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泡糯米時,用冷水還是熱水?都不對,用它浸泡,粽子更軟糯更香

2020-12-19 飯小柒

浸泡糯米時,用冷水還是熱水?都不對,用它浸泡,粽子更軟糯更香

端午節怎麼能不吃粽子呢?有人喜歡吃甜粽子,有人喜歡吃鹹粽子,特別南北方人的口味差別,導致大部分北方人喜歡吃甜的,大部分南方人喜歡吃鹹的。你喜歡哪種口味?

根據地方的特點,做當地人喜歡吃的粽子,商家也只賣不符合當地口味的粽子。在北方,一些超市或者菜市場裡,幾乎見不到鹹味的粽子,都是一些蜜棗粽、紅豆粽等等。而我想要買點蛋黃肉粽吃,找了很多地方都買不到,無奈只能通過網上購買了~

在北方,還有一種鹼水粽,就是用鹼水浸泡過的糯米製作而成的,鹼水浸泡過後,糯米發黃,做出來的粽子也是黃色的。鹼水粽一般都是加入紅棗或者豆沙,屬於甜味的粽子。但是為什麼要加鹼水浸泡呢?

經過查閱相關資料和詢問了一些北方人,我發現了其中的技巧,原來鹼水具有讓糯米更加軟糯的效果。難怪以前在家裡,老媽包的粽子不軟糯,而那些買的粽子那麼軟糯,或許就是加了鹼水的原因。

經過我的嘗試,用鹼水浸泡糯米,然後再來製作鹹味的粽子,也是可行的。很多人還在困擾,浸泡糯米的時候用冷水還是熱水?其實都不對,用它浸泡,粽子更軟糯更香。所以下回我們做粽子的時候,糯米一定要用鹼水浸泡,鹼水不僅可以使糯米更軟糯,還能更粘黏,而且用上鹼水的粽子,吃起來更加清香。

所謂的鹼水,就是用食用鹼加水混合而成的,而食用鹼就是常見的食用小蘇打。在北方,小蘇打在發麵的時候也經常用到,可以中和酸鹼,讓食物不會產生酸味。因此,鹼水還能中和粽葉和糯米產生的酸味,才能讓粽子吃起來更香。

小蘇打的用量:1斤的糯米,大概要用到5g的小蘇打,也就是普通的勺子一勺左右。

用法:先用溫水把小蘇打化開,然後和糯米混合,加適量水浸泡一個晚上。浸泡過後,糯米的顏色發黃,糯米一捏就碎,這個程度就可以拿來包粽子了。

北方的鹼水粽子,也適用於南方的鹹味粽子,加了鹼水,粽子才能更加軟糯清香。如果你已經包好了粽子,但是還沒下鍋,那就先別著急煮。將粽子放入清水裡,加些小蘇打浸泡,然後再開始煮,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相關焦點

  • 煮粽子時,用普通鍋煮還是用高壓鍋煮?用對了鍋,粽子更軟糯
    每天都有更新!後天就是端午節了,說到端午節,相信沒有人會陌生,即使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也知道端午節這一天是要吃粽子的。粽子都會吃,但煮粽子卻不一定會煮,或者說煮出來的粽子口感卻不是那麼好,甚至還出現夾生的情況,後天就是端午節了,今天就分享一下煮粽子的正確方法,讓大家都能煮出軟糯香甜的粽子。
  • 包粽子時,多加一點它,粽子金黃剔透,入口更軟糯,味更香
    所以包粽子的時候加上適量的鹼水,不但可以使粽子呈現金黃色澤、晶瑩剔透,而且口感會更加的軟糯,味更香,好看又好吃,還能延長保質期。所以我包粽子的時候總喜歡加上點鹼水,比買的好吃多了。大家包粽子的時候也可以試試加點鹼水,鹼水粽子色澤金黃,入口軟糯,比普通的粽子更好看更好吃。接下來就把鹼水粽子的具體配方做法分享給大家,喜歡可以試一下哦。
  • 煮粽子,到底用冷水還是熱水?教你正確做法,又粘又糯不夾生
    自己包的粽子可以送人,也可以自己吃,自己做還可以根據喜歡的口味去選擇食材。各個地區喜歡的口味粽子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喜歡吃甜粽子,有的人喜歡吃鹹粽子。說了那麼多有關粽子,是不是有小夥伴會疑惑,怎麼煮粽子是會更好吃呢?用冷水煮還是熱水煮,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如果你想吃上又軟又糯又香的粽子,那就要好好看完這篇文章哦!
  • 熱粽子是用冷水還是熱水,教你3招、粽子軟糯香甜,沒有硬芯
    除了要到丈母娘家去過節以外,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包一些粽子,煮上鹹鴨蛋,炒一盤紅莧菜;門上早早地插上艾草和菖蒲,家裡要掛香囊,還要採一些草藥熬水洗頭洗澡。傳說這一點天下百草都是藥,這一天採草熬水洗澡後不長瘡、不長痱。雖然是傳說,理智的思考一下就知道不可能靠端午洗浴就能百病不生,每年這一天都會有賣草藥的背一大背簍草藥到市場上售賣,不到中午就會賣完,人們買草藥回家熬水洗浴也就是過節圖個吉祥。
  • 包粽子時,淘洗完糯米別著急做,先做這一步,粽子口感更軟糯!
    包粽子時,淘洗完糯米別著急做,先做這一步,粽子口感更軟糯!馬上就要端午節了,今年的端午節對我來說很不一樣,因為今年在婆婆家過端午。婆婆家是南方,而我是北方人,在南方端午節比較有氣氛,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河裡還有人划龍舟。
  • 米粉是用熱水浸泡還是冷水浸泡?
    米粉是先用熱水浸泡還是冷水浸泡?一般我們吃米粉都是幹的,需要提前泡好,這樣不管炒和拌都很方便。有人說涼水泡米飯好?有人說溫水泡米粉好?還有說直接煮米粉好?更有人說,要開水泡米粉好?到底哪種方法好呢?我愛吃米粉,每周必吃一次,我就分享自己的泡米粉吧。
  • 煮粽子時冷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多加一步,粽子又粘又糯不夾生
    粽子,即粽籺,是籺的一種,又稱"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食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 粽子煮多久才能熟?不懂先看看,這樣煮半個小時,粽子軟糯不夾生
    包粽子的時候,米粒鬆散,需要巧勁才能包裹嚴實了,不然粽子下鍋煮就容易漏出來,粽子鬆散不軟糯,就不好吃。粽葉要用兩片才可以,兩片粽葉疊一起,稍微岔開,增加面積。然後對摺成一個漏鬥,尖尖的部位多留出一些,防止漏米。
  • 端午包粽子,別只知道用糯米,用它做,比糯米黏糯,比小米更營養
    再過幾天,就要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作為咱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自然少不了各種各樣美味的粽子了,雖然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已經不是什麼稀罕物,幾乎很輕易的就可以吃到,而且不單單只是端午節,其它任何時候也都可以去吃,但是對於咱們中國人來說,沒有粽子的端午節是不完整的,因此每年到了端午節時
  • 做粽子時,別急著包糯米!先做這一步,粽子軟糯入味
    每個地方吃粽子的口味,以及包粽子的手法都不太一樣,但基本上是沒多大區別的,不管是哪一種粽子,吃起來的口感都非常的不錯。做粽子時,別急著包糯米!先做這一步,粽子軟糯入味上個周末,媽媽看我在家,就提前買了點糯米以及粽葉在家包粽子,從小到大,我每年都會吃粽子,並且都是媽媽包的,我也吃過買的粽子和其他人包的,但味道就是沒有媽媽包的好,這句話我也跟媽媽說過,媽媽非常的開心,還跟我說出了其中的原因。
  • 包粽子時,加上這一步,粽子才會變得好吃軟糯可口
    本來,我還以為,所有的粽子的味道都是一樣的,可是直到某天,我品嘗到了別人做的粽子,我才意識到,原來,我的媽媽包粽子那麼好吃。隨後,我就問媽媽,為什麼她包出來的粽子特別好吃,媽媽跟我說,那是因為她在包粽子之前加了一步。有了這一步的加入,粽子才會變得那麼好吃,那麼軟糯可口!
  • 包粽子別只用糯米了,試試這種新做法,晶瑩剔透,香甜軟糯易消化
    包粽子別只用糯米了,試試這種新做法,晶瑩剔透,香甜軟糯易消化。端午節快到了,家家戶戶門口都掛上了艾草和菖蒲,寓意著「招百福」,以祈求身體健康。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雖然不同的地區習俗各有差異,但粽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食物。端午節吃粽子是民間的傳統習俗,因為「粽」和「宗」音近,因此吃粽子還有著「光宗耀祖」的寓意,大家都要在端午節這天吃粽子。
  • 用冷水還是熱水煮粽子?記住4點,你自己做的菜又粘又粘
    這時,人們又遇到了一個問題:有的人是用冷水煮的,有的人是用熱水煮的,我們怎樣才能使粽子又粘又粘呢?我是長大農村的孩子,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奶奶就知道我喜歡吃肉餡餃子,每逢端午節,我都會自己包餃子吃,奶奶做的餃子很軟很粘。奶奶現在老了,深受影響,現在我也會自己包餃子,煮餃子,現在我煮出來的餃子感覺很好。
  • 炒臘肉是,不再用熱水泡了,用它浸泡臘肉,不硬不鹹,味道更香!
    炒臘肉是,不再用熱水泡了,用它浸泡臘肉,不硬不鹹,味道更香!最近氣溫越來越高了,天氣不再寒冷,出門都比較舒服了。但是我們過年沒吃完的臘肉變得越來越硬了,因為醃製臘肉會加很多鹽,這也是為了使臘肉保存更長的時間。但是臘月變硬又變鹹,變得很難吃,扔又不捨得扔掉。
  • 端午節粽子,糯米先泡水還是直接煮?教你正確做法,軟糯更入味
    都不對,教你正確做法端午節,當然少不了要吃粽子,與其總是在外面買,還不如親手做吃著更放心,端午節粽子不管是餡料、包粽子的手法亦或是煮製的方法都需要掌握到位,最後的成品才會更加成功,做粽子糯米便是不可少的,有人先泡糯米,有人則是直接將其下鍋煮,而哪種方法正確呢?
  • 包粽子的糯米怎麼浸泡?你需要知道這幾點!
    諸老大預備製作粽子的原料需要經過洗葉、潤米、瀝乾、拌料四個階段,糯米選用東北糯米、太湖糯米,粒圓飽滿,糯而不爛;免淘洗米在潤米生產線完成潤米、拌料流程,存儲溫度為25℃以內,規定2小時內用完。日常在家包粽子就不用如此精準的流程了,糯米最佳浸泡時間掌握在瀝水時間30分,浸泡時間40分,米和水的比例為一比二,浸泡水溫30度左右。由於細胞吸水將細胞壁脹破,黏性成分釋放出來,可使粽子異常黏軟,這樣泡出來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澤潔白、有光澤,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氣,口感黏度適中,精而不爛。
  • 包粽子時,糯米到底要泡多久?很多人做錯,難怪粽子夾生還漏米
    丈母娘包的粽子那叫一個香,兒子說比買的要好吃一百倍,雖然兒子說得有點誇張,但是丈母娘的包粽子手藝真不是吹的,附近十裡八村都出名,每年端午節前後,村裡的大姑娘小媳婦都會跑來跟著學,丈母娘包的粽子不但樣子好看,味道更是軟糯香甜!
  • 端午節包粽子用長糯米,還是圓糯米?米用錯了,難怪粽子不軟糯
    端午節馬上就到了,今天去超市,本來想買幾個粽子,簡單又省事,可是看到價格以後我直接放棄了,一個粽子要8塊錢、一盒少則幾十多則上百,我還是準備材料,老老實實的回家包吧,雖然麻煩一些,但是吃著放心,關鍵是省錢啊!
  • 包粽子,浸泡糯米的時間是關鍵,做對了,粽子香糯不夾生,不軟爛
    導語:包粽子時,糯米浸泡一整夜?難怪粽子軟爛不好吃,教你正確做法端午節,粽子便是不可少的,有人選擇在外面買現成的,便會有人親手在家做,而每年端午節我家的粽子從來都是自己親手做,包粽子的方法其實並不難,事先將餡料做好,再用上技巧將其包入在粽葉中,經過一番的煮製,出鍋的粽子香糯入味,特別好吃,包粽子的時候,很多人喜歡將糯米浸泡一整夜的時間,本以為這樣做粽子會更加香糯,但往往會發現這樣處理的糯米包粽子總會軟爛
  • 包粽子時,糯米到底要泡幾小時?做好關鍵一步,粽子不夾生不漏米
    端午節,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傳統節日,更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節日,而在端午節,划龍舟與食粽是自古傳承,所以在每年的端午前後,我都會煮一大鍋的粽子給家人和朋友吃。而我包的粽子,很多朋友吃後都說我包的粽子軟糯香甜,比他們包的好吃十幾倍呢!