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煮了一鍋粽子,致一家三口中毒,還好兒子的狂躁症救了大家

2020-12-22 稀雲寫體育

端午節期間大家都開始吃粽子,有的粽子是買的,有的是自己包的!各種不同的口味,但是在煮粽子的時候呢?你們是用什麼煮的呢?在浙江杭州就發生了一起,因為煮粽子中毒事件!

在25號早上就有聲音說,「杭州筧橋附近,一家三口,食物中毒,送醫院急診了!快!快!快!」, 而三位中毒人員也被送往了機場路117醫院,據醫生邱國強表示,三人並不是食物中毒,而是一氧化碳中毒。

邱國強醫生:「三位患者是昨天凌晨送來的,轄區派出所了解情況後,也懷疑這一家三口可能是食物中毒。但晚飯時,他們是一家五口同時用餐,同餐的女兒、女婿並沒有大礙,只有這對老夫妻和兒子出現中毒症狀。後來我們了解到一個細節,當天晚上這三位患者在一個密閉房間裡睡覺,用罐裝液化氣煮粽子時,三個人都睡著了,這一氧化碳中毒診斷很明確的。」

現在三人病情已經穩定,據悉,患者李大爺家住筧橋附近,一家五口來自江西,在杭州工作生活。李大爺老兩口和兒子出現中毒情況時,兒子情況比較危重。不過因為每個人中毒後出現的情況不同,而他兒子在中毒後突然就醒了,並且大喊大叫的,很像狂躁症,而就因為兒子的喊叫,把老兩口吵醒了,這才感到不適,感覺撥打了120求救。

還好有兒子的大喊大叫,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據醫院透露,其實,近期有不少一氧化碳中毒的群眾,所以大家在使用天然氣時,一定要注意開窗通風。如果在使用中感到不適時,需要馬上離開當時的環境,開門開窗通風,隨即把天然氣關掉。一氧化碳中毒時可能會出現腦部水腫、病情反覆等情況。建議最好前往醫院,通過診斷後,如有需要可住院高壓氧等治療。

這些常識需要牢記,這可是關乎自己的生命安全!

相關焦點

  • 一家四口中毒身亡,發生了什麼?
    一家四口中毒身亡,發生了什麼?清遠7歲小男孩捐獻器官,救了同樣7歲的他》後臺收到了很多留言除了為小翼感到傷心大家也在提醒要小心一氧化碳中毒避免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
  • 網傳「一鍋瓠子湯把一家三口毒倒」
    可近日,一條「一鍋瓠子湯把一家三口毒倒」的新聞,可把不少網友嚇得不輕。「發苦的瓠子竟然有毒?」「夏天不就是要吃苦才能清熱瀉火嗎?」,一時間,網友們紛紛發出質疑。記者就此做了調查採訪。此後,一家三口先後出現上吐下瀉的症狀,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在搶救過程中,三人多次嘔吐腹瀉伴有出血,還因為中毒導致了肝損傷。因情況嚴重,長達6個小時的急救後才讓3人暫時脫離生命危險。醫院的化驗結果表示,姜老太太一家3口的嘔吐物、排洩物中均含有鹼糖甙生物毒素,而這種毒素源自苦瓠子。正是這種毒素造成3人中毒,並險些要了他們的性命。
  • 一家三口中毒,最近高發
    一家三口中毒,最近高發 2020-12-07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家5口吃2斤河豚中毒 河豚中毒最快30分鐘死亡
    近日,福安一家5口人自詡以前「沒有宰殺直接煮食小河豚都沒事」,於是一起吃了2斤多約3釐米長的小河豚,結果發生中毒,其中4人被送進醫院搶救。目前,他們已陸續康復出院。對此,醫生提醒,河豚毒素毒性比劇毒的氰化鈉還要高1250多倍,0.5毫克即可致人於死地。如果搶救不及時,中毒後最快可在30分鐘內死亡。
  • 一家三口「嘗鮮」吃蟾蜍中毒 一人死亡兩人住院
    家住自貢市富順縣代寺鎮的張通蓉老人一家,因聽信路人說「克貓兒」的「近親」蟾蜍(俗稱癩蛤蟆)可以食用後,起了「嘗鮮」的心。這一嘗卻讓一家3口都中毒,雖經搶救她和兒媳脫離危險。但不幸的是其58歲的兒子卻經搶救無效身亡。  28日下午5時許,在富順縣人民醫院住院部三樓內三科的一間病房裡,79歲的張通蓉(音)和60歲的兒媳陳世芬(音)正躺在床上。「昨天中午吃了賴克貓兒遭了的。」
  • 濟南一女子為取暖屋內點木炭生火 一家三口兩人中毒
    (視頻截圖)  齊魯網12月9日訊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導,入冬以來,記者連續報導了多起煤氣中毒的事件,其中還有不幸身亡的案例,讓人十分痛心,可是,這些悲劇並沒有引起一些人的注意,昨天晚上,在濟南又有一家三口,因為中毒被送進了醫院。
  • 室內炭火取暖,一家四口中毒!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救了我們的命!」11月30日,被救後的劉先生向銅仁萬山黃道派出所民警一再稱謝。 當天凌晨,劉先生一家四口在室內生炭火取暖,熟睡後,因門窗關閉過嚴,導致一氧化碳中毒,所幸報警及時,未釀成悲劇。
  • 鹽城一家四口車庫內自製燒烤致一死三傷或因中毒
    交匯點訊 4月3日,鹽城響水縣城境內發生一起悲劇,一家四口在家中燒烤,發生集體中毒事件,致全家1死3傷。當天上午九點多,在桃園小區事發一樓的車庫現場,公安已經拉起了警戒線,公安民警正在現場了解情況。據了解,出事的一家四口是在響水打工的河南人,男子在30歲左右,一對兒女年齡分別在5歲和1歲左右。今天上午,記者從當地公安了解到,事發時,一名男子當場身亡,另外受傷三人已轉院至連雲港境內的醫院搶救。「應該就是吃燒烤導致了中毒。」目前,當地警方已經與死亡男子的親屬取得聯繫。
  • 天水:甘谷一家三口中毒身亡 調查排除人為投毒可能
    甘谷一家三口中毒身亡   警方從吃剩的漿水面中檢出氟乙醯胺成分,調查排除人為投毒可能  > 相關報導:  》》》天水:一夜之間四口之家只剩下他三人意外中毒死亡  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天水訊(記者王蘭芳)7月4日,甘谷縣六峰鎮發生一起意外中毒事件,甘谷縣西坪鄉灣兒河村村婦王某和4歲的女兒及兩歲多的兒子意外中毒身亡。
  • 蒸饅頭燒漏鍋,一家三口險丟命
    (原標題:蒸饅頭燒漏鍋,一家三口險丟命)
  • 吃完火鍋頭暈噁心 臺灣一家6口一氧化碳中毒送醫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天氣轉涼,民眾吃火鍋慎防一氧化碳中毒。臺灣振興醫院17日晚收治2名意識昏迷的幼童,一問之下發現一家6口都在走出火鍋店後出現頭暈、噁心等類似感冒症狀,一驗之下通通一氧化碳中毒。
  • 不同餡料的粽子,能一起煮嗎?端午煮粽子,怎樣才不會夾生漏米
    看手巧的人包粽子就會覺得他們怎麼這麼厲害,三兩下就能完成一個,然後還會驚嘆他們是怎麼做到連包幾個粽子捆在一摞。有不少人第一次包粽子,雖然能夠把粽子包成型,但煮出來的粽子卻是夾生、漏米,煮粽子煮到最後變成了一鍋「葉子粥」,包粽子、煮粽子還是很要講究方法技巧的。
  • 端午節不吃肉和粽子,也要煮一鍋此物,個個流油,比茶葉蛋還好吃
    端午節不吃肉和粽子,也要煮一鍋此物,個個流油,比茶葉蛋還好吃。昨天教大傢伙如何煮粽葉,如何包粽子,還教大家做艾葉粑粑,今天教端午節不可缺少的美食,比茶葉蛋更好吃,它就是今天的主角——鹹鴨蛋,最有名當屬高郵紅油鴨蛋,個個流油,色澤金黃,還可以起啥,吃起來非常放心。
  • 一家三口睡了一年的床 靠包裡居然布滿毒水銀
    浙江在線08月11日訊水銀有毒,一般大家都知道。但水銀出現在自家的床上,而且長達一年以上,這種事情台州市仙居縣城關鎮的鄭慧怎麼都不會想到發生在了自己的身上。前段時間,她偶然拆開床上的靠包,居然發現裡面布滿了水銀顆粒。而且鄭慧懷孕後,一直在睡這張床。現在,他們全家特別是才10個月大的兒子,出現了嚴重的汞中毒症狀。
  • 你真會煮粽子?冷水還是熱水下鍋?把握4點,粽子香糯,沒有硬心
    南方偏愛吃肉粽,也就是偏鹹口。而北方則是以甜口的粽子為主。不得不說,無論哪種粽子都是非常美味好吃的,並沒有什麼派系間的競爭。但是我們買回家的粽子基本都是生的,要怎麼樣處理才是最好吃呢?讓我來教你幾個必須知道的小竅門。1、 水溫對於下鍋煮粽子的這個環節來說,可能會出現比較大的分歧。
  • 火鍋差點要了一家12口的命,網友:一氧化碳中毒……
    在黑龍江佳木斯,秦女士全家到一家火鍋店聚餐,給家裡83歲的老人過生日!看著燒蠟燭小火焰熱氣騰騰的炭燒大火鍋,真的是太溫馨了!可是火鍋吃到一半,,秦女士的女兒暈到了,這下子就趕緊帶著女兒去醫院,路上的女兒醒了,家人以為他是食物中毒,看看孩子沒啥大事兒就又趕回飯店了!
  • 一家三口汞中毒,竟因為一支水銀體溫計!
    >雖然現在有各種溫度計但還是有很多人用水銀體溫計一不小心打碎裡邊的水銀就會洩漏出來曾經網上就有報導說主婦打碎體溫計之後只用拖把拖地結果一家三口汞中毒如果吸入極少量水銀蒸氣不會中毒,但任由其揮發很危險。水銀的蒸氣有著慢性劇毒,它可以通過呼吸道和皮膚等途徑侵入人體,對神經系統和腎臟系統造成較大的損害。短時期內,暴露在高濃度水銀蒸氣中會產生頭疼、乏力、胸痛、咳嗽等中毒症狀。
  • 涼拌木耳讓一家三口中毒 這樣的木耳千萬不要吃!
    罪魁禍首是一盤涼拌木耳,誰也不曾想到木耳在泡發2天後產生了大量毒素,一家三口因此中毒倒下,雯雯病情最重。醫生很沉重地告訴他們,治療這類中毒沒有特效藥,雯雯醒來的希望微乎其微。  涼拌用的木耳被室溫下泡發了2天2夜  7月27日,雯雯媽媽做飯前想起了自己前兩天泡發的黑木耳,覺得扔掉可惜,便焯水後做了一道涼拌木耳。
  • 茂縣垮塌事故倖存的一家三口:剛滿月嬰兒哭鬧換尿布救了大家
    喬大帥一家三口從災難中死裡逃生,成為目前僅有的3位倖存者。肖燕春看著懷裡的孩子說,「全靠娃娃救了我們」。他們的孩子截至今天出生才36天。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官方微博信息,根據病情需要,肖燕春和孩子送到了華西第二醫院,喬大帥在華西醫院進一步評估和治療。
  • 一家三口使用木炭取暖,一氧化碳中毒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12月21日,本來是一家人高高興興過冬至的日子,但家住成都市新都區新繁鎮的傅阿姨一家卻怎麼都高興不起來,早上發生的一幕讓她全家驚魂未定。「我們都提醒過她們,不要把炭火放到臥室裡,要注意通風」,王婆婆的兒子和孫女都表示,他們也曾專門提醒過要注意取暖安全。但是,還是發生了意外。王婆婆的孫女馬女士介紹,家裡還有取暖用的「小太陽」,可能是覺得晚上睡覺時「小太陽」太亮了,炭火又更暖和一些,所以她們還是更習慣用木炭來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