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11月1日新聞報導,當日下午,四川南江縣光霧山派出所內,正處叛逆期的13歲學生黃躍偷偷從家裡跑出來,跟隨一個電競網友來光霧山打工。和警察叔叔敞心交談後,黃躍說出了自己離家出走的原因,自己是巴中一所知名中學初二學生,成績不是很好,父母尤其是父親對他要求極其嚴格,也經常嘮叨,他感覺壓力很大,所以不想讀書了 ,31日,他沒跟家裡人說就跟著一個網友坐車到了光霧山。後來,警察找到帶他出來的網友調查情況,該網友透露,黃躍和他一樣都是「英雄聯盟」的黃金級玩家,黃躍沉迷其中,還跟他說要「拯救中國電競」,自己只是讓他到自己工作的旅館來打個零工散散心。最後,黃躍的親人 趕到派出所接走了他,並說:「 孩子的出走家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以後會改變教育方式,多和孩子溝通。」
看到這則新聞,不少家長又開始著急了,我家熊孩子該不會也給我搞一出離家出走,拯救世界的戲碼吧,現在當個家長可真是。。。。哎!更別提這些叛逆期的孩子們了,真是搞不懂啊。
其實家長們不用過於著急,雖然孩子到了叛逆期確實會要發生很多的變化,不過叛逆期是絕大部分的人都要經歷的,如果家長注意一下方式方法,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能從容的走過這一階段的。
那麼叛逆期的孩子究竟會有什麼不同呢?
先賣個關子, 大家都閉上眼睛,回憶一下自己在十三、四歲小青春的時候都有過的表現吧。
●覺得自己什麼都厲害,對父母有各種看不慣,憎恨過自己出生的家庭,覺得父母懦弱、沒本事,不能讓我想要什麼有什麼,沒有見識,各方面都和時代脫節,跟不上自己的節奏,說的每句話都讓們我覺得煩躁。
●對於自己的穿著打扮特別上心,很怕別人瞧不起自己。
●晚上追小說或者電視劇,就是為了第二天和周圍的同齡人有話題聊,害怕自己被孤立。
●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聰明,說自己死讀書, 即使花了很多功夫,也愛說自己學習其實沒用多少心。
●結交了朋友後,喜歡和同學表義氣,有時候會在群體影響下不分對錯的去做一些事情。
..............
您有沒有上述表現,或者還有更出格的?不過我們都安然的渡過了吧,其實那就是我們所經過的叛逆期哦。
只是那時候信息還相對閉塞,交通也沒這麼發達,所以我們的這些心理變化也沒有什麼辦法去製造多大動靜。當然,那時候我們也並不理解,是什麼原因,讓自己有了這這突然的變化,以至於到現在幾乎都要忘掉了這段自己也曾叛逆過的經歷。
所以,推己及人,現在明白了,這是一個必經時期,並不是自己的孩子出了壞毛病,我們可以放下半顆心了。
為了加深您對叛逆期的了解,還是就這個新聞結合心理學方面的專業說法來解釋一下這個階段孩子的特徵吧!
一、生理髮育加速期引起的生理和心理髮育不均衡。
身體,身高和體重均迅速增加,他們發現自己很快和父母一般高大。記憶也會達到一生中的最高峰,進入全勝時期,並初步具備了邏輯推理能力。但是他們對自己的生理狀況很不適應會導致心理上的情緒緊張和焦慮。所以他們會比較愛發脾氣。
生理上的快速成熟,會讓少年兒童產生了自己已經是一個成年人的感覺,但是心理上其實還是一個半成熟的裝態。 他們就會會在心理上過高的評價自己的成熟度。
他們也會發現自己在各個方面的學習上會比成人更厲害。認為自己見識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屬於成人水平,但常常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能理解為什麼別人的觀點和感受與自己不相同。 要求與成人的社會地位平等,渴望社會給予他們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新聞裡這個孩子,13歲,在父母的管制下還能在電競遊戲裡面玩到中等水平,確實是還不錯的,於是覺得自己要比那些參加競技的大人厲害,想去拯救中國電競了。但卻不能理解為什麼父親總是讓他去學習,而不支持他玩電競,在他的心目中,覺得他玩電競會比搞好學習更成功,覺得父親卻不信任也不尊重他。所以他選擇敲敲的離家出走來表達自己渴望獲得平等地位的想法。
二、自我意識發展進入第二個飛躍期
.強烈關注自己的外貌和風度
很在意別人尤其是同伴對自己打扮的反應,別人反應良好,倍感滿足,別人反應不佳,就會極度焦慮。
.深切重視自己的能力和學習成績
他們已經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學習成績深刻的影響自己的社會地位,所以非常關注自己的能力和學習成績。
. 為在同伴集體中的個人尊嚴和社會地位而煩惱。受人尊重和喜愛是他們強烈的心理需求,渴求得到同伴的接納、肯定和喜愛。若是沒有得到,就會讓他們感到無奈、痛楚,甚至羞辱。
新聞裡這個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讓他覺得自己在這方面能力有所欠缺,並且在同學中難以得到肯定和喜愛,所以對學校排斥,而在電競遊戲中,他能力比較強,交到了朋友,得到了同伴的肯定和喜愛,所以他才會選擇放棄學習,沉迷到電競遊戲中去。
三、主要逆反對象是父母。
反對父母對於他們精神和行為的控制,反對父母把他們置於「孩子」的地位,進行保護,支配和控制,不尊重他們。反對將成人的觀點強加於他,不聽話了。
新聞裡這個孩子,反感父親極其嚴格的要求,厭惡他的嘮叨,其實就是不想被父母支配和控制,希望能自主獨立。
配合心理學的知識,我們知道這個孩子的表現正是孩子在逆反期的典型表現。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讓這一階段的孩子們能順利的渡過這一時期呢?
我們還是結合這個新聞中的例子來說說吧。
一. 父母的陪伴和支持很重要。
這段時期雖然孩子的主要反抗對象是父母,但其實心裡對父母的信任和依賴也很嚴重,所以這一時期,父母必須依然站在孩子的身邊,學習去了解、順應孩子的心理, 採取一定的方法幫助他們順利、平穩的渡過叛逆期。就如新聞中的父親一樣,知道要改變教育方式,好好與孩子溝通。
二、事先調整好對待孩子的方式,要把他當成人來對待,使關係和諧,平等溝通。理解少年期孩子矛盾的焦點所在,正視少年獨立自主的要求,尊重他們的想法和需求。
對於新聞中的這個孩子,父母可分3步走:
1.如果孩子執意要玩遊戲,甚至想要拯救中國電競,父母不能憑自己的看法,粗暴地否決這件事。越是禁止的,越是讓人想要得到,更不要說正是好奇心強烈的小少年了,如果不讓他去試試,他肯定會對父母的阻撓感到怨恨。即使一時不發出來,以後還是會其他方式爆發。所以先對孩子的做法表示理解。
2.父母多去了解一下電競行業的現狀,再和孩子一起溝通,跟孩子一起討論利弊。舉一些例子,讓孩子知道這條路的艱難程度。讓他自己去選擇是否繼續。
3。如果孩子堅持要嘗試,可以讓孩子請一個月假或者就在寒暑假的時候,真正的按照職業電競選手的培養方法來培養他,看看他是否真正具備那種能力和可以吃得下那個苦頭。如果他真的在這方面是天才,那也別荒廢了他。當然,極大的概率是,孩子認識到,這麼練下去,他會吃不消。自然能明白父母的苦心,心甘情願去上學
最後,筆者認為社會應多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儘可能為青少年樹立積極的榜樣,創造良好的正向環境,學校不能唯成績論高低,要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只有讓孩子們得到良好而又積極的發展,我們才有未來,才能讓我們未來生活的大環境更加美好而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