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會煮粽子?冷水還是熱水下鍋?把握4點,粽子香糯,沒有硬心
六月即將進入盛夏,距離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也越來越近了。當初就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特意在汨羅江中投入粽子,而這一傳統也被我們流傳了下來。每年端午節,吃粽子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項。
南方偏愛吃肉粽,也就是偏鹹口。而北方則是以甜口的粽子為主。不得不說,無論哪種粽子都是非常美味好吃的,並沒有什麼派系間的競爭。但是我們買回家的粽子基本都是生的,要怎麼樣處理才是最好吃呢?讓我來教你幾個必須知道的小竅門。
1、 水溫
對於下鍋煮粽子的這個環節來說,可能會出現比較大的分歧。其實無論是涼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煮粽子都是可以把粽子煮熟的。只不過熱水煮的粽子會直接把粽子給燙熟,整體的受熱並不是特別均勻。而用涼水煮的粽子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熱量會一點點地傳導粽子的最裡面。因為粽子多用糯米或者是江米來製作,涼水下鍋能儘可能地激發食材本身特有的鮮甜,讓粽子變得更好吃。
2、 加水量
煮粽子要加多少的水也是非常有講究的,這個比較像我們在家裡蒸米飯,水加少了就會讓飯夾生。煮粽子差不多也是這個道理,水一定要超過粽子的高度,既不能讓粽子的有些部分沒被煮到,也不能讓粽子裡面的米吸收水分之後鍋裡面不夠煮。如果萬一水不夠了再添水,很可能會出現粽子裡面還沒有斷生的情況出現,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3、 火候
我們在市場上買的粽子基本上都是已經加工好的了,只要是適當的熱一下就可以食用。但是也有不少的家庭還保留著自己包粽子的習慣,這個情況就要考究煮粽子時候對火候的掌握了。煮的時候火不能太大,但是也要讓鍋裡的溫度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上。如果實在確定不了粽子是否煮熟,最好的辦法就是吃上一個。
4、 浸泡
剛煮好的粽子可是非常滾燙的,想要吃到嘴可是不容易。天氣這麼熱,讓粽子在鍋裡面自然冷卻,把煮出來的粽葉的香氣再吸收到米中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一直放到入口不覺得燙,香噴噴的粽子就可以出鍋了。
端午節是合家團聚的節日,一家人在一起吃上幾個粽子聊一聊天,享受一下天倫之樂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如果學會了怎麼煮粽子,你願意在端午節的時候親自為家人煮上一鍋,美味的粽子嗎?你有沒有粽子其他的做法,歡迎在下面評論出來哦。
【圖片來源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食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