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這一生,一定要登一次泰山!為什麼這麼說呢?它又是憑什麼成為歷代帝王都前來封禪祭天的神山呢?本期就讓小編帶你們來揭開泰山的神秘面紗吧!
擁有五嶽之首的美譽的泰山,有著許多不同的叫法,比如古時人們稱它為岱山,也叫岱宗,如杜甫詩裡的「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又因為地處東部,也被人們稱為東嶽。
幾千年來,泰山一直是歷代帝王封禪祭天的神山。早在夏、商時代,就有72個君王來泰山會諸侯、定大位,刻石記號。
自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封禪泰山後,更是有漢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相繼仿效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他們所到之處,建廟塑像,刻石題字,於是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蹟。
在此之後,文人名人也紛至沓來,他們紛紛留下眾多讚頌泰山的詩詞歌賦、雅章佳句。其中,孔子也都為之讚嘆,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佳句,此外,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更是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
泰山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而且擁有大量的風景名勝!全景區共有山峰56座、溪谷130餘條、瀑潭64處、寺廟58座,從祭地經岱廟,到玉皇頂,構成長達十千米的「地府—人間—天堂」的一條軸線,十分輝煌壯觀!
如果你站在高處俯瞰泰山,你會發現泰山是以主峰玉皇頂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出去的,且是由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合而成統一體!只有站在玉皇頂上,你才能真正體驗到"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的豪邁情懷!
泰山一直以來都是歷代名人志士最為尊崇的名山,中國人更是把泰山看為立國之本,而且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把登上泰山視為一生的宏願!
泰山在春秋兩季較溫和,因此每年的4~10月會見到大量的遊客前來遊玩,這也是登覽泰山的最佳季節。
我們都知道,泰山以其雄奇險峻著稱,共有6293級臺階,這一路走來其中的艱辛與困苦自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每年仍然有大量的遊客來此旅行,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登泰山不僅是一種勇於攀登不畏艱險的意志力體現,更是一種對自我的徵服!
正如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概,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美譽,也許只有登臨其境的人才會明白這其中的寓義,而人生不也正是一條登往泰山的路嗎,只有履而泰,然後安方得人生之境!
趁年華正好,去領略一番泰山獨特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