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腫瘤醫院,日本東京國家癌症中心,法國裡昂國際癌症研究所的綜述文章。
圖源:The Lancet
文章指出,癌症已成為中國的主要死因,在過去半個世紀,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所帶來的負擔越來越重。文章分析了中國腫瘤登記工作及其在防控中的作用,對中國人群腫瘤登記工作過去六十年發展進行系統性回顧。
重點介紹中國癌症防控的相關計劃和政策,以期闡明腫瘤登記數據是如何逐步在確定中國公共衛生工作重點以及癌症防控效果評估中發揮重要作用。(來源:The Lancet)
疫情進展
7. 北京連續 7 天零新增,高風險地區清零
7 月 12 日 0 時至 24 時,無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治癒出院病例 14 例;無新增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
6 月 11 日 0 時至 7 月 12 日 24 時,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 335 例,在院 226 例,治癒出院 109 例。尚在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 18 例;無新增報告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
經評估,北京豐臺區花鄉地區調整至中風險,目前北京市共有中風險地區 7 個,無高風險地區。(來源:北京衛健委)
責任編輯:倪博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