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父母走出這個誤區,孩子更優秀

2020-11-02 毛豆媽媽育兒說

前言

在現在這個社會上,孩子們離家出走的故事在不斷的上演,在很多新聞中,我們也經常能看到孩子小到剛會走的孩子,大到青少年都會有離家出走的案例發生,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離家出走呢?孩子們出走必然也有其中的原因,不管是在身體還是心理上,肯定都會受到很大傷害,作為家長也會感到心急如焚,帶孩子出走之後,學校老師還有親戚都會四處奔忙,作為家長,也要善於總結孩子的出走原因,並且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心,心理健康成長。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離家出走呢?如果仔細分析的話,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出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種原因

孩子的學習壓力太大

在很多父母的眼裡,可能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就好像做錯了很大的事情一樣,如果父母給孩子的學習壓力太大,施教的方法也不當,那麼孩子不是受到冷嘲熱諷就會挨打受罵,這樣也會給孩子的自尊心帶來傷害,長此以往,孩子也會覺得在家裡面,很鬱悶,於是就會選擇出走。



父母和孩子缺少溝通

作為父母,也要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問題,很多時候孩子們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父母看來,孩子這些想法都是不懂事的表現,家長不理解孩子的想法,有時還強硬地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這樣也會容易讓孩子離家出走。


孩子模仿大眾傳媒

現在是一個資訊時代,孩子在接觸大眾傳媒的時候,有時也會受到負面的影響,傳媒信息複雜多樣,在很多電視和電影裡面也會出現一些離家出走的電影,比如男女私奔,青少年叛逆離家出走等等這時,孩子看到了,在心裡有牴觸情緒的時候,試著去模仿。


受到不良少年的引誘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認識很多的朋友,孩子的內心單純,可能會結識一些不良的少年團夥,整天吃喝玩樂逍遙自在,甚至還有的孩子為了報復父母對自己的管制,自願的加入一些混社會的朋友,這樣也會讓孩子的身心成長受到影響。


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都是不一樣的,孩子悶出走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門,但是從孩子出走的原因上來看,都會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孩子悶,面對著無法擺脫的巨大心理壓力,最後沒有辦法只能選擇離家出走,離家出走不僅不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挫敗感和壓力,所以作為家長,也要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要站在一個孩子的角度上去看問題,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分析

那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走出誤區,讓孩子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多和孩子積極的溝通

溝通是教育的最好方式,家長能夠了解孩子心裡的真實想法,這樣也會讓孩子的心理壓力變小,如果家長和孩子的關係不好,經常訓斥和打罵或者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的心情得不到釋放,同時還會有更多的壓力,這樣不僅讓親子關係變得僵硬,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不好,所以,父母首先應該採取各種方式為孩子減壓和溝通,多帶孩子出去遊玩,散步,這樣也會讓孩子心理壓力變小。


父母和孩子產生隔膜時,要多總結自身原因

每一位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在生活經歷上來說,家長和孩子有著很大的差距,父母和孩子產生隔膜也是有可能的,那麼在父母和孩子產生隔膜意見時,父母也要多抽空總結自己的原因,多和專家老師溝通,聽一聽他們的意見和想法,總結自身所在的問題,這樣也會讓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更加親密,也能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減少孩子離家出走的概率。


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現在孩子們的學習壓力都很大,作為父母也要正確的看待孩子的分數,不要把學習成績的好壞和孩子的道德品質性格素質劃成了等號,如果孩子成績不優秀,就說明他們其他方面比不上別人,這樣的想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家長也要多看到孩子的進步和優點,不要把分數看得太重要,只要孩子能取得進步,就是好樣的。


關於上面的內容,你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大家的留言和評論。


相關焦點

  • 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這種不健康的「行為迴避」模式,父母要懂
    離家出走這個詞,在以前似乎更多的出現於家庭中夫妻爭論之間。當夫妻吵得不可開交時,其中的一方特別是女方喜歡選擇離家出走的方式,一來為了避免和對方再引發更嚴重的衝突,二來試圖用這種方法逼迫對方妥協認錯。只是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動不動就選擇離家出走,而且這幾年的年齡越來越低齡化,這讓父母不免的有些擔憂。
  • 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是太縱容還是太壓迫?父母要反思
    以前我們說到離家出走,基本上是發生在夫妻爭吵之後,女方收拾包袱摔門而去,當然一般不會走的太遠,大多數都是去閨蜜或者回娘家。但是現在離家出走卻經常會發生在孩子身上,似乎隔三差五我們就能看到尋人啟事,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孩子被父母責罵後離家出走,至今未歸等等。
  • 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家長很頭疼?理解和溝通才是解決之道
    孩子不愛學習,愛玩遊戲,有時還和外面不好的朋友抽菸喝酒。只要被他父親知道,輕則一頓謾罵,重則一頓胖揍。 他從初二時開始逃學,甚至離家出走,每次出走都是受「刺激」了。或是被父母批評打罵了;或是被老師同學「冤枉」了。好不容易把他找回來,教訓半天,他都不說話,父母急了,有時又拳腳相加,導致他再次離家出走。
  • 孩子叛逆期一來,面對動不動"離家出走"的反叛,父母該怎麼辦?
    ,他們不是為孩子&34;而害怕,而是不敢去賭,畢竟現如今的社會充滿各種不安全,孩子負氣的單獨外出更是有著很多的不確定的危險發生,所以叛逆期一來、很多家長就特別害怕孩子&34;有些人說,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得狠治,但是如何&34;一直沒有特效方法,甚至所謂的&34;反而讓孩子更加造次一些,甚至還離家出走得更快一些,所以以硬碰硬的方法在孩子那裡並不好使。
  • 離家出走孩子心聲:一直想回家但是怕挨罵
    近日,兩個13歲孩子離家出走的事件引起關注,如今小女孩丁丁已經回家了。出走的那幾天中,她是怎麼想的,她離家出走回來後,父母又是與她如何溝通的?對於這些問題丁丁媽媽出於對孩子的保護,不願向記者透露,也不希望媒體再做詳細報導。而昨天小男孩洪洪也已經回去上學。但有關「離家出走的孩子」的話題許多市民依舊在熱議,微博、論壇上許多家長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孩子動不動就哭,動不動就發脾氣?孩子有這兩種習慣,家長注意了
    而這種情況我們鄰居這個小朋友更誇張,上一秒可能還玩得很嗨,開開心心的,下一秒就已經躺在地上打滾了,愁的不只他家裡人,更有我們這些鄰居媽媽們,就怕是自家孩子跟他吵架了,但又無可奈何。面對這樣的小孩他們家長都天天搖頭嘆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每次打了心疼的都還是自己,孩子卻沒任何改變。
  • 離家出走的孩子
    這篇文章是我孩子幼兒園教材裡的文章,我太喜歡了,每次讀到我都特別感動,她用一個離家出走的小兔和媽媽的對話反映了媽媽就是孩子的守護神,下面我把他抄來給大家看,我強調我是原文抄過來的,不是我寫的。 離家出走的小兔 從前有隻小兔子,她覺得自己長大了,就想離家出走。 有一天,他對媽媽說「我要走了。媽媽說「你還小,我要跟著你。」媽媽回答。
  • 即墨16歲孩子2月1日晚離家出走:青春期的孩子到底該拿你怎麼辦?
    現在,因為疫情,家家戶戶閉門不出,父母和孩子有了更多的相處時間,時間一長,難免有些磕磕絆絆,發生矛盾。今天看到一則尋人啟事,青島市即墨區一個16歲男孩離家出走了。男孩是2月1日離開家的,父母四處尋找未果後報案。作為父母,看到這個消息,心都揪了起來。為這個孩子擔心,為孩子的父母著急。
  • 家長必修課③|如何避免孩子「離家出走」?
    來源:長城網長城網訊 (記者 王藝薇)近日,一則「12歲男孩離家出走」的新聞牽動著眾多網友的心,據媽媽稱,因為孩子疫情期間玩遊戲比較厲害,動手打過他兩次。其實這些年,因為親子衝突引發的孩子離家出走的事情時有發生。為什麼孩子頻繁離家出走?面對離家出走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
  • 兒子離家出走,媽媽這樣跟他說|你不得不懂的青春期孩子心理
    這一幕不知道有多少家長經歷過?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脾氣暴躁,容易衝動,一言不合就跟你吵,動不動就要離家出走。「離家出走」仿佛成了青春期的一個標誌性舉動。 一個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離開家門,家長肯定是不放心的。吵歸吵,對孩子的愛仍然還在。現在的孩子是在蜜罐子裡長大的,離家出走,身無分文,要怎麼活下去?父母想都不敢想。
  • 15歲叛逆女孩離家出走,欲想騙民警被識破:為何要離家出走?
    民警十分疑惑,並且女孩當時用方言與人通話時還和這個00後媽媽報喜「放心吧,警察相信我了」。民警聽懂了女孩的方言,並且教育了這個15歲的叛逆少女。小女孩對民警交代的家庭背景都是虛構的,父母並非不想管她,她的離家出走讓她的父母十分擔心,這個15歲的女孩為何要撒謊呢?為何要離家出走呢?
  • 當孩子說「我要離家出走」時,父母這樣應對讓他受益一生
    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的教育方法也很重要。這是妥協還是什麼?當孩子說「我要離家出走」時,父母將可以終身受益。1.了解孩子離家出走的心理1.強迫父母,讓他們自己妥協在這個世界上,孩子和父母是唯一讓自己成為誘餌並讓對方妥協的人。在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這場默默的戰鬥中,孩子們總是站在高位,讓父母「低頭」對他自己的依賴不是他自己的能力,而是他父母對他的愛。
  • 家長必修課③|如何避免孩子「離家出走」?
    長城網訊 (記者 王藝薇)近日,一則「12歲男孩離家出走」的新聞牽動著眾多網友的心,據媽媽稱,因為孩子疫情期間玩遊戲比較厲害,動手打過他兩次。其實這些年,因為親子衝突引發的孩子離家出走的事情時有發生。為什麼孩子頻繁離家出走?面對離家出走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
  • 多起孩子離家出走原因被曝光,我從中發現了有一個共同點,很無奈
    孩子和父母發生矛盾、離家出走的導火索,主要是學業 前兩天,北京警方公布了多起報警錄音,報警內容都是父母稱家裡孩子離家出走了。錄音裡,警方問父母,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父母的回答幾乎毫無例外的是,孩子在學業上和父母發生矛盾,或者父母給孩子的壓力過大。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巧用這3個辦法,幫助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而這種情況我們鄰居這個小朋友更誇張,上一秒可能還玩得很嗨,開開心心的,下一秒就已經躺在地上打滾了,愁的不只他家裡人,更有我們這些鄰居媽媽們,就怕是自家孩子跟他吵架了,但又無可奈何。面對這樣的小孩他們家長都天天搖頭嘆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每次打了心疼的都還是自己,孩子卻沒任何改變。
  • 奶牛離家出走,因為好奇試玩跳跳床而不敢動,場面尷尬
    什麼動物會離家出走?以大家常見的寵物來說,貓咪可以算是一個,而且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貓咪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且動作敏捷,彈跳能力高,對各種事物都有好奇心,所以如果家裡門窗沒有關好,是很容易離家出走的。
  • 因為叛逆,孩子離家出走12年,母親苦思了12年
    但是小真正好處在叛逆期,越來越不聽話了,總是頂嘴,有自己的想法,還總是跑出去玩。 在一次的爭吵中,母親再一次動手打了小真。這一次,小真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了。才12歲的她,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齡。後來,她跟了一個陌生人去了外地打工。從此以後跟母親失去了聯繫。 剛開始小真很高興,以為脫離了母親的魔掌,自由了。不久後,小真想家了,想媽媽了。
  • 孩子離家出走,家長:不說不行說了更不行,真的太難了
    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是我們每一位家長的心願,生一個乖孩子是慶幸的,生一個「熊孩子」我們也從沒有過一點嫌棄,且更加用心用愛去培養教育,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很多家長常常好心辦壞事,很「意外」的就製造了「孩子離家出走」事件,然後就開始坐立不安,心驚肉跳的擔心,害怕,孩子在未知的路上,陌生的人面前,時時刻刻處於危險境地……
  • 孩子動不動就哭鬧怎麼辦?這本書為父母們列了詳細的方法與指導
    看到喜歡的玩具,爸爸媽媽不讓買,孩子馬上躺地上撒潑,這樣的場景,我想是個父母應該都有經歷過。 除了要玩具,其它時候,孩子也總是動不動就哭,父母到底可以怎麼辦呢?今天為大家介紹一本書,書名就叫做《孩子動不動就哭鬧怎麼辦?》。
  • 孩子說「我要離家出走!」高情商的父母這麼做
    迫於父母的強勢打壓下,小神獸們只能在內心咆哮突然有一天,由於某件事不讓小神獸們幹,小神獸爆發了。哭著說:我要離家出走,這樣你們就管不到我了!邊哭,邊說「我要離家出走,這樣你們就就管不到我了!」有的爸爸媽媽會低下頭,告誡小神獸們不要走,這裡才是你永遠的家,你現在還小,還沒到自度由生活的時間,所以說離家出走是不對的選擇。有的爸爸媽媽有的爸爸媽媽們會說要平靜,不要責罵孩子,並且要溫和的安撫孩子,不能讓孩子的情緒過於激動,可以與孩子好好談一談,不能逃避問題,不然問題只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