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出走這個詞,在以前似乎更多的出現於家庭中夫妻爭論之間。
當夫妻吵得不可開交時,其中的一方特別是女方喜歡選擇離家出走的方式,一來為了避免和對方再引發更嚴重的衝突,二來試圖用這種方法逼迫對方妥協認錯。
只是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動不動就選擇離家出走,而且這幾年的年齡越來越低齡化,這讓父母不免的有些擔憂。
畢竟孩子在外一切都是未知的,他們會遇到很多傷害和危險,這些都是不可控的,會對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之所以離家出走,是因為他們進入了成長的叛逆期。
孩子成長叛逆期的第1個階段在他們兩歲左右出現,因為這時他們開始萌出自己的意識。
第2個叛逆期在他們7~9歲之間,這時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朋友,對家長的話也不會言聽計從。
第3個叛逆期是最讓父母頭疼的青春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孩子的行為會出現很大的偏差。
但這就是孩子離家出走的真正原因嗎?很顯然孩子離家出走,確實和他們的叛逆有關,但卻未必是問題的根源。
1、家長的溺愛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哪怕孩子想要天上的星星,父母都會想方設法做到。
對於孩子的要求,父母總是會無條件的滿足,這會讓孩子養成唯我獨尊的個性,習慣了父母以自己為中心,享受著眾星捧月般的待遇。
但是父母的能力總是有限的,一旦孩子的需求讓父母感到為難,他們就會認為父母不愛自己,認為他們的至尊地位被動搖。
所以孩子有可能選擇離家出走,以此作為對父母不滿的宣洩,希望父母能夠為自己而妥協。
2、交友不慎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並不是戴有色眼鏡看人,而是有著一定的依據。
當孩子身邊都是好的榜樣時,孩子必然會形成優秀的品質,必然會努力的學習,和夥伴一起在良性競爭中不斷進步。
但是如果孩子誤交損友,那麼他們自然會沾染很多社會上的惡習,當身邊的朋友都逃課上網打遊戲,追求所謂的自由時,孩子自然也會不甘落後。
他們會和狐朋狗友一起離家出走,去做那些讓他們感到刺激的事。
3、家庭關係不和
孩子和父母接觸的時間最長,所以他們的情緒也會受到父母感染最多。
如果家裡的氛圍壓抑,父母每天都板著一張臉,難得對彼此露出笑臉,完全沒有一絲快樂可言。
那麼孩子的心情也會日益消沉,當孩子的心情跌落到谷底,他們便想要逃離這個家,逃離讓他們沒有任何幸福感的父母。
家庭關係如何,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良好的家庭環境能夠讓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而不和的家庭環境,只會讓孩子變得沉默悲觀。
甚至會讓孩子的心理變得陰暗,做出離家出走等極端行為。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行為迴避,它是指人們試圖阻止、逃離甚至減少與主觀上厭惡的負性刺激接觸的行為理念。
當孩子不想面對現實,但是又無力改變現狀時,便會選擇逃避的方式,以此來擺脫失敗、不滿或者錯誤。
這並不是一種健康的行為選擇,但是對孩子而言也許是他們想到的最好選擇。
1、親子關係
孩子離家出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沒有處理好彼此之間的關係。
如今的父母對孩子總是有著太多的要求,他們會給孩子施加很大的壓力,眼裡只關注孩子的成績,卻從來沒有關心過孩子的身心健康。
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覺得他們只是父母眼裡的學習工具,所以當雙方因為觀念不合產生爭執時,在頭腦發熱的情況下孩子難免會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導致和父母兩敗俱傷。
2、人身安全
孩子離家出走之所以會讓父母焦慮甚至恐慌,是因為孩子年齡尚小,他們還沒有獨自面對社會的能力,而現在的社會複雜多變。
孩子有可能在離家出走的過程中遇到好心人幫忙,但也有可能讓一些心懷不軌的人有機可乘。
所以離家出走的孩子人身安全是沒有保障的,他們也許只是想要單純的發洩心中的憤怒、不滿,但是如果因此遭遇了不良的後果,那麼將給家庭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1、不要放任孩子
任何時候,父母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絕教育孩子,現在很多父母都把孩子交給家中的老人或者是花錢僱保姆照料。
老人帶孩子很多時候難以讓孩子臣服,保姆帶孩子結果更是可想而知,所以孩子經常會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自然而然的養成壞習慣。
父母必須擔當起照顧孩子的重任,只有父母對孩子負責,才能讓孩子在幼時就養成良好的習慣。
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從而在做事前三思而後行,儘量避免傷人傷己的行為出現。
2、學會控制情緒
很多孩子離家出走之前都會和父母有所爭執,而起因很大程度是因為父母對他們的指責甚至打罵。
我們當然承認父母都希望孩子好,但是當孩子沒有按照他們的期待發展時,父母的情緒就會難以控制,像火山爆發似的把所有情緒都發洩在孩子身上。
父母只有學會控制情緒,才能夠靜下心來和孩子進行交流。
這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當孩子願意向父母吐露心聲時,他們內心的結就會被打開,心中的烏雲也會逐漸散去。
3、讓孩子參與生活
很多父母都理所當然的佔據著孩子的業餘時間,他們認為自己花時間花精力花金錢讓孩子參加各種培訓學習,就是對孩子負責的表現。
但其實在另一方面,他們的這種行為恰恰讓孩子脫離了生活,成為了學習的機器。
父母要讓孩子掌握儘可能多的生活技能,帶孩子走出家門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孩子聽一聽大自然的聲音,聞一聞大自然的花香。
這都會讓孩子更加的熱愛生活,自然不會做出有可能傷害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