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少年一心拯救中國電競,選擇離家出走,叛逆期的孩子怎麼辦?

2020-12-14 土豆育娃

據11月1日新聞報導,當日下午,四川南江縣光霧山派出所內,正處叛逆期的13歲學生黃躍偷偷從家裡跑出來,跟隨一個電競網友來光霧山打工。和警察叔叔敞心交談後,黃躍說出了自己離家出走的原因,自己是巴中一所知名中學初二學生,成績不是很好,父母尤其是父親對他要求極其嚴格,也經常嘮叨,他感覺壓力很大,所以不想讀書了 ,31日,他沒跟家裡人說就跟著一個網友坐車到了光霧山。後來,警察找到帶他出來的網友調查情況,該網友透露,黃躍和他一樣都是「英雄聯盟」的黃金級玩家,黃躍沉迷其中,還跟他說要「拯救中國電競」,自己只是讓他到自己工作的旅館來打個零工散散心。最後,黃躍的親人 趕到派出所接走了他,並說:「 孩子的出走家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以後會改變教育方式,多和孩子溝通。」

看到這則新聞,不少家長又開始著急了,我家熊孩子該不會也給我搞一出離家出走,拯救世界的戲碼吧,現在當個家長可真是。。。。哎!更別提這些叛逆期的孩子們了,真是搞不懂啊。

其實家長們不用過於著急,雖然孩子到了叛逆期確實會要發生很多的變化,不過叛逆期是絕大部分的人都要經歷的,如果家長注意一下方式方法,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能從容的走過這一階段的。

那麼叛逆期的孩子究竟會有什麼不同呢?

先賣個關子, 大家都閉上眼睛,回憶一下自己在十三、四歲小青春的時候都有過的表現吧。

●覺得自己什麼都厲害,對父母有各種看不慣,憎恨過自己出生的家庭,覺得父母懦弱、沒本事,不能讓我想要什麼有什麼,沒有見識,各方面都和時代脫節,跟不上自己的節奏,說的每句話都讓們我覺得煩躁。

●對於自己的穿著打扮特別上心,很怕別人瞧不起自己。

●晚上追小說或者電視劇,就是為了第二天和周圍的同齡人有話題聊,害怕自己被孤立。

●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聰明,說自己死讀書, 即使花了很多功夫,也愛說自己學習其實沒用多少心。

●結交了朋友後,喜歡和同學表義氣,有時候會在群體影響下不分對錯的去做一些事情。

..............

您有沒有上述表現,或者還有更出格的?不過我們都安然的渡過了吧,其實那就是我們所經過的叛逆期哦。

只是那時候信息還相對閉塞,交通也沒這麼發達,所以我們的這些心理變化也沒有什麼辦法去製造多大動靜。當然,那時候我們也並不理解,是什麼原因,讓自己有了這這突然的變化,以至於到現在幾乎都要忘掉了這段自己也曾叛逆過的經歷。

所以,推己及人,現在明白了,這是一個必經時期,並不是自己的孩子出了壞毛病,我們可以放下半顆心了。

為了加深您對叛逆期的了解,還是就這個新聞結合心理學方面的專業說法來解釋一下這個階段孩子的特徵吧!

一、生理髮育加速期引起的生理和心理髮育不均衡

身體,身高和體重均迅速增加,他們發現自己很快和父母一般高大。記憶也會達到一生中的最高峰,進入全勝時期,並初步具備了邏輯推理能力。但是他們對自己的生理狀況很不適應會導致心理上的情緒緊張和焦慮。所以他們會比較愛發脾氣。

生理上的快速成熟,會讓少年兒童產生了自己已經是一個成年人的感覺,但是心理上其實還是一個半成熟的裝態。 他們就會會在心理上過高的評價自己的成熟度。

他們也會發現自己在各個方面的學習上會比成人更厲害。認為自己見識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屬於成人水平,但常常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能理解為什麼別人的觀點和感受與自己不相同。 要求與成人的社會地位平等,渴望社會給予他們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新聞裡這個孩子,13歲,在父母的管制下還能在電競遊戲裡面玩到中等水平,確實是還不錯的,於是覺得自己要比那些參加競技的大人厲害,想去拯救中國電競了。但卻不能理解為什麼父親總是讓他去學習,而不支持他玩電競,在他的心目中,覺得他玩電競會比搞好學習更成功,覺得父親卻不信任也不尊重他。所以他選擇敲敲的離家出走來表達自己渴望獲得平等地位的想法。

二、自我意識發展進入第二個飛躍期

.強烈關注自己的外貌和風度

很在意別人尤其是同伴對自己打扮的反應,別人反應良好,倍感滿足,別人反應不佳,就會極度焦慮。

.深切重視自己的能力和學習成績

他們已經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學習成績深刻的影響自己的社會地位,所以非常關注自己的能力和學習成績。

. 為在同伴集體中的個人尊嚴和社會地位而煩惱。受人尊重和喜愛是他們強烈的心理需求,渴求得到同伴的接納、肯定和喜愛。若是沒有得到,就會讓他們感到無奈、痛楚,甚至羞辱。

新聞裡這個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讓他覺得自己在這方面能力有所欠缺,並且在同學中難以得到肯定和喜愛,所以對學校排斥,而在電競遊戲中,他能力比較強,交到了朋友,得到了同伴的肯定和喜愛,所以他才會選擇放棄學習,沉迷到電競遊戲中去。

三、主要逆反對象是父母。

反對父母對於他們精神和行為的控制,反對父母把他們置於「孩子」的地位,進行保護,支配和控制,不尊重他們。反對將成人的觀點強加於他,不聽話了。

新聞裡這個孩子,反感父親極其嚴格的要求,厭惡他的嘮叨,其實就是不想被父母支配和控制,希望能自主獨立。

配合心理學的知識,我們知道這個孩子的表現正是孩子在逆反期的典型表現。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讓這一階段的孩子們能順利的渡過這一時期呢?

我們還是結合這個新聞中的例子來說說吧。

一. 父母的陪伴和支持很重要。

這段時期雖然孩子的主要反抗對象是父母,但其實心裡對父母的信任和依賴也很嚴重,所以這一時期,父母必須依然站在孩子的身邊,學習去了解、順應孩子的心理, 採取一定的方法幫助他們順利、平穩的渡過叛逆期。就如新聞中的父親一樣,知道要改變教育方式,好好與孩子溝通。

二、事先調整好對待孩子的方式,要把他當成人來對待,使關係和諧,平等溝通。理解少年期孩子矛盾的焦點所在,正視少年獨立自主的要求,尊重他們的想法和需求。

對於新聞中的這個孩子,父母可分3步走:

1.如果孩子執意要玩遊戲,甚至想要拯救中國電競,父母不能憑自己的看法,粗暴地否決這件事。越是禁止的,越是讓人想要得到,更不要說正是好奇心強烈的小少年了,如果不讓他去試試,他肯定會對父母的阻撓感到怨恨。即使一時不發出來,以後還是會其他方式爆發。所以先對孩子的做法表示理解。

2.父母多去了解一下電競行業的現狀,再和孩子一起溝通,跟孩子一起討論利弊。舉一些例子,讓孩子知道這條路的艱難程度。讓他自己去選擇是否繼續。

3。如果孩子堅持要嘗試,可以讓孩子請一個月假或者就在寒暑假的時候,真正的按照職業電競選手的培養方法來培養他,看看他是否真正具備那種能力和可以吃得下那個苦頭。如果他真的在這方面是天才,那也別荒廢了他。當然,極大的概率是,孩子認識到,這麼練下去,他會吃不消。自然能明白父母的苦心,心甘情願去上學

最後,筆者認為社會應多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儘可能為青少年樹立積極的榜樣,創造良好的正向環境,學校不能唯成績論高低,要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只有讓孩子們得到良好而又積極的發展,我們才有未來,才能讓我們未來生活的大環境更加美好而和諧。

相關焦點

  • 孩子叛逆期一來,面對動不動"離家出走"的反叛,父母該怎麼辦?
    說到孩子的叛逆期,相信很多人總結的明顯特徵,就是孩子&34;的反叛表現,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可以說是打也不是罵也不能,因為現如今的孩子越打越造次,有的時候父母還未發火懲罰,孩子就率先做出&34;的反叛行為去威脅父母。
  • 12歲的孩子留下一封信離家出走,原因竟是這樣……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陳淵明 記者 郭劍烽)馬上又要開學了,假期餘額不足,可暑假作業還沒做完怎麼辦?最近,上海寶山的一名12歲男孩,就因為感到學習壓力「山」大而離家出走了。但寶山交警高溫天裡全力搜尋,最終將男孩順利找回。圖說:帶所調解。
  • 2歲寶寶穿紙尿褲離家出走,那些離家出走的理由句句扎心!
    民警立即趕往監控現場,將小孩「控制住」了,然後根據監控線索挨家挨戶敲門詢問誰家丟了孩子,直到差不多走到500米開外的一戶人家才找到孩子的奶奶。原來,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了,小孩留在家裡由奶奶照顧。奶奶剛剛去上了趟廁所,出來就發現寶寶不見了,還好被民警及時發現送回。
  • 即墨16歲孩子2月1日晚離家出走:青春期的孩子到底該拿你怎麼辦?
    現在,因為疫情,家家戶戶閉門不出,父母和孩子有了更多的相處時間,時間一長,難免有些磕磕絆絆,發生矛盾。今天看到一則尋人啟事,青島市即墨區一個16歲男孩離家出走了。男孩是2月1日離開家的,父母四處尋找未果後報案。作為父母,看到這個消息,心都揪了起來。為這個孩子擔心,為孩子的父母著急。
  • 青春叛逆早期的孩子想要離家出走,媽媽寫給她的一封信
    孩子還沒有邁進12歲,青春早期各種症狀的萌芽就蹭蹭的往外冒:說話不耐煩,聽不得父母教,更聽不得媽媽嘮叨,一不小心,父母不是觸雷就是觸礁。莫名其妙想起近段時間的前前後後,孩子確實表現異常了,問題出現總得要想辦法解決。就嚷著要離家出走已經是第四次了。每次引發的事情都是些小事:無非是幹擾了她,責備了她,或是囉嗦了她不喜歡的話題。
  • 13歲少年被父親臭罵離家出走 徒步40公裡找同學
    從家裡消失48個小時後,民警終於找到了離家出走的小顏。小顏說,自己不想再回家了。在民警的建議下,小顏到表哥家暫住,等待父子關係緩和後再回家。  被父親數落後出走  11日凌晨0點左右,小顏數學沒有考好,被父親數落了一通。他越想越慪氣,把頭蒙在被窩裡哭得稀裡譁啦。
  • 急尋,大連13歲女孩離家出走4天,離家前留下一封信……
    4月20日,是孩子離家出走的第四天,家長趙先生按耐不住開始通過各種渠道尋人,他希望孩子能儘快回來,一個13歲的女孩在外太不安全。4月20日上午,大連萬眾應急救援隊發布了一條尋人信息,被尋找的是一個13周歲的女孩婷婷,從時間上看,其已經離家出走4天。家屬趙先生告訴記者,婷婷讀初一,目前學校還未開學,在家的這段時間孩子迷戀上網,不愛學習,16日晚趙先生狠狠責罵了她,摔了手機和iPad,並打了她。
  • 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是太縱容還是太壓迫?父母要反思
    於是有人會感慨,現在的孩子真的越來越叛逆,仿佛都有著一顆玻璃心,動不動就離家出走,以死相逼。其實孩子選擇離家出走有時確實和叛逆期有關,但也未必是全部。第1個叛逆期出現在他們兩歲左右,這個時候孩子萌出了自我意識,所以對很多事情會有自己的看法,在父母眼裡就會越來越不聽話。到了7歲左右會進入他們的第2個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很好的融入到他們的小群體,有著自己的朋友圈,所以不會像以前那樣對父母言聽計從。
  • 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這種不健康的「行為迴避」模式,父母要懂
    離家出走這個詞,在以前似乎更多的出現於家庭中夫妻爭論之間。當夫妻吵得不可開交時,其中的一方特別是女方喜歡選擇離家出走的方式,一來為了避免和對方再引發更嚴重的衝突,二來試圖用這種方法逼迫對方妥協認錯。只是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動不動就選擇離家出走,而且這幾年的年齡越來越低齡化,這讓父母不免的有些擔憂。
  • 因為叛逆,孩子離家出走12年,母親苦思了12年
    一時衝動離家出走但是小真正好處在叛逆期,越來越不聽話了,總是頂嘴,有自己的想法,還總是跑出去玩。 在一次的爭吵中,母親再一次動手打了小真。這一次,小真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了。才12歲的她,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齡。後來,她跟了一個陌生人去了外地打工。從此以後跟母親失去了聯繫。 剛開始小真很高興,以為脫離了母親的魔掌,自由了。不久後,小真想家了,想媽媽了。
  • 16歲女孩離家出走
    11月1日上午,興安一16歲女孩小莉(化名)離家出走後被其家人找到,家人勸其回家時又起爭執,引起了眾人圍觀。正在執勤的民警發現了這一情況,通過對女孩及其家人進行積極勸導,最終小莉和家人和解,一起回到家中。
  • 13歲男孩離家出走 稱不想讀書想去學美發
    昨日,家住墊江縣的冷女士致電重慶晚報24小時新聞熱線966988說:兒子王俊宇3月31日離家後,就再也沒有與家人聯繫。出走前,他曾與在主城打工的同學聯繫,說想到主城學美發。男孩離家出走留字條說對不起離家出走的王俊宇只有13歲,正念初中二年級。直到昨日,父母也沒有他的消息,父親因此急白了頭髮,母親哭腫了雙眼。
  • 13歲男孩與父母爭吵 留下字條離家出走
    13歲男孩與父母爭吵 留下字條離家出走警方查詢公共視頻鎖定孩子所在列車 家人乘坐火車追趕終團聚「爸爸媽媽,你們別找我,我出去走幾天……」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瀋陽一名13歲的初一男孩小志(化名)留下紙條,帶著800多元現金和衣物離開了家。
  • 15歲叛逆女孩離家出走,欲想騙民警被識破:為何要離家出走?
    小女孩對民警交代的家庭背景都是虛構的,父母並非不想管她,她的離家出走讓她的父母十分擔心,這個15歲的女孩為何要撒謊呢?為何要離家出走呢?在被民警發現之後還想騙到民警,不得不說小女孩從未預知社會的危險,如果遇到壞人,親人又該怎麼辦?女孩是與家人發生爭吵了嗎?
  • 紐約連發華裔少女離家出走 心理醫生籲家長少苛責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紐約州頂尖學區的長島大頸(Great Neck)過去一個月接連有三位花季少女疑離家出走,家屬報警尋人,其中包括兩名華裔少女。華人教育專家與心理治療師提醒,13歲到16歲青少年情緒變化大,家長切莫因不好好學習就斥責孩子沒前途或申請不到大學,應多一點關懷與體諒,否則小孩容易逃家逃學。
  • 寒假作業沒做完,倆14歲少女離家出走,還找到了奶茶店的工作
    近日,在重慶萬州,有兩個14歲的少女離家出走。女孩家人發現後立刻報警,經過警方的連夜尋找,最後在火車上找到了兩名女孩。據民警了解,這兩個女孩是同學,當天是她們兩個一起離家出走的,她們因為學習成績不好,產生了很嚴重的厭學情緒,加上寒假作業沒做完,更不想去上學。於是便選擇了成都開往南昌的列車離家出走。兩個女孩的手機一直打不通,她們也不敢給家人打電話,害怕被責罵。
  • 13歲女孩離家出走 只因母親罵她「傻子」
    13歲的女兒不想上學,恨鐵不成鋼的母親罵了她一句「傻子」,沒想到孩子為此離家出走,已經10多天了還沒有回來。昨天,在宗漢街道北二環西路開早餐店的吳娟娥找到本報,希望能幫她一起找找女兒。  吳娟娥和丈夫經營著一家早餐店,來慈谿已有12年,家裡有3個孩子,出走的女兒吳玲珊是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
  • 膽大,13歲叛逆少女離家出走,父母報警,姑娘說出了一個特殊理由
    青春期,一個充滿各種幻想和叛逆的時間段,我們都曾有過這個階段,現對於以前,我們80後那時候基本是傻呵呵的,頂多是抽菸打架,熱血的年紀,無腦的青春期,這個時間段記錄著我們最無知,最叛逆,最有活力,最不安分的躁動的記憶,如果是一個13歲的青春期少女,她們現在的夢想,可能 就是出去看外面的世界,13
  • 13歲男孩不願上學離家出走 衣食無著落早市乞討
    東亞訊(記者 張中志 助理記者 單思敬) 不想上學,又害怕被打,13歲男孩離家出走,在早市乞討。9月24日,當民警聯繫到男孩父親時,他的父親竟在電話裡泣不成聲。經詢問得知:小孩姓劉,今年13歲,家住農安縣合隆鎮,因為不願意上學,而父親又經常打他,所以在新學期開學期間,男孩趁家人不注意離家出走來到長春。由於衣食無著落,他就在長春市火車站附近的各個早市場靠乞討為生。  民警向男孩了解其家庭情況,男孩卻拒不回答,最後,男孩同意先和民警去警區。民警給男孩買了一些吃的東西,男孩吃完東西後,終於和民警說出了他父親的聯繫方式。
  • 深圳13歲男孩離家出走 3天後在湖南救助站被找到
    都說成人應該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其實有時候孩子也會深圳一13歲男孩突然離家,3天之後竟然出現在了,離家近千公裡的湖南……最後目擊地點在深圳東站今天(8月19日)上午10點半左右,南都記者聯繫到男孩父親嚴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