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講述的300個心理學故事(6)

2020-09-14 建國讀書會

美麗的蛻變

你,正如你所思。 ——愛默生

哈佛大學曾經有一位心理學教授見過這樣一個姑娘。 她衣衫不整、蓬頭垢面,但長得很美,但她的美卻被邋遢的裝束掩蓋了。姑娘雖然長大了,心理卻很幼稚。 教授跟她聊天,她似聽非聽。教授沉默了一會兒,突然問她: 「孩子,你難道不知道你是個非常漂亮、非常好的姑娘嗎?」 這句問話,使姑娘美麗的大眼睛裡放射出一縷亮光。

她慢慢抬起頭來,久久盯著老教授那布滿皺紋的善良面孔,一絲深沉的笑容浮現在她的臉上,如同沉夢方醒,看到了新的天地。「您說什麼?」姑娘驚喜地問。 「我說你很漂亮、很好,可你自己卻不知道自己是個漂亮的好孩子。」 姑娘那秀麗的臉上呈現出了舒心的微笑。

這樣的話她從未聽到過,平時充塞她耳際的除了同學們的數落、嘲弄,就是母親的謾罵。因而,她自己也就破罐子破摔了。

教授拉著姑娘的手說:「孩子,今晚我和我的夫人要去劇院看芭蕾舞劇《天鵝湖》,特請你陪我們一塊兒去。現在還有兩個小時的時間,如果你願意,請你回去換換衣服,我們在這兒等你。」

快到出發時間了,教授聽到一陣文雅的、輕輕的敲門聲。打開門,他驚呆了:一襲盛裝襯託出一位出水芙蓉般的少女,如同當年費雯麗出場時那般驚豔。兩道如月般的細眉下是一雙動人的眼睛,抬起來亮閃閃,低下去靜幽幽,那富有表情的面龐,使她顯得那麼聰明伶俐。她的體態是那麼苗條健美。

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是那麼優雅、自持、適度。教授簡直認不出她就是剛才那位邋裡邋遢的少女了。從此,姑娘變了,變得自愛而奮發,後來成了一位著名的舞蹈藝術家。

哈佛大學向來崇尚自由精神,她讓每一位學生都儘可能地認識到自身的全部優缺點,所以專業之間的院系調整在哈佛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我們每個人對自己都還沒有足夠而清醒的認識。認識自我是一個嚴肅而漫長的過程,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審視自己的過程。 對自身的不準確認識,不論是過高估計還是妄自菲薄,都會影響我們能力的發揮。

相關焦點

  • 哈佛教授講述的300個心理學故事(4)
    哈佛大學政府與企業關係學教授羅傑·波特一次在課上這麼說道:「大家都知曉史丹福大學,現在它以它獨特的方式成為世界一流學府,幾乎與我們哈佛齊名。但是大家知道它是怎麼誕生的嗎?故事是這麼展開的: 很久以前,哈佛的校長為一次錯誤判斷,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一對老夫婦,婦人穿著一套褪色的條紋棉布衣服,她的丈夫穿著便宜的粗布西裝,也沒有事先約好,就直接去拜訪哈佛的校長。 校長的秘書在片刻間就斷定這兩個鄉下人不可能與哈佛有業務來往。 老先生輕聲地說:「我們要見校長。」 秘書很禮貌地說:「他整天都很忙。」 老婦人回答說:「沒關係,我們可以等。」
  • 哈佛教授講述的300個心理學故事(3)
    在哈佛大學研究中國歷史學的杜維明教授十分重視傳統文化的繼承,也時常教導他的學子們要做個謙虛的人。因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高度,如果不把自己放低,就不可能看到自己和他人的真實高度。杜維明教授最愛講的是關於馬歇爾將軍的一則逸事。
  • 哈佛教授講述的300個心理學故事(2)
    ——愛默生著名文學家愛默生在哈佛大學求學時曾看過一則給他啟迪頗多的故事: 一隻禿鷹飛過王宮,看見王宮中的一隻黃鶯很受國王的寵愛,於是就問黃鶯:「你是怎麼得到國王寵愛的?」 黃鶯回答說:「我到王宮後,唱歌十分動聽,國王非常喜歡聽我唱歌,於是就喜歡我,經常拿珍珠來打扮我。」
  • 哈佛教授講述的300個心理學故事(9)
    ——愛默生 哈佛大學作為全世界眾多學子嚮往的一流學府,能在那裡讀書的學子必定是出類拔萃的,因此總有一些自以為是的學生,他們對自身的能力沒有全面的認識。自鳴得意的時候總有教授善意地提醒他們別做早年的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年輕時很自負,直到一個朋友的真誠勸告才讓他幡然悔悟。 「富蘭克林,像你這樣是不行的。」
  • 哈佛教授講述的300個心理學故事(1)
    直到愛因斯坦16歲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親將正要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住,並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這樣的: 「昨天,」愛因斯坦父親說,「我和咱們的鄰居約翰大叔去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大煙囪。那煙囪只有踩著裡邊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你約翰大叔在前面,我在後面。我們抓著扶手,一階一階地爬了上去。下來時,你約翰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還是跟在他的後面。
  • 哈佛大學心理學終身正教授、論文被引4萬+頂尖科學家來了!
    為了讓中國廣大青少年有機會深入參與世界前沿的心理學研究與實踐項目,京領新國際ARP藤校科研項目特意邀請了哈佛大學心理學終身正教授、哈佛醫學院終身正教授、哈佛醫學院貝克兒童中心前主席兼CEO約翰·威茲(John Weisz)作為該學科的導師
  • 德瑞姆執業心理諮詢師高級學院 | 哈佛博士主講「心理學一刻鐘」
    360講(210集)視頻,深入淺出,系統講述。400個心理學效應有機融入,連結生活,整體呈現。全力描繪心理學的認知地圖!全力建構腦科學的可視思維!全力打造教育學的行動指南! 因為,我們有這樣一流的導師——哈佛大學第一位中國籍心理學博士嶽曉東教授及其團隊匯集——三十多年心理科學的理論研究;——二十年醫院臨床的實踐經驗;——十餘年學校情景化教育探究;幾千例家庭教育案例經驗薈萃;理論與實踐交互印證
  •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推薦書單:最適合自學的入門心理學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推薦書單:大學入門級心理學沒你想的那麼難說起心理學,相信日常生活中的我們大多數人都略知一二,但是具體心理學是什麼,可是誰都說不上來,總覺得是高大上非常高深的東西,而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推薦書單:入門級心理學沒你想的那麼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入門級心理學都是在講一些什麼事情。
  • 哈佛大學 心理學 科研選拔
    ;人工神經網絡模型在心理學方向的應用;基因與人性:影響人性的若干基因等)軟性背景:有一定的科研履歷者優先;科研導師:哈佛大學心理學類專業導師;科研地點:哈佛大學科研組會議室;在美國心理學專業中,哈佛大學排名第三(第一名為斯坦福)。
  • 心理學小故事(弗洛伊德篇)
    本期人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比如那個最經典的五歲男童恐懼症的案例,主要講述了一個性早熟男孩從患上對馬的恐懼症到治癒的全過程,並深入到這個男孩性心理的方方面面,比如「戀母仇父」情結,對生殖器的疑惑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一直被人詬病,即便在現如今的社會心理學圈裡,也依然廣受爭議。而人們對於他自身的信仰問題也是議論紛紛,但他對心理學的影響和貢獻卻是毋庸置疑的。
  • 哈佛大學心理學碩士
    哈佛大學心理學系 哈佛大學心理學系(Department of Psychology)研究生只招收MA/PhD學生,為期5-6年,要求申請者遞交GRE成績,無需GRE心理學科目考試成績,無最低GRE分數要求。
  • 精神科徐聲漢教授——系列故事6(同性戀)
    國慶前後,會和大家分享著名精神科專家徐聲漢教授講述的一系列故事。棘手的同性戀心理障礙在性心理障礙中,同性戀是最多見的。大學畢業後從父母之命與現在的夫人結了婚(大學同學),目前雙雙在國外定居,並已有一孩子,他家庭溫馨,工作適應,毫無外界壓力,但近幾年卻遏制不住自己的同性戀情結,內心產生痛苦。緣起一次去電影院,男陪侍主動服務接近,黑暗中做了些猥褻、親暱動作,使他感到異常的興奮,激發起最大的性滿足,就此一發難收。他對妻子毫無興趣,性事更是負擔;對在外面的同性戀行為,自感不忠、羞於見人,對不起妻子,心想只好與她分手。
  • 《王立群智解成語》講述近300個成語故事
    在日前舉辦的一個關於「成語中的傳統與現代」的講座中,我省著名學者王立群曾講述過這個故事。諸如此類的成語講解,被收入大象出版社新出版的《王立群智解成語》一書中。(記者程梁)  這本書以成語說故事、以故事論時下,講述了近300個令人難忘的成語故事。這些成語故事所蘊含的哲理樸素深刻,在當前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
  • 哈佛教授坦言:孩子有這3個特徵,或許是一個天才,家長要多關注
    哈佛教授坦言:天才孩子大多有這3個特徵,中一個家長就偷著樂吧!曾經看到過這麼一個事情,寶媽有個女兒,從小因為總愛問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所以得了個外號叫「問問」。一開始,寶媽對女兒的問題還是十分耐心的回答,可是久而久之,自己的耐心也快要被磨滅了。
  • 心理學電影推薦(中)
    原本只以為是一場有錢可拿的角色扮演遊戲,但隨著實驗的進行,權力的意志漸漸得到體現,所有的人都似乎迷失在角色之中……   本片根據2001年的德國影片《Das Experiment》改編,故事取材自馬裡奧·喬丹努(Mario Giordano)的小說《黑盒子》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
  • 張海霞︱怎樣才能成為哈佛教授?
    今天在準備課件的時候,參考了一位哈佛教授的書,聯想到當年帶學生去哈佛訪問時的真實故事,依然很有意義,值得分享。
  • 心理學教授王莽(上)
    故事得從西漢的一個外姓皇帝說起。看官都知道,西漢的創始人是劉邦。按家族世襲的規矩,主持大漢江山的自然是劉姓子孫。可一大嘴短腮、赤眼凸眶、瘦瘦高高的王姓儒生,穩穩地坐在劉邦世傳的御座上。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劉邦子孫不爭氣。二是朝中有關係。三是靠心理學常識。所謂天時、人和、地利。唐朝有個叫劉蕡(fén)的年輕人,曾在公務員考試時筆鋒犀利地寫道:秦之所以二世而亡,是輸在了強勢和殘暴。漢之所以東西皆亡,是敗在了一代不如一代的衰弱。
  • 五星推薦:了解心理學的6本書
    春節期間,我們諮詢了南寧二中心理學高級教師譚行績老師,給大家推薦6本5星爆款書,讓大家對心理學有新的了解。本書記述了嶽曉東在哈佛大學心理諮詢中心經手的10個心理諮詢個案,涉及愛情、婚姻、職業選擇、新生適應不良、同性戀等一般心理困惑的諮詢,也涉及人格缺陷的矯正及潛意識作用的解析等特殊心理障礙的治療。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數問題實際都是心理問題,嶽曉東在處理這些心理案例的過程中,展現出非凡的心理諮詢的神奇技巧。
  • 哈佛大學「中國通」宋怡明抵滬 講述田野調查收集的百姓生活變遷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12月9日報導:近日,哈佛大學吳文雄講席教授,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Michael Szonyi)教授做客上海哈佛研究中心,與在場的讀者分享了一場題為「被統治的藝術」的講座。就在本次講座之前不久,宋怡明教授在福建地區多年田野調查的結晶之作《被統治的藝術》由後浪出版公司引進國內,正式出版。
  • 哈佛大學亞洲與國際關係峰會: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
    人民網北京8月26日電 (張曉赫)「中國的敦煌文化美麗而珍貴,我們希望它有機會走向大眾、走向世界,獲得新的生命力。」 「我們發現,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中國的外賣市場每天要消耗大量的食品包裝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